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为1993190千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8.0%,除税前利润为98107千元人民币,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94800千元人民币[4] - 2020年公司资产总额为2054378千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762466千元人民币,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91912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公司收入总额按年减少14%,收入为人民币1993.2百万元,毛利率由去年的20.2%降至18.0%,净利润为人民币94.8百万元,较去年下跌20%[18][19] - 2020年公司研发费占收入总额的6.7%,与去年相当,净利润率是收入的4.8%[19] - 2020年公司收入总额为19.932亿元,较2019年的23.093亿元下降14%,新能源汽车业务受客户销量下跌和半导体货源短缺影响收入调整[32] - 2020年公司毛利为3.582亿元,较去年下跌23%,毛利率降至18.0%[33] - 2020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增长113%至4900万元,主要因人民币升值产生汇兑收益[34] - 2020年公司行政开支为2.183亿元,较2019年减少9%,其中研发开支为1.336亿元,占销售收入6.7%,其他行政开支8470万元,较2019年减少4%[38] - 2020年公司其他开支为160万元,较2019年减少92%,因人民币走强汇兑由损失转为收益[39] - 2020年公司融资成本为1990万元,较2019年下降43%,因业务量下降和营运措施减少短期贸易融资费用[40] - 2020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330万元,按年减少65%,因较低的税前收入和研发开支享受税务加计扣除政策[41] - 2020年公司年度利润为9480万元,较2019年的1.187亿元减少20%,净利率为4.8%[42] - 2020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83亿元,较2019年末的4.973亿元减少;流动净资产为9.482亿元,较2019年末的10.189亿元减少;资本性支出为6850万元,较2019年末的1.164亿元减少;净债务权益比率为19%,较2019年末的27%下降;未清偿银行贷款为4.331亿元,较2019年末的4.54亿元减少[44] - 截至2020年末,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6.554亿元,已动用4.597亿元,未动用1.957亿元,各用途按计划推进[46][47] - 2020年集团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8170万元,占本年度收入的9.1%,2019年为人民币19520万元[5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支付/应付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为2422千元人民币,非审核服务酬金为0,总计2422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人民币6.177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216亿元[185] - 扩展研发实力实际动用人民币1.966亿元,占比30%,未动用0元;加强研发基建实际动用人民币1.67亿元,占比30%,未动用人民币0.296亿元,预期2021年底全數動用;获得研发实力实际动用人民币0.305亿元,占比30%,未动用人民币1.661亿元,预期2022年底全數動用;一般公司用途实际动用人民币0.656亿元,占比10%,未动用0元;总计实际动用人民币4.597亿元,占比100%,未动用人民币1.957亿元[18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汽车电子板块的车身控制、安全及动力传动业务分别按年增长33%、31%以及6%,工业相关业务与2019年相当,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下跌54%[18] - 2020年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调整至人民币467.2百万元,较去年的人民币1011.8百万元减少54%[20] - 汽车电子业务中,车身控制解决方案业务年收入达4.219亿人民币,年增长33%;安全及动力传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为4.905亿和2.44亿人民币,年增长分别为31%和6%[22] - 工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3.03亿人民币,与去年相当;截至2020年底,客户数量达1065,提供解决方案总数为211[2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对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总收入的27.5%,2019年为46.0%;对最大客户的销售占总收入的10.2%,2019年为12.0%[17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对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总采购额的90.1%,2019年为89.9%;对最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总采购额的84.3%,2019年为72.6%[180] 自动驾驶及研发业务进展 - 公司自2016年起投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领域解决方案研发,已实现对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相关产品全面覆盖[10] - 2020年公司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研发基于国产高性能AI处理器的L3等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方案[11] - 2020年公司入股超星未来,与其共同研发面向L4等级的货柜码头车辆域控制器方案[11] - 2020年公司配合北汽新能源开发了L4等级的代客泊车控制单元和L3等级的城区自动驾驶控制单元软件平台[11] - 公司投入的解决方案将在2022 - 2023年间逐步投入量产[11] - 公司自动驾驶相关的智能传感器部分解决方案已进入批量装配和前期送样阶段[11] - 公司在多核嵌入式软件平台、自动化测试验证、仿真测试等方面具备丰富技术积累[12] - 2020年公司取得中国本土领先汽车品牌两项控制器产品开发合同及供货订单,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氢气循环泵的集成式控制器和高达10万rpm的高速空压机控制器,预计2022年开始量产[13] - 2020年第四季公司取得两个中国领先原设备制造商的燃料电池相关控制器产品项目,预期2022年开始量产[20] - 集团ADAS解决方案将在2022 - 2023年逐步投入量产[29] - 2021年新一代伺服器平台数据传输量将翻倍增长,市场对海量存储需求增长每年以双位数计[14] - 2021年是新一代主要CPU平台量产年,有望推动工业业务发展[30] - 研发费用为1.336亿人民币,占集团收入比例为6.7%;2020年底,全职研发人员569名,占员工总数62%[24] - 集团专利及软件版权分别较去年增加50和27项,共拥有116项专利及129项软件版权[24] - 2020年8月,集团斥资1500万元收购超星未来部分股权[24] - 2020年10月,集团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推进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合作[24] - 集团加入AUTOSAR并参与其技术工作组工作,将开发符合其规范的解决方案[25] - 上海全新大型研发测试验证中心和德国慕尼黑子公司投入使用,济南开设配备研发设备的办公室[25]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的守责条文作为自身守则,但偏离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的规定[56] - 经查询,各董事确认2020年已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准则[57]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9] - 董事会认为陆颖鸣担任主席兼联席行政总裁利于集团业务前景及营运效率,虽偏离守则但不影响权责平衡[64] - 本年度董事会任何时候均符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65]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提交的书面年度确认书,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65] - 各董事按三年期限服务合约或委任书受聘,可双方同意续期,须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67] - 公司为全体董事组织一场由专业人士进行的培训课程,涉及董事职责、风险管理等主题[69]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大多董事须积极参与[72] - 本年度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73] - 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73] - 董事会对公司重大事宜保留决策权,日常管理交予高级管理层[76] - 董事会明白企业管治属董事共同责任,涵盖多方面工作[77]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各董事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可在适当情况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78] - 每名新委任董事首次受委任时获正式全面就任须知,并安排与高级管理层会面[6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三次会议[8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徐容国、江永玮、余宏出席次数均为3/3[81]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与外聘核数师进行两次会面[8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83] - 薪酬委员会成员江永玮、余宏、陆颖鸣出席次数均为1/1[83] - 零至人民币1,000,000元薪酬的高级管理人员(董事除外)有1人,人民币1,000,000元至人民币2,000,000元的有2人[8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86][88] - 提名委员会成员陈长艺、江永玮、徐容国出席次数均为1/1[88] - 董事会于2019年1月1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86]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委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审阅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89] - 公司将每年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评估[93] - 董事负责编制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94]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可根据情况宣派股息并检讨政策[96][97] - 公司就各重大独立事项于股东大会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以投票方式表决[101] - 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但须持有公司不少于十分之一附带股东大会投票权的实缴股本[102] - 股东可按程序要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提呈决议案[103] - 股东可向公司书面查询,公司通常不处理口头或匿名查询[10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宪章文件无变更[109] 人员相关信息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921名雇员,2019年12月31日为844名[5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授予合资格雇员的购股期权有31977600份发行在外[52] - 陆颖鸣51岁,拥有逾20年工作经验,其中18年为汽车电子经验[111] - 陈长艺48岁,拥有逾20年工作经验,其中18年为汽车电子经验,拥有多项专利[112] - 陈铭51岁,在电子部件行业有逾20年经验[115] - 黄晞华55岁,在财务方面有超30年经验,1995年11月获澳洲执业会计师公会认可,2018年7月获香港会计师公会认可[115][116] - 江永玮50岁,在汽车业有超20年经验[117] - 余宏67岁,在银行业有超30年经验,2001年毕业于中国上海财经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8] - 徐容国52岁,1992年毕业于澳洲科廷科技大学获会计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获企业管治学硕士学位[119] - 陆颖鸣自1996年2月至2001年1月就职于雅利电子(中国)有限公司[111] - 陈长艺在2001年成立公司前,在雅利电子有限公司拥有约六年销售经验[113] - 陈铭1993年至1994年就职于雅利电子有限公司,2001年至2004年就职于宏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115] - 徐先生在会计及财务方面有逾25年经验,曾任职多家上市公司[120] - 朱欣平先生43岁,2002年2月开始担任销售工程师,2014年擢升为上海英恒副总经理[122] - 秦晨先生43岁,2002年9月加入集团为研发工程师,2008年9月擢升为上海英恒研发部经理[122] - 成丽娟女士53岁,2002年8月开始担任财务经理,2009年擢升为上海英恒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123] - 曾芝嘉女士于2019年3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前公司秘书,2021年2月17日辞任,黄晞华先生同日接任[124] 行业相关情况 - 国内专家预测,未来五到十年内燃料电池汽车有望出现数十倍的增长机遇[12] - 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531.1万辆,同比下降1.9%,较2019年跌幅收窄6.3个百分点[17]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情况 - 集团主要于中国营运,面临外汇风险,通过减低净外币仓位等方式管理[51] - 集团无重大健康、安全或环境风险,截至2020年12月31日遵守相关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29] - 集团在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本年度无重大违反或不遵守情况[130] - 集团持份者包括雇员、客户、供应商及股东等,与各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133] - 集团业务受中国汽车行业状况和研发专才挽留吸引能力影响[135] 股息及股东相关情况 - 董事会决定在2021年5月26日股东周年大会上建议分派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币3.2分,预期于2021年7月2日或前后派付[140] - 2018年6月23日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三年期服务合约,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初步为期三年的委任书,任何一方可提前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对方终止合约[143] - 根据组织章程细则,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陆颖鸣、陈长艺及徐容国须于2021年5月26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均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46] - 控股股东于2018年6月22日订立不竞争契据,2018年6月22日至2
英恒科技(01760)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