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环境(00257) - 2020 - 中期财报
00257光大环境(00257)2020-09-01 17:05

财务表现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8,377,460千港元,同比增长13%[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EBITDA为6,369,203千港元,同比增长16%[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3,028,747千港元,同比增长15%[5] - 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9.30港仙,同比增长15%[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30,696,187千港元,同比增长10%[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84,064,944千港元,同比增长13%[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37,912,339千港元,同比增长4%[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6.172港元,同比增长4%[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资金回报率为8.16%,同比增加0.58个百分点[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64%,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5] - 公司综合收益为港币18,377,460,000元,同比增长13%[24] - 公司EBITDA为港币6,369,203,000元,同比增长16%[2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港币3,028,747,000元,同比增长15%[24] - 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9.30港仙,同比增长6.48港仙[24]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4.0港仙,较去年增加1.0港仙[27] - 公司总资产为1306.96亿港元,净资产为466.31亿港元,每股净资产为6.172港元,较2019年底增长4%[111]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较2019年底上升1个百分点[111]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5.92亿港元,较2019年底减少17.11亿港元[111] - 公司未偿还计息借贷总额为620.12亿港元,较2019年底增加88.32亿港元[111] - 公司银行融资额度为962.84亿港元,其中396.03亿港元尚未使用[111] - 公司贷款主要以人民币为单位,占总数的56%[111]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港币99.62亿元,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港币99.24亿元[115] - 公司重新分配所得款项净额,其中80%(约港币79.62亿元)用于垃圾发电项目及其他环保项目[122] -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的5%(约港币4.63亿元)用于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垃圾分类与管理等环保业务[122] -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的15%(约港币14.99亿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12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8,377,460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6,225,718千港元增长13.3%[19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6,489,221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5,653,259千港元增长14.8%[19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盈利为4,695,83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297,013千港元增长9.3%[19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本期间盈利为3,630,14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250,488千港元增长11.7%[19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49.30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42.82港仙增长15.1%[19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亏损净额为929,628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86,100千港元增加140.8%[19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2,700,517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64,388千港元下降5.7%[199] 项目与投资 - 公司新增32个新项目、2份现有项目的补充协议及2份项目收购协议,总投资约106.84亿元人民币[11][12] - 公司承接4个环境修复服务、1个现有环境修复服务的补充协议、1个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及1个委托运营项目,合同总金额约1.49亿元人民币[11][12] - 新增项目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1,210吨、日处理餐厨垃圾730吨、日处理污水170,000立方米、日供中水30,000立方米、年供蒸汽820,000吨、年处理危废及固废392,500吨[11][1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共有45个项目开工建设,24个项目投运(包含22个建成投运项目),完工并交付的环境修复服务3个[13] - 公司执行中的环境修复服务共11个,筹备中的环境修复服务为2个,完工并交付的环境修复服务累计达18个[13]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参与光大一带一路绿色股权投资基金,出资人民币5亿元[26] - 光大绿色环保发行首期中期票据,本金为人民币10亿元[26] - 光大水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总规模为人民币3亿元[26] - 公司业务已扩展至中国23个省份及海外市场,包括德国、波兰和越南,共落实435个项目,总投资达1,345.42亿元人民币[28] - 公司环保能源和绿色环保板块共落实154个垃圾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为134,410吨,其中92个项目已运营,设计日处理能力为75,900吨[28] - 公司环保能源、绿色环保及环保水务项目在2020年上半年总收益达180.385亿港元,其中建造服务收益增长3%至104.083亿港元,运营服务收益增长32%至57.545亿港元[30] - 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处理了14,724,000吨生活垃圾,86,000吨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以及2,891,000吨农业和林业废物,并生成了7,854,563,000千瓦时的绿色电力[32] - 公司环保能源板块共签署177个项目,总投资约794.50亿元人民币,设计年处理生活垃圾能力为45,829,000吨,年上网电量约15,142,309,000千瓦时[34] - 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签署了21个新项目,总投资达87.98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0个新的垃圾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为11,210吨[35] - 环保能源在2020年上半年签署了21个新项目及2份项目收购协议,涉及总投资约人民币87.98亿元,其中包括10个垃圾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1,210吨[36] - 环保能源垃圾发电项目平均每吨入炉垃圾发电量达450千瓦时以上,综合厂用电率约15%[38][4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环保能源共有79个运营的垃圾发电项目及2个委托运营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70,950吨,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35%[41] - 环保能源项目在2020年上半年共处理生活垃圾13,647,000吨,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28%,上网电量达4,372,440,000千瓦时,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41%[41] - 环保能源项目在2020年上半年贡献EBITDA为港币4,084,822,000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21%,净盈利为港币2,542,451,000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24%[41] - 环保能源在2020年上半年获得各项资金补贴约人民币1.18亿元[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环保能源共有2个海外环保项目,分别为波兰固废处理公司NOVAGO和越南芹苴垃圾发电项目[43][44] - 光大绿色环保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获得117个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302.1亿元,设计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8,089,800吨,生活垃圾3,252,200吨,危废及固废2,621,900吨[46] - 光大绿色环保在回顾期内获得了5个新项目并签署了2个现有项目的补充协议,总投资约10.81亿元人民币[47][49] - 光大绿色环保承接了4个环境修复服务并签署了1个现有环境修复服务的补充协议,合同总金额约1.49亿元人民币[47][4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光大绿色环保共落实117个项目,总投资约302.10亿元人民币,设计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8,089,8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约3,252,200吨,年处理危废及固废约2,621,900吨[48] - 光大绿色环保在回顾期内有4个项目建成投运及1个项目投入运营,设计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850,0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约127,750吨,年处理危废及固废约7,000吨[51][5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光大绿色环保完工及运营的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20个,设计年处理危废及固废约403,600吨[54][56] - 光大绿色环保在2020年上半年共获得各项资金补贴约4,759万元人民币[59] - 光大绿色环保在2020年上半年绿色环保项目合共提供上网电量2,650,532,000千瓦时,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48%[59] - 光大绿色环保在2020年上半年绿色环保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港币1,595,103,000元,较2019年上半年上升16%[59] - 光大绿色环保在2020年上半年绿色环保项目贡献本集团应占净盈利港币604,949,000元,较2019年上半年上升6%[59] - 绿色环保项目垃圾处理量为1,077,000吨,同比增长70.4%[62] - 生物质原材料处理量为2,891,000吨,同比增长43.1%[62] - 上网电量为2,650,532兆瓦时,同比增长47.9%[62] - 环保水务项目污水处理量为746,818,000立方米,同比增长11%[70] - 环保水务项目EBITDA为810,659,000港元,同比下降3%[70] - 环保水务项目归属于集团的净利润为294,833,000港元,同比下降6%[70] - 光大水务共有135个水务项目,总投资约242.91亿元人民币[64] - 光大水务在2020年上半年获得各项资金补贴约2,959万元人民币[69] - 光大水务首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3亿元人民币[69] - 光大水务新增6个项目,总投资约8.05亿元人民币[64] - 环保水务项目共处理污水746,818,000立方米,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11%[72] - 环保水务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港币810,659,000元,较2019年上半年减少3%[72] - 环保水务项目贡献公司应占净盈利为港币294,833,000元,较2019年上半年减少6%[72] - 装备制造板块签署外销合同15份,外销设备34台套,合同总额达人民币5.17亿元[74] - 装备制造板块完成炉排炉生产55台套,设计规模达日处理垃圾25,430吨,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63%[74] - 装备制造板块签署外部售后服务合同69份,合同金额约人民币8,212万元[75] - 装备制造板块完成设计优化项目18项,独立承担设计项目32项,完成新产品开发7项[75] - 装备制造板块获得各项资金补贴约人民币266万元[75] - 常州装备中心三期扩建项目试生产,扩充公司装备制造产能[77] - 生态资源板块聚焦环卫一体化、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利用三大主营业务领域[78] - 生态资源通过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并将垃圾转运至分拣中心、危废处置中心等平台[79] - 生态资源将已中标的数个垃圾分类项目移交至环保能源板块跟进,以发挥项目间的协同效应[79] - 云南玉溪环卫一体化项目在疫情期间为当地垃圾及时清运、避免二次污染作出积极贡献[81] - 光大照明中标山东滕州市主城区路灯节能改造项目,将更换约1.1万盏路灯,节电率可达50%[85] - 光大照明签署57份新钠灯直销合约,总金额约人民币242万元[85] - 光大照明在山东济南设立智慧产业园,生产新钠灯及其他系列产品,打造全国科技创新基地[85] - 山东日照路灯节能改造EMC项目顺利完成,改造约1.2万盏路灯,施工过程实现零误差、零事故[85] - 山东济南市区路灯节能改造EMC项目开工,计划改造逾12万盏路灯[85] - 光大照明积极探索智能照明产品和技术,重点开发智能城市建设和管理平台[87] - 光大照明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未来业务快速发展奠定基础[87] - 光大照明在回顾期内积极探索智慧照明新产品和技术,推动产业链稳步延伸[89] - 绿色科创板块在回顾期内完成香港、深圳、南京、青岛的“一院四城”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布局[89] - 公司在江阴垃圾发电项目三期成功升级“一键启停”智能化技术[90] - 公司在常州项目完成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湿法脱酸课题“72+24”小时验收,标志超低排放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9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共获授权专利144项,包括3项发明专利、13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及1项外观专利[9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17项,其中发明专利108项、实用新型专利725项、软件著作权79项及外观专利5项[93] - 环境设计院完成吴江垃圾发电厂扩建项目设计,涵盖1000吨/日垃圾焚烧处理线,设计咨询合同总额约人民币7039万元[95] - 公司在2020年7月推出自主研发的1000吨/日炉排炉,填补国内大型炉排炉市场空白[98] - 公司成功下线自主研发的1,000吨/日焚烧炉排,填补国内大容量焚烧炉排空白[100] - 公司计划将英文名称由“China Everbright International Limited”更改为“China Everbright Environment Group Limited”,中文名称由“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100][101][103] - 公司获得CDP中国2019年度报告中的“应对气候变化企业优秀奖”,并在《机构投资者》2020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团队评选中连续第四年获得“亚洲最受尊崇企业”[102][103] - 光大水务完成首期中期票据发行,发行本金为人民币10亿元,票面利率3.60%,债券期限为3年[105] - 公司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和行业政策调整的影响,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取得可喜进展[105] - 公司未来将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和行业政策变化,探讨有利业务发展的新举措、新模式,保障业务的合理收益和可持续发展[105] - 公司计划在2020年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秩序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06] - 公司将继续审时度势,全面谋划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顺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06] - 公司在中国垃圾发电市场取得多个新项目,进一步巩固其市场龙头地位[115] - 公司通过合理匹配各种货币贷款及采用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形成自然对冲[113] - 公司更新了风险因素清单,以持续提升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和常态化水平[125] - 公司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管理层与部门负责人每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防疫工作,保障员工安全健康及项目正常生产[125] - 公司在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方面积极进行日常检查,确保所有项目严格遵循安全政策,保障环保项目稳健运营并提升经济效益[126] - 公司通过内部培训、社会招聘、海外招聘和校园招聘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2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约13,800名员工,薪酬根据资历、经验、工作性质、表现及市场情况确定[132] - 公司制定了《应对“国补退坡”二十五条》,通过加强与财政部及国家发改委的沟通,积极引导政策编制,并在新项目合同中增加政策变动调价条款[134] - 公司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利用在线环境信息平台实时监控项目环境合规情况[137] - 公司通过多维度的安全与环境检查和评估,提升在建项目的标准化水平,并加强对承包商和供应商的管理与绩效评估[139] - 公司严格遵循《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定期分析应收账款整体状况,并制定回收目标和计划[140] - 公司现有约14,000名员工,仅一人在返乡途中感染,实现工作厂区“零感染”[149] - 公司通过光大国际电子交易平台开启线上招标新模式,加强招投标监督管理[142][144] - 公司积极进入环保节能、再生资源等新业务领域,增加产业纵深,优化产业布局[146][148] - 公司通过加强政府沟通与协调,协助供应商取得复工许可,确保运输通畅[149] - 公司通过建立与专业对口高校的人才输送通道,探索长效人才引进机制[143][144] - 公司通过向公众开放、信息公开等形式加强正面宣导力度,消除公众对环保项目的误解[147][148] - 公司严格执行《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定期分析应收账款总体情况,制定回收目标和计划[141] - 公司通过加强施工单位和供应商的管理与考核,科学编制工期计划,提升工程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141] - 公司通过定期开展同业对标工作,了解行业动态和政策,研究新领域、新技术和新的竞争态势[146][148] - 公司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提升总经理、总指挥及其后备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143][144] - 公司已全面实施环境、安全、健康及社会责任(ESHS)管理体系,自2016年起进一步整合体系要求与运营实践[151] - 公司的垃圾发电项目设计和运营完全符合《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及当地政府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要求[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