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为1,426,088千元人民币,毛利为565,781千元人民币,除税前利润为349,134千元人民币,纯利为260,496千元人民币,经调整纯利为372,278千元人民币[6]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39.7%,纯利率为18.3%,经调整纯利率为26.1%[6] - 2020年公司总资产为9,163,227千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7,462,486千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1,700,741千元人民币[7] - 2020年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81,619千元人民币[7] - 2016 - 2020年公司收益分别为346,408千元、662,774千元、921,994千元、1,648,496千元、1,426,088千元人民币[6] - 2016 - 2020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32,719千元、302,136千元、413,119千元、816,795千元、565,781千元人民币[6] - 2016 - 2020年公司除税前利润分别为109,345千元、241,582千元、276,588千元、547,900千元、349,134千元人民币[6] - 2016 - 2020年公司纯利分别为103,651千元、198,551千元、212,124千元、420,677千元、260,496千元人民币[6] - 2016 - 2020年公司经调整纯利分别为103,651千元、198,551千元、264,210千元、530,347千元、372,278千元人民币[6] - 集团收益从2019年的约16.485亿元减少13.5%至2020年的约14.261亿元,主要因疫情及美国旅游限制[29] - 收益成本从2019年约8.317亿元增加3.4%至2020年约8.603亿元,主要因雇员购股权计划开支增加3360万元[34] - 毛利从2019年约8.168亿元减少30.7%至2020年约5.658亿元,毛利率从49.5%降至39.7%[35] - 其他收入从2019年约6340万元增加16.9%至2020年约7410万元,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36] - 2020年集团录得汇兑收益净额约4220万元[37] - 研发开支从2019年约1330万元减少13.5%至2020年约1150万元,主要因研发团队材料成本减少[38] - 行政开支从2019年约2.113亿元增加30.3%至2020年约2.753亿元,主要因雇员购股权计划开支从2720万元增至5000万元[39] - 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约1.272亿元减少30.3%至2020年约8860万元,实际税率从23.2%增至25.4%[40] - 2020年年内利润2.60496亿元,经调整纯利3.72278亿元,EBITDA 3.94743亿元,经调整EBITDA 4.84392亿元;2019年年内利润4.20677亿元,经调整纯利5.30347亿元,EBITDA 5.83354亿元,经调整EBITDA 6.75471亿元[42] - 集团纯利由2019年约4.207亿元减少38.1%至2020年约2.605亿元,2020年纯利率为18.3%,2019年为25.5%[44] - 集团经调整纯利由2019年约5.303亿元减少29.8%至2020年约3.723亿元,2020年经调整纯利率为26.1%,2019年为32.2%[44] - 集团EBITDA由2019年约5.834亿元减少32.3%至2020年约3.947亿元,2020年EBITDA利润率为27.7%,2019年为35.4%[45] - 集团经调整EBITDA由2019年约6.755亿元减少28.3%至2020年约4.844亿元,2020年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34.0%,2019年为41.0%[45] - 集团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0元,2019年为0.19元[46] - 集团存货由2019年约2610万元减少2.3%至2020年约2550万元[47] - 集团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19年约4610万元增加49.0%至2020年约6870万元[48] - 集团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19年约3.198亿元增加13.1%至2020年约3.616亿元[49] - 2020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8039亿元,2019年为4.52568亿元[51] - 2020年末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2.18%,2019年末不适用[5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3.573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为人民币3.61亿元[60] - 董事会未建议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19年为6.8港仙[61] - 2021年2月2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8000万股股份,配售价为每股15.85港元[61] - 公司上市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总额(扣除包销费用及相关上市开支后)约为28.081亿港元,于2020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存放于集团银行账户内[81] - 扩展及升级中国网络现有辅助生殖医疗机构及招聘医疗专业人士计划用途为7.02亿港元,占所得款项总净额25.0%,直至2020年12月31日实际用途为2470万港元,未动用6.773亿港元,预期2024年6月前动用[83] - 用于目前并无经营的中国省份的额外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潜在收购计划用途为5.616亿港元,占所得款项总净额20.0%,直至2020年12月31日实际用途为4.846亿港元,未动用7700万港元,预期2022年6月前动用[83] - 用于投资研发以改善整体表现及维持集团辅助生殖技术前沿地位计划用途为2.808亿港元,占所得款项总净额10.0%,直至2020年12月31日实际用途为3840万港元,未动用2.424亿港元,预期2024年6月前动用[83] - 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8.081亿港元,用于ARS服务链潜在收购5.616亿港元(占20.0%)、改善品牌专注度等4.212亿港元(占15.0%)、集团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2.809亿港元(占10.0%),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8.659亿港元,未动用19.422亿港元[84] - 2021年2月9日完成配售80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2.5347亿港元,预计2023年12月前用于并购ARS机构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截至报告日期未动用[8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27.3%(2019年:39.9%),向单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25.0%(2019年:33.5%)[8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41.3%(2019年:49.4%),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13.2%(2019年:14.4%)[8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67.142亿元(2019年12月31日:人民币69.145亿元)[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中国网络内辅助生殖医疗机构进行20,958个IVF取卵周期,约占中国总市场份额的3.1%[3] - 2020年IVF治疗周期数为22,879,2019年为27,854;2020年西囡醫院集團及錦江生殖中心总体成功率为55.0%,2019年为55.2%;2020年深圳业务总体成功率为53.7%,2019年为54.1%;2020年美国业务总体成功率为54.2%,2019年为55.2%[19] - 2018年中国IVF治疗周期平均成功率约为45%,公司中国网络成功率为54%;2016年美国IVF治疗周期平均成功率为52.5%,公司美国网络成功率为62%[20] - 2020年西囡医院集团ARS收益6.99716亿元,占比49.1%,2019年为6.284亿元,占比38.1%[30] - 2020年深圳中山医院ARS收益2.67968亿元,占比18.8%,2019年为3.03478亿元,占比18.4%[30] - 2020年武汉锦欣医院ARS收益1116.3万元,占比0.8%,2019年无相关收益[30] - 2020年锦江生殖中心管理服务费收益3269.1万元,占比2.3%,2019年为1.04103亿元,占比6.3%[30] - 2020年HRC Medical管理服务费收益3.42399亿元,占比24.0%,2019年为5.44386亿元,占比33.0%[30] - 2020年深圳中山医院辅助医疗服务收益3194.2万元,占比2.2%,2019年为3264.4万元,占比2.0%[30] - 2020年HRC Management辅助医疗服务收益3730.8万元,占比2.6%,2019年为3548.5万元,占比2.2%[30] - 2020年武汉锦欣医院辅助医疗服务收益290.1万元,占比0.2%,2019年无相关收益[30] - 深圳业务收益从2019年约3.361亿元减少10.8%至2020年约2.999亿元[32] - 美国管理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5.444亿元减少37.1%至2020年约3.424亿元;辅助医疗及设施服务收益从2019年约3550万元增加5.1%至2020年约3730万元[33] 人才招聘与激励 - 2020年在成都、深圳、武汉引进多名主任级行业领军人才,在HRC新增签约多名合伙人医生,提拔数名年轻管理及医疗人才,向80多名骨干发放股权激励计划[8] - 2021年锦欣生殖启动“全球合伙人遴选计划”,范玉兰出任荣誉董事长,钟影任遴选委员会主任委员[8] - 公司计划5年与锦欣合伙人分享数十亿元价值[9] - 2020年上半年耿薔博士加入深圳中山醫院,下半年楊菁醫生加入武漢錦欣醫院,2021年1月朱明輝醫生加入成都西囡醫院,徐望明醫生加入武漢錦欣醫院[18] - 公司实施股权激勵计划,将股份授予成都西囡醫院、深圳中山醫院及HRC Fertility的关键员工[18] 业务拓展与布局 - 2020年公司通过收购、合作和扩建扩大医疗服务网络,打磨业务增强患者体验,实施品牌计划提高品牌影响力[10] - 2020年公司在COVID - 19疫情下继续扩展网络运营,增强患者体验及忠诚度,提高品牌知名度,招募人才,维持运营网络成功率[11] - 2020年3月公司在老挝购得相关许可,经营一家IVF诊所,提供多种IVF服务[12] - IVF诊所位于磨丁经济特区边境附近,毗邻中国,预计2021年可通过高铁从昆明到达[12] - 老挝IVF诊所符合公司国际化战略,能应对中国市场激增患者需求[12] - 2020年6月,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四川锦欣生殖收购武汉锦欣医院合计75%的股权[13] - 2020年下半年,武汉锦欣医院进行大规模修葺,除IVF部门外,其他部门于2021年2月恢复运营[13] - 2020年11月,HRC Fertility将一间诊所搬到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新诊所建筑面积超2000平方米,每年可进行超5000个IVF治疗周期[13] - 2020年7月,成都西囡医院获得互联网医院许可证[15] - 2020年8月,公司成立锦欣国际医疗服务有限公司[16] - 2020年9月,成都锦欣投资成立锦欣医疗创新研究中心[17] - 2020年公司收购武漢錦欣醫院及老撾的錦瑞醫學中心,将网络扩展到武汉及东南亚市场[20] - 2020年11月公司将加利福尼亚州帕薩迪納的诊所产能扩大两倍[21] - 公司计划利用成都西囡醫院互联网医院许可证、持续聘请医生加入深圳中山醫院、与当地医院合作等方式渗透邻近地区[21] - 公司打算加强品牌建设,利用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工具增加知名度,扩大与地方医院等的合作网络[22] - 公司计划扩展服务范围,在成都扩展男科,在深圳扩展IVF后端服务[23] - 2021年1月公司在深圳中山醫院开设升级的VIP中心,希望将VIP业务模式复制到武漢錦欣醫院及HRC Fertility[24] 业务指标变化 - 成都西囡医院及锦江生殖中心的VIP服务渗透率由2019年12月31日的5.8%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的10.8%[1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成都西囡医院与66家医疗机构合作[15]
锦欣生殖(01951)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