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颐海国际(01579) - 2019 - 年度财报
01579颐海国际(01579)2020-04-20 16:5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1579[1][6] - 成都悦颐海于2014年4月2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6] -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6862[8] - 简阳市静远投资有限公司由张勇先生及舒萍女士持有68%,施永宏先生及其妻子持有32%[9] - 馥海(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拥有60%股权的附属公司[9] - 蜀海供应链间接由控股股东张先生及舒女士及其联系人持有约52.17%,由施先生及其妻子持有约24.65%[12] - 四川海底捞直接由张先生及舒女士持有约33.5%、由静远投资持有约50%及由施先生及其妻子持有16%[14]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01美元[12] - 新派上海由张勇及舒萍控制约62.70%股权,施永宏及其妻子控制约29.7%股权[15] - 优鼎优由张勇及舒萍间接控制约31.76%股权、施永宏及其妻子间接控制约15.71%股权、苟轶群间接控制约0.86%股权[15] 重要日期及协议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0年5月22日下午二时正于北京举行[6] - 成都租赁协议于2018年7月6日订立[6] - 产品互供框架协议于2018年7月6日订立[8] - 年报付印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0年4月9日[11] - 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日期为2016年7月13日[11] - 总销售协议日期为2016年6月24日[11] - 公司与控股股东于2016年6月25日订立不竞争承诺[11] - 公司于2016年6月30日刊发招股章程[11] - 四川海底捞与颐海上海于2016年6月24日订立仓储服务协议[9] - 颐海上海与新派上海于2017年7月11日订立投资合作协议[9] 人员变动 - 郭强于2019年3月26日起被委任为执行董事[17][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收入4282488千元,2018年为2681373千元,2017年为1646221千元,2016年为1088014千元,2015年为847339千元[25] - 2019年公司期内溢利795005千元,2018年为547904千元,2017年为261090千元,2016年为186720千元,2015年为124547千元[25] - 2019年公司资产总额3311751千元,2018年为2462039千元,2017年为1806691千元,2016年为1423666千元,2015年为589364千元[27] - 2019年公司负债总额583604千元,2018年为422318千元,2017年为300882千元,2016年为157461千元,2015年为447440千元[27] - 2019年公司销售收益4282500千元,同比增长59.7%[30] - 2019年公司净利润795000千元,同比增长45.1%[30]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至718600千元,同比增长38.8%[30] - 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为42.8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9.7%;净利润为7.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1%;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38.8%至7.186亿人民币[32][48] - 2019年公司收入达人民币4,282.5百万元,同比增长59.7%;净利润人民币795.0百万元,同比增长45.1%[50][62][65] - 2019年线上销售额从2018年的人民币217.4百万元,同比增长26.4%至人民币274.9百万元[54][58] - 2019年公司总收入42.82亿元,较2018年的26.81亿元增加59.7%[95][98] - 2019年来自海底捞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收入为16.632亿元,占总收入38.8%,同比增长41.4%[116][119] - 2019年经销商收入为23.043亿元,占总收入53.8%,同比增长82.4%[116][120] - 2019年电商收入为2.749亿元,占总收入6.4%,同比增长26.4%[116][120] - 2019年第三方餐饮企业收入为0.12638亿元,占总收入0.3%,2018年为0.21597亿元,占0.8%[116] - 2019年一次性销售活动收入为0.27478亿元,占总收入0.6%,2018年为0.03035亿元,占0.1%[116] - 2019年公司向关联方销售收入为16.632亿元,同比增长41.4%[121] - 2019年公司向经销商销售收入为23.043亿元,同比增长82.4%;电商渠道销售收入为2.749亿元,同比增长26.4%[122] - 2019年公司华北地区收入为19.24586亿元,占比44.9%;华南地区收入为21.99216亿元,占比51.4%;海外市场收入为1.58686亿元,占比3.7%[123]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18年的16.425亿元增加60.8%至2019年的26.411亿元[124][126] - 公司毛利从2018年的10.389亿元增加58.0%至2019年的16.414亿元,毛利率从38.7%降至38.3%[130][134] - 公司经销开支从2018年的2.415亿元增加58.7%至2019年的3.833亿元,占收入比例为9.0%与2018年持平[131][135]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18年的1.632亿元增加62.7%至2019年的2.656亿元,占收入比例从6.1%微增至6.2%[132][136]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18年的8620万元下降8.4%至2019年的7900万元[133][137] - 公司融资收入净额从2018年的1010万元增加118.8%至2019年的2210万元[138][143] - 公司净利润从2018年的5.479亿元增加45.1%至2019年的7.9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从0.534元增至0.741元,净利率从20.4%降至18.6%[141] - 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从2018年的7.305亿元增加49.7%至2019年的10.936亿元[144]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18年的1.826亿元增加63.5%至2019年的2.986亿元,有效税率从25.0%上升至27.3%[145] - 公司净利润从2018年的5.479亿元增加45.1%至2019年的7.95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从0.534元增加至0.741元,净利率从20.4%降低至18.6%[14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364亿元,2018年为11.799亿元[150][15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7.6%,2018年为17.2%[151][15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约为2.973亿元,2018年为2.758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46.4天下降到39.1天[153][15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账款约为2.692亿元,2018年为2.069亿元,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2.7天降低到20.0天[154][15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付账款约为2.174亿元,2018年为1.887亿元,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35.6天降低到27.7天[160][167] 公司运营策略 - 2019年公司持续深化组织变革,优化组织结构,创新和优化人员激励机制,在销售体系引入“合伙人裂变”[31][33][35][38] - 2019年公司重组研发部门为产品研发工作室,优化战略研发部职能,成立研究院提升研发能力[36][39] - 2019年公司聚焦核心品类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共开发42款新产品[37][39] - 2019年公司启动海外市场供应链建设,新设马来西亚合资工厂并推进海外代加工工厂洽谈[42][44] - 2019年公司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增强研发能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31][33][39] - 2019年公司重视消费者对健康与营养的追求,开展“清洁标签”专项课题研究[37][39] - 2019年公司深化组织变革,挖掘人员潜能,提升运营效率[31][33] - 2020年公司将适应新环境,把握机遇,秉承核心价值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43][45] - 2019年公司开发了42种新品[55][58] - 2019年公司引入销售“合伙人裂变”,下半年修订合伙人竞争及淘汰机制细则[56][58] - 2019年公司配合海底捞推广火锅餐厅千人千味锅底产品,开发适合当地要求的锅底配方及特色风味锅底[57][59] - 2018年初公司实行“合伙人”激励机制,取代销售目标达成率考核方式,提升销售额增速及费用使用效率[70][72] - 2019年公司实行“合伙人裂变”制度和“PK制度”,维持渠道人力供应,激励业务发展[71] - 2019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提升配送服务激励外部经销商,建立六个区域物流分仓,实行“零库存”[73][75] - 2019年公司继续多品牌战略,优化品牌架构,以“产品项目制”激励员工开发新品[79][82] - “产品项目制”自2018年开始施行,提升新产品开发效率和员工积极性[80][82] - 公司在电商渠道以加强消费者互动体验为策略,在重点促销期表现不俗[74][76] - 公司严格控制渠道库存,建立区域物流分仓和实行“零库存”以保证渠道健康发展[73][75] - 2020年公司将产品开发、渠道建设、终端营销、海外扩展和供应补充作为策略重点[184][188] - 产品开发以多品牌细分场景和类别,以“让美味变轻松”为主题,运用“产品项目制”引入新品[185][188] - 渠道建设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优化下沉销售渠道,优化人员激励政策[186][188] - 终端营销以“亲情化”管理服务经销商和售点,深化与经销商合作关系[187][189] 生产基地建设 - 河北霸州新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南车间2019年9月投产,北车间预计2020年8月前投产[61][64] - 安徽马鞍山二期新生产基地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准备进入土建阶段[61][64] - 2019年下半年河南漯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开始建设[61][64] - 霸州一期工程预期带来超7万吨产能,南车间2019年9月投产,北车间预计2020年8月投产,二期预计2022年底完成[194][196] - 马鞍山项目计划总产能15万吨,预计2021年底前投产6万吨,2023年全部建成投产[198][200] - 漯河生产基地2019年下半年开始建设,预计2021年底前投产,一期预期产能15万吨,二期设计产能15万吨,预计2024年投产[199][200]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分销商覆盖中国31个省级地区、港澳台以及49个海外国家和地区[4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经销商覆盖中国31个省级地区与港澳台地区,以及49个海外国家和地区[5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电商平台有5家旗舰店,电商渠道销售收入为2.749亿元,同比增长26.4%[74][7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向关联方销售收入为16.632亿元,同比增长41.4%[78][8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61款火锅调味料产品、37款中式复合调味料产品和12款方便速食产品[85][86][94][97] - 2019年公司新增8款中式复合调味料、7款火锅调味料、2款自加热小火锅、3款自加热米饭、4款即食酱、4款休闲食品和14款标准化餐饮装产品[94][97] - 2019年火锅调味料第三方收入12.21亿元,销量42311吨,平均售价28.9元/公斤;关联方收入15.92亿元,销量65666吨,平均售价24.2元/公斤[88] - 2019年中式复合调味料第三方收入3.45亿元,销量13775吨,平均售价25.1元/公斤;关联方收入0.49亿元,销量2075吨,平均售价23.8元/公斤[88] - 2019年方便速食第三方收入9.78亿元,销量22817吨,平均售价42.9元/公斤;关联方收入0.20亿元,销量519吨,平均售价39.5元/公斤[88] - 2019年其他产品收入0.75亿元,销量13081吨,平均售价5.7元/公斤[88]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