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总收入100.4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2.35%,净利润9.03亿元人民币[10][12] - 2020年集团收益约人民币10,044,313,000元,较2019年的人民币12,958,692,000元减少22.49%[39][40] - 2020年毛利率降至22.35%(2019年:26.59%),经营溢利率为11.04%(2019年:17.50%)[39][40] - 2020年集团除税前溢利约人民币1,016,621,000元(2019年:人民币2,120,300,000元),净利润约人民币902,856,000元(2019年:人民币1,742,281,000元)[39][40]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为人民币772,167,000元(2019年:人民币1,462,974,000元),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7元(2019年:人民币0.70元)[39][40] - 董事会建议向2021年6月21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14港元(2019年:0.23港元)[39][40] - 分销及销售开支由去年的3.66亿元微降3.43%至3.54亿元 [62][66] - 行政开支自去年的6.68亿元减少46.59%至3.57亿元 [63][67] - 融资成本自去年的1.01亿元增加4.01%至1.05亿元,净利息支出为3457.4万元,同比减少44.77% [64][6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性支出合共约为19.00亿元(2019年:13.66亿元) [65][6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达105.30512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加17.59%[7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达42.75728亿元,2019年为29.43792亿元[71] - 2020年,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净额22.60565亿元,2019年为23.30301亿元[7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73,2019年12月31日为2.04[7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金额合共为19.0455亿元,2019年为19.3115亿元[7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 -29.06%,2019年为 -11.31%[7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非流动部分约4.979亿元,流动部分约为14.0665亿元[7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89.55%借贷按浮动利率计息,2019年12月31日为100%[7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2.90788亿元用于应付票据等,2019年为3.09241亿元[82] - 2020年相关监管存款金额为2.118亿元,2019年为2.56122亿元[8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约1014.5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已质押借款,2020年已偿还借款并解除质押[82]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0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19年同期也无中期股息[100][103] - 公司建议派发2020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4港元,2019年为0.23港元[100][10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按开曼群岛公司法计算的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1,150,007,000元[107] - 2020年度末期股息拟分配295,636,524港元(约合人民币263,116,506元)[10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储备为11.50007亿元人民币,其中2.95636524亿港元(约2.63116506亿元人民币)拟作为末期股息[112] 公司社会责任与荣誉 - 2020年公司捐款800万元用于抗击疫情,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荣誉称号[10][11] 公司上市与融资情况 - 2020年3月12日,附属公司东岳硅材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IPO融资20.7亿元人民币[11][13] - 2020年4月9日,董事会决议将未来氢能于上交所科创板独立发行上市[15][17] 公司研发相关情况 - 2020年公司研发支出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34%[16][18] - 2020年公司推出新牌号产品60余个,申请专利98项,获授权31项[16][18] - 2020年公司参与完成制定标准12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8项[16][18] - 2020年公司参与对外合作项目27项,进展顺利[16][18] - 公司拥有六家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降低所缴税费[16][18] - 2020年研发人员由380人增至430人,其中博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加4人[16][18] - 2021年公司将进一步实施研发创新计划,完善体系、建研发中心、深入研发四大产业、加大新产品销售[29][31] 公司项目建设情况(2020年) - 2020年制冷剂业务分部建成R125扩产项目[19] - 2020年未来氢能公司建成新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项目,产能50万平方米并已投产[19] - 2020年集团建成无水氟化氢项目,规模达全球前列[19] - 东岳有机硅募投30万吨单体及20万吨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产能将提升一倍[19] - 集团正在建设2万吨PTFE规模扩产项目[19] - 2020年集团建成氯化氢回收、废碱减排、废水处理、尾气回收等环保项目[19] 公司未来规划与战略 - 2021年集团将加快项目建设及投产,提出「再建一个新东岳」规划[23,25] - 预计2021年国内经济回暖,公司将调整营销策略,拓展5G等新应用领域[30][32] - 2021年1月12日公司宣布成立“淄博润信东岳新材料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4] - 公司计划2021年在氟、硅、膜、氢行业产业链资本合作取得重要成效[34] - 公司将继续支持未来氢能科创板上市进程尽快实现突破[34] 公司项目建设情况(2021年预计) - 2021年预计建成10,000吨聚四氟乙烯装置,增加公司聚四氟乙烯产能25%[27][28] - 5,000吨FEP项目建成后将使公司FEP产能提高一倍[27][28] - 东岳有机硅30万吨单体及20万吨下游深加工项目建成后,产能将提高一倍,下游深加工产能扩增一倍以上[27][28] - 2021年收购并改造电厂,每年扩产2.2亿度电及47万吨蒸汽[27][28] 公司安全与内控管理 - 集团「学杜邦」安全管理实行三年,已建立完整安全管理体系,高危作业数量逐年下降[21] - 集团开展多项专项内控审计,整改多项生产经营流程,完善内控体系[21]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高分子材料分部对外销售约为人民币3,191,941,000元,较2019年减少7.02%,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31.78%(2019年为26.49%)[46] - 2020年高分子材料分部业绩盈利人民币436,461,000元,较2019年盈利减少5.18%[46] - 2020年有机硅收益2,453,749,000元,经营溢利率11.47%(2019年收益2,686,292,000元,经营溢利率18.89%)[43] - 2020年制冷剂收益2,066,120,000元,经营溢利率9.17%(2019年收益2,677,890,000元,经营溢利率13.27%)[43] - 2020年开发物业收益725,118,000元,经营溢利率14.08%(2019年收益1,852,300,000元,经营溢利率19.32%)[43] - 聚合物业务对外销售为31.92亿元,同比下降7.02%,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31.78%,利润为4.36亿元,同比下降5.18%[47] - 制冷剂业务对外销售为20.66亿元,同比下降22.85%,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20.57%,利润为1.89亿元,同比下降46.69%[49] - 有机硅业务对外销售为24.54亿元,同比下降8.66%,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24.43%,利润为2.81亿元,同比下降44.52%[51][53] - 二氯甲烷、PVC及烧碱分部对外销售从去年的15.05亿元减少18.66%至12.24亿元,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12.39%(2019年为11.61%),业绩盈利4229.4万元,同比减少83.53% [55][56] - 开发物业分部本年度对外销售为7.25亿元,较2019年的18.52亿元减少60.85%,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7.22%,分部业绩为1.02亿元,较2019年的3.58亿元减少71.48% [58][60] - 其他分部对外销售为3.83亿元,较去年的8.04亿元减少52.35%,业绩盈利5746.3万元,同比减少82.67% [59][61] 各业务线产品情况 - 聚合物业务是集团收入和利润贡献最大的业务,高端产品占比较大,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47] - 制冷剂下游需求不景气,产品价格下滑,R22配额削减致公司R22产品销售收入下滑[49] - 公司将削减的R22产能用于生产含氟高分子材料,以满足市场需求[49] - 公司R22产能全球最高,R22是中国最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也是生产含氟高分子及R125的主要原材料[49] - R410a广泛用于变频空调及其他绿色家用电器,R134a用于汽车空调,R152a可作发泡剂等,R142b可作制冷剂及生产VDF的原材料[50][52] - 有机硅业务产品价格不稳定,导致业绩下滑[51][53] - 有机硅业务主要包括生产销售DMC、硅橡胶等产品,有机硅广泛用于多个行业[51][54] 公司人员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5576名雇员,2019年为5664名[8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576名员工,2019年为5664名[84]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张建宏于2006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主席等职,有超33年化工经验[86][88] - 傅军于2006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现任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86][89] - 王维东于2021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超30年化工制造管理经验[90][92] - 张哲峰46岁,2017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在会计及财务领域有逾20年经验[93] - 张必书51岁,2017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04年10月加入新华联集团[93] - 张建48岁,2006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自2006年2月起在集团工作,在投资银行及企业融资方面有超20年经验[94] - 丁良辉67岁,2007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六间联交所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马志忠58岁,2021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5年教学经验[94] - 杨晓勇65岁,2014年8月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相关行业工作经验[95] - 李玉文53岁,2002年3月至今任职集团,现任集团副总裁[95] - 钟德丽39岁,2015年3月20日加入集团,任全职公司秘书,有17年相关工作经验[96][97] - 刘传奇于2021年3月11日辞任执行董事,王维东同日获委任[117] - 岳润栋于2021年3月1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马志忠同日获委任[117] - 傅军、张建、王维东及马志忠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17] - 公司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履历详情载于第25至30页[121][124] 公司股东权益与股权结构 - 傅先生拥有新华联控股直接4.25%及间接90%权益[90][91] - 张建宏先生企业权益股份数为258,948,451股,占已发行股本12.26%;实益权益股份数为7,147,636股,占已发行股本0.34%[131] - 傅军先生企业权益股份数为616,646,818股,占已发行股本29.20%[131] - 刘传奇先生企业权益股份数为75,634,000股,占已发行股本3.58%;实益权益股份数为7,053,454股,占已发行股本0.33%[131] - 张建先生实益权益股份数为397,091股,占已发行股本0
东岳集团(00189)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