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2021年公司收入约8552.1万港元,较2020年的3.93536亿港元显著下降超70%[12][14][17] - 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约2120.1万港元,2020年为6440.5万港元;2021年毛利率为24.8%,2020年为16.4%[12][15][17] - 2021年公司亏损约1.4005亿港元,2020年亏损1.84838亿港元;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65港仙,2020年为0.86港仙[12][16][18] - 2021年每股资产净值为4.14港仙,2020年为4.82港仙,均基于203.1907232亿股普通股计算[12][13][17]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和负债分别约为33.63492亿港元和25.21991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分别为29.73927亿港元和19.94601亿港元[79]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8.41501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9.79326亿港元[79]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流动净资产值约为2.89728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4.801亿港元[79] - 2021年3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6.32707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7.10845亿港元[79]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12,2020年3月31日为1.25[79] - 2021年3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8.75898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6.99173亿港元[79] - 2021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04,2020年3月31日为0.71[81] 收入与亏损原因 - 2021年收入主要来自柳州正和正和城的物业开发分类[14][17] - 2020年因疫情正和城建筑工程上半年暂停,楼宇竣工推迟,导致2021年无楼宇交付客户,收入大幅减少[14][17] - 2021年毛利率增加是因商业单位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较上一年增加[15][17] - 2021年亏损主因是无新竣工楼宇交付市场产生足够利润覆盖运营成本和减值亏损[16][18] 立陶宛业务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集团数字银行在立陶宛为近180家欧洲客户开立电子银行户口,累计交易处理量达10.40亿欧元,客户存款近1300万欧元[2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国际商业结算立陶宛业务收入约784.2万港元(2020年:305.4万港元),年内总亏损为3947.1万港元(2020年:2754.4万港元)[20] NGSN平台情况 - 公司对自主开发的下一代结算网络NGSN平台在2019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进行了全额减值[20] - 公司重组管理团队发展NGSN,聘用专家和技术人员,寻求替代模式[24][26] - 因NGSN发展低于预期,公司将重新分配尚未动用所得款项的拟定用途至可较早产生收入的分类[81] - 约9520万港元将于2022年3月前用于NGSN平台的硬件及软件[84][85] - 约2330万港元将于2022年3月前用于NGSN技术方面的研发[84] - 约3000万港元将于2022年3月前用于透过EMI许可证拓展结算服务[84][85] 正和城项目情况 - 正和城项目位于中国广西柳州,一期建筑面积约48.5万平方米,二期约51.8万平方米,均已开工开发,集团100%持股[25] - 正和城项目总地盘面积37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3,000平方米,尚未出售的可出售面积416,000平方米,持作自营/自用的已竣工物业面积39,000平方米[29] - 一期A区约8,000平方米停车位持作自营,约19,000平方米农贸市场持作出售[33] - 一期B区约17,000平方米停车位持作出售[33] - 一期C区7幢住宅及商业综合楼和2幢工作室/办公楼已竣工,1幢工作室/办公楼在建,预计2021年下半年取得验收证书[33] - 二期D1区上一财年出售约8,000平方米的16幢别墅,约43,000平方米停车位持作出售[35] - 二期D2区36幢别墅已在过往财年出售[35] - 二期E区约36,000平方米零售店舖持作出售,酒店预计2021年下半年取得验收证书,约31,000平方米计入物业、厂房及设备[39] - 二期F区3幢住宅及商业综合楼已竣工,3幢在建且预售许可证已授出,预计2021年下半年取得验收证书,上一财年出售约5,000平方米零售店舖[39] - 柳州正和物业发展分类本年度售出约7,000平方米(2020年:34,000平方米),产生分类收入约75,733,000港元(2020年:386,487,000港元),录得分类亏损约8,925,000港元(2020年:分类溢利9,453,000港元)[43] - 柳州正和将继续开发正和城二期,公司正于广西或中国其他省份寻找物业发展机会[43] - 酒店业务位于正和城E1区,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预计2022年开始运营[43] - 2020年因疫情建筑工程暂停,无楼宇竣工交付客户致销售下降和分类亏损[43] 融资业务情况 - 公司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外商独资企业开展融资业务,注册资本3500万美元(约人民币2.25亿元)[4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应收三名取消注册借款人款项63,110,000港元终止确认[45] - 2020财年,公司就融资租赁业务的应收贷款作出减值亏损58,227,000港元[47] - 2021年3月31日,种植园抵押品的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1.09259亿元(2020年:人民币1.34096亿元)[50] - 截至2020年止上一财年就应收贷款作出减值亏损5822.7万港元[51] - 种植园抵押品于2021年3月31日的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1.09259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34096亿元[52] - 截至2020年止年度种植园销售总额仅几十万人民币[54][56] - 除上一财年减值亏损外,年内就应收贷款计提进一步减值亏损5739.7万港元[55][57] - 因借款人未还款且无还款时间表,预期信贷亏损按全期基准(三级)计量[61][65] - 估值时PD设为100%,LGD约为91%,贴现系数约为0.97[62][65] - 董事会认为本年度应收贷款进一步减值亏损5739.7万港元合理[63] - 该业务板块本年度利息收入约11.7万港元,2020年为399.5万港元[63] - 该业务板块本年度亏损约6050.9万港元,2020年为9818.2万港元[63] - 本年度融资板块应收贷款账面价值为1763.2万港元,保理应收款账面价值为零[64] - 本年度应收贷款进一步减值亏损5739.7万港元,融资分类应收贷款利息收入约11.7万港元,分类亏损约6050.9万港元[66] - 扣除累计减值亏损拨备后,融资分类应收贷款账面价值为1763.2万港元,应收保理款项账面价值为零[66] - 自2018年起,因中国营商环境挑战,金融服务业务受重大影响,应收保理款项已全额减值[45] 隐形眼镜业务情况 - 福建优你康2020年1月购地80亩建厂房,2021年3月底完成主体结构建设,预计年中完成竣工验收[69][72] - 截至年末,福建优你康已支付约2.6381亿港元设备订金,2条生产线预计7月投产,5条生产线年底到位[69][72] - 福建优你康软式隐形眼镜免临床试验,6项产品注册申报预计年底取证,6大类新产品预计2023年取证[70][73] - 隐形眼镜转口销售业务起步,本年度收入182.9万港元,分类亏损1375.2万港元[75][77] 其他业务交易情况 - 2021年5月14日,公司出售吉尔吉斯金矿27%股权,代价300万美元(约2340万港元)[76] - 2019年7月集团拟认购Bronzelink Holding约5.56%股权,因先决条件未达成,认购失效[76] 资金使用与分配 - 2016年12月,公司配售最多12.8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872亿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尚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28亿港元[81] - 上一财政年度,董事会决定将约1.647亿港元重新分配至隐形眼镜业务的建立[86] - 约4.029亿港元将用作金融科技及其他产业的潜在投资机会,为集团创造收入[86] 抵押与担保情况 - 2021年3月31日,账面价值约2.48265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和账面价值约1.46246亿港元的待售物业已抵押,为集团借款作担保,2020年3月31日分别为1.3454亿港元和6.26787亿港元[86] - 2021年3月31日,集团就按揭融资向银行提供的担保约为4.89776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为10.74002亿港元[88][90] 人员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约有170名雇员,雇员薪金根据表现和经验每年检讨及调整[91] 风险与应对措施 - 房地产政策或影响公司融资、购地、现金流及盈利,公司密切关注法规变动并咨询法律意见以降低风险[94][96] - 公司依赖计息债务融资,人民币利率变动会影响资金成本,公司实施利率管理[95][97] - 融资业务存在对手方违约风险,公司通过严格筛选和持续监控降低风险[99][103] - 结算业务涉及海外投资,面临政治经济不稳定等风险,公司密切监控并采取措施[100][104] - 结算业务处理大量数据,存在信息安全和隐私风险,公司审查政策、加强管控[101][105] - 公司若违反金融犯罪相关法规会有损失,已实施风险管理活动[102][10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重视环保,遵守法规并在工地推行可持续措施[110][111]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未发现严重违反重大法规事项,持续审查法规变动[112] - 公司与供应商、承包商建立长期关系,定期评估表现,承诺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112] 公司管理层情况 - 袁亮63岁,2008年1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持有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有超十年企业管理及运营经验[114] - 陈少达50岁,2020年9月1日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有超20年企业重组、金融资本规划及企业管理经验[114] - 叶勇47岁,2009年8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毕业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有超10年企业财务及审核经验[116] - 陈岚冉40岁,2019年8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毕业于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和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有超15年市场营销行业经验[116] - 王建平67岁,2020年9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贸易及商品销售业务方面经验丰富[116] 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认为良好的企业管治对公司成功及提升股东价值重要,公司致力于建立及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11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存在下述偏离情况[119][120] - 公司于2020年至2021年3月未正式委任主席或行政总裁,主席职责及集团业务日常管理由执行董事集体处理[121] - 董事会将根据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检讨现有架构并考虑提名合适人选填补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空缺[121]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在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全面遵守规定标准[12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董事会包括袁亮等执行董事和叶勇等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一直至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一名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资格[125]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作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对其独立性表示满意[126] - 董事会成员之间无关系[127] - 董事会自2018年11月26日起采纳多元化政策,以提升能力组合及多元化观点[12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三名,且至少一名在会计方面有专业资格或财务管理知识,总数占董事会人数最少三分之一[129]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关独立性的年度确认函,并信纳其独立性[129] - 董事会成员之间无任何关系[130] - 所有董事会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选拔基于多元化观点,最终根据候选人对董事会的益处及贡献决定[132][136] - 董事会负责制定业务规划及策略等,集团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及执行规划,订立重大交易前需董事会批准[133][136] - 公司为可能掌握内幕信息的雇员制定书面指引,未发现违反事件,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的法律责任投保[134]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六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139] - 董事袁亮、陈少达、叶勇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6/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1;胡建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2/2;陈岚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6/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1;王建平
国际商业结算(00147)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