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18年公司收入为669,490千美元,同比增长50.7%[5] - 2018年毛利为470,016千美元,同比增长47.6%[5] - 2018年年内利润为18,381千美元,同比增长8.4%[5] - 2018年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23,913千美元,同比增长27.0%[5]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3美分,同比增长24.4%[5] - 2018年总资产为1,274,447千美元,同比增长41.0%[7] - 2018年非流动资产为719,756千美元,同比增长51.9%[7] - 2018年流动负债为440,390千美元,同比增长121.5%[7] - 2018年非流动负债为305,111千美元,同比增长15.0%[7] - 2018年权益总额为528,946千美元,同比增长20.4%[7] -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6%(剔除汇率影响),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2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7.0%[10] - 公司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669.5百万美元,较2017年增长50.7%,剔除汇率影响增幅达48.6%[14] - 公司2018年利润净额为18.4百万美元,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23.9百万美元[14] - 公司2018年收入中35.3%来自骨科医疗器械业务,30.3%来自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23.7%来自心律管理医疗器械[15] - 公司2018年总收入为6.6949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48.6%[35][36] - 公司2018年收入为66.9百万美元,较2017年增长50.72%[80] - 公司2018年实现利润净额18.3百万美元,归属于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23.9百万美元[80] 业务增长与市场表现 - 公司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为218.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0%(剔除汇率影响)[10] - 公司中国骨科业务的关节产品2018年植入量突破10,000例,销售增速为31.6%(剔除汇率影响)[10] - 公司心血管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0%(剔除汇率影响),主要得益于Firehawk™支架和Firebird2™支架的持续增长[11] - 公司大动脈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电生理医疗器械业务和神经介入产品业务2018年均实现超过30%的增长[11] - 公司2018年完成对LivaNova Plc心律管理业务的收购,为营收规模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14] - 公司2018年心血管介入、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等多个业务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多个板块实现不同程度增长[15]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2018年收入236.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8%(剔除汇率影响)[16] - 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2018年收入218.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0%(剔除汇率影响)[16] - 中国骨科业务2018年收入17.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2.8%(剔除汇率影响)[17] - 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2018年收入202.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2.0%(剔除汇率影响)[18] - Firehawk™支架2018年收入同比增长48.5%(剔除汇率影响)[18] - 球囊产品业务2018年收入同比增长60.1%(剔除汇率影响)[18] - 心律管理业务2018年收入158.4百万美元[19] - 心律管理国际(非中国)业务2018年收入152.7百万美元[19] - 中国心律管理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为5.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5.6%(剔除汇率影响)[20]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为35.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9.6%(剔除汇率影响)[22] - 电生理医疗器械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5%(剔除汇率影响)[24] - 神经介入产品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5%(剔除汇率影响)[25] - 非中国区销售额占总收入的57.9%,显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成功[34] - 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收入为2.02817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22.0%[35][36] - 心律管理业务收入为1.58376亿美元,主要由于2018年4月30日收购LivaNova旗下心律管理业务[35][39]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收入为3497.5万美元,同比增长41.1%,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39.6%[35][40] - 神经介入产品业务收入为1842.7万美元,同比增长36.4%,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36.5%[35][41]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收入为2.36279亿美元,同比增长5.2%,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3.8%[35][37] - 中国市场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增长32.8%,主要由于微创骨科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的提升[37] - 公司成功推出多个新产品,如Firehawk™、Castor™和Tubridge™,并获得积极市场认可[38][40][41] - 电生理医疗器械分部2018年收入为12.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4.5%(剔除汇率影响)或34.8%(按美元计),主要得益于销售渠道和医院覆盖的拓展以及新产品Columbus™和FireMagic™的销售增长[42] - 外科医疗器械分部2018年收入为5.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2%(剔除汇率影响)或7.8%(按美元计),主要由于超滤及外科手术消耗品的销售增长[4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Firehawk™支架在多个国家首次获证并上市,并在欧洲大规模临床试验(TARGET AC)的研究结果登上《柳叶刀》杂志[11] - 公司2018年四项产品上榜科技部发布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包括植入式心脏起搏器、Firehawk™支架等[11] - 公司Firehawk™支架和Rega™心系列起搏器荣登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十大医疗器械”榜单[11] - 公司2018年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共有18项产品获证,其中包括骨科、心律管理、电生理和神经介入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产品[12] - 公司2018年有3个产品获准进入NMPA绿色通道,截至2018年末共有15个产品进入绿色通道,在全国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一[12] - 公司2018年首款国产全膝关节置换系统产品Aspiration™内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系统-PS型假体获证,标志着进口替代进程迈出坚实一步[12] - 公司2018年VitaFlow™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输送系统发布一年临床随访数据,VitaFlow™ II系统在欧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12] - 公司2018年制定并完善公司战略,有序推进研发项目,扩大国内销售市场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14] - 公司2018年研发成本为104.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0.2%,主要由于心律管理业务的收购及对研发项目的投资增加[49] - 公司2018年共有10款产品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3款产品进入绿色通道,截至2018年底共有15款产品获批进入绿色通道[27] - 公司自主研发的Firesorb™西罗莫司靶向洗脱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的两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其治疗冠脉单支病变患者的可行性和初步安全性[27] - VitaFlow™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输送系统的一年临床随访数据显示患者全因死亡率为2.7%,无严重卒中发生,瓣膜功能良好[28]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微创医疗(00853)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