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岳集团(00189)
icon
搜索文档
东岳集团(00189) - 致非登记股份持有人之函件及回条
2025-09-11 17:06
12 September 2025 Dear Non-Registered Shareholder (1) , DONGYUE GROUP LIMITED 東岳集團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189) (Stock Code 股份代號:189) (股份代號:189) NOTIFICATION LETTER 通知信函 Dongyue Group Limited (the "Company") —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2025 Interim Report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The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of the Company,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is available on the websites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
东岳集团(00189) - 致现有登记股东之函件 - 刊发二零二五年中期报告
2025-09-11 17:01
DONGYUE GROUP LIMITED 東岳集團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Dongyue Group Limited (the "Company") —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2025 Interim Report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Company's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re available on the Company's website at www.dongyuechem.com and the website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the "Stock Exchange") at www.hkexnews.hk, or the printed form(s) of Current Corporate Co ...
东岳集团(0018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1 16: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為人民幣74.63394億元,同比增長2.79%[29][30] - 公司毛利率上升至29.11%(2024年同期:19.83%)[29][30] - 公司除稅前溢利為人民幣14.22483億元(2024年同期:人民幣6.72878億元)[29][30] - 公司淨利潤為人民幣10.56888億元(2024年同期:人民幣3.95208億元)[29][30]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2.79%至人民币74,633.94百万元,分部溢利率从8.97%提升至19.08%[33]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746.339亿元,同比增长2.8%[14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217.242亿元,同比增长50.9%[147]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05.688亿元,同比增长167.4%[147]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47元,同比增长176.5%[14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53.28%[11][14] - 期内溢利(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3.08亿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79亿人民币,增幅达153%[1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人民币7.7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076亿元增长153.3%[200]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47元,较去年同期的0.17元增长176.5%[20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人民币74.634亿元,同比增长2.8%[171][174]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4.225亿元,同比增长111.4%[171][17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分銷及銷售開支同比下降7.61%[17][19] - 公司行政開支同比下降5.17%[17][19] - 公司研發費用達人民幣3.69226億元,同比增長14.87%[18] - 研发成本约为人民币3.69226亿元,同比增长14.87%,占总收入的4.95%[16] - 公司研發費用佔總收入比例為4.95%[1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29.097亿元,同比下降9.1%[147] - 分销及销售开支下降7.61%至2.12644亿元[58] - 行政开支减少5.17%至3.26574亿元[63] - 融资成本下降27.65%至156.2万元[64] - 撇减存货(计入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214.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738.8万元减少30.2%[196] - 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6.6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776亿元增长14.5%[19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损失为人民币1210.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250.4万元大幅减少76.9%[196] - 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为人民币8557.1万元,去年同期无此项减值[19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1758.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605.9万元增长9.5%[196] - 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亏损为人民币6128.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054.4万元增长198.3%[196] 各业务线表现 - 制冷剂业务板块多个产品价格大幅上涨[11][14] - 制冷剂分部收益同比大幅增长47.69%至人民币2,292,067千元,业绩飙升209.77%至人民币1,029,831千元,溢利率提升至44.93%[33][41][43]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收益同比下降4.58%至人民币1,939,795千元,业绩减少14.57%至人民币259,195千元,溢利率降至13.36%[33][36][38] - 有机硅分部收益同比下滑15.95%至人民币2,319,120千元,业绩锐减83.70%至人民币8,750千元,溢利率仅0.38%[33][46]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收益增长23.43%至人民币636,444千元,业绩增长60.95%至人民币213,693千元,溢利率提升至33.58%[33] - 制冷剂R32和R410a等主要产品价格因配额限制大幅上涨,成为该分部业绩增长主因[41][44] - 含氟高分子材料市场需求疲软且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偏低[34][36][39] - 有机硅市场因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及终端需求乏力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及产品价格下滑[46] - 制冷剂分部占集团总销售比重从21.37%提升至30.71%,成为最大贡献分部[41][43]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销售占比从28.00%下降至25.99%[36][38] - 有机硅分部外部销售额下降15.95%至23.1912亿元,占集团总外部销售额31.07%[48] - 有机硅分部利润同比下降83.70%至875万元[48]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外部销售额增长23.44%至6.36444亿元[51]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利润同比增长60.97%至2.13693亿元[51] - 其他分部外部销售额下降31.25%至2.75968亿元,亏损8721.9万元[57] - 制冷剂分部收益最高,达人民币34.997亿元,同比增长24.4%[171][174] - 制冷剂分部业绩表现最佳,为人民币10.298亿元,同比增长209.8%[171][174] - 高分子材料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9.398亿元,同比下降4.6%[171][174] - 有机硅分部收益为人民币23.191亿元,同比下降15.9%[171][174]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收益为人民币6.496亿元,同比增长23.1%[171][174] - 其他业务分部亏损人民币8721.9万元,同比改善49.1%[171][174] - 分部间销售额达人民币19.266亿元,主要来自制冷剂分部[171] 研发与创新 - 研发团队规模达679人,博士及硕士占比为48.90%[16] - 回顾期内获得专利25项,期末累计拥有专利595项[16] - 期内发布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1项[16] - 公司研發團隊共679人,其中48.90%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18] - 公司期內獲得25項專利,專利總數達595項[18] 生产与运营 - 生产排放物100%达标排放[12][15] - 原材料消耗、综合能耗等生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12][15] - 资本性支出增长55.3%至6.88779亿元[65] - 购买物业及设备支出584,025千元,同比增长32.5%[156]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集团总权益增长6.56%至186.17373亿元,现金结余达35.40515亿元[6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1,505,486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09,516千元增长267.7%[156]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599,394千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及设备支出584,025千元[156]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167,939千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售股计划所得152,505千元[1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540,515千元人民币,较期初2,470,496千元增长43.3%[156] - 2025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354.051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43.3%[148]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920.91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6.8%[148]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4.72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86.17亿人民币,增幅为6.6%[149] - 非控股股东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53.65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6.41亿人民币,增长5.2%[149] - 公司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9.44亿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28.12亿人民币,增长7.3%[149] - 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5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92亿人民币,增长12.6%[149] - 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0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580万人民币[149] - 递延税项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9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9亿人民币,增长10.3%[149] - 公司总借贷金额为人民币35,822,000元(2024年末:无)[72][68] - 公司负债比率为-18.82%(2024年:-14.14%)[72][68] - 公司用于应付票据保证金及预售物业监管保证金的银行存款为人民币43,320,000元(2024年末:人民币88,745,000元)[74][70] - 公司来自预售物业监管保证金的银行存款为人民币471,000元(2024年末:人民币471,000元)[74][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用于PVDF产能提升的未使用余额为51,676千港元,已使用52,564千港元[123] - PTFE产能提升部分的配售款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余额为144,480千港元[123] - 一般营运资金补充已完全使用配售所得款项510,000千港元[12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配售事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91.9百万港元[125] - 未动用款项将重新分配,其中89,558千港元用于提升高纯度PTFE产能,68,234千港元用于四氟乙烯生产线绿色改造,34,117千港元用于四氟丙烯试点项目[126] 税务与政府补贴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36.559亿元,同比增长31.7%[147] - 政府补贴总额为93,974千元,同比增长161.0%,其中研发活动相关补贴48,483千元(2024年:25,046千元),生产设备购置补贴45,491千元(2024年:10,961千元)[179][180][181] - 当期所得税开支为341,015千元,同比增长40.2%,其中中国企业所得当前年度税313,057千元(2024年:131,962千元)[185] - 土地增值税开支大幅减少至20千元(2024年:105,413千元),同比下降99.98%[185] - 递延所得税开支为24,580千元,同比下降28.7%,其中中国附属公司未分派利润预扣税35,000千元(2024年:14,000千元)[185][189][193] - 中国主要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188][190] - 政府补贴为人民币9397.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600.7万元增长161.0%[196] 其他收益或亏损 - 其他收益或亏损总额为146,952千元,同比增长50.7%,主要包含汇兑差额净额7,869千元(2024年:19,603千元)[179] - 出售联营公司东岳未来氢能2.32%股权确认收益139,049千元,交易对价为165,000千元[182][183][184]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13,629千元,同比下降6.6%[179] - 来自联营公司利息收入为731千元,同比下降23.4%[179] - 杂项收入为30,749千元,同比增长16.7%[179] - 按公平值计入股本工具的其他全面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240万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8990万人民币正收益[151] - 出售联营公司部分权益获得165,000千元现金流入(2024年同期)[156] - 汇兑变动导致现金减少4,012千元人民币[156]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量为1,732,711,637股[71][68] - 公司雇员总数为6,050名(2024年末:6,922名)[81][77]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82][78] - 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8月20日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会面审查中期业绩[90][85] - 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主要交易以人民币结算,但涉及外币收支(主要为美元)[79][76] - 公司为降低外币持有风险,在收到外币后通常会兑换为人民币[80][7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累计出售股份16,862,000股,总金额为167,120,000港元[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购股权计划项下仍有59,845,000股股份未出售[113] - 公司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确认已每年至少一次检讨集团及其主要子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99][100][103] - 公司已委任独立顾问公司作为内部控制顾问,对集团进行内部检讨并提供建议[100][102] - 公司建立了举报政策及制度,允许以保密和匿名方式报告不当行为[104] - 公司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足够,并将持续监控其有效性[105][108]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由张建宏先生同时担任主席和行政总裁[107][110] - 公司于2024年9月27日决议提早终止雇员购股权计划,终止后不再授出任何购股权[112]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业务目标未达成的风险,仅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保证[101][103] - 公司已制定明确程序处理内幕消息,包括即时披露原则和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机密信息[111] - 东岳有机硅股份奖励计划授予最多19.12百万股受限股份,占其资本约1.6%,每股价格为人民币5.9元[114][117][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的股份奖励数量为19,120,000份,期间未授予任何新奖励[118] - 公司在2025年6月30日前通过市场出售16,862,000股,总金额为167,120,000港元[1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下仍有59,845,000股未出售[116] - 股份奖励计划涉及360名全职员工、高管及董事[114][117] - 张建宏先生持有7,147,636股实益权益,占已发行股本0.41%[131] - 张哲峰先生持有750,000股实益权益,占已发行股本0.04%[131] - 钟德丽女士持有188,000股实益权益,占已发行股本0.01%[131] - 张珂先生通过Dongyue Team Limited持有258,948,451股企业权益,占已发行股本14.94%[135] - Dongyue Team Limited持有258,948,451股实益权益,占已发行股本14.94%[135] - 内蒙古东岳金峰氟化工有限公司由赤峰众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9%[138] - 赤峰华昇矿产有限公司由赤峰众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0%[138] - 山东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由济南实成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5%[138] -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由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持股11.45%[138] - 淄博晓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由淄博齐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9%[138] - 已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总计1.7327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6046亿元)[197][198] - 已宣派股息从2024年上半年的1.56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0亿人民币,增长2.6%[151] - 非控股股东权益的股息支付为1490万人民币[151] 资产与投资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82.169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6%[148] - 2025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人民币1198.015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4%[148] - 公司收购东岳氟硅16.78%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154] - 中国附属公司需按税后利润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155] - 危险化学品销售需按收入0.5%-4%计提安全储备[155] - 公司采用历史成本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仅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161]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高景气25H1龙头企业业绩高增长,布局液冷业务前景可期-20250907
光大证券· 2025-09-07 14:3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实行生产配额制,行业供给端持续收紧,叠加下游需求稳步复苏,制冷剂供需格局持续优化,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增长[1] - 制冷剂龙头企业加速布局液冷行业,受益于环保政策收紧和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氟化工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进军,发展前景可期[3] - 液冷技术是数据中心与算力时代的散热革命,具有节能和高密度散热优势,随着算力高速增长,液冷产业正迎来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扩张[4]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 -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实行生产配额制,行业供给端持续收紧[1] - 三代制冷剂价格价差大幅增长,截至25年9月3日,R32价格为60500元/吨,较25年7月初+15.24%,较25年年初+40.70%[2] - R125价格为45500元/吨,较25年年初+8.33%[2] - R134a价格为51500元/吨,较25年7月初+5.10%,较25年年初+21.18%[2] - R32价差为42761元/吨,较25年7月初+19.68%,较25年年初+66.79%[2] - R125价差为27244元/吨,较25年年初+22.32%[2] - R134a价差为32009元/吨,较25年7月初+8.71%,较25年年初+28.03%[2] - 25H1国内制冷剂龙头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46.97%、+159.22%、+140.80%、+153.28%[1] 液冷业务布局 - 巨化股份通过子公司创氟高科推进"巨芯冷却液"项目,规划产能5000吨/年,一期1000吨/年已投产[3] - 三美股份年产1.9万吨电子级氟化液项目一期2024年已投产,产品送样中科曙光等客户[3] - 永和股份通过扩建内蒙、福建基地,为高端冷却液应用提供原料支撑[3] - 东岳集团作为全球PTFE龙头,重点研发全氟聚醚路线氟化液[3] - 液冷技术是以液体为冷却介质的高效散热方案,相比风冷具有节能(PUE 1.1-1.25)、高密度散热(支持30kW/机柜)等优势[4] - 2023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为29亿美元,2024年为36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到45亿美元(322.65亿元人民币),2032年达到194亿美元(1390.98亿元人民币),2025年-2032年CAGR达23%[4] 市场表现 - 过去5个交易日,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为+0.1%,涨跌幅位居所有板块第8位[10] - 基础化工行业涨跌幅前五的子板块为:锂电化学品(+11.9%),有机硅(+3.6%),无机盐(+3.4%),改性塑料(+2.5%),轮胎(+2.2%)[13] - 涨跌幅后五位的子板块为:其他塑料制品(-4.7%),聚氨酯(-3.6%),氟化工(-3.2%),复合肥(-3.0%),磷肥及磷化工(-2.8%)[13] - 基础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天际股份(+30.18%),大东南(+27.09%),华盛锂电(+25.73%),鹿山新材(+23.85%),中伟股份(+22.59%)[15] - 跌幅居前的个股有:华光新材(-21.46%),同益中(-18.96%),美联新材(-18.89%),建业股份(-18.65%),*ST亚太(-16.48%)[16] 产品价格动态 - 近一周涨幅靠前的品种:氢氟酸(AHF)(+7.67%),顺酐:江苏地区(+3.64%),双酚A:华东地区(+3.56%),炭黑(N330):山西市场(+3.31%),烧碱(32%离子膜碱):江苏地区(+3.30%)[18] - 近一周跌幅靠前的品种:聚乙烯醇:西南(-5.87%),电池级碳酸锂:99.5%:安泰科(-5.51%),TDI(-4.08%),正丁醇:齐鲁石化(-3.28%),PTA:华东(-3.27%)[19] - 制冷剂市场呈现稳中推涨态势,主流企业报盘再度上调,行业仍处于高景气周期[22]
研判2025!中国氟橡胶(FPM)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材料科学突破促其从单一部件向多功能集成演进,稳健增长态势凸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5 09:33
行业概述 - 氟橡胶(FPM)是主链或侧链碳原子上含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弹性体 用作苛刻条件下的密封材料 主要类型包括通用型和特殊型 产品涵盖二元氟胶 三元氟胶 全氟醚橡胶等 [2] - 氟橡胶具有耐高温特性 可长时间在250°C下使用 极限温度达300°C 同时具备优异耐油 耐化学介质 耐酸碱性能 是所有橡胶弹性体中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 [3] - 氟橡胶因其卓越电绝缘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在电子 电力 汽车 航空 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6]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氟橡胶行业市场规模达7.2亿元 同比增长5.88% 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1][6] - 市场规模扩大得益于材料科学突破 氟橡胶正从单一功能部件向多功能集成组件演进 市场边界持续扩展 [1][6]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萤石 氢氟酸 偏氟乙烯(VDF) 六氟丙烯(HFP)等原材料及聚合反应釜 捏合机等生产设备 [4] - 2025年6月底中国萤石价格为3200元/吨 同比下降15.19% 氢氟酸价格为1.02万元/吨 同比下降4.31% 原材料价格下降直接降低氟橡胶生产成本 [6] - 产业链下游为汽车 航空航天 石油化工 军工等高端工业领域 [4] 重点企业经营 - 昊华科技子公司中昊晨光氟橡胶产能达5500吨/年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57亿元(同比+10.96%) 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10.53%) 技术突破包括非氟表面活性剂替代研究和过氧化物硫化氟橡胶技术 [8] - 巨化股份氟聚合物产能规模行业领先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8.00亿元(同比+6.05%) 归母净利润8.09亿元(同比+160.64%) 成功制备全氟醚橡胶并实现百公斤级批量生产 [9] - 东岳集团通过氟硅产业链协同在高端密封材料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 [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高端化环保化发展 重点方向包括耐低温 耐高温 耐化学介质等高端氟橡胶产品 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应用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9] - 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爆发式增长 氟橡胶成为电池隔膜 密封件等核心部件首选材料 国防工业应用向高端化多元化扩展 [10] - 行业竞争加剧推动整合与并购 领军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 优化资源配置 拓展新市场领域 [11]
东岳集团(0018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8:42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東岳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189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4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4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400,000,000 F ...
基础化工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周期在左,成长在右
天风证券· 2025-08-29 19:15
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行业处于周期下行尾声磨底期 资本开支增速自22Q4的48%回落至25Q1的负增长区间 供给端转固压力仍存但新增产能释放接近尾声 行业盈利能力分化加剧[2][6][43] - 2025年下半年化工品价格具备底部上涨动力 受阶段性需求驱动 供给格局稳定性和库存周期支撑 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2][14][35] - 投资机会聚焦两条主线:一是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周期性子行业 包括需求稳定的全球供给主导品种和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的品种 二是自主可控背景下供给替代缺口带来的成长性机会[3][45] 行业周期分析 - 化工品价格经历三轮明显波动周期:2010-2016年周期历时6年(上行8季度+下行19季度) 2016-2020年周期历时4年(上行8季度+下行8季度) 2020-2025Q2周期上行7季度后下行已持续12季度[7][8][9][10] - 当前下行周期时长已超上一轮(2018Q4-2020Q3的8个季度) PPI为负已持续33个月 接近上一轮57个月的记录[27][43] - 在建工程同比增速从22Q4峰值48%回落至24Q4的9.6% 25Q1首次落入负数区间 固定资产同比增速仍保持高位[2][22] 需求端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投资 零售 出口有所恢复 地产仍然承压 关税政策对需求修复形成阶段性制约[15][16] - 中国化学品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2020年以来在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情况下保持顺差扩大 体现全球竞争力[19][21] - 农药行业海外库存压力缓解 2025年采购逐步恢复 原药价格指数已调整39个月至2016Q4水平[63][64] 供给端变化 - 全球化工资本开支持续下行 除日本外全球化工资本开支增速保持负值区间 日本增速也趋近于0[22][23] - 龙头公司新增产能投放占比大幅提高 供给集中度持续提升 三氯蔗糖行业CR3达83% 2025-2026年无扩张计划[2][59] - 三代制冷剂实行配额制 供给端相对刚性 R32/R125/R134a生产配额消化进度在一季度达23%以上[83][84] 价格与盈利 - 2025Q1化工行业利润环比24Q4修复 营收同比增长5.4%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6% 环比增长150.9%[26][40] - 多数子行业产品价格处于历史底部 氨纶/PA6/PA66/涤纶/粘胶短纤价格分别位于历史0/4%/5%/13%/21%分位[28] - 氟化工 钾肥等子行业毛利率同比提升超过5.0pcts 化纤类价格整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8][40] 原材料成本 - 2025年上半年原油 煤炭延续24年下行趋势 成本支撑较弱 油价受地缘政治影响波动不确定性较大[32][33] - 磷矿开采受政策性限制 商品量有限支撑价格 湖北28%磷矿石价格维持较高水平[91] - H酸供应偏紧导致价格从4月3.85万元/吨上涨至6月4.2万元/吨 推涨活性染料价格[112][113] 投资主线一:估值低位板块 - 需求稳定全球供给主导品种:三氯蔗糖(金禾实业) 农药(扬农化工 润丰股份) MDI(万华化学) 氨基酸(梅花生物 新和成)[3][46][59][64][73][80] - 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品种:制冷剂(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化肥(云天化 亚钾国际 云图控股) 华鲁恒升 民爆(广东宏大 雪峰科技) 染料(浙江龙盛 闰土股份)[3][46][84][91][94][99][107][110][113] - 产能先投放子行业:有机硅(新安股份) 氨纶(华峰化学)[3][46] 投资主线二:自主可控成长机会 - OLED材料领域重点推荐莱特光电 奥来德 瑞联新材 万润股份 催化材料推荐凯立新材 中触媒[3] - 合成生物学推荐华恒生物 吸附树脂推荐蓝晓科技 电子大宗气建议关注华特气体 金宏气体 广钢气体[3][4] - 合成生物学建议关注梅花生物 星湖科技 阜丰集团[4] 细分行业亮点 - 三氯蔗糖出口保持高增长 2024年出口增速14% 价格从10万元/吨涨至25万元/吨 反弹超1倍[52][56][59] - MDI全球需求超800万吨 年新增需求20-40万吨 全球产能CR5达90% 万华化学是中国唯一生产企业[66][67][73] - 三代制冷剂R32/R125/R134a价格较年初上行18%/7%/10% 价差同比上行133%/13%/93%[83][84] - 磷肥出口政策落地带动需求 磷酸一铵出口占产量17% 磷酸二铵占32% 磷矿价格获支撑[87][91] - 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提升 新洋丰 云图控股等龙头企业市占率逐步提高[98][99]
东岳集团涨超5% 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增超1.5倍 制冷剂业务支撑业绩上行
智通财经· 2025-08-29 10:55
股价表现 - 东岳集团股价涨超5% 截至发稿涨5.58%报13.44港元 成交额达1.78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益74.63亿元 同比增长2.7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7.7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53.28% [1] - 每股盈利0.47元 [1] 行业环境 - 国际关税政策变化导致整体经济环境起伏不定 [1] - 氟硅化工行业受外部因素影响 部分产品市场需求较弱 [1] - 行业供给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处于低位 [1] 业务表现 - 制冷剂业务板块多个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成为业绩重要支撑点 [1] - 集团凭借大量配额牢牢抓住发展机遇 [1] - 制冷剂配额因素为上半年业绩带来大幅增长 [1]
港股异动 | 东岳集团(00189)涨超5% 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增超1.5倍 制冷剂业务支撑业绩上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0:54
股价表现 - 东岳集团股价上涨5.58%至13.44港元 成交额达1.78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益74.6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7.79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153.28% [1] - 每股盈利0.47元人民币 [1] 行业环境 - 氟硅化工行业受国际关税政策变化影响 整体经济环境起伏不定 [1] - 部分产品市场需求较弱 供给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处于低位 [1] 业务表现 - 制冷剂业务板块多个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成为业绩重要支撑点 [1] - 集团凭借大量制冷剂配额抓住市场机遇 推动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1]
东岳集团(00189.HK):制冷剂价格快速上涨 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
格隆汇· 2025-08-28 20: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4.63亿元,同比增长2.79% [1] - 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53.28% [1] - 销售毛利率29.11%,同比提升9.2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4.16%,同比提升8.72个百分点 [1] 制冷剂业务 - 制冷剂板块营收22.92亿元,同比增长47.69%;盈利10.30亿元,同比增长209.77% [2] - 拥有R22产能22万吨,R32产能6万吨;R22配额4.39万吨(占全国29.46%),R32配额5.63万吨(占全国20.09%) [2] - 合计持有二代、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12.99万吨,总配额量居国内前列 [2] - 制冷剂价格及利润率因配额制供需紧平衡持续上涨 [1][2] 含氟高分子业务 - 含氟高分子营收19.40亿元,同比减少4.58%;盈利2.59亿元,同比减少14.57% [3] - 拥有PTFE产能5.5万吨(国内第一)、PVDF产能2.5万吨(国内第二) [3] - 具备R22、R142b及上游原料完整产业链,成本优势突出 [3] - 行业供给过剩导致竞争加剧,但公司凭借规模与产业链优势维持盈利 [3] 有机硅业务 - 有机硅板块营收23.19亿元,同比减少15.95%;盈利875万元,同比下滑83.70% [4] - 拥有6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及20万吨下游深加工品产能 [4] - 受新增产能集中释放、需求乏力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产品价格下滑 [4] 产能与行业地位 - 为国内氟硅行业龙头企业,制冷剂配额量及含氟高分子产能规模领先 [2][3] - 含氟高分子扩产周期结束,产品报价底部企稳 [3] - 有机硅业务通过控股公司东岳有机硅运营,2022年投产30万吨单体及20万吨深加工项目 [4] 未来展望 - 制冷剂行业处于长期景气周期,公司作为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5] - 含氟高分子业务有望因AI服务器等高端需求增长实现高端化突破 [3] - 2025-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3亿元、25.63亿元、28.06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