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颐海国际(01579)
icon
搜索文档
大众品25年中报总结:龙头韧性凸显,重视牧业、餐饮链估值修复机会
华源证券· 2025-09-10 14: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龙头韧性凸显 重视牧业和餐饮链估值修复机会[5] - 啤酒行业成本下行和费率改善贡献盈利增长 但结构升级承压 后续机会以个股为主[5][24] - 牧场企业基本面最承压阶段或已过去 奶价企稳和牛肉价格上涨预期下利润有望大幅增厚[6][45] - 休闲食品渠道景气度分化 营收逻辑向盈利逻辑切换[7][27] - 餐饮链基本面加速触底 政策调整和消费旺季有望催化修复[8][31] 啤酒行业 - 全国性啤酒企业收入利润表现稳健 青岛啤酒25H1收入204.91亿元同增2.11% 华润啤酒收入239.42亿元同增0.83%[13][14] - 区域性啤酒企业业绩弹性更优 燕京啤酒25H1收入85.58亿元同增6.37% 珠江啤酒收入31.98亿元同增7.09%[13][14] - 成本端大麦价格同比降0.4% 瓦楞纸同比降0.7% 玻璃同比降27.3% 贡献毛利率提升[18][19] - 费用率改善显著 燕京啤酒销售费用率降0.54个百分点 毛销差提升2.68个百分点[22] - 吨价增速收窄 盈利增长主要来自成本和费用改善[24] 休闲食品行业 - 渠道景气度分化 量贩零食和会员制商超保持高势能 传统商超渠道被分流[7][25] - 万辰集团25H1净利率3.85% 提升2.54个百分点 盐津铺子净利率12.57%[27] - 毛利率受渠道结构影响 万辰集团毛利率11.4% 盐津铺子毛利率29.7%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27] - 魔芋等品类红利成为业绩关键 卫龙和盐津通过魔芋爆品放量[7][25] - 建议关注盐津铺子 卫龙美味 万辰集团和西麦食品[7][27] 餐饮及供应链 - 25H1全国餐饮收入2.75万亿元同增4.3% 增速低于去年同期7.9%[29] - 6月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4% 为202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9] - 北京规模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利润总额下滑67%[29] - 客单50-100元大众休闲正餐表现较好 绿茶集团25H1收入22.90亿元同增23.1% 利润2.34亿元同增34.0%[30][32] - 海底捞25H1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利润17.59亿元同比下降13.7%[32] - 餐饮供应链建议关注安琪酵母 立高食品 安井食品和颐海国际[8][35] 牧场行业 - 牧场企业收入承压 现代牧业25H1收入60.73亿元同比下降5.4% 中国圣牧收入14.44亿元同比下降3.1%[36][37] - 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 现代牧业亏损9.13亿元 中国圣牧亏损0.48亿元[37] - 主产区生鲜乳价格从2021年4.38元/公斤降至当前3.02元/公斤 降幅边际收窄[38][42] - 牛肉批发价格65.32元/公斤 较3月均价上涨12.1%[42] - 原奶价格预计Q4企稳 牛肉价格上涨有望增厚淘牛收入[38][42] - 重点推荐中国圣牧 建议关注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6][45]
颐海国际(01579.HK)2025年中报点评:第三方业务韧性凸显 B端和海外驱动增长
格隆汇· 2025-09-09 12:20
机构:华创证券 研究员:饶临风 收入结构优化,第三方韧性凸显。总营收同比基本持平之下结构显著变化:其中,第三方收入达20.64 亿元(占比70.5%,同比+6.5%),驱动整体增长。其中B 端餐饮客户收入达1.55 亿元(同比 +131.7%),主要因定制化产品及新客户拓展;经销商渠道收入为17.27 亿元(同比+2.1%),受益于终 端精细化管理和新品渗透。关联方方面,收入为8.64 亿元(占比29.5%,同比-12.7%),主要由于海底 捞等关联方火锅底料需求减少及产品定价调整。 毛利率承压,费用管控相对平缓。2025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9.5%(同比-0.5pcts),主要由于关联 方毛利率下降(火锅底料毛利率14.7%→13.8%;方便速食14.8%→13.9%)以及B 端低毛利产品占比提 升。费用率优化:因物流成本上升,经销开支率为12.6%(同比+0.6pcts),但广告营销开支同比缩减 35.4%,部分对冲压力;随人才储备及租金增加,行政开支率达5.3%(同比+0.5pcts),变动相对平 缓,费用管控相对有效。 第三方和供应链驱动增长,B 端与海外双线释放产能。随公司产业链延伸增加半成品储 ...
颐海国际(01579):第三方业务韧性凸显,B端和海外驱动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9-07 22:47
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维持) 目标价18.68港元 [2][8] 核心观点 - 第三方业务韧性凸显 B端和海外驱动增长 [2][8] - 关联方收入下滑拖累整体增长但B端定制化业务高增 海外布局加速 [8] - 财务结构稳健 现金储备15.2亿元 资产负债率13.5%且无银行借款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9.27亿元(同比持平) 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0.4%) 净利率10.6%(同比-0.6个百分点) [2] - 经营利润4.30亿元(同比+4.0%) 每股盈利31.90分(同比+0.4%) 中期派息每股0.3107港元(派息比例89%) [2] - 2025E/2026E/2027E营收预测66.70亿元/72.23亿元/77.98亿元 同比增速2.0%/8.3%/8.0% [4]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7.68亿元/8.41亿元/8.96亿元 同比增速3.9%/9.4%/6.6% [4] - 2025E/2026E/2027E每股盈利预测0.74元/0.81元/0.86元 对应PE 16.5倍/15.1倍/14.1倍 [4] 业务结构分析 - 第三方收入20.64亿元(占比70.5% 同比+6.5%) 其中B端餐饮客户收入1.55亿元(同比+131.7%) 经销商渠道收入17.27亿元(同比+2.1%) [8] - 关联方收入8.64亿元(占比29.5% 同比-12.7%) 因海底捞等关联方火锅底料需求减少及产品定价调整 [8] - 火锅底料第三方收入9.25亿元(同比+7.5%) 牛油底料(+20.5%) 蘸料(+12.6%)表现亮眼 [8] - 复调第三方收入4.51亿元(同比+4.8%) 鱼调料(+15.1%) 24道菜系列(+17.5%)贡献增量 [8] - 方便速食收入6.45亿元(同比+3.5%) "回家煮"系列收入0.37亿元(2024年同期仅0.08亿元) [8] 盈利能力与费用 - 毛利率29.5%(同比-0.5个百分点) 因关联方毛利率下降及B端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8] - 经销开支率12.6%(同比+0.6个百分点) 因物流成本上升 但广告营销开支同比缩减35.4% [8] - 行政开支率5.3%(同比+0.5个百分点) 因人才储备及租金增加 [8] 增长驱动因素 - B端定制化服务组建专项团队对接餐饮客户 提供口味转化方案 [8] - 海外布局加速 泰国工厂产能爬坡辐射东南亚市场 覆盖海外49个国家和地区 [8] - 存货周转天数37天(2024年末为34天) 推进供应链转型升级 [8] 估值与预测 - 基于2025年23倍PE给予目标价18.68港元 [8] - 2025E/2026E/2027E预测ROE 15.5%/14.6%/13.5% ROA 12.3%/11.8%/11.0% [9] - 2025E/2026E/2027E预测每股经营现金流1.14元/1.16元/1.31元 每股净资产5.15元/5.96元/6.82元 [9]
颐海国际(0157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30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亿股,面值0.00001美元,法定/注册股本为5万美元[1] - 2025年8月,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和法定/注册股本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0.367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367亿股[3] - 2025年8月,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和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3]
颐海国际(01579.HK):第三方销量表现稳健 海外渠道进展顺利
格隆汇· 2025-08-28 20:0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27亿元,同比下滑0.25% [1] - 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0.39% [1] - 归母净利率为10.6%,同比基本持平 [2] 收入结构 - 关联方收入8.6亿元,同比下滑12.7% [1] - 第三方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6.5% [1] - 第三方B端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31.7% [1] 关联方业务表现 - 火锅调味料收入7.6亿元,同比下滑14.6% [1] - 中式复调收入0.4亿元,同比增长69.7% [1] - 方便速食收入0.8亿元,同比下滑17.0% [1] 第三方业务表现 - 火锅调味料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7.5% [1] - 中式复调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4.8% [1] - 方便速食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3.5% [1] - 牛油底料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蘸料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2.6% [1] - 鱼调料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15.1% [1] - 24道菜收入0.3亿元,同比增长17.5% [1] 销量与单价变动 - 关联方火锅调味料销量同比下滑11.2%,单价同比下滑3.7% [1] - 第三方火锅调味料销量同比增长13.3%,单价同比下滑5.1% [1] - 第三方方便速食销量同比增长15.1%,单价同比下滑10.1% [1] 成本与费用 - 毛利率29.5%,同比下滑0.5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12.6%,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11.6%,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中期派息每股0.3107港元,合计分红2.93亿元 [2] - 分红率达95% [2] 海外业务与产能 - 海外业务占比不足10% [2] - 东南亚供应中心建设有望提供产能支撑 [2]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5.0% [3] - 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7.9% [3] - 2027年预计营业总收入78.9亿元,同比增长6.5% [3]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4.6% [3] - 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11.1% [3]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8.8% [3]
颐海国际(1579.HK):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第三方B端营收表现亮眼
格隆汇· 2025-08-28 20:06
核心业绩表现 - 25H1实现收入29.2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0.02%) 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微增(+0.39%)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3107港元合计2.75亿元人民币 分红比例达88.9% [1][4] 分产品收入结构 - 火锅调味料收入16.83亿元同比-3.7% 其中第三方收入增7.5%而关联方收入降14.6% [1] - 中式复合调味料收入4.92亿元同比+8.2% 第三方与关联方收入分别增4.8%和69.7% [1][2] - 方便速食收入7.09亿元同比+1.2% 第三方收入增3.5%而关联方收入降17.0% [1][2] - 其他产品收入0.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8.7% [1] 细分产品表现 - 牛油火锅底料营收同比+20.5% 蘸料营收同比+12.6% [1] - 鱼调料营收同比+15.1% 24道菜系列营收同比+17.5% [2] - 回家煮系列营收同比大幅增长373% [2] 渠道表现 - 第三方渠道收入20.64亿元同比+6.5% 关联方渠道收入8.64亿元同比-12.7% [3] - 经销商渠道收入18.83亿元同比+7.1% 电商渠道收入1.76亿元同比+0.3% [3] - 第三方火锅调味料/复调/方便速客单价分别同比-5.1%/-5.3%/-10.1% [3]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29.5%同比-0.4个百分点 主因B端业务快速增长及海外业务规模效应有限 [3] - 销售费用率12.6%同比+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5.3%同比+0.5个百分点 [3] - 汇兑收益0.14亿元及政府补助0.68亿元推动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16%至0.91亿元 [3][4] - 归母净利润率10.6%同比+0.1个百分点 [3] 业务发展重点 - B端业务第三方营收同比增长131.7%至1.55亿元 已组建专门销售团队 [4] - 海外业务以直营方式聚焦东南亚市场 并拓展非洲/印度/南美及中东市场 [4] - 海外产品办证进度推进 25年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 [4] 业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12/8.99/9.92亿元 较前次下调5.0%/6.8%/7.1% [5] - 当前股价对应25年PE为17倍 维持买入评级 [5]
中国必选消费品8月成本报告:现货成本小幅回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19:15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中国必选消费品行业的详细总结,严格遵循任务要求,排除了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无关内容。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11家公司中,10家获得"优于大市"(Outperform)评级,1家为"中性"(Neutral)评级 [1] - 具体公司评级:百威亚太(Neutral),华润啤酒、海底捞、康师傅、中国飞鹤、优然牧业、颐海国际、达势股份、现代牧业、澳优、九毛九均为Outperform [1] 核心观点 - 8月中国必选消费品现货成本指数普遍小幅回升,期货成本指数多数下跌 [3][8] - 监测的6大类消费品成本呈现分化态势:方便面/速冻食品/软饮料/乳制品/啤酒现货成本指数环比上升,调味品现货成本指数微降 [3][8] - 年初至今多数品类成本指数仍为负增长,显示整体成本压力较年初有所缓解 [10][11] 分行业成本变化 啤酒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12.44,环比上升0.39%,期货成本指数116.90,环比下降6.06% [10][11][12]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4.17%,期货指数累计下降6.16% [10][11][13] - 玻璃价格先涨后跌,现货/期货价格环比+0.3%/-13.9%;铝材价格持平;进口大麦价格稳定 [4][12] 调味品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01.44,环比下降0.16%,期货成本指数102.90,环比下降5.93% [10][11][16]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1.76%,期货指数累计下降6.01% [10][11][16] - 大豆价格分化,现货/期货环比+1.0%/-5.7%;白砂糖现货/期货价格-1.5%/-3.2% [4][16] 乳制品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01.26,环比上升0.7%,期货成本指数92.47,环比下降1.44% [10][11][19]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3.2%,期货指数累计下降2.11% [10][11][20] - 生鲜乳价格下滑至3.02元/公斤;玉米价格环比持平;豆粕价格环比下降0.3% [5][19] 方便面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02.85,环比上升1.3%,期货成本指数103.90,环比下降2% [10][11][23]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3.01%,期货指数累计下降4.21% [10][11][24] - 棕榈油价格上行,现货/期货环比+5.7%/+7.2%;小麦价格整体疲软 [5][23] 速冻食品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18.39,环比上升1.15%,期货成本指数117.76,环比上升0.97% [10][11][27]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1.83%,期货指数累计下降2.74% [10][11][28] - 蔬菜价格环比上升10.0%,同比下降20.9%;猪肉价格震荡调整 [6][27] 软饮料行业 - 现货成本指数107.18,环比上升0.78%,期货成本指数110.40,环比下降5.63% [10][11][31] - 年初至今现货指数累计下降4.99%,期货指数累计下降8.6% [10][11][32] - PET价格稳弱运行;瓦楞纸价格环比上升5.2% [6][31] 原材料价格变动 - 包材现货:纸/玻璃/易拉罐/塑料价格环比变动+5.23%/+0.31%/+0.04%/-1.64% [9] - 农产品原料:棕榈油现货环比+5.71%,大豆现货环比+1.01%,蔬菜环比+9.98% [9] - 能源价格:柴油现货环比下跌1.39%,布油期货环比下跌1.04% [9]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8
国信证券· 2025-08-28 10:57
核心观点 - 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L2级以上功能渗透率达29.7%,激光雷达、高像素摄像头及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需求提升[13][14] - 医药生物板块关注国产创新药进展,WCLC及ESMO会议将公布多项临床数据,出海趋势强化[15][16] - 有色金属企业受益于量价齐升,铜、金、铝等产品价格上涨及产量增长推动业绩改善[18][20][22] - 消费板块表现分化,美妆、食品饮料企业通过多品牌矩阵及渠道优化应对需求压力[28][64][65] - 房地产及物业公司聚焦现金流管理与业务优化,销售拿地表现优于行业平均但盈利承压[33][34][37] 行业与公司研究总结 汽车智能化 - 2025年6月L2级以上乘用车渗透率29.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高速NOA渗透率29.9%[14] - 前视摄像头渗透率67.6%,其中800万像素占比39.7%,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14] - 激光雷达渗透率10%,华为、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市占率分别为47%、29%、20%[14] - 英伟达驾驶芯片占比53.5%,同比提升25.4个百分点[14] - 推荐标的包括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地平线、速腾聚创等[13][14] 医药生物 - 2025年WCLC会议将展示康方生物AK112、恒瑞医药SHR-4849等国产创新药临床数据[16] - 医药板块市盈率40.45倍,处于近5年83.46%分位数,中药子板块上涨2.86%[15] - 创新药出海趋势加强,临床数据全球竞争力提升[16] 有色金属 - 洛阳钼业H1归母净利润86.7亿元(+60%),铜产量18.3万吨(+10%),钴产量3.07万吨(+6.4%)[18] - 云铝股份H1归母净利润27.7亿元(+9.9%),电解铝产能308万吨,中期分红比例40%[20] - 紫金矿业H1归母净利润232.92亿元(+54.41%),矿产金产量41.19吨(+16.3%),拟分拆黄金业务上市[22][23] - 兴业银锡锡产量3589.82吨(-20.6%),主因银漫矿业停产影响[25][27] 消费 - 珀莱雅H1营收53.62亿元(+7.21%),彩棠品牌收入7.05亿元(+21.11%),线上渠道占比95.39%[28][29] - 三全食品H1营收35.68亿元(-2.66%),C端收入29亿元(-1.5%),毛利率22.7%(-2.2pct)[64][65] - 颐海国际第三方收入20.6亿元,海外渠道拓展顺利[67] 房地产与物业 - 绿城中国H1归母净利润2.1亿元(-89.7%),销售额1222亿元(-3%),一二线土储占比80%[33][34] - 保利发展H1归母净利润27亿元(-63.5%),销售额1452亿元(-16.3%),现金短债比2.9倍[37][38] - 保利物业H1营收84亿元(+8%),在管面积8.3亿平方米,第三方占比65.9%[31][32] 化工与材料 - 金发科技H1营收316.36亿元(+35.5%),改性塑料销量130.88万吨(+19.74%)[53][54] - 东岳集团H1归母净利润7.79亿元(+153%),制冷剂板块盈利10.30亿元(+209.77%)[56][57] - 中材科技H1归母净利润10.0亿元(+114.9%),玻纤毛利率26%(+10.7pct)[42][43] 科技与制造 - 汇川技术H1净利润增长40%,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顺利[10] - 兆易创新Q2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45%,产品多元化布局[10] - 思摩尔国际雾化主业修复,HNB与雾化医疗业务增长[10] 市场数据 - A股主要指数下跌,上证综指跌1.75%,深证成指跌1.42%,成交金额3.2万亿元[2][12] - 美股纳斯达克跌0.48%,S&P500跌0.44%,恒生指数跌1.26%[5]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2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7:32
南向资金净流入排名 - 阿里巴巴-W净流入5.81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一 收盘价124.5港元(+5.51%)[1][2] - 康方生物净流入5.41亿港元位列第二 净流入比达25.36%[1][2] - 香港交易所净流入4.34亿港元位列第三 净流入比为8.05%[1][2] - 快手-W净流入4.28亿港元位列第四 净流入比9.49%[2] - 地平线机器人-W净流入4.01亿港元位列第五 净流入比12.5%[2] 南向资金净流出排名 - 盈富基金净流出23.96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比-15.71%[1][2] - 小米集团-W净流出15.24亿港元位列第二 净流出比-16.1%[1][2] - 中芯国际净流出8.45亿港元位列第三 净流出比-6.12%[1][2] - 中国海洋石油净流出7.08亿港元位列第四 净流出比高达-30.57%[2] - 泡泡玛特净流出4.18亿港元位列第五 净流出比-11.33%[2] 净流入比排名 - 泉峰控股以51.6%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一 实际净流入2433.31万港元[1][2] - 森松国际净流入比49.91%位列第二 净流入5468.28万港元[1][2] - GX中国净流入比43.94%位列第三 净流入128.94万港元[1][2] - 中煤能源净流入比41.26%位列第四 净流入1.06亿港元[3] - 伟禄集团净流入比40.46%位列第五 净流入1563.95万港元[3] 净流出比排名 - 颐海国际以-51.63%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6947.32万港元[1][3] - 周黑鸭净流出比-49.54%位列第二 净流出2011.78万港元[1][3] - 康基医疗净流出比-46.09%位列第三 净流出3083.18万港元[1][3] - 大唐新能源净流出比-45.97%位列第四 净流出626.65万港元[3] - 深圳国际净流出比-45.73%位列第五 净流出3839.18万港元[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关联 - 阿里巴巴-W在资金净流入5.81亿港元同时股价上涨5.51%[2] - 长飞光纤光缆虽净流出2.42亿港元但股价大幅上涨26.76%[2] - BRILLIANCE CHI在净流出2.99亿港元情况下股价仍上涨10.34%[2] - 九兴控股在净流入4576.54万港元同时股价上涨9.04%[3]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净流入2422.46万港元伴随股价上涨6.98%[3]
颐海国际(01579):2025 年中报点评: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第三方B端营收表现亮眼
光大证券· 2025-08-27 19:3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17倍 [1][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9.27亿元 同比微增0.02% 归母净利润3.09亿元 同比微增0.39% [4] - 中期股息每股0.3107港元 合计派发2.75亿元人民币 分红比例达88.9% [4] - 归母净利润率为10.6% 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7] 分产品收入结构 - 火锅调味料收入16.83亿元(同比-3.7%) 其中第三方收入增长7.5% 关联方收入下降14.6% [5] - 中式复合调味料收入4.92亿元(同比+8.2%) 其中第三方收入增长4.8% 关联方收入大幅增长69.7% [5] - 方便速食收入7.09亿元(同比+1.2%) 其他产品收入0.44亿元(同比+78.7%) [5] - 牛油火锅底料营收同比增长20.5% 蘸料营收增长12.6% 鱼调料营收增长15.1% [5] - 24道菜系列营收增长17.5% 回家煮系列营收同比暴增373% [5] 渠道表现分析 - 第三方渠道收入20.64亿元(同比+6.5%) 关联方渠道收入8.64亿元(同比-12.7%) [6] - 经销商渠道收入18.83亿元(同比+7.1%) 电商渠道收入1.76亿元(同比+0.3%) [6] - 第三方火锅调味料/复调/方便速客单价分别同比下降5.1%/5.3%/10.1% [6] - 关联方自营同店销售同比下降9.7% [6]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29.5%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主因低毛利率B端业务占比提升 [7] - 第三方毛利率下降1.7个百分点 关联方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 [7] - 销售费用率12.6%(同比+0.6ppt) 管理费用率5.3%(同比+0.5ppt) [7] - 汇兑收益0.14亿元 政府补助0.68亿元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16%至0.91亿元 [7] 增长动力与战略布局 - 第三方B端营收同比增长131.7%至1.55亿元 [8] - 组建专门B端类底料销售团队 通过质价比较优势拓展大B与小B客户 [8] - 海外市场以直营聚焦东南亚 并拓展非洲、印度、南美洲与中东市场 [8] - 海外产品办证进度推进 2025年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 [8]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12/8.99/9.92亿元(较前次下调5.0%/6.8%/7.1%) [9]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5.4%/7.7%/7.4% [10] - 对应EPS预测为0.78/0.87/0.96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