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股份(01211) - 2020 - 年度财报
01211比亚迪股份(01211)2021-03-29 22:58

公司股权与上市情况 - 2008年9月,Berkshire Hathaway旗下公司认购公司2.25亿股H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约7.86%,占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约8.25%[1] - 2011年6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7900万股A股并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A股18.13142855亿股,占比66.46%;H股9.15亿股,占比33.54%[119] - 2021年1月28日,公司成功配发及发行1.33亿股新H股,配售完成后,A股18.13142855亿股,占比63.37%;H股10.48亿股,占比36.63%[119][120] - 2021年1月,公司成功完成1.33亿股新H股配售,融资近300亿港币[34][35][94][9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额为1534.69184亿元,2019年为1217.78117亿元[3] - 2020年毛利率为18%,2019年为15%[3] - 2020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2.34267亿元,2019年为16.1445亿元[3] - 2020年净利润率为2.8%,2019年为1.3%[3] - 2020年净资产值为568.74274亿元,2019年为567.62289亿元[4] - 2020年资产总值为2010.17321亿元,2019年为1956.41593亿元[4] - 2020年资本负债比率为69%,2019年为124%[4] - 2020年应收类款项周转天数为141天,2019年为190天[4]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额1534.69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2.34亿元,同比上升162%,每股盈利1.47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48元(含税)[14] - 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约1534.69亿元,同比增长26.02%[57][60] - 2020年营业额较2019年增加26.02%,主要因汽车板块业务增加[104][107] - 2020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较去年同期上升162%,主要因整体运营效率提升及新产品毛利上升[104][107] - 2020年集团毛利约增加50.72%至约人民币27,244百万元,毛利率由2019年约14.84%增至约17.75%,主要因汽车板块业务增加[109] - 2020年比亚迪经营现金流入约人民币45,393百万元,2019年约为人民币14,741百万元,现金流入增加主要因经营活动销售商品及提供服务收到的现金增加[110][114] - 2020年12月31日总借贷约为人民币51,271百万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75,978百万元[110][114] - 2020年银行贷款及债券须于一年期内偿还约人民币27,645百万元,于第二至五年期内偿还约人民币23,380百万元,五年以上约人民币246百万元[110][114] - 2020年应收类款项周转期约为141天,2019年同期约为190天,因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同期增幅比营业收入的同期增幅小[111][114] - 2020年存货周转期约为83天,2019年同期约为92天,因平均库存的同比增幅比销售成本的同期增幅小[111][114] - 2020年未偿还贷款中约56%(2019年:72%)按固定息率计息,余下部分按浮动息率计息[113][116]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和2019年12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69%和124%[117] - 2020年12月31日,土地及房屋建筑物账面净值为19.1209亿元(2019年12月31日:20.9019亿元),运输工具账面净值为178.1万元(2019年12月31日:208.8万元),用于抵押取得长期借款1.16295亿元(2019年12月31日:1.32102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为667.5万元(2019年12月31日:709.1万元)[117] - 2020年12月31日,抵押的银行存款为4.29041亿元(2019年:8.37921亿元),受限银行存款为2.77491亿元(2019年:1.37865亿元)[11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22.43万名雇员,员工成本总额占公司营业额约15.80%[117] 公司营业额按类别划分情况 - 2020年公司营业额按产品类别划分,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占比8%,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占比53%,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未提及具体占比[6] - 2020年公司营业额按客户所在地划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占比39%,境外占比61%;2019年中国占比16%,境外占比84%[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收入约819.58亿元,同比增长37.66%,占总收入53.40%[57][60]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约593.54亿元,同比增长13.01%,占总收入38.68%[57][60] - 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收入约117.05亿元,同比增长20.44%,占总收入7.63%[57][60] - 2020年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收入约人民币59,354百万元[77][78] - 2020年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1,705百万元[79][80] 汽车业务相关情况 - 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约2531.1万辆,同比下降1.9%;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14] - 2020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居全球前列,推出“汉”和改款“唐”,与滴滴合作打造定制网约车“D1”[15][16] - 公司新能源乘用车推出“汉”和“唐”,“汉”自7月上市后销量攀升,成中国首款月销破万高端C级轿车[61] - 公司与滴滴联合打造的“D1”网约车于11月发布,基于滴滴平台5.5亿乘客和大量司机数据[63][65] - 公司纯电动巴士在欧洲市场份额超20%,2020年销量逆市增长[64][65] - 公司2020年9月发布“宋Plus”燃油版,带动燃油车业务逆市增长[66][67] - 2021年1月比亚迪汽车发布全新LOGO,探索智能时代汽车新业务模式[82] - 比亚迪推出三款DM - i超级混动汽车,低电量模式油耗3.8L/100公里,电油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83] - DM - i车型0 - 100km/h加速比同价位燃油车快2至3秒[83] - 公司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切换“刀片电池”[85][86] - 2020年中国全年GDP增长率仅2.3%,四季度GDP回升至6.5%[48][50] - 2020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2.0%和1.9%[49][50] -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49][50] - 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约2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销售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51][52]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相关情况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已覆盖智能手机及笔电、新型智能产品、汽车智能系统、医疗健康四大板块,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5][26] -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将推进北美大客户应用,扩张新兴领域产品线,有望带动业务高速增长[36][38] - 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下降5.9%至12.92亿部[53][55] - 2020年中国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0.4%至2.96亿部,5G手机出货量为1.63亿部[53][55] - 2020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超3亿台,同比增长13.1%[53][55] - 2020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64亿台,同比增长13.6%[53][55] - 2021年全球手机生产总量按年增加9%到13.6亿部[97][99] - 2021年5G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将翻倍到约5亿部,市场渗透率提升至37%[97][99] - 2021年全球笔电出货量有机会增长至2.17亿台,同比增长8.6%[97][99] 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相关情况 - 二次充电电池业务2020年实现较快增长,光伏业务受益于行业超预期增长收入进一步提升[26][27] - 2020年预计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130GW,同比增长13%[54]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估达130GW,同比增长13%[56] 公司战略投资与合作情况 - 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完成内部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及股份改制等工作,迈出市场化战略布局关键一步[18][19] - 2020年公司先后与丰田合资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与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签订战略商业联盟协议,加速市场化发展[19][20] - 2020年公司先后入股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及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链核心公司[21][22] - 公司完成对汽车智能核心芯片厂商地平线的战略投资,推进科技研发纵深探索[32][33] - 比亚迪半导体完成内部重组等工作,获授权开展分拆上市筹备工作[68] - 2020年比亚迪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与日野汽车签订战略商业联盟协议拟成立合资公司[69][71] - 2020年比亚迪先后入股深圳华大北斗、阿特斯阳光电力、湖南裕能等产业链核心公司[70][72] - 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启动分拆上市,完成内部重组等工作并获授权启动前期筹备[71] - 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将提升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90][91] - 公司完成对汽车智能核心芯片厂商地平线的战略投资[92][93] - 比亚迪半导体分别于2020年5月26日和6月15日与14位和30位投资者签订协议,合计增加资本金26.99999999亿元[123][125] - 增资完成后,比亚迪半导体注册资本约为4.08268736亿元,公司持有约72.30%的扩大股权[126][127] 公司其他业务相关情况 - 2020年初比亚迪3天出图纸、7天造出口罩机、10天出产品,防疫物资运往超70个国家和地区[74][75] - 2020年比亚迪“云巴”项目有突破性进展,“云轨”签订巴西两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71] - 公司将推进“云轨”和“云巴”海内外项目建设进度[88][89] - 公司将在电子雾化设备、无人机、智能家居等业务板块布局,推进汽车智能系统和医疗健康业务发展[100] 公司人员与治理情况 - 王传福55岁,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获冶金物理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材料学硕士学位,1995年2月创办比亚迪实业,现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裁[137][139] - 王传福于2003年6月被《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2004年获深圳市市长奖,2008年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年度创新奖等多项荣誉[138][140][141] - 吕向阳59岁,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巢湖中心分行工作,1995年2月与王传福共同创办比亚迪实业,现任公司副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142][143] - 吕向阳担任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董事长,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职[142][143] - 夏佐全58岁,1997年加入比亚迪实业,现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44][145] - 蔡洪平67岁,2020年9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6][148] - 张敏44岁,2020年9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7][149] - 蒋岩波55岁,2020年9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0][151] - 董俊卿87岁,自2002年7月起担任公司监事及监事会主席[152][153] - 李永釗60岁,2008年6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54] - 王珍45岁,1998年加入公司,现任公司监事及人力资源处总经理[154] - 杨冬生42岁,2021年3月25日辞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55][157] - 唐梅38岁,2021年3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56][158] - 黄江峰41岁,2014年9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59] - 黄江锋41岁,2008年8月至今在融捷投资控股集团工作,2014年9月起任公司监事,现任融捷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160] - 李柯51岁,1996年9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副总裁及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理事[161][163] - 廉玉波57岁,2004年2月加入公司,现任公司高级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等职[162][164] - 何龙49岁,1999年7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副总裁、电池事业群首席执行官等职[165][167] - 刘焕明58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