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是定制电线互连方案供应商,有近30年行业经验,2020 - 2021年扩大业务规模,涵盖数字电线和汽车配行业务[3][7]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在中国上海、苏州及惠州拥有生产设施[3][7] - 公司按合约生产服务基准供应电线产品,收到客户订单后定制生产[4][7] - 公司愿景是成为电缆互连产品领先供应商和“优选供应商”[5][8] - 公司策略是成为5G电讯等领域电线和高性能互连产品的一级供应商及市场领导者[6][8] - 公司竞争优势包括适应B2B2B模型、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生产平台可定制灵活、生产能力高效且质量控制严格、与市场领导者有长期稳定业务关系[7]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柯天然和黄志权、非执行董事罗仲炜、独立非执行董事何显信等[10] - 公司核数师是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执业会计师[1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等多家银行[10] - 公司股份代号为1729[10] 财务数据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7.40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4.417亿港元增长20.7%[11] - 同期,公司毛利为3.084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038亿港元增长1.5%[11] - 期内溢利总额经调整后为1.14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48亿港元下降14.8%;未经调整为914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07亿港元下降30.1%[11] - 每股基本盈利经调整后为6.2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7.3港仙下降15.1%;未经调整为5.0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7.1港仙下降29.6%[11] - 2021年1 - 9月平均铜价为每吨9531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956美元上升60.0%[13] - 公司于2021年5月调整售价(不包括铜部件)5%至8%[13] - 2021年1 - 9月,公司毛利率为17.7%,较2020年同期的21.1%下降3.4个百分点[11] - 净利率经调整后为6.6%,较2020年同期的9.4%下降2.8个百分点;未经调整为5.3%,较2020年同期的9.1%下降3.8个百分点[11] - EBITDA/收益为11.2%,较2020年同期的14.9%下降3.7个百分点[11]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17.4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88亿港元或20.7% [14][15][17][18]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溢利1.5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40万港元或17.0%,经营利润率降至9.1% [14] - 报告期内,平均铜价从每吨5956美元涨至9531美元,涨幅60.0%,影响约1.7亿港元,占收益9.8% [17][18] - 撇除铜价影响,公司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1.288亿港元或8.9% [17][18] - 收益增加主要因海外市场重启发带动数字电线分部增长及电线组件分部有机增长[17][18] - 报告期内公司总营收为17.4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417亿港元增加2.988亿港元,增幅20.7%[19]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为3.7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0万港元,增幅1.9%,订单维持高出货水平[19][22] - 电讯业务营收为2.8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80万港元,降幅8.4%,5G产品订单稳定且利润率改善[19][20][23] - 医疗设备业务营收为1.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50万港元,增幅34.8%,新冠疫情刺激订单增加[19][20][23] - 工业设备业务营收为59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80万港元,增幅57.5%,市场重启带动订单增长[19][21][23] - 汽车业务营收为1210万港元,仅为报告期内一个月的收益,公司于8月31日完成汽车配线束业务收购[19][22][23] - 网络电缆业务营收为8.3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17亿港元,增幅47.8%,排除铜价影响后增加1.143亿港元,增幅20.1%[24] - 特种电缆业务营收为45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60万港元,降幅31.4%,排除铜价影响后减少2910万港元,降幅44.3%[25] - 报告期内毛利为3.08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60万港元,增幅1.5%,毛利率从21.1%降至17.7%[26] - 报告期内经营利润(不含收购专业费用等)为1.5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40万港元,降幅17.0%,经营利润率从13.2%降至9.1%[26] - 报告期其他收入1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20万港元减少82.6%,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650万港元及手续费收入减少130万港元[27][28] - 网络电线报告期收益8.3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681亿港元增加47.8%,撇除铜价影响增加20.1%[27] - 特种线报告期收益45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560万港元减少31.4%,撇除铜价影响减少44.3%[27] - 报告期经营溢利1.5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0%,经营利润率从13.2%降至9.1%,EBITDA占收益比率从15.2%降至11.3%[27] - 报告期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收益38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00万港元,主要因收购GPIM Group收益320万港元[29][34] - 报告期经营开支总额1.5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3%,占集团收益百分比从8.2%增至9.0%[29][34]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430万港元增至3220万港元,增加32.5%,占集团收益百分比从1.7%增至1.8%[30][35] - 行政开支从5880万港元增至6640万港元,增加12.9%,占收益百分比从4.1%降至3.8%[31][35] - 报告期研发开支57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0.8%,占集团收益百分比从2.5%增至3.3%[32][35] - 报告期融资成本为20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390万港元[37] - 报告期集团溢利总额为91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30万港元或30.1% [37] - 扣除相关费用和税项后,溢利总额为1.149亿港元,净利率为6.6%,去年同期为9.4% [37] - 税项开支由去年同期的2620万港元增至报告期的4350万港元,实际税率由16.7%升至32.2% [37] - 报告期每股基本盈利为5.0港仙,去年同期为7.1港仙[37]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港仙,总额约1840万港元[3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股东资金约为9.303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增加7780万港元或9.1%,每股股东资金由0.46港元增加10.9%至0.51港元[4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209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增加41.1% [4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为11.276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增加1.154亿港元或11.4% [46] - 报告期内,集团投资3970万港元购置有形资产,资金全部来自内部资源[4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为2520万港元和710万港元[4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19.6%,2021年3月31日为117.1% [47][5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84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8.40432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48][5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六个月收益为17.40522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4.41677亿港元增长20.73%[100] - 期内毛利为3.08364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03773亿港元增长1.51%[100] - 期内溢利为9144.5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0671亿港元下降30.02%[100] - 基本每股盈利为4.95港仙,摊薄每股盈利为4.90港仙,2020年同期均为7.09港仙[10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77557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1.47298亿港元增长2.64%[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74515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4.51666亿港元增长29.13%[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5.99334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2.00935亿港元增长33.17%[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9.42573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8.64401亿港元增长9.04%[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9.3028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8.52474亿港元增长9.13%[10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0348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05175亿港元下降74.46%[100] - 2021年4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溢利为788,349千港元,总权益为864,401千港元[104] - 2021年4 - 9月期间利润为91,187千港元,综合收益总额为108,121千港元[104]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溢利为826,289千港元,总权益为930,280千港元[104] - 2020年4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溢利为774,661千港元,总权益为1,165,895千港元[104] - 2020年4 - 9月期间利润为130,399千港元,综合收益总额为401,736千港元[104] - 2020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溢利为720,745千港元,总权益为727,722千港元[104] - 2021年4 - 9月外汇换算产生汇兑差异为23,249千港元[104] - 2021年4 - 9月套期工具指定为现金流量套期的公允价值损失为264千港元[104] - 2021年4 - 9月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重估亏损为14,195千港元[104] - 2021年已宣派股息为27,606千港元[10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4,52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7,588千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耗的现金净额为112,25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2,455千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1,830千港元,2020年同期所耗现金净额为201,196千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为44,105千港元,期初为156,483千港元;2020年同期净减少226,063千港元,期初为360,242千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汇率变动的影响为19,82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298千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0,41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5,477千港元[107] - 2021年已筹集银行借款658,730千港元,偿还银行借款543,346千港元;2020年已筹集银行借款1,580,607千港元,偿还银行借款947,819千港元[107] - 2021年已付股息27,606千港元,2020年为27,600千港元[107] - 2021年支付租赁负债3,589千港元,2020年为2,835千港元[10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73,588,000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64,672,000港元有所增长[124][125] - 2021年上半年,主要产品收益为1,740,52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41,677千港元;其中光纖收益471,01
汇聚科技(01729)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