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达酒店发展(00169) - 2020 - 年度财报

业务转型与财务状况 - 公司完成出售最后一个海外房地产开发项目芝加哥项目,实现业务转型,专注于收费业务[1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状况改善,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净现金状况[11] - 公司预计2021年运营环境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但将继续关注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以扩大收入来源和提高盈利能力[13] - 公司2020年整体收入为6.554亿港元,同比下降19.4%,但实现利润约2.302亿港元,相比2019年亏损3.886亿港元有所改善[75][7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利润从2019年的亏损5.967亿港元转为2020年的盈利1.355亿港元[92][95] - 公司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利润为9610万港元,而2019年为亏损5.181亿港元[108][111] - 公司总债务从2019年的51.61亿港元大幅下降至2020年的8.73亿港元[137] - 公司净现金状况从2019年的27.07亿港元债务转为2020年的15.02亿港元净现金[139]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的95.93亿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65.69亿港元[14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显示净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8.2%[143] 酒店业务 - 2020年10月国庆黄金周期间,公司酒店入住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1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酒店网络包括94家酒店,运营客房25,473间,覆盖中国71个城市[25] - 公司已签约管理106家正在开发中尚未开业的酒店[25] - 公司酒店业务由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经营,具备全面的酒店管理和运营能力[23] - 公司酒店品牌万达瑞华定位为奢华品牌,提供个性化贴心服务,打造极致非凡体验[3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酒店总数为89家,占总运营酒店的95%[41] - 公司租赁与经营的酒店有3家,占总运营酒店的3%[41] - 公司特许经营的酒店有2家,占总运营酒店的2%[43] - 公司管理的酒店客房总数为25,473间[37] - 万达文华品牌管理的酒店有25家,客房数为6,241间[37] - 万达嘉华品牌管理的酒店有49家,客房数为14,997间[37] - 万达锦华品牌管理的酒店有5家,客房数为1,542间[37] - 万达颐华品牌管理的酒店有1家,客房数为346间[37] - 万达美华品牌管理的酒店有4家,客房数为1,152间[37] - 万达悦华品牌管理的酒店有1家,客房数为81间[37] - 公司拥有两家特许经营酒店,约占所有运营酒店的2%[46] - 2020年所有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为44.2%,较2019年的61.8%下降[52] - 2020年所有酒店的平均每日房价为519元人民币,较2019年的544元下降[52] - 2020年所有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为230元人民币,较2019年的336元下降[52] - 2020年第一季度酒店入住率从2019年同期的54%大幅下降至24%,主要受疫情影响[52] - 2020年十月国庆黄金周期间,酒店入住率达到70.8%,超过2019年同期的66.7%[52] - 公司计划在2021年经营及管理10至15家新酒店,以抓住国内旅游需求复苏的机会[64][66] - 2020年公司酒店运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下降至约3.78亿港元,同比下降19.8%[71][77] - 公司酒店运营和管理服务部门的利润从2019年的1.762亿港元下降47.2%至2020年的9295.8万港元,主要由于RevPAR和入住率下降[99][102] 酒店设计与建设管理 - 公司酒店设计业务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收取设计费用,建设管理业务按项目总成本的百分比收取服务费[55] - 2020年公司酒店设计及建设管理服务收入下降至约1.737亿港元,同比下降9.8%[73][79] 投资物业租赁 - 2020年公司投资物业租赁收入下降至约1.037亿港元,同比下降30.5%[74][81] - 公司投资物业租赁部门从2019年的亏损6.662亿港元转为2020年的盈利5306.2万港元,主要由于恒力城项目的处置[99][104] - 公司在投资物业租赁业务中推行绿色建筑和节约能源措施,以降低碳排放[200]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从2019年的66.3%下降至59.7%,主要由于酒店管理服务盈利能力下降[83] - 2020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增至约5540万港元,主要由于外汇收益净额和长期应收款项利息收入[84] - 2020年公司投资物业估值亏损净额大幅减少至约3450万港元,相比2019年的7.88亿港元显著改善[85]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19年的2.742亿港元下降3.6%至2020年的2.642亿港元,主要由于疫情导致的销售额下降[86] - 公司毛利润从2019年的5.387亿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3.912亿港元,毛利率从66.3%下降至59.7%,主要由于酒店管理服务的盈利能力下降[87] - 公司其他收入和净收益从2019年的1480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5540万港元,主要由于外汇净收益和长期应收款的利息收入[88] - 公司投资物业的净估值损失从2019年的7.88亿港元显著减少至2020年的3450万港元,主要由于恒力城项目的处置[89] - 公司销售和行政费用分别从2019年的3380万港元和1.756亿港元下降18%和22%至2020年的2770万港元和1.37亿港元,主要由于疫情导致的成本削减措施[90][93]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19年的1.529亿港元下降26.8%至2020年的1.119亿港元,主要由于利率波动和贷款偿还[91][94] 现金流与债务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总额约为23.753亿港元,较2019年的24.22亿港元略有下降[123] - 公司现金中人民币占比从2019年的86%上升至2020年的94%,澳元占比从11%下降至4%[124]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19年的1.19下降至2020年的0.9,主要由于出售Parcel C的部分代价16亿港元被递延三年并分类为长期应收款项[125] - 公司所有计息借款8.73亿港元均为固定利率,不受利率风险影响[150] - 公司2020年未进行任何资产抵押,而2019年曾抵押资产以获取9.735亿港元贷款[151][152] - 公司于2020年11月24日完成出售Parcel C的股权,现金对价为2.7亿美元[158]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在2020年通过实施绿色建筑和节能措施减少了碳排放,并通过妥善处理废物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196] - 公司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支持环境保护,并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196] - 公司重视员工福利,致力于改善员工士气,吸引和留住人才[199] - 公司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与供应商合作,努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198] - 公司强调合规性,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与监管机构保持良好关系[197] - 公司建立了公平、开放和全面的就业政策,以吸引人才[199] - 公司通过实施绿色建筑和节能措施减少了碳排放[196] - 公司通过妥善处理废物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196] - 公司重视客户反馈,并建立了处理客户服务、支持和投诉的机制[198] - 公司致力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环保并推动可持续发展[200] - 公司在投资物业租赁业务中推行绿色建筑和节约能源措施,以降低碳排放[200] - 公司通过适当的废物处置减少业务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200] - 公司已分配系统和人力资源,确保遵守所有相关法律和规例[200] - 公司在2020年度已遵守所有对其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和规例[20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丁本锡先生自2013年7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163] - 张霖先生自2017年11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并在万达集团担任多个重要职位[165] - 韩旭先生自2019年3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并在万达集团担任高级副总裁[170] - 张霖先生拥有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和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69] - 韩旭先生拥有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70] - 宁奇峰先生自2017年11月起担任执行董事,并担任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首席副总裁及万达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裁[171][173] - 韩旭先生自2019年3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自2020年2月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管理集团所有财务运营[172] - 何志平先生自2018年3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中国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副董事长[176][178] - 滕斌圣博士自2019年3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并购及战略管理经验,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81][182] 其他 - 报告期后未发生对公司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160]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5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为客户的按揭贷款提供担保总额约为150万港元,较2019年的2580万港元大幅减少[15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共有约526名全职员工[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