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自2006年起在香港、中国大陆及澳门奉行三地发展策略,通过持有70.8%权益的保利达资产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澳门地产发展业务[4] 土地储备情况 - 公司土地储备之应占楼面面积约370万平方米[4] - 香港物业发展土地储备为27.3万平方米,投资土地储备为5.3万平方米[13] - 中国大陆物业发展土地储备为325.7万平方米[13] - 澳门物业投资土地储备为1.3万平方米[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可供发展土地储备应占楼面积约370万平方米[39] - 63 Pokfulam项目总楼面积约12,200平方米,由集团全资拥有[39] - 将军澳项目总楼面积约48,200平方米,预计2021年底/2022年初完工[48] - 三项收购将增加集团土地储备应占总楼面积约39.75万平方米[29] - 香港牛池灣清水灣道35號項目總樓面面積約196,400平方米,集團權益100%,補地價協商進行中[49][51] - 瀋陽第3A期項目總樓面面積約2,000,000平方米,已入帳約389,775平方米,集團權益100%,預計2019年完工[56] - 惠州江灣南岸花園總樓面面積約519,900平方米,集團收益權益60%[58] - 佛山山語湖總樓面面積約1,600,000平方米,已入帳約844,414平方米,集團權益50%,第4期已完成[61][63] - 無錫項目總樓面面積約365,000平方米,已入帳約107,320平方米,集團權益100%,第4期預計2023年年中完工[66] - 天津城市廣場總樓面面積約850,000平方米,附加地下約35,000平方米,集團權益49%[68] - 上海項目總樓面面積約113,600平方米,包括地下約39,035平方米,集團權益100%[72] - 中山項目總樓面面積約587,000平方米,集團權益35.4%,預計2021 - 2023年完工[75][77] - 珠海項目總樓面面積約179,000平方米,集團權益42.5%,預計2021年完工[79][81]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纯利为21.93亿港元,较2017年的16.35亿港元增加34.1%[15][23]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基础纯利升至17.11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2.2%[15][23] - 2018年每股基础净盈利为1.45港元,2017年为1.31港元[15][23] - 建议每股末期现金股息为0.50港元,2018年每股全年现金股息为0.72港元[15] - 按持有公司每十股普通股股份获分派保利达资产一股普通股股份作为中期特别股息[15] - 2018年全年现金股息每股为0.72港元,2017年为0.65港元[23] - 2018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66.24%[2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为152.81亿港元,2017年12月31日为136.6亿港元[8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净额为142.13亿港元,结欠关连公司贷款为42.75亿港元[8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66.2%,2017年12月31日为46.8%[87] - 年内香港项目销售及预售贡献现金流入约15.36亿港元,内地物业发展销售及预售款约7.15亿港元[87] - 年内收购上海、中山及珠海物业发展项目,合共缴付约34.71亿港元[87] - 年内惠州及T+T1地段物业发展项目权益分派款分别为2.6亿港元及14亿港元[87] - 期内投入工程款合共约18.52亿港元[8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就投资物业之承担为4300万港元[89] - 2018年12月31日,168.64亿港元物业及10.42亿港元银行存款已抵押予财务机构[89] - 集团为内地合营企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金额为9.07亿港元,相当于18.15亿港元有期贷款额的50%,已使用贷款额为5.71亿港元[90] - 2018年营业收入为2842434千元,2017年为3120369千元[187] - 2018年销售成本为422160千元,2017年为1729663千元[187] - 2018年经营盈利为2533270千元,2017年为446155千元[187] - 2018年除税前盈利为2723905千元,2017年为1798792千元[187] - 2018年本年度盈利为2651872千元,2017年为1718901千元[187][189] - 2018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为2193309千元,2017年为1635026千元[187] - 2018年非控股权益应占盈利为458563千元,2017年为83875千元[187] - 2018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86元,2017年为1.41元[187] - 2018年本年度全面收益总计为2325254千元,2017年为1724322千元[189] - 2018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1867966千元,非控股权益为457288千元;2017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1740148千元,非控股权益为 - 15826千元[189] - 2018年非流动资产为31,526,874千港元,2017年为29,546,103千港元,同比增长6.7%[190] - 2018年流动资产为25,935,384千港元,2017年为19,540,414千港元,同比增长32.7%[190] - 2018年流动负债为14,158,457千港元,2017年为13,069,925千港元,同比增长8.4%[190] - 2018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1,776,927千港元,2017年为6,470,489千港元,同比增长82%[190] - 2018年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43,303,801千港元,2017年为36,016,592千港元,同比增长20.2%[190] - 2018年非流动负债为13,478,427千港元,2017年为7,719,624千港元,同比增长74.6%[191] - 2018年资产净值为29,825,374千港元,2017年为28,296,968千港元,同比增长5.4%[191] - 2018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25,676,191千港元,2017年为24,905,683千港元,同比增长3.1%[191] - 2018年非控股权益为4,149,183千港元,2017年为3,391,285千港元,同比增长22.4%[191] - 2017年度公司盈利1,635,026千港元,全面收益总计1,740,148千港元[193] - 2018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282.97亿港元,12月31日为298.25亿港元[194] - 2018年度盈利21.93亿港元,全面收益总计23.25亿港元[194] - 已批准上年度股息5.06亿港元,本年度股息2.59亿港元[194] - 2018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5.26亿港元,2017年为-6.75亿港元[197] - 2018年投资项目所耗现金净额为11.63亿港元,2017年为7.62亿港元[197] - 2018年融资项目所耗现金净额为12.21亿港元,2017年所得现金净额为26.03亿港元[197] - 2018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8.58亿港元,2017年增加净额为11.66亿港元[197] 各地区市场情况 - 2018年香港住宅楼价12月较7月高峰期下跌约一成[24] - 2018年中国大陆主要城市住宅成交量有轻微跌幅[24] - 2018年澳门住宅单位买卖成交量相对2017年轻微上升[24] 项目交付与销售情况 - 香港红磡环海•东岸逾97%住宅单位2019年一季度交付,预售收益2019年上半年确认入帐[25] - 澳门海上居2018年荣膺澳门销量最佳的住宅楼盘[25] 业务收购情况 - 公司收购上海两个物业项目公司100%股权,总楼面积分别约94,763平方米和18,883平方米[28] - 2018年6月2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Future Star以21.10242亿港元收购威鞍全部已发行股本及销售贷款[161] - 2018年6月22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Noble Prime以12.00111亿港元(可调整上限3.11912亿港元)收购雋揚50%已发行股本及销售贷款[161] - 2018年6月22日,Noble Prime以6.44378亿港元收购Allround 60%已发行股本及销售贷款[161] 各业务线盈利情况 - 2018年石油业务亏损1480万港元,2017年亏损2.46亿港元[29] - 2018年製冰及冷藏业务经营盈利总额为2550万港元,较2017年下降13%[30] - 2018年香港物业投资总租金收入降至3.5亿港元,较2017年减少1.7%[31] - 2018年物业发展经营盈利总额达20.08亿港元,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及澳门项目[38] - 2018年澳门物业应占总租金收入降至约6000万港元,较2017年减少5.5%[28] - 2018年香港物業投資總租金收入降至3.5億港元,降1.7%;澳門降至6000萬港元,降5.5%[82] 员工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858名雇员,2017年为864名[86] - 2018年集团雇员中599名为香港员工、137名为中国大陆员工及122名为其他地方的员工[86] - 2018年员工总成本增加至2.73亿港元,2017年为2.72亿港元[86]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自2007年起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公司会员[85] - 公司自2009年起荣获「商界展关怀」嘉许[86] - 2018年公司捐款予本地慈善团体,雇员参与多个社区活动[86] - 公司在香港办公室推广使用电子通讯,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86] - 公司制定可持续发展框架,向承包商及供应商进行调查[86] - 2018年集团共捐款126.7万港元作慈善用途,2017年为98.9万港元[151]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物业发展、财务、人员、业务伙伴、资讯保安等多项风险[84][85] -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管理主要风险[84] - 集团风险管理架构符合“三道防線模式”[130]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每年进行成效审查,评估涵盖重大监控[133] - 内部审计部向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汇报,采取以风险为基准方式进行内部审查[133] - 年内审核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高级职员举行三次会议[133] - 2019年3月董事会会议检讨后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134] 公司治理 - 2018年12月31日,董事会包括10名成员,其中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逾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2018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内守则条文,除第A.2.1条外[98] - 主席柯为湘兼任主席和行政总裁,负责公司及附属公司整体运营并领导董事会,年内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2次会议[103] - 公司设立提名委员会,负责制订董事提名政策及提出相关建议[104] - 新委任董事留任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其他现有董事任期自上次获选或重选起不超3年[104] - 陆恭正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9年,其重选于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以独立决议案形式通过[104] - 司徒振中及David John Shaw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9年,其重选将在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以独立决议案形式表决[104] - 公司为董事法律诉讼风险安排保险计划,每年检讨[102] - 董事会由香港公司条例、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细则管辖,负责制定策略、监督管理等[101] - 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就其独立性提供周年确认,公司认为他们符合独立性要求[101]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从多方面考虑成员多元化[105] - 董事会采纳由提名委员会执行的董事提名政策[106] - 2018年没有候选人被提名为董事[109] - 董事会年内共举行四次面谈会议,各董事提前至少十四日获会议通知,提前至少三日获会议文件[110] - 公司设有四个董事委员会,各有正式职权范围[111] - 执行委员会成员有柯为湘先生(主席)、黎家辉先生等,主要职责是行使董事会一般权力[112] - 审核委员会成员有
九龙建业(00034)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