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 - 2020 - 中期财报
01801信达生物(01801)2020-09-28 20:14

公司人员规模变化 - 公司雇员从约700名增至逾1100名[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团队从约2000名雇员扩至逾2600名,其中研发超750人、商业化超1100人等[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团队由2019年6月30日的408名雇员扩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1,176名雇员[11] - 达伯舒销售及市场推广团队从2019年底约700人增至2020年6月超1100人[1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共有2673名雇员,研发751人占28%、生产546人占20%、销售及市场推广1176人占44%、一般及行政200人占8%[58] 业务覆盖范围变化 - 医院及药房覆盖范围从约2000家医院及500间DTP/药房扩至约3500家医院及900间DTP/药房[4] - 达伯舒涵盖范围从2019年底约2000家医院及500间药房增至2020年6月超300个城市的约3500家医院及900间药房[19] - 2020年下半年公司计划扩大医院及药房覆盖范围,深化达伯舒渗透率[20] 产品收入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达伯舒销售收入为人民币920.9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177.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984.2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345.5百万元增加184.9%[11] - 达伯舒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产品收入达人民币920.9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331.6百万元增加177.7%[11] - 2020年上半年达伯舒收入为9.209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3.316亿元增加177.7%[1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984.2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345.517百万元[40][41][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医药产品销售收入为920.888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331.630百万元[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授权费收入为63.212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10.939百万元[42][4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研发服务收入约为0.1百万元,2019年同期为2.948百万元[42][43] - 2020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984,206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345,517千元人民币[90] - 2020年上半年医药产品销售收入为920,888千元,2019年同期为331,630千元[102] - 2020年上半年授权费收入为63,212千元(35,286 + 27,926),2019年同期为10,939千元[102] - 2020年上半年研发服务费收入为106千元,2019年同期为2,948千元[102] - 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84,206千元,2019年同期为345,517千元[102]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入948920千元,2019年上半年为345517千元;2020年上半年美国地区收入35286千元,2019年上半年为0千元[107] 产品审批与注册情况 - 2020年4月NMPA接纳达伯舒联合力比泰及铂类化疗治疗一線nsqNSCLC的sNDA[4] - 2020年8月NMPA接纳达伯舒联合健择及铂类化疗治疗一線sqNSCLC的sNDA[4] - 计划于2020年末或2021年初就达伯舒另外提交两项sNDA[4] - 2020年6月达攸同获NMP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晚期NSCLC及转移性结直肠癌[4] - 2020年9月苏立信获NMPA上市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4] - 中期报告日期公司在中国有2项处于NDA或sNDA审评状态的产品[4] - IBI - 301预计2020年底或2021年初获批[4] - 2020年4月,公司在中国就达伯舒提交sNDA,用于治疗无EGFR/ALK基因重排的一线nsqNSCLC[23] - 2020年8月,NMPA受理达伯舒联合健择及铂类化疗用于治疗一线sqNSCLC的sNDA[26] - 2020年末或2021年初,公司预期就达伯舒治疗二線NSCLC和一線HCC向NMPA提交两项sNDA[26] - 2020年6月达攸同获NMPA正式批准,在中国用于治疗晚期NSCLC及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上市[27] - 2020年9月苏立信获NMPA上市批准,在中国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29] - IBI - 301已在中国提交NDA,公司预期2020年底或2021年初取得NDA批准[30][31] 临床试验进展 - 2020年下半年预期开展多项关键性临床试验,如达伯舒联合雷莫卢单抗治疗一线GC的3期试验等[5] - 2020年上半年多项产品进入注册或关键性临床试验,如IBI - 376进入治疗r/r FL及MZL患者的关键性2期试验等[5] - 2020年上半年推进其他优先开发产品,如完成IBI - 188美国1a期研究剂量探索等[5] - 公司正在进行逾20项达伯舒临床研究,含12项注册或关键性临床试验[21] - 2020年5 - 6月,公司在ASCO年会上呈报四项达伯舒临床研究关键结果[25] - 2020年7月,达伯舒搭配索凡替尼于中国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1b期试验首例患者给药[26] - 2020年8月,公司在世界肺癌大会发表3期ORIENT - 11试验期中分析数据[26] - 2020年下半年,公司预期完成达伯舒联合卡培他滨及奥沙利铂治疗一线胃癌3期试验的患者招募[26] - 公司与MD Anderson癌症中心、圣诺分别合作开发达伯舒用于治疗多种罕见癌症和进行联合疗法临床研究[25] - 2020年下半年公司预期完成达伯舒联合雷莫芦单抗治疗一線晚期GC研究、达伯舒联合用药治疗一線食管癌全球性3期ORIENT - 15研究首例患者给药[27] - 2020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在医学会议上呈报达伯舒试验关键结果,包括在ESMO虚拟年会呈报多项研究数据[27] - 公司已在中国开展3期临床试验评估IBI - 306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并招募首名患者[3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为中国的HeFH 3期临床试验和纯合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关键性2b/3期临床试验招募患者[32] - 2020年底或2021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完成中国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治疗3期试验和HeFH 3期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33] - 2020年4月,公司就IBI - 310联合达伯舒在中國用于辅助治疗黑素瘤的3期注册研究完成首名患者招募[34] - 2020年6月,公司在第56届ASCO年会上发表IBI - 310的1期临床研究及其联合达伯舒的初步结果[34] - 2020年7月,公司就IBI - 310的1期临床研究招募首名患者,预计2020年下半年完成1b期研究的患者招募[3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美国完成IBI - 188的1a期剂量探索研究,在中国即将完成1a期试验[34] - 2020年4月,Pemazyre获美国FDA批准为首个靶向药物用于特定胆管癌成人患者,公司进行IBI - 375在中国用于治疗特定患者的2期潜在注册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给药[3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完成IBI - 318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1a期研究的剂量探索[35] - 2020年6月,公司于第56届ASCO年会上呈报IBI - 318用于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1a期研究初步结果[35] - 2020年4月,公司进行IBI - 376用于治疗特定患者的2期潜在注册试验的首例中国患者给药[3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IBI - 302的1a期研究,并在中国招募1b期研究首名患者[36] - 2020年8月公司进行1a/1b期临床研究的IBI - 322首例患者给药[3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IBI - 101的1期试验患者招募[36] - 2020年5月公司成功于中国进行IBI - 939的1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36] 授权与合作情况 - 2020年8月公司向礼来授权达伯舒境外独家权利,收取2亿美元首付款,最多可获8.25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及两位数净销售额分成[6] - 2020年1月公司与Coherus订立授权协议,将IBI - 305在美国及加拿大商业化[27] - 2020年1月公司与圣诺达成战略合作,进行晚期癌症联合疗法临床研究[37] - 2020年1月公司与Coherus订立授权协议,将IBI305在美国及加拿大商业化[37] - 2020年3月公司与Alector订立授权协议,开发并商业化AL008[37] - 2020年5月公司与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订立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达伯舒用于治疗多种罕见癌症[37] - 2020年8月公司与礼来达成协议,将收取200百万美元首付款,最多825百万美元潜在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及双位数比例净销售额分成[38] 资金筹集情况 - 2020年2月和7月,公司通过配售新股分别筹集约23亿港元和28亿港元资金[6] - 2020年2月公司通过配售新股成功筹集约23亿港元,7月再次配售新股筹集约28亿港元[14][16] - 2019年配售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3.513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1.227亿元),9700万股新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7.73%[79] - 2020年配售共7800万股新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5.81%[82] - 2020年配售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3.306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0.997亿元)[82] - 2019年10月配售97,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为2,351.3百万港元(约2,122.7百万元人民币)[135] - 2020年2月发行78,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为2,330.61百万港元(约2,099.67百万元人民币)[135]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为81.2%,较2019年同期的88.1%微幅下降[11] - 研发开支自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670.7百万元增加人民币137.3百万元至2020年的人民币808.0百万元[1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446.6百万元或总收入的45.4%,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266.7百万元或总收入的77.2%[1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人民币608.2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714.4百万元减少14.9%或人民币106.2百万元[1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186.2百万元[1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手头拥有现金约875.0百万美元[1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4.535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6.676亿元减少2.141亿元[13] - 去除以股份为基础的酬金开支影响后,2020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7.662亿元,2019年同期为6.6亿元;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4.247亿元,占总收入43.1%,2019年同期为2.575亿元,占总收入74.5%[13]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810万元增加至2020年同期的1.868亿元[46] - 其他收入从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600万元增加5140万元至2020年同期的1.074亿元,主要因两次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赚取利息约42.224亿元[47]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66721亿元增加至2020年同期的4.46623亿元[47][51] - 其他收益及亏损在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9750万元收益,得益于外汇汇率有利影响及较高其他金融资产收益净额[47] - 研发开支从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707亿元增加至2020年同期的8.08亿元[47] - 特许权使用款项及其他相关付款从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90万元增加至2020年同期的1.349亿元[47] - 所得税开支在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350万元,2019年同期无税项拨备[47] - 期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从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14406亿元减至2020年同期的6.08194亿元;期内经调整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从2019年的6.67639亿元减至2020年的4.53533亿元[49] - 资产总值从2019年12月31日的72.30529亿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89.54192亿元;负债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