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收入为10.058亿港元,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120万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40港仙,每股中期股息为4.96港仙,每股特别股息为5.00港仙[6] - 公司收入从2019年的约1005.8百万港元减少20.2%至2020年的约802.9百万港元[40]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19年的约4.5百万港元大幅增加2002.4%至2020年的约95.0百万港元[49] - 公司食品及饮料成本从2019年的约292.8百万港元减少13.9%至2020年的约252.1百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增至31.4%(2019年:29.1%)[50]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19年的约301.4百万港元下降29.1%至2020年的约213.8百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减至26.6%(2019年:30.0%)[51] - 公司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19年的约73.6百万港元减少54.2%至2020年的约33.7百万港元[52] - 2020年溢利约140.3百万元,2019年亏损约11.3百万港元,撇除一次性及非经常性项目后,2020年核心除税前溢利约27.3百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57.3% [54] - 2020年末短期银行存款约159.6百万港元(2019年:约132.4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9.1百万港元(2019年:约130.8百万港元)[55] - 2020年末流动资产约397.8百万港元(2019年:约313.8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约217.1百万港元(2019年:约290.0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1.8倍(2019年:约1.1倍)[55] - 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13.16港仙的末期股息[13] - 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16港仙,合共1.0528亿港元[94] - 建议股息占股东应占溢利及除税后全面收益总额约75%[99] - 董事会拟于财政年度内建议股息不少于股东应占溢利及除税后全面收益总额的50%[9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约为260,445,000港元[111] - 2020年公司慈善捐款约为381,000港元,2019年约为438,000港元[115] - 2020年公司五大客户应占总收入占比在30%以下[116] - 2020年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24.8%,2019年为21.3%;五大供应商合共应占采购额占总采购额54.4%,2019年为48.4%[116] - 2020年薪酬在零至1,000,000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有1人,1,500,001至2,000,000港元的有1人;2019年薪酬在1,000,001至1,500,000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有2人[125] - 2018年5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861亿港元[10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9294.7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52.0%[101]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9813.1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约54.9%[101] - 截至2021年4月26日,公司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78,610千港元,已动用98,131千港元,未动用80,479千港元[102][10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自有品牌粤菜餐厅数量为1间,2019年为2间[39] - 2020年自有品牌亚洲菜餐厅数量为13间,2019年为14间[39] - 2020年特许经营品牌亚洲菜餐厅数量为24间,2019年为22间[39] - 2020年亚洲菜餐厅小计数量为37间,2019年为36间[39] - 2020年餐厅总计数量为38间,2019年为38间[39] - 亚洲菜餐厅 - 特许经营品牌2020年占总收入的66.8%(2019年:56.3%)[40] - 亚洲菜餐厅 - 自有品牌收入从约275.8百万港元减少28.7%至约196.5百万港元[40] 公司业务发展与规划 - 公司于2018年在香港率先推出“牛角Buffet”,2020年在尖沙咀美丽华广场开设本地第二间[11] - 2021年公司将继续物色策略性地段增开新店,并推出新兴概念火锅餐厅及全天式休闲餐种餐厅等新品牌[11] - 集团将拓展网上业务,改进科技及资讯系统技术应用[67] - 集团拟适时在本地市场推出新兴概念火锅餐厅及全天式休闲餐种餐厅等新品牌[67] - 集团会调整门店及品牌组合,发展更具潜力及盈利能力的品牌[67] - 公司计划在2022年12月31日或之前动用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0,479千港元开设自有品牌及特许经营品牌餐厅[102] 疫情影响与应对措施 - 2020年集团旗下餐厅共有七次确诊者/怀疑确诊者到访[9] - 2020年2月中旬,公司暂停所有「温野菜」及「牛涮锅」餐厅约两周的运营[18] - 2020年2月起,公司实施自我约束,各餐厅入座率不超过50%[19] - 2020年3月起,公司董事局主席及副主席自愿月薪减薪50%,为期三个月[21] - 2020年公司向到店消费的顾客派发总值约3000万港元的「再帮衬银票」[21] - 2020年公司旗下餐厅一共有7次确诊者/怀疑确诊者到访[22] - 受疫情及社交距离措施影响,2020年公司大部分时间营业额大幅下降并录得严重亏损,但全年仍录得盈利[23] - 2020年7月起公司落实设立执枱专员,8月起自我检测每小时六次换气率等防疫措施[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18年5月30日,股份代号为1978[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5] - 公司是全服務、多品牌餐廳集團,於香港供应亚洲菜和粤菜[3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按自有品牌「煲仔王」经营1间粤菜餐厅[3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按自有品牌「牛涮鍋」和「和平飯店」及特许经营品牌经营37间亚洲菜餐厅[3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是在香港供应亚洲菜的全服务餐厅运营商[87] - 该报告为叙福楼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74]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黄杰龙47岁,于工程及餐厅管理行业拥有超23年工作及管理经验[70] - 高秀芝女士55岁,于2017年6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8月8日调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策略规划等事宜,拥有超25年工作经验[73] - 单日坚先生63岁,自2018年5月30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于公共纪律服务及管理领域拥有约40年经验[75] - 熊璐珊女士54岁,自2018年5月30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于会计、税务及策略规划方面拥有超34年经验[76] - 洪为民先生52岁,于2018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管理顾问等方面拥有超30年经验,从事电脑行业超30年[80] - 麦家俊45岁,于2012年4月加入集团,有26年餐饮经验[83] - 何志伟50岁,2017年6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2017年8月8日调任为执行董事,2020年9月1日辞任,有超30年专业服务经验[83] - 黄先生于1997年5月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工程学学士学位,2001年11月获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硕士学位[73] - 高女士于2014年3月透过远程学习获美国Charter University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3] - 单先生于2002年12月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75] - 熊女士于1988年4月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会计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在香港大学完成女性董事计划,7月完成董事会董事计划[80] - 洪教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取得数学、统计及电子计算学高级文凭,后取得多个学位[81] 公司股权与股东信息 - 黄杰龙先生、高秀芝女士于受控法团权益的股份数目为6亿,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5%[134][135] - 黄杰龙先生、高爵权先生等一致行动人士将通过叙福楼控股共同控制公司全部股本的75%[136] - 黄杰龙先生于叙福楼控股所持股份数目为290,358,百分比为29.03%[139] - 高秀芝女士于叙福楼控股所持股份数目为100,100,百分比为10.01%[139] - 叙福楼控股、高爵权先生等主要股东于股份权益的股份数目为6亿,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5%[142] - 叙福楼控股由黄杰龙先生、黄耀铿先生等分别拥有29.03%、2.99%等权益[144] - 林群英先生、陈惠珍女士各自分别拥有合群18.33%及68.33%的权益[144] - 黄杰龙等人士将通过叙福楼控股共同控制公司全部股本的75%[145] - 公司于报告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维持已发行股份至少25%的公众持股量[146] 购股计划信息 - 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计划授出的购股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为8000万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10%[149]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计划向合资格人士授出未行使购股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30%[150] - 向合资格人士授出购股使可认购股份数加十二个月内已发或将发股份总数超当日已发行股份1%,须经股东批准[150] - 接纳所授购股需支付1港元,行使价不得低于规定三者最高者[152] - 购股计划自2018年5月4日起十年有效,2020年12月31日剩余有效期约7.5年[15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购股计划未授出购股,并无尚未行使购股[153] 公司治理与合规信息 - 报告年度合併财务报表由罗兵咸永道审核,其将在股东大会退任并愿接受重新委任[158] - 报告年度除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偏离规定外,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60] - 董事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60%[165] - 2020年举行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68] - 各执行董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协议或委任函均自2018年5月30日起为期三年[171] - 黄杰龙先生同时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170] - 熊璐珊女士及洪为民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并符合重选资格[171] - 全体董事在2020年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74] - 董事会成立提名、薪酬、审核三个委员会[175] - 薪酬委员会三名成员中两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约66.7%[176] - 审核委员会全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100%[176] - 提名委员会三名成员中两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约66.7%[176] - 提名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报告年度举行1次会议[177][179] - 薪酬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报告年度举行1次会议[183][18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年度举行2次会议[188]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出建议,制定董事提名程序及标准等[177][182] - 薪酬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提供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建议,检讨及批准管理层薪酬建议等[183][186] - 审核委员会负责协助董事会监督审核程序,检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等系统[188][190] - 董事会认为企业管治由董事整体承担,报告年度已履行相关职能并检讨遵守情况[195][196]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陈晓谊自2010年加入集团,有超10年公司秘书专业经验[198] - 董事会采用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并监察进度[178] - 公司委聘达盟香港有限公司的余咏诗女士为另一名联席公司秘书协助陈女士履行职责[200] - 报告年度,陈晓谊女士及余咏诗女士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200] - 报告年度公司核数师核数服务应付费用为2100千港元,税务非核数服务应付费用为800千港元,协定程序非核数服务应付费用为132千港元,合计3032千港元[197] - 报告年度集团无重大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93] 其他重要日期信息 - 中期业绩公告日期为2020年8月27日,年度业绩公告日期为2021年3月29日[6] - 股东周年大会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1年5月31日至2021年6月3日,建议末期股息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1年6月9日至2021年6月11日[6] - 股东周年大会日期为2021年6月3日,末期股息应付日期为2021年6月25日或前后[6] 市场环境与业务增长预期 - 2021/22年度财政预算案建议向每位合资格人士发放5000港元电子消费券,或推动本地消费市场复苏,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长[12] - 2021/22年度财政预算案建议向每位合
叙福楼集团(01978)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