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车(01766) - 2020 - 年度财报
01766中国中车(01766)2021-04-23 2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227,656,041千元,较2019年的229,010,833千元下降0.59%[41] - 2020年净利润13,823,060千元,2019年为13,823,701千元[41] - 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31,053千元,较2019年的11,794,929千元下降3.93%[41] - 2020年基本每股盈利0.39元,较2019年的0.41元下降4.88%[41] - 2020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392,380,368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83,572,485千元增长2.30%[41] - 2020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223,238,804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24,744,003千元下降0.67%[41] - 2020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169,141,564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58,828,482千元增长6.49%[41] - 2020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43,021,347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35,893,631千元增长5.25%[41]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32,393千元,2019年为22,530,536千元[42]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6.56亿元,降幅为0.59%[84] - 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31亿元,降幅为3.93%[84] - 2020年12月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3923.80亿元,涨幅为2.30%[84] - 2020年12月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30.21亿元,增幅为5.25%[84] - 2020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89%,比年初减少1.70个百分点[84] - 2020年公司新签订单约2421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21亿元[84] - 2020年末公司期末在手订单约2527亿元,其中国际业务在手订单约874亿元[84] - 公司营业收入为227,656,041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59%;营业成本为176,954,601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6%[85][86][87][88][90][91][92] - 直接材料成本150,774,148千元,占总成本比例85.21%,较上年同期增长1.86%;直接人工成本9,408,731千元,占比5.32%,较上年同期下降1.69%;制造费用10,110,877千元,占比5.71%,较上年同期下降15.79%;其他成本6,660,845千元,占比3.76%,较上年同期增长1.60%[92] - 2020年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03.8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6.46%[93] - 2020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合计为994.8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43.70%[93] - 销售费用为8,683,345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管理费用为13,773,241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5%;研发费用为13,349,896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9%;财务费用为829,091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16%[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32,393千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779千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952,852千元[85] - 2020年约43.70%的产品销售给前五大客户,约6.46%的产品由前五大供货商生产[96] - 2020年研发投入共135.79亿元,占销售收入5.96%,研发人员3527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1.48%[98][100]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96%,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4.65%,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22.16%[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20.32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25.31亿元[10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入3.13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45.69亿元[10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39.53亿元,净流出量较上年同期减少87.40亿元[102] - 拆出资金余额为0,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36.83%,应收款项融资减少37.61%,其他应收款增加81.27%[103][105] - 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为0,开发支出增加32.78%,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58.20%,向中央银行借款余额为0[103][105] - 预收款增加3554.5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100.32%,长期借款增加62.28%,应付债券减少44.87%[103][105] - 租赁负债增加34.55%[105] - 2020年重大资本性开支合计233.66亿元,较2019年的208.42亿元有所增加,其中固定资产17.78亿元、在建工程64.54亿元、无形资产15.54亿元、开发支出135.79亿元[10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7.82亿元,用于物业等[10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抵押合计10.60亿元,包括货币资金2.33亿元、应收票据4.68亿元等[11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债券及票据总额约231.41亿元,较2019年的191.35亿元增加20.94%,其中长期计息借款等67.02亿元,短期计息借款等164.39亿元[112][11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按浮动利率计息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57.54亿元,较2019年的55.35亿元有所增加[11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98.40亿元,其中人民币235.11亿元、美元23.51亿元、欧元11.44亿元[11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61.20亿元,比年初增加5.49亿元,涨幅3.52%[116] - 2020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合计172.05亿元,较期初的255.38亿元有所减少[118] - 2014年5月公司发行H股19.39724亿股,募集资金100.28亿港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100.60亿港元[121] - 2016年2月公司发行6亿美元H股可转换债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使用募集资金35580万美元[12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H股募集资金累计收到利息1.15亿港元,尚未使用本息合计0.83亿港元[12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H股可转换债券收取利息1262万美元,募集资金已使用完[1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铁路装备业务营业收入90,490,232千元,比上年下降26.54%;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营业收入58,046,551千元,比上年增长32.12%;新产业业务营业收入71,723,810千元,比上年增加33.88%;现代服务业务营业收入7,395,448千元,比上年下降11.03%[87][90] - 公司在中国大陸地区营业收入210,591,922千元,增长0.69%;其他国家或地区营业收入17,064,119千元,下降14.11%[87][90] - 公司销售机车569台,客车246辆,动车组1,897辆,货车33,875辆,城轨地铁9,541辆[90] 公司业务布局与模式 - 公司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78家境外机构,为全球六大洲10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50] - 公司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等业务,以及信息咨询、实业投资等[53] - 铁路装备业务包括机车、动车组和客车、货车、轨道工程机械业务[54]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包括城市轨道车辆、城轨工程总包、其他工程总包[56] - 新产业业务包括机电业务和新兴产业业务,新兴产业以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业务为重要增长极[58][59] - 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类、物流贸易类和其他业务,坚持“产融结合、以融促产”[60] - 国际业务加强顶层设计,制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开拓规划[61] - 动车组包括时速200公里及以下、200 - 250公里、300 - 350公里及以上各类电动车组和内燃动车组[62] - 机车最大牵引功率达28,800KW,最高时速达200公里[62] - 客车时速为120 - 160公里[62] - 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业务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65] - 采购模式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集中采购采取“统一管理、两级集中”模式[65] - 公司产品价值分布在以生产主机及配套产品制造修理为核心,金融等产品为补充的价值链体系[66] - 研发模式为“技术集中研究、产品联合开发、能力共建共享”的两级研发管理模式[66] - 截至2020年底,公司主要产品产能为动车组新造547组/年、机车新造1530台/年、客车新造2300辆/年、货车新造5.15万辆/年、城轨车辆总组装11840辆/年[68] 公司发展成果与荣誉 - 2020年是新中车成立五周年,公司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新成果[49] - 公司坚持抓好发展要务,规模效益指标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49] - 公司坚持科技创作为第一动力,承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49] - 公司坚持市场至上、客户第一,与地方政府和产业链伙伴开展合作[49] - 2020年公司规模效益指标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全球第一,风电装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进入国内前列[70] - 2020年公司承担的7个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取得里程碑成果,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71] - 2020年公司发布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25项,申请专利6437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7项,专利质量位居中央企业A级[71] - 2020年公司所属长江集团、唐山公司等2家企业入选“科改示范行动”[72] - 2020年公司所属7家“双百企业”围绕健全公司治理体系等方面探索破局,株洲所试点“总经理组阁制”等改革经验入选国资委《改革样本》[72] - 2020年公司产品覆盖全球六大洲10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向欧美澳高端市场转变,斩获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新订单[73] - 2020年公司出口模式向全要素输出转变,独立组建联合体中标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路PPP项目[73] - 公司累计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78家境外机构,在美、澳、俄等国家和地区设立18个海外研发中心[73] - 2020年公司品牌价值达1105亿元,位居机械类中央企业首位,获2020年度中国品牌创新案例奖[74]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但世界经济形势仍复杂严峻[50]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3万吨级重载列车、时速250公里级高速轮轨货运列车等重大突破[122] - 2020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19亿元,投产新线4933公里,其中高铁2521公里[125] - 到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3.79万公里[125] - 2020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2.0亿人次,完成货物发送量44.6亿吨,同比增长3.2%[125] - 2020年国铁集团完成旅客发送量21.7亿人次,完成货物发送量35.8亿吨,同比增长4.1%[125] - 截至2020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78.19公里,2020年新增3个运营城市,新增运营线路里程1241.99公里[125] - 2021年预计投产品新线3700公里左右,国铁集团完成旅客发送量31.12亿人次、同比增长43.7%,货物发送量37亿吨、同比增长3.4%[125] -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8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或方案调整,涉及线路长度587.95公里,新增投资额4709.86亿元[125] -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约70万公里,国家铁路网规模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普速铁路13万公里[123] - 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124] 公司战略规划与目标 - 公司“十四五”规划打造“五化”业务发展体系、“五力”经营管理体系、“五大保证”党建引领体系[126] - 2020年公司聚焦“改革、创新、协同”主题,实施“创建、强基、数字”三大工程,锁定“13369”经营工作思路[132] - 2021年公司主要经营目标是保持经营业绩稳定并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