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申万宏源香港(0021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8年度财务业绩 - 2018年度集团税前溢利约1.02亿港元,较2017年下降13%[21] - 2018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约0.96亿港元,较2017年下降8%[21] - 2018年度营业额下跌5%至约5.20亿港元[21] - 2018年度每股盈利12.09港仙,较2017年下降8%[21] - 2018年集团营业额5.20亿港元,同比下降5%;税前溢利1.02亿港元,下降13%;股东应占溢利0.96亿港元,下降8%[32] 股息派发 - 公司建议派发2018年每股普通股末期股息2港仙[22] 2018年市场行情 - 2018年香港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3.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跌幅达13.5%[26] - 2018年港股大市日成交额从年初逾千亿港元回落至年末六百亿元左右,内地投资者占比回落至约4%[26] - 2018年北上海外资金通过陆港通投资内地A股共计2942亿人民币[26] - 2018年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金额从883亿港元上升至1074亿港元;国内机构和个人客户使用QDII通道投资海外市场资金规模达约4亿美元[33] 2019年经济预测 - 预计2019年美国经济减速可能性较大,美联储加息次数和幅度不及2018年[27] - 预计2019年中国内地GDP经济增速约为6.4%[27] 业务收入情况 - 经纪业务收入从2.48亿港元下滑至2.26亿港元,同比下降9%;企业融资业务收入从0.99亿港元下降至0.76亿港元,同比下降23%;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从953万港元增加至4085万港元,同比上升329%;融资及贷款业务收入从1.74亿港元增加至1.87亿港元,同比增加7%[32] - 经纪业务中代理港股佣金收入从1.68亿港元下降至1.51亿港元,同比下降10%,港股佣金收入占比维持68%,港股佣金以外的经纪业务收入占比维持32%[33] 业务交易数据 - 机构客户团队2018年港股交易金额占比为35%[36] - 2018年孖展平均余额约19.5亿港元,整体利息收入从1.74亿港元增加至1.87亿港元,同比增长7%[37] 业务项目成果 - 2018年完成保荐和主承销、参与承销配售和财务顾问项目数量分别为1家、12家和12家[32][38] 研究团队表现 - 2018年证券研究团队共发表研究报告6000余篇,36名分析员完成路演39次[41] 资产管理情况 - 资产管理规模从约43.64亿港元增加至约69.09亿港元;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从953万港元增加至4085万港元,同比增加329%[42] 股权与权益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796138689股,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22.1亿港元[43] 集团资金持有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6.21亿港元(2017年:4.07亿港元)及经损益按公平价值列帐之投资6.02亿港元(2017年:1.49亿港元)[4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未动用之银行信贷总额为31.86亿港元(2017年:29.71亿港元),其中18.14亿港元(2017年:23.22亿港元)可随时动用[46] 集团债务与资金状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短期银行借贷为4.70亿港元(2017年:8.45亿港元),流动资金率为138%(2017年:138%),资本负债率为21%(2017年:39%)[46] 应收帐款与贷款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现金客户之逾期应收帐款为0.35亿港元(2017年:0.54亿港元),孖展贷款为12.08亿港元(2017年:22.91亿港元),其中38%(2017年:27%)借予企业客户[50] 员工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全职雇员总数为258人(2017年:267人),年内员工成本合共约1.94亿港元(2017年:1.91亿港元)[56] 社会责任与环保 - 2018年,集团在工作间推行环境友善措施并参与社区慈善活动[59] - 集团业务不会产生任何有害废物[60] - 因集团香港业务于租赁办公地方营运,供水和排水由大厦营业处控制,无法获取用水和排水数据[63] - 2018年公司使用公务车辆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4.7公吨二氧化碳,电力及纸张消耗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57.62公吨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较2017年减少约1.88%[87] - 2018年公司所购买可持续认证的纸张占总用量约98%[91] - 2019年公司计划继续实施多项节能措施以降低用电量[94] - 2019年公司计划鼓励员工回收废纸以增加循环再用[95] - 2019年公司计划继续参加社区慈善活动,如向慈善团体捐赠书籍或衣物[95] - 公司业务运作对环境的直接影响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办事处和分行设施的能源使用及温室气体排放[86] - 公司继续使用经独立认证可持续管理森林生产的纸张,并选用有FSC认证的印刷用纸[91] - 公司为客户提供无纸化户口结算方案,办公室提供智能打印及影印方案,安排供应商回收废纸[91] - 公司将弃用的资讯科技设备捐赠给非牟利机构,且回收或捐赠符合数据安全标准[92] - 公司业务未产生任何有害废物[93] - 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及2)为636吨,低于2017年的647吨[97] - 2018年能源消耗总量为954.93兆瓦小时,低于2017年的972.30兆瓦小时[102] - 2018年总耗纸量为8.54吨,高于2017年的7.97吨[102] - 2018年使用FSC认证纸比例为98%,与2017年持平[102] - 公司获家庭议会评为「家庭友善雇主」[110] - 2018年公司与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合作参加慈善活动,获“商界展关怀 — 连续5年以上服务”标志[121][122] 重大事项情况 - 2018年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4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和重大或然负债[49][54] 公司未来环保计划 - 公司计划在未来报告中对航空旅程排放量进行汇报[99] 员工培训与管理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为持牌员工举办15场持续专业培训研讨会[112] 供应商与合规管理 - 公司选择可靠且对社会责任负责的供应商,采购可持续及高效能产品和服务[115] - 本年度公司不知悉提供及使用产品和服务违反广告和私隐规例及守则的事宜[116] 客户投诉处理 - 公司制定客户投诉政策,由合规部负责处理[117]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2018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14《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中的全部守则条文[124] - 2018年公司举行七次董事局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多位董事出席率较高,如朱敏杰、陈晓升等董事局会议出席率为7/7,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1[125][126] - 董事局会议通告在定期会议举行前至少14天发出,其他会议有合理通知期[129] - 公司建立董事咨询独立专业意见政策,董事向主席提交书面申请,主席批准或召开董事局会议议决[129] - 若主要股东或董事在重大事项中有利益冲突,以董事局会议处理,无重大利益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应出席[130] - 公司每年检讨董事法律行动保险的承保范围及保额[130] - 2018年8月11日前郭纯任行政总裁,之后邱一舟接任[131] - 主席负责领导及管理董事局,副主席协助主席,行政总裁负责集团业务日常管理[13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主席与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137] - 2018年9月4日卓福民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月28日张剑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陈利强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 所有董事获指定任期,须至少每三年一次轮流退任,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占当时董事人数三分之一(若董事人数并非三或三之倍数,则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之董事须轮席告退[143] - 公司于2012年3月设立提名委员会,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已举行两次会议[147] - 2018年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会议中,朱敏杰、吴永铿出席率为2/2,郭琳广、卓福民出席率为1/2,陈利强因11月28日获委任不适用[147] - 2018年提名委员会书面决议通过向董事会建议委任张剑及陈利强分别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50]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设定董事会成员组合时会考虑多方面因素[150] - 公司须于每名董事获委任时由公司秘书向其提供指引资料,董事也可要求安排出席有关课程及研讨会[151] - 所有董事在2018财政年度遵守《标准守则》规定[152] - 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不同董事接受不同类型培训[155][156] - 公司于2005年4月设立薪酬委员会,职责为检讨及提供薪酬政策建议[162] - 薪酬委员会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举行两次会议,不同委员出席情况不同[163] - 薪酬委员会审阅集团薪酬政策、待遇及福利,与其他公司作指标比较并提出相关建议[16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酬金在零 - 3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人员有3人,300.0001万 - 500万港元的有2人[168] - 管理层向董事局提供每月更新资料,助其评估公司表现、财务状况及前景[169] - 董事承认对编制公司账目负责[170] - 董事局在相关报告中对公司表现作出平衡、清晰及易理解的评审[173]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集团采用“三道防线”模式建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79] - 2018年各部门执行公司既定内部监控政策总体表现良好[179] - 内部审核部2018年两次向审核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主要工作结果[18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18财年已举行两次会议[187] - 风险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两名执行董事组成,2018财年已举行两次会议[191] - 风险委员会主席吴永铿2018年会议出席率为100%[191] - 执行董事郭纯和邱一舟2018年会议出席率为100%[19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郭琳广2018年会议出席率为100%[191] - 卓福民于2018年9月4日辞任,会议出席率为50%[191] - 陈利强于2018年11月28日获委任,不适用会议出席统计[191] - 风险委员会审阅并呈董事局通过《风险取向说明书》,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等[193] -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促进、推进与经营管理相关重要事务及风控工作,职责包括拟定风险战略等[194] - 集团设有风险管理部,独立于业务部门,负责整体风险管治等多方面风险[195] 合规与法律风险 - 合规风险指集团因违反法律法规等遭处分或起诉致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指涉入法律争议或诉讼致损失的风险[198] - 集团受规管业务已制定相关合规政策及程序,设有合规部和法律部分别负责合规风险管理和提供法律顾问服务[198] 信用风险 - 信用风险指集团因债务方等未能如期还款等致财务损失的风险[199] - 牵涉信贷业务应分散风险,选择信誉良好对象,股票融资等须遵照既定授权授信审批制度[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