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状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总额达15.95亿元,较2019年增长106%[6] - 拓益(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收入达10.03亿元,毛利率达89%[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对外许可收入4.05亿元[6]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总额达17.78亿元,较2019年增长88%[6] - 报告期内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4.14亿元,主要因A股上市募资44.97亿元[6] -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16.88亿元,较2019年增加128%[6] - 2020年公司收入为15.94897亿元,毛利为12.14645亿元,年内亏损为16.68607亿元[12] - 2020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2.03元[11] - 2020年底公司资产总值为7,997,410,负债总额为2,169,604,资产净值为5,827,806[13] - 报告期内拓益®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03亿元[1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商业化团队扩至超900名雇员,产品渗透近300个城市的近1500家医院及超1100间药房[17] - 报告期内拓益®销售收入达10.03亿元人民币[2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商业化团队扩至超900名雇员,产品渗透近300个城市的近1500家医院及超1100间药房[28] - 报告期内,集团就JS001的研发活动产生约1.1268亿元人民币费用[3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营业收入总额达15.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6%,其中药品收入11.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2%,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收入10.03亿元,新增对外许可收入4.05亿元[50] - 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研发开支分别为9.46亿元及17.78亿元,2020年大幅增加[50] - 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3.2亿元及6.88亿元,2020年大幅增加[50] - 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行政开支分别为2.17亿元及4.43亿元,2020年大幅增加[51] - 2020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由2019年的12.14亿元增长至33.85亿元,主要来自A股上市募资和销售收入增长[52] - 2020年及2019年经调整全面开支总额分别为16.44065亿元及6.99221亿元[54] - 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概无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且自报告期后未宣派[55] - 2020年及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16.65639亿元及7.43922亿元[56] - 存货从2019年的1.81亿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3.43亿元[58] - 2020年非流动资产中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为3.56725亿元,2019年为0.69345亿元[60] - 2020年末贸易应收款项及银行票据支持的贸易应收款项为66.33亿元,较2019年的15.75亿元大幅增加[62] - 截至2020年末,贸易应收款项结余中逾期款项账面总值为6158.3万元,2019年为854万元[64] - 2020年末为结算贸易应收款项持有的应收票据总额为7411.6万元,2019年为零[65] - 2020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9070.6万元,较2019年的7461.6万元有所增加[67] - 2020年末来自招商银行的无抵押借款为2000万元,年利率3.75%[71] - 截至2020年末,从上海银行提取有抵押借款8亿元,年利率5.23%[72] - 2020年末已质押资产价值17.76亿元,较2019年的16.7亿元有所增加[73] - 2020年末资本开支为5.28亿元,较2019年的4.27亿元增加24%[74] - 未来一年公司预期获得34亿元信贷额度[75] - 截至2020年末,公司共有员工1421人,并授予2851.9万股限制性股份[76] - 公司2020年研发费用约为人民币17.7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8%[7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未实现盈利,短期存在不能盈利的风险[79] - 公司未来将持续较大规模研发投入,可能导致亏损进一步扩大[79] - 公司首产品特瑞普利单抗2019年开始销售,纳入医保或改善财务状况[79] - 2020年特瑞普利销售收入为10.03亿元[151]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达15.95亿元,较2019年增长106%[152] 产品研发与临床进展 - 拓益用于复发性/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附条件批准[6] - 拓益在多个领域获美国FDA多项认定及NMPA相关程序认定,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6] - 拓益在中国和海外临床试验加速,已在多国开展超15个适应症的30多项临床研究[6]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30项在研产品,包括28个创新药,2个生物类似药,覆盖五大治疗领域[7] - 2020年9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的III期临床研究达预设主要研究终点;12月,该药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达预设主要研究终点[7] - TAB004/JS004在美国的Ia期临床已完成剂量爬坡,进入Ib/II期剂量扩展阶段;JS005的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正启动II期临床试验[7] - 公司“全球新”产品JS004、JS006临床试验在中美同步推进,JS005在中国完成I期临床,JS108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14] - 截止2020年底,公司在全球开展覆盖超15个适应症的30多项临床研究,在黏膜黑色素瘤等领域获美国FDA多项认定[14] - 2021年初公司核心产品拓益与阿斯利康、Coherus合作,黏膜黑色素瘤适应症获中美相关认定[15] - 2021年初公司多款产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预计有15款创新药物进入临床或申报临床研究[15] - 特瑞普利单抗在中美等多国开展超15个适应症的30多项临床研究,获美国FDA多项认定[17] - 2021年3月向美国FDA滚动提交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BLA并获滚动审评[17] - 2021年2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附条件批准[17] - 特瑞普利单抗在多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有不同进展,如黑色素瘤、鼻咽癌等[23] - 2021年3月公司向美国FDA滚动提交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并获滚动审评[29] - 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达预设主要研究终点,近期将向NMPA递交新适应症上市申请[29] - 阿达木单抗注射液UBP1211正在上市审评,已完成临床现场核查[34] - 重組人源化抗PCSK9单克隆抗體注射液JS002可使LDL - C较基线降低50 - 70%,正开展III期临床[35] - 重組人源化抗BTLA单克隆抗體注射液TAB004/JS004在美国进入Ib/II期,在中国进行I期患者入组[36] - 2021年1、2月,重組人源化抗TIGIT单克隆抗體注射液TAB006/JS006分别获NMPA和FDA临床试验批准[37] - 2020年7月,重組人源化抗Trop2单抗-Tub196偶联剂JS108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批准[38] - 2020年11月,JS108完成I期临床首例患者给药,分三阶段入组不同数量患者[38] - etesevimab国内I期临床2020年6月获批,7月完成受试者入组[33] - 公司正在开展senaparib单一疗法II期关键性研究和III期研究[39] - 2021年2月,JS201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国内外尚无同类靶点产品获批上市[40] - 2021年2月,JS110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公司拥有其全球独家生产、委托生产及销售权[41] - EGFR非常见突变占所有EGFR突变比例约为10%,2021年2月,JS111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公司拥有其后续全球独家生产、委托生产及销售权[42] - 中国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2021年3月,JS103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43] - 2020年5月,JS005在中国开展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截至报告披露日,I期已完成,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44] - 公司拥有30项在研药品,含28项创新药和2项生物类似药,项目储备丰富[77] - 公司在研产品除2个为生物类似药外,其余28个均为创新药[81] - 截至2020年,公司在研药品合计30项,包括28个创新药,2个生物类似药[152] - 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软组织肉瘤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153] - 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同开发的JS016,其1400mg及bamlanivimab 700mg双抗体疗法获FDA紧急使用授权[153] - 2020年5月初公司与美国礼来制药签署新冠抗体药物合作协议,6月JS016进入临床试验,9月获“CIIF创新引领奖”,目前正在中美等国开展试验,双抗体疗法已在美国和意大利获紧急使用授权[160] 合作与授权 - 2020年5月,公司与礼来制药达成合作,将etesevimab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研发及商业化权利独占许可给礼来制药[8] - FDA批准礼来制药etesevimab 1400mg及bamlanivimab 700mg双抗体疗法的紧急使用授权[8]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使用etesevimab和bamlanivimab双抗体疗法治疗轻中度COVID - 19门诊患者[8] - 公司与Revitope、南京英派药业、北京恩瑞尼、微境生物等达成合作,拓宽肿瘤领域产品布局[9] - 公司将etesevimab在大中华地区外的研发及商业化独占许可授予礼来制药,礼来支付1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2.45亿美元里程碑款及销售分成[18] - 2021年2月,美国FDA批准礼来etesevimab 1400mg及bamlanivimab 700mg双抗体疗法紧急使用授权[18] - 与Coherus就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发和商业化签协议,可获最高11.1亿美元款项及20%销售分成[19] - 授予Coherus JS006和JS018 - 1选择权及2个早期阶段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优先谈判权[19] - 公司与Revitope合作研发新一代T细胞嵌合活化肿瘤免疫疗法[20] - 公司与南京英派药业合作开发PARP抑制剂senaparib,拥有其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50%权益[20] - 公司与微境生物就四款在研抗肿瘤小分子药物进行共同开发、生产及商业化[20] - 2021年2月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授予其拓益®在大陆地区获批的泌尿肿瘤领域适应症独家推广权及所有获批适应症在非核心城市区域的独家推广权[17] - 2021年2月公司与阿斯利康制药达成商业化合作,授予其拓益®相关推广权[28] - 2021年2月公司与Coherus签署协议,获1.5亿美元不可退回首付款及累计不超3.8亿美元里程碑款,外加20%销售分成[30] - 公司与礼来制药合作开发etesevimab,礼来支付1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2.45亿美元里程碑款及销售分成[32] - 2021年2月,FDA批准etesevimab和bamlanivimab双抗体疗法紧急使用授权[32] - 公司与南京英派药业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50%股权,开展含senaparib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和商业化[39] - 公司2020年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包括Revitope、北京志道生物、微境生物、北京恩瑞尼,涉及肿瘤免疫疗法、IL - 2药物、抗瘤小分子药物、CD39药物等研发[45] 上市与股权相关 - 2020年7月15日,公司A股于科创板成功上市[9] - 2020年7月公司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期望达成“A+H”双驱动[15] - 公司于2020年7月15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募集资金用于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和生产基地建设[20] - 2020年7月,公司符合香港上市规则市值/收益测试,股份名称及简称删除标记“B”[21] - 2021年2月,公司A股及H股被纳入沪港通[21] - 2021年3月15日,公司H股被纳入多个恒生指数,A股获纳入科创50指数[2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熊俊被视为于218,051,536股A股及2,600股H股中拥有权益[8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李宁被视为于1,560,000股A股中拥有权益[8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冯辉被视为于13,960,000股A股中拥有权益[8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张卓兵被视为于942.8万股A股中拥有权益[8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姚盛被视为于200万股A股中拥有权益[8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汤毅被视为于2.04145236亿股内资股及2600股H股中拥有权益[8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李聪被视为于365.76万股A股中拥有权益[90] - 林利軍2018年6月加入公司董事会,截至2020年12月31日,被视为于78,852
君实生物(01877)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