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环医药(00460) - 2020 - 年度财报
00460四环医药(00460)2021-03-30 16:33

公司概况与战略 - 四环医药成立于2001年,2010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专注于肿瘤、代谢病、医美、抗感染、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高增长治疗领域[3] - 公司拥有独立领先的自主生产、研究与开发技术平台,具备丰富的全球化产品管线[3] - 四环医药采用创新驱动和仿创并举的双轮驱动战略,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美和生物医药领军企业[3] - 四环医药的战略布局预计将在2021年多点开花,创新国际医药技术公司的强大增长引擎预计将启动[51] - 四环医药将坚持加速独立研发创新和高增长医美业务的双轮驱动策略[52] - 四环医药聚焦肿瘤、代谢病、医美、抗感染、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高增长治疗领域[53] - 四环医药坚持双轮驱动战略,以自主创新研发和高增长医美新业务为核心,推进创新转型发展[5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主席车冯升医生、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郭维城医生等[6] - 公司设有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分别由朱迅博士、曾华光先生和蔡耀忠先生担任主席[8][9][10]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已区分[160]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管集团的战略发展,决定集团的目标、商务策略及政策,并监察及掌控营运及财务表现[160] - 公司董事会于2020年度召开七次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均及时获得董事会文件及相关数据[162][163] -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均参加了7次董事会会议,独立非执行董事也全部参加了7次会议[165] - 公司已为董事安排了适当的责任保险,以覆盖其因公司业务产生的责任,保险范围将每年进行审查[166][167] - 公司董事会中,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或会计及财务管理专长[167][168] - 公司董事会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交年度独立性确认书,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的独立性要求[167][168] - 公司董事会的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均参与了持续的专业发展培训,以确保其贡献基于全面信息和最新知识[174][175] 财务表现 - 2020年公司收益为2,464,22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32] - 2020年公司毛利为1,914,449千元人民币,毛利率为77.7%[32] - 2020年公司经营溢利为787,125千元人民币,相比2019年的亏损2,406,225千元人民币大幅改善[32] - 2020年公司纯利率为22.2%,相比2019年的亏损94.3%显著提升[32] - 2020年公司每股盈利为5.3人民币分,相比2019年的亏损28.7人民币分有所恢复[32] - 2020年公司总资产为13,043,92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2] - 2020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04,04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32] - 2020年公司存货周转期为296天,相比2019年的217天有所延长[32] - 公司2020年总收益为人民币24.642亿元,较2019年减少14.4%[59] - 非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产品收益为人民币17.991亿元,同比增长108.2%,占总收益的73.0%[59] - 公司2020年毛利为人民币19.144亿元,毛利率为77.7%,较2019年下降1.8个百分点[59] - 公司2020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溢利为人民币5.468亿元,较2019年大幅提升[60] - 公司2020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7.292亿元,同比增长21.7%,占总收益的29.6%[60] - 新业务孵化(医美、原料药及CDMO、工业大麻及精品中药)的研发投入较2019年大幅上升近65%[60] - 公司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5.0分,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1.3分[6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46.04亿元,较2019年减少约人民币5.131亿元[60] - 公司2020年收益减少14.4%至约人民币2,464.2百万元,主要受行业政策和COVID-19影响[112][115] - 心脑血管药物销售额减少40.7%至约人民币1,390.2百万元,非心脑血管药物收益增加100.5%至约人民币1,074.0百万元[112][115] - 公司2020年毛利减少约人民币374.9百万元至约人民币1,914.4百万元,毛利率从79.5%下降至77.7%[113][117] - 公司2020年研发开支增加21.7%至约人民币729.2百万元,主要由于投入更多研发活动[119] - 公司2020年分销开支增加约人民币123.4百万元至约人民币368.8百万元,主要由于继续扩大及发展市场占有率[119] - 公司2020年行政开支增加3.9%至约人民币489.8百万元,主要由于间接费用及活动增加[119] - 公司2020年其他收益净额减少约人民币152.6百万元至约人民币249.6百万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减少[114][118] - 公司2020年终止确认附属公司的收益约人民币72.3百万元,与出售重辉投资有限公司及腾为投资有限公司相关[119] - 公司2020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溢利为约人民币765.8百万元,相比2019年亏损人民币2,423.0百万元有显著改善[119] - 公司年內溢利约为人民币511.9百万元,相比2019年的亏损人民币2,757.3百万元有显著改善[1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473.4百万元,相比2019年的亏损人民币2,753.3百万元大幅提升[12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4,604.0百万元,较2019年的5,117.1百万元有所减少[120][124] - 公司负债与权益比率为8.2%,显示财务结构稳健[120] - 公司存货金额约为人民币495.9百万元,较2019年的409.6百万元有所增加,存货周转期为296天[125][126]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971.5百万元,较2019年的630.1百万元增加,主要由于应收第三方款项增加[127]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3,053.3百万元,较2019年的2,731.0百万元增加,主要由于现有生产厂房扩建及购置新设备[128] - 公司无形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505.6百万元,较2019年的480.0百万元有所增加[129]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1,830.2百万元,较2019年的1,905.8百万元减少,主要由于应付分销商的应计补偿大幅减少[130]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9年的6.30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9.715亿元,主要由于第三方应收款项增加[131]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从2019年的27.3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0.533亿元,主要由于现有工厂扩建和新设备购置[132] - 公司商誉从2019年的零增加至2020年的1230万元,主要由于子公司收购[133] - 公司无形资产从2019年的4.8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056亿元,主要由于药品研发项目的收购和自研项目的开发[134]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19年的19.058亿元减少至2020年的18.302亿元,主要由于分销商应计报销的显著减少[135] - 公司资本承诺总额为7.125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136] - 公司资本支出为5.806亿元,其中5.066亿元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7400万元用于购买或自研无形资产[137] - 公司研发投入的资本支出为2.808亿元,其中2.146亿元用于物业、厂房及设备,6620万元用于购买及自研无形资产[137]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79.3百万元收购了北京联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联本医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以及吉林遨通化工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和吉林佳辉化工有限公司的60%股权[138][140] - 公司以总代价约306.7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79.6百万元)出售了重辉及腾为[138][141]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为4,354人,年度薪金及相关成本约为人民币591.5百万元(2019年:人民币555.4百万元)[139][143] - 公司已将若干资产作为抵押,以便附属公司取得银行借款融资[139][142] 研发与创新 - 四環醫藥與印度熙德隆製藥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框架協議,引入抗病毒抗感染產品進行本地化生產和銷售,豐富研發和產品管線[16] - 自主研發創新專利藥「安納拉唑鈉」啟動中國III期臨床試驗,上市產品「回能®」進入國家醫保目錄[16] - 收購新一代氨基糖苷類抗生素plazomicin的大中華區所有權益及知識產權,預計將帶來可觀經濟收益[16] - 四環醫藥小兒複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獲藥品註冊批件,成為中國第二家獲得此產品註冊批件的公司[16] - 聯營公司北京銳業製藥有限公司獲得新增投資方增資,加速產能擴張,未來產品將由四環醫藥進行全國銷售[16] - 馬來酸桂哌齊特注射液上市後大型臨床研究結果正式發表,重塑腦卒中治療領域新格局[19] - 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屬下基金認購軒竹(石家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用於開發中後期臨床產品管線及引進更多後期產品項目[19] - 四環醫藥加巴噴丁膠囊獲得藥品生產批准,進一步夯實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領先市場地位[19] - 四環醫藥獨家代理的韓國肉毒毒素產品「樂提葆®」獲批於中國市場推出,豐富醫療美容平台產品組合[19] - 首个自主研发治疗糖尿病创新专利药加格列净启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20] - 获得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的生产批文[20]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20AA) 获药品注册批件[20] - 第三代EGFR抑制剂XZP-5809获得I期至III期临床批件[20] - 与Strides Pharma Global Pte Limited成立合营企业,在中国供应及分销3个药品[20] - 三个自主研发创新药进入中国II期临床试验,包括安纳拉唑钠、百纳培南和哌罗替尼[21] - 抗高血压新药泰乐地平已完成健康人I期研究,正在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21] - 盐酸二甲双胍片获首家按照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申报通过[21] - 收购Ambest Pharmaceutical (China) Company Limited 100%股权,获得多个药品生产批文[22] - 与美国CROMA-Pharma GmbH成立合营企业,拓展中国医疗美容市场[22] - 自主研發治療糖尿病創新藥加格列淨成功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批件[24] - 自主研發專利新藥鹽酸依格列汀獲國家藥監局頒發 II/III 期臨床試驗批件[24] - 收購北京銳業製藥有限公司的 39% 股權以豐富及拓寬產品線[24] - 首個自主研發的抗腫瘤創新專利藥哌羅替尼在美國進入 I 期臨床試驗[24] - 自主研發抗高血壓創新藥鹽酸泰樂地平獲臨床試驗批件[25] - 自主研發治療糖尿病創新藥加格列淨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25] - 收購山東軒竹餘下 40% 股權,使其成為全資附屬公司[25] - 收購吉林四環製藥有限公司,該公司擁有三個獨家藥品及多個獨家配方藥[26] - 收購長春翔通藥業有限公司 80% 股權,該公司擁有 GM1 注射液及原料藥生產設施及批件[26] - 完成廊坊高博京邦製藥有限公司的原料藥生產基地建設[26] - 四環醫藥在2020年多個自主研發的一類創新藥、生物類似藥及高端仿製藥已進入臨床III期或獲批生產,預計將為公司未來收入和盈利增長提供重要動力[37][39] - 四環醫藥的創新藥平台軒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1月完成收購北京康明百奧新藥研發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強創新驅動[37][40] - 四環醫藥的醫美平台北京渼顏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獨家代理的韓國肉毒毒素產品「樂提葆®」於2020年底獲批在中國上市,使公司成為中國醫美市場第一梯隊[37][40] - 四環醫藥的仿製藥研發平台多項產品獲批,並通過循證醫學研究助力產品重回國家醫保目錄[37][40] - 四環醫藥的原料藥平台吉林康通醫藥集團致力於打造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高端製劑領域的一體化CDMO領先企業[40][41] - 四環醫藥旗下吉林四環澳康藥業有限公司獲得吉林省工業大麻唯一高含量大麻二酚(CBD)科研種植資質,並將在高品質現代中藥領域持續發力[41] - 轩竹生物拥有14项在研创新产品,多项已进入临床后期阶段,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42][44] - 轩竹生物的核心产品吡罗西尼(Birociclib)已进入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II期试验[42][44] - 轩竹生物的重磅产品plazomicin(普拉佐米星)和安纳拉唑钠已进入临床III期试验[42][44] - 轩竹生物在2020年8月完成首轮股权融资,融资额达9.6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达45亿元人民币[42][44] - 四环医药独家代理的Hugel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乐提葆®)于2021年3月在中国内地正式上市,市场反应积极[45][47] - 四环医药计划在未来3年内推出自主研发的童颜针、少女针等医美产品[45][47] - 四环医药通过其洛杉矶医美产品研究院,计划将海外高壁垒医美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45][47] - 四环医药在2020年成功转型为国际化制药科技企业,创新药、仿制药、原料药/CDMO、医美等业务平台得到资本市场高度认可[46][48] - 四环医药的战略性投资并购逐步进入收获期,未来有望推动多个子企业登陆资本市场[49] - 四环医药自2012年起积极进取,顺应趋势,实现创新转型,创新药平台轩竹生物迎来爆发[56] - 四环医药旗下四环医美平台独家代理的韩国第一肉毒毒素产品“乐提葆®”于2020年底正式获批在中国上市[56] - 四环医药旗下吉林康通原料药平台将发挥化学仿制药全产业链优势及“原料药+CDMO+制剂”的一体化战略[56] - 四环医药旗下澳康药业获得吉林省工业大麻唯一高含量CBD科研种植资质[56] - 高质量创新成为当今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主线,创新型药企和医疗设备企业成为时代宠儿[57] - 轩竹生物在研创新产品项目14项,涵盖抗肿瘤、代谢病、抗感染等多个领域,多项已进入临床后期阶段[61] - 轩竹生物的核心产品吡罗西尼已开展3项临床试验,单药末线治疗处于II期临床试验,计划以单药单臂的II期临床试验申报注册[61] - 重磅产品plazomicin已进入临床III期,其肾毒性风险显著低于前几代氨基糖苷类药物[62] - 自主开发的消化疾病用药安纳拉唑钠已完成临床III期入组,进入数据清理、锁库和揭盲阶段[62] - 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百纳培南已进入临床II期,为中国国内唯一的1.1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62] - 轩竹生物的第14个小分子创新药XZP-5610已获得CDE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标适应症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62] - 轩竹生物的临床开发团队超过230人,其中90余名博士、硕士及海归人士,涵盖临床开发到新药注册的各个关键环节[62] - 轩竹生物拥有丰富的小分子新药研发平台和完整的临床研究团队,科学家团队平均拥有20至30年海外大型药企经验[62] - 轩竹生物在2020年成功收购Achaogen Inc.,获得新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lazomicin在大中华区的所有权和知识产权[63] - 2020年8月,轩竹生物完成首轮股权融资,引入资金共计人民币9.6亿元,投后估值达人民币45亿元[63] - 2021年初,轩竹生物签订框架协议收购康明百奥,康明百奥拥有12个产品管线,其中一半是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