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环医药(00460)
icon
搜索文档
四环医药(00460):惠升生物研发的达格列净片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20:48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达5.37亿人,患病率高达10.5%,其中,中 国患者达1.41亿人,占全球总数的26.2%。SGLT-2抑制剂作为新型作用机制降糖药物,市场规模增长迅 速,根据华创医药的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SGLT-2抑制剂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接近80亿 元。而2024年达格列净销售额高达约70亿元,行业专家也表示达格列净目前保持着20%–30%的年度增 长率。 达格列净片是惠升生物继脯氨酸加格列净片(1类创新药)、恩格列净片后获得上市批准的第三个SGLT-2 抑制剂类药物。达格列净片的获批,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本集团及惠升生物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产品佈 局,并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帮助更多患者实现更好的血糖管理,降低并发症风险,从 而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和长期预后,切实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群体。 智通财经APP讯,四环医药(00460)发布公告,集团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惠升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 的达格列净片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批件,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患 者,视同通过仿制药品质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达格列净片为全球首款获 ...
四环医药三年亏近22亿:仿制药拖累营收、创新药拖累利润 医美业务竞争加剧能成扭亏抓手吗?
新浪证券· 2025-04-21 17:1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2024年,四环医药延续亏损,且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共实现营业收入19.01亿元,同比微增2.2%;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301.1%。公司营收主要受仿制药业务拖累,利润主要受创新药业务拖累,唯有医美分部业绩双增,但医美业务占 比较低,尚不能扭转四环医药业绩颓势,并且也面临着各方面的考验。 创新药板块持续亏损 轩竹生物赴港IPO存未知、大量削减研发人员 2022年5月,四环医药公告称,公司拟分拆控股子公司轩竹生物至A股上市,目的包含为轩竹生物提供单独及独立的融资平台, 进而为其增长和扩张提供资金。2024年5月24日,轩竹生物主动撤回IPO申请,上交所也终止轩竹生物在科创板的IPO。同年12 月,轩竹生物递表港股IPO。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肉毒素领域,这无疑削减了公司的先发优势、加剧公司业绩颓势。2025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局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生物科技(吉林)有限公司的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 剂获批,这也 ...
四环医药(00460):创新药吡洛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临床III期期中分析结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学术期刊发表
智通财经网· 2025-04-10 12:51
智通财经APP讯,四环医药(00460)发布公告,本集团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轩竹生物)研发的创新药吡洛西利(Bireociclib)取得了重大科研突破,其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 期乳腺癌临床III期研究( BRIGHT-2,NCT05077449)期中分析结果,已正式刊登于顶级期刊Nature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BRIGHT-2研究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牵头开展的随机双盲 III期试验。该试验聚焦中 国乳腺癌患者,他们普遍诊断年龄小、分期晚,Luminal B型比例高,晚期化疗应用多,复发风险大。 研究从国内64个中心招募305例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中位年龄 55岁, 37.0%绝经前,68.2%有内脏转移,25.6%原发耐药,23.9%晚期接受过化疗,91.5% 在治疗期病 情进展,整体病情复杂棘手。 在此次试验里,吡洛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疗效显著。中位随访8.7个月时,联合组中位PFS达12.94个月, 远超氟维司群组的7.29个月。各亚组患者均有PFS获益,尤其是内分泌原发耐药 ...
四环医药(00460):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4-02 19:06
智通财经APP讯,四环医药(00460)发布公告,集团旗下渼颜空间生物科技(吉林)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注 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四 环医药在医美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国内再生医美材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集团研发的这款"少女针"由预灌封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和封装在注射器中的凝胶颗粒悬液组 成,设计精巧,使用便捷。其适用于注射到鼻唇沟部位皮下层,以纠正中到重度鼻唇沟皱纹,能有效提 升面部整体年轻感。 除上述已获批的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少女针)外,渼颜空间在再生材料领域还有多款产品布 局,管线中还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新型再生材料注射用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PHA)填充 剂、注射用羟基磷酸钙微球面部填充剂、丝素蛋白类填充剂、以及更具独特工艺的液态再生材料等重磅 产品。 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市场简称"少女针",是一种再生注射类材料,并以其独特的作用机理 使其在医美市场中备受瞩目。该产品注射到皮下组织后,其中的聚己内酯凝胶载体可起到即时填充的效 果,能迅速改善面部凹陷问题。而在凝胶载体被降解吸收后,聚己内酯微球可持续刺激 ...
四环医药(00460.HK)4月2日收盘上涨8.2%,成交5137.72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4-02 16:33
4月2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02%,报23202.53点。四环医药(00460.HK)收报0.66港元/ 股,上涨8.2%,成交量8070.56万股,成交额5137.72万港元,振幅9.84%。 最近一个月来,四环医药累计涨幅3.39%,今年来累计跌幅7.58%,跑输恒生指数15.69%的涨幅。 2025年3月28日,2024财年年报归属股东应占溢利-2.16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01.1%,基本每股收 益-0.0234人民币 (以上内容为金融界基于公开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为投资建议或交易依据。) 来源:金融界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行业估值方面,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2.42倍,行业中值4.93倍。四环医药市 盈率-24.25倍,行业排名第95位;其他精优药业(00858.HK)为0.68倍、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 为1.2倍、百信国际(00574.HK)为1.49倍、东瑞制药(02348.HK)为3倍、帝王国际投资 (00928.HK)为3.98倍。 资料显示,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经过十几年的持续 ...
多重利好催化,四环医药(00460)“创新药+医美”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09:19
2024年财报发布,四环医药(00460)可谓捷报频传:全年实现总收益19.01亿元,同比上升约2.2%,一改 此前下降颓势,出现明确业绩拐点。 其中,医美板块延续24年上半年的增长趋势,收入高增66.4%,收入占比接近四成,已形成公司新的营 收支柱,产品管线和营销网络加速完善; 创新药板块取得388.1%的迅猛增速,肿瘤、糖尿病等热门领域多款重磅单品处于密集上市阶段,有望 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两大业务板块的高速增长,表明四环医药向"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转型卓有成效。对此,四环医 药亦在业绩会上透露,公司转型战略已取得积极成果,25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26年有望进入正面盈利 阶段。 从市场层面来看,具备消费属性的医美行业仍然长坡厚雪,具备强势的长期增长逻辑;在政策红利释放 与技术创新共振下,港股创新药板块也已显现出回暖迹象。在"医美+创新药"双重布局初步形成的当 下,四环医药即将迎来价值重估的契机。 医美板块增长强劲 业务规模快速提升 在医美板块,得益于多款产品商业化进展积极及营销战略取得阶段性成功,带动业绩高速增长。报告期 内,公司医美分部业务收入约7.44亿元,同比增长约65.4%,收入增速在业界处 ...
业绩会议直击:四环医药(00460.HK)医美业务爆发式增长,创新药管线进入商业化拐点
格隆汇· 2025-03-31 13:38
此前,在今年2月初四环医药已经在市场公告盈警,而近日其年度成绩单正式出炉,至此财报靴子落 地。 01 财报亮点透视,"双引擎"驱动价值重估 当下四环医药无疑是站在了"医美爆发"和"创新药拐点"两个黄金赛道的交汇点。 梳理公司这份年度财报的亮点如下: 1、医美业务增长强劲。 医美业务实现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65.4%。新产品持续获批并贡献收入,推动医美业务利润率进一 步提升。 2、创新药业务快速发展。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入约5760万元,同比上升388.1%。轩竹生物自研的一类新药安奈拉唑钠获批上市 并贡献收入,同时多款创新药和首仿药密集获批。 3、研发投入成效显著。 研发开支约4.74亿元,同比下降18.0%,但仍保持高强度投入。研发管线进展顺利,多款产品完成三期 临床试验,十余款药物研发注册稳步推进。 4、商业合作与市场拓展良好。 司美格鲁肽减重管线授权合作、SGLT-2抑制剂创新药脯氨酸加格列净片与华东医药达成战略联盟等, 加速创新药新品落地及市场渗透。医保目录的纳入与集采中选提升了产品的可及性,同时全产业链的协 同发展能力持续加强。 结合这份财报,不论是稳健的业务基本盘,良好的现金流状况来看,其释 ...
四环医药(00460)“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 2024年总收益同比上升约2.2%至19.01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2:23
文章核心观点 - 四环医药2024年业绩有升有降,在集采等政策影响下仿制药业务调整,但实现“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转型,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加强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总收益约19.01亿元,同比上升约2.2% [1] - 毛利约12.42亿元,整体研究及开发开支约4.74亿元,同比下降18.0% [1] - 年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入净额约2.44亿元 [1] 业务收益 - 医美业务销售收益约7.44亿元,同比上升约65.4%,因产品获市场认可及新产品销售带来新增收入 [1]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约5760万元,同比上升约388.1%,因轩竹生物自研一类新药安奈拉唑钠2023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并产生收入 [1] 业务突破 - 医美平台独家代理射频治疗仪SylfirmX获批上市及续签肉毒毒素乐提葆®独家代理权,巩固产品优势 [2] - 创新药平台子公司推动十余款药物研发注册进展,覆盖糖尿病及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脯氨酸加格列净片、国内首仿药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和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获批上市,形成“创新+首仿”组合优势 [2] - 商业化方面,司美格鲁肽减重管线授权合作、SGLT - 2抑制剂创新药脯氨酸加格列净片与华东医药战略联盟,加速创新药新品落地及市场渗透 [2] - 医保目录纳入与集采中选提升产品可及性 [2] 转型历程与成果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产品研发重心向创新性及服务性医美产品转型调整 [3] - 医美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引进完善产品线,覆盖轻医美基础类别,建立市场影响力 [3] - 创新药及生物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及人力,聚焦四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推进多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近两年近10个产品获批上市 [3] - 打造60 +轻医美产品管线、40 +创新药及生物药产品管线,布局全国医美和医药营销网络 [3]
四环医药(0046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2:0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年内总收益约19.011亿元,同比上升约2.2%(约4060万元)[3] - 销售成本约6.594亿元,同比上升16.7%(约9450万元)[4] - 毛利约12.417亿元,同比下降约4.2%(约5390万元)[4] - 研发开支约4.739亿元,同比下降18.0%(约1.038亿元)[4] - 年度亏损约4.715亿元,同比亏损上升83.0%(约2.138亿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67亿元,同比亏损上升301.3%(约1.627亿元)[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入净额约2.439亿元,年末现金及等价物等金额约39.764亿元[5]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9.01109亿元,2023年为18.60539亿元[60]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2.4171亿元,2023年为12.95644亿元[60]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1.38131亿元,2023年经营溢利1.61698亿元[60]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4.71549亿元,2023年为2.57687亿元[60][61]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16662亿元,2023年为0.54017亿元[60][61] - 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2.54887亿元,2023年为2.0367亿元[60][61]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34仙,2023年为0.58仙[61] - 2024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负债为5,261千元,2023年为70,323千元[63] - 2024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借款为704,747千元,2023年为864,142千元[63]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12,505千元,2023年为30,276千元[63] - 2024年12月31日合同负债为202,651千元,2023年为44,190千元[63]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非流动负债为1,346,633千元,2023年为1,282,673千元[63]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271,797千元,2023年为2,291,604千元[63]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4,949,304千元,2023年为5,137,024千元[63] - 2024年客户合约收益为1901109千元,2023年为1860539千元,同比增长2.18%[76] - 2024年除税前亏损428288千元,2023年为161260千元,亏损扩大[73][74] - 2024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益1888547千元,美国为12562千元;2023年中国内地为1846751千元,美国为13788千元[7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中国内地为4373959千元,美国为12589千元;2023年中国内地为4516383千元,美国为10958千元[75] - 2024年计入年初合约负债的已确认销售医药产品及医美产品收益为118615千元,2023年为161180千元[80] - 2024年外部客户销售总额1901109千元,分部间销售52075千元;2023年外部客户销售总额1860539千元,分部间销售24991千元[73][74]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248,034千元,2023年为197,735千元[82] - 2024年利息收入为175,548千元,2023年为147,908千元[82] - 2024年政府补助为48,002千元,2023年为60,700千元[8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雇员福利开支为912,518千元,2023年为681,081千元[86]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659,399千元,2023年为564,895千元[86] - 2024年研究及开发开支为473,925千元,2023年为577,656千元[86] - 2024年财务开支总额为274,931千元,2023年为269,337千元[8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43,261千元,2023年为96,427千元[89] - 2024年出售分销权收入为8,443千元,2023年为2,830千元[82] - 2024年研发收入为5,379千元,2023年为1,482千元[8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428,288千元,2023年为161,260千元;2024年年内税项开支总额43,261千元,2023年为96,427千元[90] - 2024年及2023年派付的股息分别为177,080,000元及298,560,000元,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现金股息[99] - 2024年中期现金股息为每股普通股1.9分,2023年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3.2分[100]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中,本公司普通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16,662,000元,2023年为54,017,000元[101][103]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265,984千股,2023年为9,297,073千股[103] - 2024年末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41,729千元,较2023年末的775,962千元增长8.48%[106][107] - 2024年使用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总计647,591千元,较2023年的649,619千元下降0.31%[108] - 2024年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资产净值为1,395,348千元,较2023年的1,140,056千元增长22.39%[110] - 2024年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收益为468,439千元,较2023年的371,247千元增长26.18%[111] - 2024年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年度亏损为70,360千元,较2023年的157,840千元下降55.42%[111] - 2024年末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总额为170,451千元,较2023年的354,275千元下降51.88%[114] - 2024年末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总额为110,578千元,较2023年的589,016千元下降81.23%[114] - 2024年其他金融资产总值为281,029千元,较2023年的943,291千元下降70.21%[114] - 2024年股东注资58,000千元,较2023年的107,618千元下降46.11%[113] - 2024年终止确认联营公司金额为269,099千元[11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计15.13203亿元,2023年为12.18711亿元;贸易应收账款减值拨备2024年为6229.6万元,2023年为5565万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2024年为2672.1万元,2023年为2831.1万元;总计2024年为14.24186亿元,2023年为11.3475亿元[116] - 贸易应收账款第三方2024年为5.6194亿元,2023年为3.93211亿元;减值拨备2024年为6229.6万元,2023年为5565万元;账面净值2024年为4.99644亿元,2023年为3.37561亿元[116] - 年末贸易应收账款按发票日期账龄分析,3个月内2024年为4.06326亿元,2023年为1.77132亿元;3至6个月2024年为3026.8万元,2023年为8127.2万元;6个月至1年2024年为4798万元,2023年为2058.1万元;一年以上2024年为1507万元,2023年为5857.6万元[118]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的亏损拨备变动,年初2024年为5565万元,2023年为6384.8万元;减值净额2024年为664.6万元,2023年为 - 819.8万元;年末2024年为6229.6万元,2023年为5565万元[118]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不同账龄预期信贷亏损率:少于1年为2.29%,1至2年为25.14%,2至3年为90.86%,超过3年为100%;总账面价值分别为4.95931亿元、1759.9万元、2073.8万元、2767.2万元;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1135.7万元、442.4万元、1884.3万元、2767.2万元[119]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不同账龄预期信贷亏损率:少于1年为2.84%,1至2年为26.49%,2至3年为71.64%,超过3年为100%;总账面价值分别为2.87146亿元、7365.3万元、1561.3万元、1679.9万元;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815.5万元、1951.1万元、1118.5万元、1679.9万元[1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背书若干应收票据清偿贸易应付账款账面值共3569.7万元,终止确认票据到期日介于一至六个月[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转让终止确认票据当日确认亏损7000元,年内或过去数年持续性参与并无确认盈亏[122]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为2672.1万元,2023年为2831.1万元[123][124]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932.999万股,股份溢价为388230.4万元,总计395936.2万元[125] - 2024年12月31日库存股份为8593.3万股,2023年为4843.3万股[126] - 2024年公司以989.9万港元回购1750万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以1236.7万港元回购2000万股股份作为库存股份[127] - 2024年12月31日递延政府补助为11934.6万元,2023年为13035.6万元[128]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为4154.3万元,2023年为4088.9万元[128] - 2024年12月31日售后租回为3555.3万元,2023年为3382.3万元[128]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总计为168787.8万元,2023年为171082.5万元[131]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平均期限为40天,6个月内为13888.8万元,6个月至1年为9198.3万元,一年以上为1106.2万元[131] - 2024年12月31日递延政府补助中8686万元分类为流动负债,2023年为11264万元[130] - 供应商融资安排相关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为32,254千元[134] - 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总计841,784千元,2023年为1,133,822千元[135] - 2024年资本承担总计181,755千元,2023年为335,764千元[136] - 2024年租赁承担中短期租赁及低价值资产租赁为195千元,2023年为1,917千元[136] - 2024年总收益约1,901.1百万元,同比上升约2.2% [137] - 2024年销售成本约659.4百万元,同比增长16.7% [139] - 2024年毛利约1,241.7百万元,同比下降约4.2% [140] - 公司年内整体研发开支约4.739亿元(2023年:5.777亿元),同比下降18.0% [145] - 公司年内其他开支约1.022亿元(2023年:0.59亿元),同比上升73.2% [146] - 公司年内经营亏损约1.381亿元(2023年:溢利1.617亿元),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约4.18亿元(2023年:0.891亿元),同比增加约3.289亿元 [147] - 公司年内财务开支约2.
四环医药(0046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16:31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药行业在2024年上半年处于复苏阶段,面临投资退潮和增长压力,但政策支持和创新升级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动能[9] -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内创新药从“鼓励大规模创新”转向“鼓励高质量创新”[9] - 创新药企业在2024年将迎来密集催化,具有差异化优势、临床价值突出、合规商业化能力强的企业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9] - 国家不断出台医药产业政策与配套措施,推动医药行业向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增长方向发展[9] - 预计中国医美市场未来几年增速保持在10%至15%[11][14] 四环医药战略与业务 - 四环医药聚焦医美、肿瘤、代谢、糖尿病、心脑血管、现代中药及工业大麻等高增长治疗领域[3] - 四环医药坚持“全速推进四环医美及生物制药双轮驱动战略”的整体战略目标[3] - 四环医药拥有独立领先的自主生产、研究与开发技术平台,具备丰富的全球化产品管线[3] - 四环医药的研发技术平台和成熟卓越的销售体系支持其国际化发展[3] - 公司2024年将继续实施“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聚焦医美业务的高增长和创新药及生物医药新产品的商业化发展[106] 医美业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医美业务销售收入达3.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4%[16][17]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已有20余款产品获批上市,其中5款已上市销售,另有40余款产品处于报产审批或在研阶段[16][18] - 渼颜空间覆盖全国360个城市和5,900家医疗机构,与65家医美连锁集团和67家区域核心单体大机构签署年度合作协议[19][20] - 渼颜空间独家代理的Sylfirm X双波射频微针于2024年3月19日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6][18] - 渼颜空间通过8场学术会议赞助与合作、超过350场全国学术/实操培训会,进一步展示产品差异化价值[38] - 渼颜空间产品矩阵包含60余款产品,其中自研产品管线中有20余款械三类产品和10余款械二类产品,5款自研械三类产品已进入注册申请阶段[39] - 渼颜空间独家代理的肉毒毒素乐提葆®(100U及50U)、玻尿酸铂安润®和双波射频微针Sylfirm X等产品已上市销售[39] - 双波射频微针Sylfirm X于2024年3月1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全球首个获得FDA和NMPA双批准的同类产品[42] - Sylfirm X通过八种双波治疗模式,覆盖皮肤真皮全层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期短[42] - Sylfirm X拥有25+篇临床文献证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专利“NA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目标组织的热效应,几乎无表皮损伤[43] - 渼顏空間直營加上代理商團隊已增加至超過660人,其中70%以上的直營銷售人員來自國際領先醫美及醫藥公司[46] - 渼顏空間在2024年上半年與65家醫美連鎖集團及67家區域核心單體大機構簽署年度合作協議,全國重點核心醫院覆蓋較去年增加220家至900家[47] - 渼顏空間的代理商團隊已增加至34家,形成強大的銷售管理網絡[46] - 渼顏空間在2024年上半年開展4大系列活動,深入20+城市,鏈接200+機構和400+醫生運營[51] - 渼顏空間的「樂 Young Club 女神季」活動實現了「鉑樂雙星」雙產品C端市場快速覆蓋和滲透[51] - 渼顏空間在2024年三至六月開展8場「樂 Young Club 菁英薈」B端賦能活動,針對鉑安潤®和樂提葆®聯合的雙產品區域案例分享和注射技術實操[54] - 渼顏空間的雙波射頻微針Sylfirm X於2024年3月19日獲得NMPA三類醫療器械批准,並在4月起的4場行業重量級醫美大會中亮相[55] - Sylfirm X在2024年4月12日的國際醫學美容峰會上首次亮相,精准觸達4000餘位業內專業人士[55] - 渼顏空間通過8場學術會議贊助與合作、超過350場全國學術/實操培訓會,覆蓋8,000名醫生[57][58] - 渼顏空間舉辦超過350場全國學術/實操培訓會,覆蓋近3,000名注射和皮膚科醫生[59] - 渼顏空間完成樂提葆®醫美應用專家共識、雙波射頻微針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等多項專業學術共識打造[61] - 渼顏空間與頭部KOL合作開展3項上市後研究者發起試驗項目,並與全國KOL合作開發並更新25套肉毒和玻尿酸培訓材料[61][62] - 渼顏空間將持續通過產品、銷售、市場和醫學四大方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醫美服務,並加強與頭部醫美機構的戰略合作[61][63] 创新药与生物药业务 - 公司创新药及生物药业务有5款产品获批上市并陆续开展商业化[16][17]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安久卫®)在2023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并在同年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1] - 安久卫®在上市后一年内通过直营+经销模式覆盖全国超过600家医院,实现省份100%覆盖[21] - 轩竹生物的1类创新药达希替尼片(XZP-3621)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若获批将成为公司第三个获批的创新药[23][25] - 惠升生物已有11款药物获批上市,其中包括SGLT-2抑制剂1类创新药脯氨酸加格列净片(惠优静®),该产品为国产第二个获批的SGLT-2抑制剂[24][26] - 惠升生物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和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分别在2024年7月和8月获批,均为国产首个获批的生物类似药[24][26] - 惠升生物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2024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并于8月获批临床,用于降糖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27][29] - 惠升生物的销售网络在2024年上半年已覆盖超过2,200家医院,覆盖全国31个省市[27][30] - 轩竹生物聚焦於消化、腫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重大疾病領域,致力於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類新藥[65][66][67][68] - 轩竹生物擁有小分子化藥和大分子生物藥兩大研發體系,形成涵蓋小分子化藥、大分子生物藥、ADC等多種類型的產品管線[65][66][67][68] - 轩竹生物以尚未滿足的重大臨床需求為導向,持續開發出具備國際化競爭力的一類新藥產品[65][66][67][68] - 吡羅西尼(Birociclib)已通過註冊現場核查和GMP動態檢查,若獲批將成為公司第二個獲批上市的自研創新藥[73][74] - 達希替尼片(XZP-3621)的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品審評中心受理,適用於ALK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若獲批將成為公司第三個獲批上市的自研創新藥[73][74] - 達希替尼片(XZP-3621)在臨床研究中顯示出對第一代及部分二代ALK抑制劑耐藥位點的優異活性,客觀緩解率更高且安全性更好[73][74] - 中國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34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30年的70億元人民幣[73][74] - 複達那非(XZP-5849)與麗珠醫藥達成大中華地區獨家開發及商業化授權許可合作,即將開啟II期臨床研究[73][75] - 複達那非(XZP-5849)具有顯著改善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下尿路症狀,並能減少同類PDE5抑制劑的視覺障礙和背痛等不良反應[75] - 轩竹生物的首款商业化产品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安久卫®)获得“年度药物创新成就奖”,标志着其药物创新能力获得业界认可[77] - 2024年是安久卫®执行医保首年,公司采用直营+经销的销售策略,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作经销商超过30家,覆盖100%省份和超过600家医院[78] - 轩竹生物销售团队负责人均具有十年以上医药销售推广经验,涵盖经销商管理、渠道维护、专家资源等多个领域[78] - 惠升生物专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拥有30余款在研产品,涵盖二代、三代胰岛素、SGLT-2受体抑制剂及GLP-1受体激动剂等[82] - 惠升生物已实现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全产品覆盖,是国内少数具备此能力的公司之一[82] - 惠升生物在研管线中,13款药物已获批上市,4款处于报产审评阶段,10+款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86] - 惠升生物的产品管线包括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降糖和减重)、德谷胰岛素注射液(惠优达®)等新型胰岛素及类似物[87] - 惠升生物的研发团队具有丰富的糖尿病药物研发经验,致力于打造最受信赖的糖尿病医药品牌[82] - 惠升生物在期内共有4款药物获批上市,包括脯氨酸加格列净片、维格列汀片、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和羟苯磺酸钙胶囊[89] - SGLT-2受体抑制剂国内市场从2019年的6.5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0.88亿元,CAGR为97.6%,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元[89]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2023年全球总销售额超200亿美元,同比增长94.5%,其中降糖适应症销售额超160亿美元,减重适应症销售额达约45亿美元[9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2023年在中国销售额约人民币50亿元,同比增长119%[92] - 惠升生物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超过2,200家医院,包括270家三级医院和700家二级医院[95] - 加格列净作为惠升生物即将上市的第一款1类创新药,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上市销售[97] - 惠升生物计划通过公立三级医院优先覆盖,逐步下沉销售渠道,覆盖二级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等[97] - 惠升生物未来将实现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全产品覆盖,成为中国领先的生物医药领导者[97] 仿制药业务 - 仿制药业务作为公司的“现金牛”业务,期内共有7个产品获批上市[16][17] - 公司仿制药业务拥有近100个在售产品和近50个在研产品,期内有7个仿制药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批件[28][32] - 公司仿制药业务在期内实现分部收入约5.9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4%,分部业绩盈利约1.6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4%[101] - 公司仿制药业务拥有近100个在售产品和近50个在研产品,期内有7个仿制药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批件,6款原料药通过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技术评价[101]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整合非核心大健康业务和CDMO业务,平衡仿制药“现金牛”业务的发展与稳定,同时聚焦医美和创新药业务[103][105] - 公司仿制药业务预计随着重磅产品逐步上量和新产品陆续商业化,收入将在未来触底回升[101][103] 财务表现 - 公司期内总收益为人民币949.7百万元,同比下降10.0%[34] - 医美分部收益为人民币322.8百万元,同比上升66.4%[34] - 仿制药分部收益为人民币597.3百万元,同比下降29.4%[34]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为人民币29.6百万元,同比上升85.0%[34] - 期内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95.6百万元,同比下降33.5%[34]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68.0百万元,同比下降42.8%[3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加理财产品等合计为人民币4,971.3百万元[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949,69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19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08,51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19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09,1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19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67,958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2.9%[1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95,5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5%[19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10,0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19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786,54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19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115,80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1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36分人民币,同比减少32.1%[19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34,534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0.1%[19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车冯升医生持有公司股份5,133,125,704股,占公司总股权的55.02%[138] - 公司董事郭维城医生持有公司股份5,133,125,704股,占公司总股权的55.02%[139] - 公司董事张炯龙医生持有公司股份5,133,125,704股,占公司总股权的55.02%[139] - 公司董事陈燕玲女士持有公司股份4,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权的0.04%[139] - 公司董事繆瑰麗女士持有公司股份9,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权的0.10%[139] - 公司董事曾华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权的0.03%[139] - 公司董事朱迅博士持有公司股份3,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权的0.03%[139] - 孟宪慧先生持有公司5,133,125,704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5.02%[148] - 一致行动人士持有公司4,755,858,176股股份(好仓)[142] - 车冯升医生被视为持有公司11,350,000股、1,100,884,399股、377,267,528股及255,582,886股股份的权益[140] - 郭维城医生被视为持有公司8,123,666股、497,448,000股、2,882,469,225股、377,267,528股及255,582,886股股份的权益[140] - 张炯龙医生被视为持有公司8,123,666股、11,350,000股、497,448,000股、2,882,469,225股、377,267,528股及1,100,884,399股股份的权益[140] - 陈燕玲女士获授购股权购买4,000,000股股份,缪瑰丽女士获授购股权购买3,000,000股股份,曾华光先生获授购股权购买3,000,000股股份,朱迅博士获授购股权购买3,000,000股股份[140] - 缪瑰丽女士于2021年9月1日获授购股权购买6,000,000股股份[1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董事、主要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未持有公司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的权益或淡仓[143] - 公司未授予任何董事、主要行政人员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购买公司股份或债券的权利[144] - 公司未参与任何安排使董事在其他法人团体中获得购买股份或债券的权利[146] - Proper Process International Limited 持有公司55.02%的股份,总计5,133,125,704股[149] - Network Victory Limited 持有公司55.02%的股份,总计5,133,125,704股[149] - Successmax Global Holdings Limited 持有公司55.02%的股份,总计5,133,125,704股[149] - Victory Faith International Limited 持有公司55.02%的股份,总计5,133,125,704股[149] - Mingyao Capital Limited 持有公司55.02%的股份,总计5,133,125,704股[150] - 孟宪慧先生被视为持有公司8,123,666股、11,350,000股、2,882,469,225股、497,448,000股、1,100,884,399股及255,582,886股股份[150] - Proper Process International Limited 被视为持有公司8,123,666股、11,350,000股、497,448,000股、1,100,884,399股、377,267,528股及255,582,886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