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1211)

搜索文档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20250713:工信部倡导反内卷,乘用车基本面有望改善-20250713
民生证券· 2025-07-13 2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信部倡导汽车行业反内卷,利好乘用车基本面,有望缓解恶性竞争、优化格局,后续车市基本面将向好 [2][10] - 智元恒岳收购上纬新材,机器人板块关注度提升,后续特斯拉业绩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成为强催化 [3][11] - 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及相关零部件、机器人、摩托车、轮胎、重卡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 建议关注核心组合【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伯特利、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沪光股份、春风动力】 [1][10] - 反内卷政策提出账期缩短、价格管控、质量强化,有助于减轻零部件现金流压力,推动竞争转向价值战 [2][10] - 7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新能源渗透率环比提升,后续伴随新车上市交付,车市基本面将向好 [1][2][10]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拉动机器人板块关注度,后续特斯拉业绩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催化板块 [3][11] 乘用车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补贴范围扩大,报废补贴金额维持,有助于促进需求平稳过渡 [12] - 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米集团、小鹏汽车、赛力斯】 [13] 智能电动 - 零部件估值低位,中期成长强化,看好新势力产业链+智能电动增量 [14] - 客户维度上,T链出海加速,H链延续高增,国内自主车企份额提升驱动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 [14] - 产品维度上,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平权元年,机器人量产在即,看好智驾域控等赛道放量潜力 [15] - 推荐智能驾驶【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智能座舱【继峰股份】,推荐H链【星宇股份、瑞鹄模具、沪光股份】,建议关注小米链【无锡振华】,推荐T链【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4][15] 机器人 - 重视特斯拉确定性主线,关注灵巧手等边际变化大的硬件环节 [16][17] - 推荐有业绩有能力的汽配机器人标的【拓普集团、伯特利、爱柯迪、双环传动、银轮股份】,建议关注【豪能股份、隆盛科技、中鼎股份】 [4][18] 摩托车 - 2025年5月中大排摩托车内外销共振向上,春风动力、钱江摩托、隆鑫通用等企业有不同表现 [19][20] - 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建议关注【隆鑫通用】 [4][20][21] 重卡 - 5月重卡销量环比下降、同比增长,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力度超预期,有望拉动内需 [22] - 随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和政策驱动内需向上,建议关注【中国重汽、潍柴动力】 [23] -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推高柴发行业价格体系,国产替代加速,建议关注【潍柴重机、天润工业】 [23] 轮胎 - 轮胎行业短期业绩兑现、需求高位、估值低,中期智能制造能力外溢、产能和产品结构优化,长期全球化替代、品牌力提升 [23][24] - 2025年国内外PCR需求旺盛,TBR需求逐渐恢复,看好研发实力强、海外布局多的轮胎企业,建议关注龙头【赛轮轮胎】及高成长【森麒麟】 [25][26] 本周行情 - 本周A股汽车板块表现弱于市场,细分板块中汽车服务、汽车零部件上涨,商用载货车等下跌 [27] - 列出2025.7.7 - 2025.7.11 A股汽车行业公司周涨跌幅前十 [33] 本周数据 - 地方开启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 [39][40][42] - 2025年7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新能源渗透率环比提升 [1][43] - 2025年6月整体折扣相较于5月放大,燃油车折扣力度减小,新能源车折扣力度加大,合资折扣力度大于自主 [45][46] - 2025年4月25日当周国内PCR开工率处于近10年高位,TBR开工率处于近10年中等水平,全球替换市场需求强劲,成本端同环比下滑,海运费处于偏低水平 [51][54][70][72] 本周要闻 - 电动化方面,极氪9X公布技术细节,尚界首款车型预告图发布,乐道L90预售启动,理想i8将上市,比亚迪将在巴西组装电动汽车,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深化合作 [76][77] - 机器人方面,它石智航、星动纪元等完成融资,智元机器人控股上纬新材,比亚迪携手港科大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78][80][81] - 智能化方面,全新WEWA技术架构的ADS 4体验丝滑,比亚迪将进行百万规模智驾OTA,蔚来自研芯片将面向全行业开放 [81][82] 本周新车 - 本周上市新能源车型有smart精灵3、新途EV80等,燃油车型有路虎卫士、长安CS75 PLUS等 [83][84] 本周公告 - 北汽蓝谷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江淮汽车、中通客车等发布产销快报和业绩预告 [85] - 赛力斯、雷迪克等公司发布业绩预告,蓝黛科技筹划控制权变更,双环传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等 [85][86] 重点公司 - 列出重点公司估值列表,包括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公司的股价、EPS、PE及评级 [87]
中国储能电池杀疯了!174%增速碾压全球,欧美抢货像春运
搜狐财经· 2025-07-13 19:09
中国储能电池出口上半年同比暴涨174.6%!174.6%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去年工资5000,今年直接飙到13730,老板还追着问 你"够不够花"。更离谱的是,这增长不是靠运气,是欧美日韩排着队拿钱来买,像春运抢票一样生怕抢不到。以前咱们卖双袜子都 被嫌弃质量差,现在卖储能电池,老外捧着钱求咱们"多生产点"。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中国电池怎么突然就成了全球的"香 饽饽"?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保证让你看清这场"能源革命"里,中国到底有多牛! 一、储能电池暴增174%:不是老外傻,是他们真的离不开了 先看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总出口127.3GWh,同比增长56.8%。但你猜怎么着?其中储能电池("其他电池"主 要部分)出口45.6GWh,同比暴涨174.6%,占总出口量的35.9%,比去年同期硬生生提高了17个百分点!而以前的"老大"动力电 池,出口才81.6GWh,增速只有26.5%,被储能电池甩了好几条街。 这就好比班里以前考第一的学霸(动力电池)突然发现,以前不起眼的同桌(储能电池)这次考试直接翻倍逆袭,老师(全球市 场)还一个劲儿夸"你同桌太牛了"。为啥储能电池突然这么火?答案就俩字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议程重磅公布,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13 15:17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的350Wh/kg提升至2030年的500Wh/kg,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5] - 商业化节奏加速,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原计划2027年)[5] - 中日技术路线趋同,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5]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5] 技术商业化突破的核心价值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的依赖,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 [6] - 高安全性特性使其适用于航空、军工等特殊领域,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 [7]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的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注液等环节,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8]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9] -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 [9] -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5% [11]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研发进展 - 硫化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已达10-² S/cm量级,近期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可提升至5×10-² S/cm [13] - 通过表面包覆Li2O-B2O3玻璃相将硫化物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的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15]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6PS5Cl的能耗较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60%,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16] 核心技术议题 - 采用原子层沉积(ALD)构建Li3PO4缓冲层,可将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18] - 干法成膜技术通过PTFE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19] - 采用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结合激光焊接技术,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20] - Li7N热响应隔膜可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 [21] -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设计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22] 活动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起点固态电池、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起点研究院SPIR [26] - 总冠名:茹天科技 [26] -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6-8日,地点: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 [26] - 参展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恩捷股份、先导智能等产业链头部企业 [27][28] 议程框架设计 - 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32]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33] - 发布《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等三大攻坚方向 [34] - 专场论坛涵盖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攻坚、电解质材料突破、装备升级等议题 [35][37][38] - 颁发"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锋奖"等九大奖项 [51] 宣传推广方案 - 通过全媒体覆盖、专题报道、短视频科普等形式形成持续3个月的热度爬坡 [53] - 针对头部车企、电池厂商、科研机构及投资机构建立分级数据库,精准推送定制化邀请函 [54] - 在新能源行业大型展会设置论坛预告展位,通过AR技术演示硫化物电解质离子传导原理 [55]
突发情况!比亚迪被判侵权,面临技术禁用
是说芯语· 2025-07-13 13:19
巴西专利侵权裁决 - 巴西法院裁定公司侵犯日本IP Bridge两项4G通信技术专利 涉及车载通信 远程控制 在线升级等核心功能 要求5天内停止销售侵权车辆 否则面临每日2万雷亚尔(约2 58万元人民币)罚款 [1] - 法院要求公司10天内提交销售数据和执行方案 公开受影响车辆数量 说明技术停用后整改措施 这种公开销售数据的要求在类似案件中较为罕见 [1][2] - 公司回应称尚未收到正式通知 目前无法置评 [3] 市场影响分析 - 禁令若生效 公司需短期内更换4G模块供应商或重新设计车载系统 现有库存车辆可能大规模下架 [4] - 公司在巴西市场表现强劲 2025年6月销量8163辆(品牌榜第9) 同比增长53% 1-6月累计销量超5万辆(接近去年全年7 6万辆) 禁令将直接影响其巴西销售及海外扩张计划 [4] 全球专利诉讼动态 - IP Bridge已在德国慕尼黑法院对公司提起至少两起专利侵权诉讼 Sol IP也在德国和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提起诉讼 [5] - 行业知情人士透露 部分车企存在先卖车后补专利费现象 专利运营公司正针对性发起诉讼 行业需在研发阶段提前规避专利风险 [6] 未来应对策略 - 公司面临关键决策期 需选择支付专利费或寻找替代方案 两种方案均需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 [7] - 随着智能汽车技术复杂度提升 类似跨国专利纠纷将更加频繁 行业需建立完善专利风险管理机制 [7]
电动车2025年中期策略:稳健增长低估值,聚焦锂电龙头和固态新技术
东吴证券· 2025-07-13 13:06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电动化率稳步向上,欧洲销量强势恢复,25年全球销量预计21%增长,26年有望维持15%+增长;储能政策不确定下需求依旧强劲,25年锂电需求上修至30%+增长,26年近20%增长;产业链低点已过,盈利略有提升,龙头恢复有序扩产,小厂持续出清产能;固态电池技术聚焦硫化物,产业化加速,电解质及核心设备受益,并关注固态新技术迭代;投资建议聚焦价值锂电龙头和产业化加速的固态新技术 [2] 分组1:需求 国内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44%超预期,纯电占比提升至60%,经济型车型增速明显,智能化提速,专用车和重卡销量亮眼,出口同增64.4%,预计25年销超1600万辆,同增25% [5][14][26][31][35][39] - 以旧换新补贴持续,部分地区效果超预期;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利好持续至25年底,26年退坡或引发25年抢装;新车型密集发布,价格战支撑销量增长 [19][22][23] 欧洲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25%,特斯拉、上汽下滑,大众、奇瑞同比高增;部分国家考虑重启或延长电动车支持政策;以三年碳排放平均值为标准,减缓短期压力;25H2开启新车周期,增长提速;预计25年中性销量376万辆,同比增长27% [43][45][49][50][52][58] 美国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5%,低于预期,补贴退出,预计25 - 26年销量停滞;特斯拉及Stellantis销量下降,其余车企维持增长;车企基于现有车型开发电动版本,重心转向盈利 [62][65][69][70] 其他地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31%,纯电占比84%,电动化率4.52%;大部分国家25年维持补贴,26 - 27年进一步收窄;预计25年销量125万辆,同比增35% [72][80][81] 新能源车需求总结 - 25年全球销量预计21%增长至2070万辆,26年预计增长16%至2395万辆,其中国内销量同增15%,欧洲销量同增24%,美国销量相对持平 [83] 储能市场 - 24年高速增长,25年预计继续高增长,同比+42%,30年前增速20%+,至30年需求800gwh+;预计25年全球动力储能需求1816GWh,同增31%,26 - 27年总体仍维持15 - 20%增长,30年有望达3886Gwh [86][87] 分组2:产业链 产能与盈利 - 24Q4起需求恢复,龙头率先扩产,25 - 26年产能利用率略有改善,维持60 - 70%,小厂持续出清产能;部分环节龙头开始减亏,技术领先有溢价;价格已触底,合理投资回报下盈利弹性大 [90][92][94] 电池环节 - 国内引领装机高增,铁锂份额进一步提升,纯电占比提升,单车带电量同比增加;全球龙头电池厂份额稳定,日韩企业份额下降,国内龙头份额提升;国内龙头份额降低,部分二三线厂商份额提升;中低端车型份额提升,影响电池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在欧洲份额后续预计提升至50%,在美国份额后续通过技术授权突破;储能电池大储延续高景气,二线份额有所提升;美国政策限制趋严,短期有缓冲期;龙头产能利用率提升,率先扩大资本开支;动储电芯企稳,电池价格底部明确;龙头具备盈利优势,与二三线差距维持;海外电池厂盈利承压,差异扩大 [102][105][106][110][116][121][126][130][133][137][138][141][143] 上游环节 - 25H2锂价底部区间震荡,钴价将迎来第二波涨势;碳酸锂短期库存压力未缓解,但下游排产提升带动价格上行,26年或为本轮周期最后一个投产大年,25H2预计5.5 - 7万运行;钴刚果金延长出口禁令,行业库存持续消耗推动钴价上涨,印尼HPAL项目成为钴重要来源,华友最受益 [146][147][150][157][158][162][163][167] 结构件环节 - 竞争格局稳定,龙头海外放量全球份额稳中有升;25Q2年降落地,龙头盈利仍维持稳定 [173][177] 铁锂正极环节 - 占比突破80%,全年产量预计同增40%+;龙头份额保持稳定,二线厂商继续分化;25 - 26年供需格局基本稳定,行业扩产放缓;龙头厂商小幅涨价,高端产品享受技术溢价;25年裕能、富临维持盈利,其余厂商亏损收窄,但较难盈利 [183][184][188][192][195] 负极环节 - 行业需求稳步增长,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25 - 26年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60%+,部分龙头厂商基本满产;25H2石油焦价格回落,负极价格跟随调整;龙头公司盈利坚挺,25Q2受原材料涨价影响,H2盈利有望恢复;快充推动负极包覆材料需求高增,龙头出货快速增长 [202][206][212][215][219] 电解液及六氟环节 - 电解液产量增长迅速,龙头市占率稳定;25 - 26年六氟行业供需逐步改善,头部厂商扩产明显放缓;价格年初探涨后回落,预计下半年加工费稳定;盈利已底部企稳,预计26年拐点 [226][227][233][236] 隔膜环节 - 二线厂商起量明显,龙头份额小幅压缩;25 - 26年行业供需基本稳定,国内竞争仍较激烈,海外产能陆续投产;25年价格继续磨底,26年海外贡献利润弹性 [238][244][251] 三元环节 - 前驱体国内基本停止扩产,26年产能利用率提升;镍冶炼产能释放,一体化比例持续提升;25年镍价降幅有限,龙头盈利弹性明显;正极26年供给过剩持续,加工费基本见底;龙头短期盈利承压,海外占比持续提升 [257][258][260][262][269] 辅材环节 - 导电剂龙头单吨盈利恢复,下半年单壁碳管显著放量;铝箔加工费基本见底,龙头盈利稳定;铜箔25H1加工费回升,高端品类占比提升,盈利逐步改善 [275][278][282] 分组3:固态电池 技术路线 - 收敛为硫化物为主,固态电解质是关键,聚合物已基本被淘汰,氧化物用于半固态,硫化物潜力最大,卤化物进展较快 [284][286] 产业化进程 - 25H2中试线落地,27年小批量装车,30年大规模量产,应用空间广阔;产品性能指标提升明显,仍将继续改进;长期降本路线清晰,降本空间广阔 [295][296][298] 材料与工艺 - 以固态电解质为核心,正负极迭代空间大;硫化物核心为硫化锂,工艺不断优化;新材料和新技术加速开发,如富锂锰基正极、锂金属负极蒸镀工艺等;前道干电极为趋势,后道等静压为壁垒 [302][303][307][310] 复合铜箔 - 具备降本优势,快充性能受影响,应用于中低端车型;宁德时代引领使用,25H2或加速落地 [313][315] 分组4:投资建议 - 聚焦价值锂电龙头和产业化加速的固态新技术,首推格局和盈利稳定龙头电池、结构件;其次看好具备技术升级优势和盈利改善空间的龙头;同时看好具备优质资源龙头;新技术方面,推荐固态产业化相关标的 [318]
1.5万人大裁员后,微软高管表态:想留下,就得学会AI,30%代码已由AI编写;英伟达、OpenAI齐进军AI浏览器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7-13 10:02
全球AI产业周报 为你精选过去一周(7.5-7.11)最值得关注的AI新闻和 国内外热门AI投融资事件 ,帮助大家及时了 解全球AI市场动向。 本周AI热点资讯 国内大事 上下滑动可查看长图 可灵AI推出可图2.1模型 7月10日,快手可灵AI上线可图2.1模型,在多个维度实现了全面升级,包括指令遵循能力的大幅提 升、人像美感和电影质感以及超180多种不同风格的响应能力,同时新模型还进一步增强了文字生成 效果。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可灵AI已累计生成超3.44亿图片和1.68亿视频。 (界面新闻) 智元机器人回应拟赴港IPO:不属实 7月10日,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上市目的地为港交所且正在推进港股IPO事宜。对此,智元机器人对 记者表示,上述消息不属实,智元机器人暂无赴港上市明确计划。7月8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 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收购其控股权。(中证金牛座) 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 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其离职原因尚未公开,下一步动向也暂无明确消息。谢剑硕士 毕业于武汉大学人工智能方向,2012 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加入百度,后在职攻读博士,并获得清华大 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曾是 ...
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 “迎接一个更加绿色、创新的巴西”
人民日报· 2025-07-13 05:55
首车下线仪式现场,不少当地民众兴奋地排队等待乘坐体验,并与展车合影留念(见图,本报记者宋亦 然摄)。53岁的当地居民若泽·维埃拉专门开车前来,他告诉记者:"我来看看这家更绿色、更现代化的 中国工厂,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电动汽车行驶在巴西的大街小巷。" "比亚迪工厂首车下线是巴西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巴西与中国合作的新篇章。我们已做好准备, 迎接一个更加绿色、创新的巴西。"巴伊亚州州长热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在仪式上表示,这座由中国企业 投资兴建的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承载着巴西发展绿色工业、实现能源转型的期待。2023年7月,比亚迪 宣布在卡马萨里市建设大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规划建成集整车、电池、电机等生产于一体的大型 生产基地综合体。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量将达15万辆新能源汽车,为当地创造约2万个就业岗 位。 比亚迪工厂在环保设计上体现着前瞻性理念。厂区采用太阳能光伏屋顶、雨水回收系统、智能能源管理 等绿色技术,部分动力电池计划实现本地制造,推动整车本土化生产。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比 亚迪将继续把自身技术优势与巴西本地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助力巴西实现绿色转型。 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伴随着机械的运转声 ...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智元入主上纬新材,xAI发布大模型Grok4-20250712
国海证券· 2025-07-12 2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问世并迭代,有望开辟比汽车更广阔市场空间,产业链将迎来“从 0 至 1”投资机遇 [16] - 本周智元入主上纬新材,xAI 发布大模型 Grok4,机器人从本体到零部件商持续开展产品迭代,推进业务合作和场景应用,探索规模化量产和商业落地,人形机器人产业或迎来“ChatGPT 时刻”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动态 - xAI 于 7 月 10 日发布大模型 Grok4,其训练时间达 Grok2 的 100 倍,从 Grok3 到 Grok4 大量算力投入到推理和强化学习,HLE 考试成绩远优于其他大模型 [5] - 7 月 7 日,比亚迪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协议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前沿研究 [6] - 7 月 10 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海将加快打造 5 个关键生产力工具,推进 6 大垂类应用 [6] - 7 月 7 日,星动纪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研发与量产落地 [7] - 7 月 8 日,小雨智造完成亿元级 A+轮融资,已研发通用机器人大脑,形成机器人大模型解决方案 [8] - 7 月 8 日,云深处完成近 5 亿元融资,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等 [9] - 7 月 16 - 20 日,第三届链博会将举行,湖北 22 家鄂企携 80 多件展品亮相人形机器人展台 [9] - 7 月 9 日,极智嘉在港交所上市,成“全球 AMR 仓储机器人第一股”,IPO 市值或超 210 亿元 [10] - 7 月 9 日,Hugging Face 桌面机器人 Reachy Mini 开放预订,推出无线版(449 美元)和精简版(299 美元) [10] - 7 月 9 日,首程控股旗下基金追加投资星海图 [11] - 近日,柯力传感战略投资他山科技,强化在机器人及智能传感领域布局 [11] 公司公告 - 7 月 8 日,上纬新材公告智元机器人至少收购其 63.62%股份,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恒岳 [12] - 7 月 9 日,蓝黛科技公告实际控制人拟转让 1.17 亿股股份(占总股本 18%),转让价款 13.48 亿元 [13] - 7 月 10 日,双环传动公告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与人数不超 358 人,股票来源为回购股份,占总股本 1.23% [14] - 7 月 10 日,福莱新材公告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激励对象 103 人,拟授予限制性股票 242.70 万股,占比 0.86% [15] - 7 月 8 日,伟创电气公告取得 6 项专利证书和 2 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16]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中坚科技等拥有核心部件积淀、积极入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 [16]
实际体验比亚迪“兆瓦闪充”:速度快,但普及关键在充电桩
观察者网· 2025-07-12 20:54
技术性能 -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实现1兆瓦(1000kW)充电功率,峰值充电速度达1秒2公里 [2] - 搭载该技术的汉L车型5分钟充电可从3%提升至61%,CLTC续航增加420km,与官方宣传一致 [4][6] - 实测最高充电功率达1002kW,显著优于多数800V高压平台纯电车型 [6][8] - 液冷充电线缆设计使重量轻且温控良好,充电后线缆表面温度略超体温 [8][10] 技术架构与适配性 - "超级e平台"采用全域1000V整车架构,电池、电机等部件具备"千伏级"承载能力 [2] - 低内阻"闪充电池"将最大充电电流提升至1000A,减少大电流充电产热 [2] - 技术兼容500V、750V公共桩,但最优体验需配套1000kW充电桩 [13] 充电设施布局 - 自建首批500座"兆瓦闪充站",计划全国建设4000多座 [14] - 充电站配置混合规格,含1根1000kW兆瓦闪充桩和2根400kW快充桩 [12] - 技术向全行业共享,已与e充电、南方电网、特来电等头部运营商合作共建 [14] 市场应用与行业影响 - 技术首发搭载于汉L、唐L车型,起售价控制在20-30万元区间 [12][14] -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与规模化优势构建技术壁垒,推动品牌重塑 [14] - 技术有望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加速补能生态形成,长期提升新能源车充电体验至燃油车水平 [14]
比亚迪这次玩大了
半佛仙人· 2025-07-12 13:16
智能驾驶行业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积累和事故兜底能力[11][12] - 比亚迪和特斯拉是行业内唯二具备完整数据链和保险牌照的车企[19][27] - 自动驾驶技术分级(L1-L5)不如事故责任归属重要[17][25] 比亚迪的竞争优势 - 在智能泊车环节率先实现事故兜底承诺[4][7] - 拥有行业领先的车辆数据积累速度[19] - 持有自有保险牌照可直接设计保险产品[27][28] - 形成"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保险兜底"的完整闭环[31]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 数据积累规模决定模型训练效果[20][21] - 保险赔付能力是技术落地的关键保障[12][24] - 事故责任归属清晰度影响消费者信任度[15][16] - 拥有保险牌照的车企具备显著竞争优势[27][30] 行业现状分析 - 多数车企缺乏足够道路数据支撑模型训练[30] - 保险代理公司与车企存在数据壁垒[30] - 事故赔付承诺成为检验技术真实性的试金石[6][18] - 无人出租车/高铁等已解决责任归属问题[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