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华超市(00980) - 2020 - 年度财报
00980联华超市(00980)2021-04-29 18:1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6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首家于联交所上市的中国零售连锁超市公司[2] - 公司经营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及便利店三大主要零售业态,通过“世纪联华”等品牌扩张[2] - 财务年结日期为12月31日[7]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境内经营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及便利店,以“世纪联华”“联华超市”“华联超市”“联华快客”四大品牌经营[190] 门店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总门店数目达3192家,遍布全国20个省份及直辖市[2] - 2020年1月18日,联华标超上海临港新片区竹柏店开业,是临港新片区与百联集团战略合作后首个商业布局项目[9] - 截止2020年底,联华标超完成55家门店数字化系统上线运行[14] - 联华华商和平广场店升级换新,以全新业态亮相[17] - 鲸典家装体验馆开业,联华华商尝试“超市 + 家装”沉浸式服务[15] - 集团新开门店429家,其中直营店91家,加盟店338家,长三角新开门店321家,占比74.83%;关闭门店589家,其中直营门店372家,加盟店217家[85] - 大型综合超市新开3家,经营面积15,000平方米,关闭5家,经营面积36,947平方米[86] - 超级市场新开281家,经营面积225,415.74平方米,关闭178家,经营面积69,678.96平方米[86] - 便利店新开144家,经营面积7,539.62平方米,关闭416家,经营面积27,544.97平方米[86] - 大型综合超市业态新开门店4家,关闭5家,网点数净减少1家,加速门店转型提升[90] - 超市业态新开门店281家,关闭168家,网点数净增113家,持续推进网点拓展和门店转型增效[91] - 便利店业态新开门店144家,关闭416家,网点数净减少272家,以“集约、降本、加速减亏”为主[9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门店3192家,较2019年末净减少160家,约85.31%的门店位于华东地区[93] - 超市业态网点自2018年开始实现连续正向净增长且增长迅速,续约率维持在高位[91] 财务信息 - 已发行H股股份数目为372,600,000股[7] - 2020年中期业绩于2020年8月28日公布,2020年年度业绩于2021年3月29日公布[7] - 中期股息和拟派付末期股息均为不派息[7] - 2020年公司归属股东年度亏损约3.19亿元,同比减亏约0.59亿元,每股亏损约0.29元[25] - 2020年营业额为263.31亿元,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其他业务分别占比57.06%、36.35%、5.99%、0.60%[40] - 2020年毛利为35.35亿元,毛利率为13.43%,综合收益率为24.59%[40] - 2020年经营盈利4956.9万元,经营利润率为0.19%[40] - 2020年归属公司股东应占亏损3.19亿元,净亏损利润率为1.21%[40] - 2020年资产净值为17.55亿元,资产总值为232.21亿元,负债总值为214.66亿元[42] - 2020年现金净流量为 - 1.88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 - 1.3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9.80%[42] - 2020年资本负债比率为0,流动比率为0.44,应付账款周转期为59日,存货周转期为39日[42]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43] - 集团营业额约263.31亿元,同比增加约4.72亿元,上升约1.8%,同店销售下降约2.34%[52] - 集团毛利额约35.35亿元,同比增加约0.16亿元,上升约0.5%,整体毛利率约为13.43%,较去年下降约0.18个百分点[54] - 集团其他收益约21.70亿元,同比减少约1.15亿元,同比下降约5.0%[55] - 集团其他收入及其他利得约7.69亿元,同比增加约1.17亿元,上升约18.0%[56] - 集团分销及销售成本约48.61亿元,同比减少约3.00亿元,同比减少约5.8%,占营业额约18.46%,同比减少约1.50个百分点[57] - 集团行政开支约9.29亿元,同比增加约0.49亿元,上升约5.6%,占营业额约3.53%,同比上升约0.12个百分点[60] - 集团其他经营开支约3.38亿元,同比增加支出约1.99亿元,同比上升约143.8%[61] - 集团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0.65亿元,同比增加亏损约0.51亿元[62] - 集团税前亏损约0.15亿元,同比减少亏损约0.31亿元,减亏率约为66.4%[63] - 集团归属公司股东亏损约3.19亿元,同比减少亏损约0.59亿元,减亏率约为15.6%,净亏损率约为1.21%,同比减少亏损0.25个百分点[66] - 大型综合超市业态营业额约150.26亿元,同比上升0.3%,同店销售同比下降5.82%,毛利额约20.04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分部经营盈利约1.19亿元,同比减少2.54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70个百分点至0.79%[68][69] - 超级市场业态营业额约95.72亿元,同比增加6.13亿元,同比上升6.8%,同店销售同比上升4.0%,毛利额约13.10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升0.18个百分点至13.68%,分部经营盈利约1.76亿元,同比增加2.13亿元,经营利润率上升2.24个百分点至1.83%[71] - 便利店业态营业额约15.77亿元,同比下降13.8%,同店销售同比下降0.41%,毛利额约2.14亿元,毛利率下降3.12个百分点至13.58%,综合收益约4.01亿元,综合收益率同比上升3.38个百分点至25.45%,经营亏损约2.10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减少亏损0.72亿元,经营利润率上升2.12个百分点至 - 13.31%[74] - 集团股东权益由约177,195.3万元减少至约145,266.7万元,主要为期内亏损约31,928.6万元所致[80] - 集团已发行股份中,内资股715,397,400股,占比63.90%;非上市外资股31,602,600股,占比2.82%;H股372,600,000股,占比33.28%[82] - 2020年最大供货商采购占比2.05%,2019年为2.12%;2020年五大供货商采购占比7.33%,2019年为7.06%[191] - 2020年最大客户销售占比0.11%,2019年为0.09%;2020年五大客户销售占比0.41%,2019年为0.38%[191] - 2020年财政年度慈善捐款总额达人民币451,994元[19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除下属非全资附属公司存有人民币2000万元银行借款外,无其他银行借款[196] - 回顾期内,未有在建工程已资本化的利息[196] - 2020年H股年内每股最高交易价1.65港元,最低1.00港元,交易股份总额1.37亿股,12月31日收盘价1.44港元[19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内资股已发行715,397.4千股,占比63.90%;非上市外资股已发行31,602.6千股,占比2.82%;H股已发行372,600.0千股,占比33.28%[199] -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内资股289,661.4千股、224,208千股、201,528千股,占比25.87%、20.03%、18.00%[199] - 王新兴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非上市外资股31,602.6千股,占比2.82%[199] 荣誉与社会责任 - 2020年1月,联华江苏公司世纪联华苏州莲葑店获“2019年度苏州工业园区劳动保障信用A级单位”称号[9] - 2020年,世纪联华鲁班店获上海市黄浦区商务委员会颁发的感谢状[9] - 疫情期间,芜湖中山店平价供应医用酒精约1万瓶,超8000观众在线观看央视对杭州联华华商抗疫保供事迹报道,154家主流媒体宣传,纸媒发稿4000多篇,电视台报道700多次[10] - 联华华商扶贫直播专场2小时超2.5万人在线参与互动,累计扶贫销售超6.2万元[19] - 联华安徽公司参与“精准扶贫”,捐资助学助力脱贫攻坚[14] - 联华多家门店和员工获各类荣誉称号[11,14,15,16,19] - 联华华商获多项政府和行业颁发的称号及认证证书[12,14,16,19] 业务创新与发展 - 联华鲸选开通“社群到家”新购物模式,鲸选保供服务站进社区[10] - 公司开展品類規劃及供應鏈改造,打造全渠道到家生態圈,促进后疫情时代线上业务稳步增长[28] - 公司超級市場業態業績在2020年逆勢上揚[28] - 公司推进大型综合超市业态2.0社区商业中心模型升级创新,缓解了因疫情导致的客流下降[28] - 公司推进品牌焕新项目,开展系列整合型主题营销活动,拉近与消费者距离[30][31] - 公司自有品牌层级系统稳步推进落实,市场规模效应不断扩大[31] - 公司持续提升生鮮品類結構,推进品類可持续发展[31] - 截至2020年参加门店合夥人項目的門店數已達156家[31] - 公司全面推进契约化改革和述職選聘工作,实现契约化管理选人用人机制[33] - 2021年公司以第一家新形态社区生鲜店上海南丹店试点开业拉开序幕,主打“人情味的服务、家门口的新鲜、数字化的体验”[35] - 2021年公司三大必赢战役为“全面推进业态全域销售”“加速实现核心品类的消费者感知和销售提升”“组织变革,流程再造,数字化运营”[36] - 公司强化与JBP供应商合作,优化提升合同条款,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模式[97] - 公司推进生鲜源头渠道建设,拓展生鲜基地,优化生鲜供应链[98] - 公司优化品类配置,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6%以上[100] - 公司推进自有品牌建设,提升自有品牌在核心品类中的渗透率[101] - 公司依托门店网点优势,改善到家业务销售,提升营运能力,加速到家增长[93] - 公司实现整体销售同比提升,采取客流及客单提升措施,发挥高生鲜引流效应等[105] - 公司打造供应链协同效应,优化业务流程,降低库存周转天数,提升门店要货满足率[105] - 公司提升生鲜营运与营销能力,按时间段打造销售场景,夯实基地直采生鲜经营能力[106] - 公司推进门店合伙人模式,完善标准作业流程手册,优化门店营运流程[108] - 公司推进营运标准和服务水准提升,推进百联五大承诺和七天无理由退货门店全覆盖[108] - 公司建立全链路精准营销的会员体系,以大数据为驱动进行会员体系分析[110] - 公司落地门店全新品牌视觉体系,建立视觉焕新标准,打造统一品牌形象[112] - 公司推动组织变革,试行事业部制,成立食品百货事业部和市场营销中心[112] - 公司聚焦加强后备和创新人才培养,完善培训体系,完成课程迭代,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计划[113] - 公司推动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完成供应链系统、主题类报表开发上线及总部备份系统全覆盖[113] - 公司推进数字化门店系统建设及落地,完成网络架构搭建和部分门店上线试点[114] 未来展望与挑战 - 2021年公司将面临新消费发展、业态模式快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趋势[33] - 疫情使消费者到店消费减少、购买力下降,公司业务面临挑战[115] - 既有网点租金成本上升、续约风险增加,新网点发展面临培育期长、选点难等问题[117][118] - 疫情导致空铺率上升、招商违约风险增加,公司将优化招商布局,法务和业务部门协同解决争议[124][125] - 公司人才储备不足,将打造企业文化,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加强人才招募和培养[126][127][129] - 公司预计2021年居民消费平稳增长,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强化[136] - 2021年公司将以“三十而已,创新蜕变”为工作思路,坚持“业态和终端模型及拓展、品类规划及供应链打造、自有品牌、卓越执行、品牌焕新”为年度工作重点[137] - 2021年公司将全面推进业态全域销售,推进全域品类管理,拓展社区团购等新领域业务,打造以“生鲜”为中心的品类思维[137] - 2021年公司将加速实现核心品类的消费者感知和销售提升,打通供应链落地模型,运用智慧促促销及定价工具,开展差异化营促销活动[140] - 2021年公司将持续推动组织变革,流程再造,数字化运营,梳理总部 - 事业部/区域 - 门店的关系,建立营采销配一体化作业流程标准[142] - 2021年公司将继续推动业态和终端模型及拓展,大型综合超市升级迭代卖场2.0,探索卖场3.0;超市业态直营加速社区生鲜店拓展转型,加盟发展紧密型及半紧密型模式;便利店优化门店[142] - 2021年公司将在品类规划及供应链打造方面,整合优质资源,打通全国生鲜价值链,推动自有品牌品类渗透计划[143] - 2021年公司将继续推进品牌焕新工作,加速品牌体系规划落地执行,建立全国性、系统性及规范性的品牌形象[14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