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为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CHINA CONCH VENTURE HOLDINGS LIMITED[6] - 集团主营环保、新型建材、港口物流三大板块业务[136] - 集团在安徽芜湖和亳州设生产点,扬州有江都海昌海进江中转港口[136]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8人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公司执行董事有郭景彬(主席)、纪勤应(行政总裁)、李剑、李大明[6]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常张利[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陈志安、陈继荣、刘志华[6] - 审核委员会成员有陈志安(主席)、陈继荣、刘志华[6] - 战略、可持续发展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为郭景彬,成员有纪勤应、常张利、陈志安[6]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纪勤应于2021年3月29日辞任,常张利于同日获委任[6] - 战略、可持续发展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3月29日成立[6]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规定拥有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90]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为郭景彬先生,行政总裁为纪勤应先生,职责清晰划分[96] - 公司与全部执行董事订服务合同,与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订委任函,为期不超三年[97] - 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轮值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97] - 纪勤应先生、李大明先生及常张利先生将于2021年股东大会退任,均符合资格获提名连任[97] - 截至报告日,董事会设审核、薪酬及提名、战略可持续发展及风险管理三个委员会[98]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1年3月29日起采用修订后职权范围[99][100]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自2021年3月29日起变更,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出任[103]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就集团薪酬政策、董事架构等向董事会提建议[104] - 公司于2018年12月13日采纳董事提名政策[106] - 公司自2013年12月3日起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并于2018年12月13日修订[109]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可计量目标:至少80%受大学教育、至少60%取得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至少80%具备与中国相关工作经验、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1] - 公司于2021年3月29日成立战略、可持续发展及风险管理委员会[112]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第D.3.1条载列的职能[114] - 董事确认对编制各财政年度财务报表的责任,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账目[117] - 董事会负责评估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集团已设立内部审核功能[118] - 审计部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估,发现严重缺失向相关委员会及董事会报告[119]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应就委任、重选董事向董事会及股东提出建议[106][10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162] - 2020年12月22日董事会同意聘任韩继武等3人担任副总经理,聘任陈兴强担任财务总监[1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66.04573亿元,较2019年的51.20281亿元增长[8] - 2020年公司税前利润80.52715亿元,较2019年的74.13779亿元增长[8] - 2020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利润63.87437亿元,较2019年的60.08155亿元增长[8]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76.17627亿元,较2019年的69.95831亿元增长[8] - 2020年公司总资产543.27572亿元,较2019年的421.71561亿元增长[9] - 2020年公司总负债143.50393亿元,较2019年的94.09165亿元增长[9]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385.64985亿元,较2019年的318.52952亿元增长[9] - 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扣除应占联营公司利润)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55%[12] - 2020年公司收入660457.3万元,同比上升28.99%[36] - 2020年税前利润805271.5万元,同比增长8.62%[36] - 2020年应占联营公司利润638743.7万元,同比上升6.31%[36] - 2020年主业税前利润166527.8万元,同比上升18.47%[36] - 2020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761762.7万元,同比增长8.89%[36] - 2020年权益股东应占主业净利润123019万元,同比增长24.55%[36]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4.22元,每股摊薄盈利4.06元[36] - 2020年公司总收入6604573千元,同比增长28.99%,其中中国大陆市场收入6532368千元,同比增长31.02%,比重上升1.54个百分点;亚太地区(除中国大陆)收入70816千元,同比下降47.35%,比重下降1.56个百分点[37][46] - 其他收入241.17百万元,同比上升41.98百万元,增幅为21.08%,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48] - 分销成本136.99百万元,同比上升47.37百万元,增幅为52.86%,因开拓市场及投产项目增多[49] - 行政开支394.95百万元,同比上升117.06百万元,增幅为42.12%,受职工薪酬及运营公司增加影响[50]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为23442万元,同比上升5673万元,增幅31.93%[51] - 报告期内公司税前利润为805272万元,同比上升63894万元,增幅8.62%[52] - 2020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5432757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215601万元,增幅28.83%[53] - 2020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792161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0.55%;流动资产为640597万元,较上年末上升17.23%[54] - 2020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为86626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6.62%;流动负债为568774万元,较上年末上升46.65%[55] - 2020年末公司流动比率为1.13(上年末为1.41),负债比率为0.16(上年末为0.08)[56]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1508万元,同比上升34973万元[62]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2410万元,同比增加260999万元[63] - 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4971万元,同比上升246406万元[64] - 2020年末公司可供分派股东储备约720万元,2019年末为1400万元[141] - 公司建议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0.7港元,2019年为每股0.65港元[141] - 2020年末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7.15亿元[142] - 截至2020年末公司已发行总股本为18.0475亿股[144] - 2020年末海螺工会持股1.266515亿股,持股比例7.02%[145] - 2020年末海创投资直接持股4156万股,持股比例2.30%[145] - 2020年末海创投资受控法团权益持股8509.15万股,持股比例4.72%[145] - 2020年12月31日,郭景彬、紀勤應、李劍、李大明等董事分别持有公司股份47680000股(2.64%)、35033752股(1.94%)、7501716股(0.42%)、6210563股(0.34%)[147] - 2020年12月31日,汪學森、疏茂、張可可、陳興強等高级管理人员分别持有公司股份3286918股(0.18%)、143000股(0.01%)、3000000股(0.17%)、4000股(0.00%)[148] - 报告期内,公司最大客户占销售总额5.69%,五大客户合共占19.12%;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5.74%,五大供应商合共占18.43%[14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5459人,较2019年的3941人有所增加[152][15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薪酬总额(包括董事薪酬)约为人民币462.31百万元,2019年为人民币306.58百万元[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新增环保项目48个,其中固废处置项目29个,产能约323万吨/年,垃圾处置项目19个,产能约320万吨/年[13] - 2020年固废处置板块接收固废及危废约149.3万吨,其中危废约43.2万吨,一般固废约106.1万吨[16] - 危废处置项目总计处理能力287万吨/年,危废资质133.06万吨/年[17][18] - 固废处置项目总计处理能力137万吨/年[19] - 固废处置与合作项目中已统计处理能力为80万吨/年,危废资质50.25万吨/年[20] - 陕西富平危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10万吨/年,危废资质10万吨/年,2016年4月建成[17] - 安徽芜湖危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2×10万吨/年,危废资质13万吨/年(两期),2017年12月建成[17] - 云南文山(一期)危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10万吨/年,危废资质6.6万吨/年,2019年8月建成[17] - 安徽宁国在建危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10万吨/年,预计2021年6月建成[18] - 陕西勉县固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4.5万吨/年,2017年10月建成[19] - 重庆梁平已投运固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7.5万吨/年,2019年9月建成[19] - 福建三明危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10万吨/年,危废资质2.05万吨/年,2019年8月建成[20] - 公司已形成固危废规模约895万吨/年[23] - 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中,海螺项目投运处理能力170万吨/年,合作项目投运处理能力98.55万吨/年、在建80万吨/年,危废资质投运121.5万吨/年、在建84.76万吨/年[24] - 飞灰(已建、在建)处理能力105万吨/年,资源综合利用(已建、在建)处理能力14.7万吨/年,油泥(已建、在建)处理能力68万吨/年[24] - 固废投运处理能力96.5万吨/年,在建36万吨/年[24] - 炉排炉垃圾发电项目拓展方面,公司取得19个项目,涉及产能规模约320万吨/年(9,200吨/日)[25] - 2020年公司接收生活垃圾约283万吨,处置约231万吨,实现上网电量约7.99亿度[25] - 按入炉量计算的平均吨上网电量为346度,同比提高27度[25] - 公司与中联水泥在河南新安项目处理能力5万吨/年,海中环保持股100%[21] - 公司与中材水泥在广东罗定项目处理能力8万吨/年,海中环保持股40%[21] - 公司与祁连山水泥在甘肃嘉峪关项目处理能力20万吨/年[21] - 已投运项目处理能力达416万吨/年(12,200吨/日)[26] - 2021 - 2022年预计建成项目处理能力为344万吨/年(9,700吨/日)[27] - 报批待建和储备项目处理能力为416万吨/年(11,900吨/日)[28] - 所有项目总计处理能力达1,176万吨/年(33,800吨/日)[28] - 江西德兴项目公司持股90%[26] - 河北沙河(一期)项目公司持股66%[27] - 贵州绥阳项目公司持股70%[27] - 贵州桐梓项目公司持股70%[27] - 越南北宁项目公司持股95%[27] - 斯里兰卡加姆帕哈区项目公司持股97.5%[28] - 水泥窑处置垃圾已建成项目16个,处置规模约125万吨/年,年实际处置量约74.58万吨[29] - 集团已形成生活垃圾处置规模约1301万吨/年,其中建成约541万吨/年、在建及报批待建约760万吨/年[30] - 2020年销售新型建材产品约869万平方米,营业收入12338万元;港口物流吞吐量约3194万吨,营业收入21615万元[31] - 固废处置收入1150125千元,同比增长55.81%,其中危险废物进厂约43.2万吨,收入817.26百万元,同比增长32.66%;一般固废进厂约106.1万吨,收入332.86百万元,同比增长172.68%[37][39][42] - 垃圾处置收入4798543千元,同比增长29.74%,建设期收入4089923千元,同比增长23.12%;运营期收入560251千元,同比增长116.27%[37][39][43][45] - 节能装备收入316374千元,同比下降12.5
海螺创业(00586)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