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收入为2298609千港元,2017年为1860900千港元[9]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50185千港元,2017年为301833千港元[9]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2港元,2017年为0.36港元[9] - 2018年毛利率为31.5%,2017年为33.7%[9] - 2018年净利率为15.2%,2017年为16.2%[9] - 2018年股本回报率为32.6%,2017年为33.1%[9] - 2018年资产回报率为16.2%,2017年为18.4%[9] - 2018年存货周转天数为76天,2017年为86天[9] - 2018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48天,2017年为50天[9] - 2018年资产负债比率为31.8%,2017年为10.7%,上升主因是银行贷款860万欧元对冲汇率风险[9] - 2018年公司总收入达22.986亿港元,较2017年的18.609亿港元同比增加23.5%[24][27]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3.502亿港元,较2017年的3.018亿港元增加16.0%[24][27] - 2018年公司全年收益为2298.6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1860.9百万港元增长23.5%[49][50][51] - 2018年公司毛利增至724.4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627.0百万港元增长15.5%,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31.5%[53][56]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350.2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301.8百万港元增长16.0%,纯利率为15.2%,较2017年微降1.0个百分点[54][56]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2港元,较2017年的0.36港元增长16.7%[54][56] - 公司贸易应收账周转天数稳定在约48天,2018年净现金为533.1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452.3百万港元增加[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订单金额为788.0百万港元,与2017年12月31日的789.7百万港元基本持平[55]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稳定在48天左右,现金净额达53310万港元(2017年:45230万港元)[57] - 2018年12月31日在手订单达78800万港元,较2017年12月31日的78970万港元保持平稳[57] - 2018年全年收入约22.986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4.377亿港元,增长23.5%[78] - 2018年公司收入约为2298.6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1860.9百万港元增加437.7百万港元或23.5%[82] - 2018年毛利约为724.4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97.4百万港元或15.5%,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31.5%[81][83] - 2018年其他收入约为24.7百万港元,较2017年减少约4.0百万港元或14.0%[89][91] - 2018年其他亏损净额约为2.7百万港元,较2017年减少约8.4百万港元[90][92] - 2018年销售开支约为88.3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3.7百万港元或4.4%,占销售百分比下降0.7个百分点[94][95] - 2018年行政开支约为257.7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42.5百万港元或19.8%,占销售百分比下降0.4个百分点[96][97] - 2018年所得税开支约为5690万港元,较2017年的4770万港元增加约920万港元,增幅19.5%,实际税率为14.0%,2017年为13.6%[102][103]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3.502亿港元,较2017年的3.018亿港元增加约4840万港元,增幅16.0%[104] - 2018年末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7.665亿港元,2017年末为5.603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8.753亿港元,2017年末为5.502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95.0%,2017年末为187.2%[105][107] - 2018年末集团权益总额约为10.755亿港元,2017年末为9.115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1.8%,2017年末为10.7%,增加原因是借款860万欧元对冲汇率风险[106][107] - 2018年集团1年内到期借贷为107218千港元,2017年为32705千港元;1 - 2年到期借贷为99103千港元,2017年为30430千港元;2 - 5年到期借贷为135911千港元,2017年为34780千港元[110] - 2018年集团存货周转天数为76天,较2017年减少10天[111][114][120] - 2018年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48天,与2017年相若[111][115][121] - 2018年集团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66天,与2017年相若[111][116][122] - 2018年末集团流动比率为195.0%,与2017年相若[111][117][12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4 - 2018年模具制作及注塑组件制造收入分别为5.40259亿、5.888亿、6.31396亿、6.49756亿、6.92412亿港元[15] - 2014 - 2018年制造业收入分别为7.98661亿、10.17405亿、9.95215亿、12.11144亿、16.06197亿港元[15] - 2014 - 2018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13.3892亿、16.06205亿、16.26611亿、18.609亿、22.98609亿港元[15] - 2018年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收益561.7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52.2%;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益496.9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38.3%;智能家居板块收益256.3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21.9%等[51] - 模具制作业务收入约69240万港元,较去年增长约6.6%,占集团总收入约30.1%[60][63] - 模具制作业务毛利率维持在37.4%(2017年:37.4%),2018年新增3条智能柔性生产线,共4条[62][63] - 注塑组件制造业务收入约16.062亿港元(2017年:12.111亿港元),较去年增长32.6%,占集团总收入约69.9%[65][69]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收入同比增长52.2%,商业通讯设备板块同比增长38.3%,智能家居板块较去年增长21.9%[66][67][68][69][70] - 注塑板块毛利率降至29.0%(2017年:31.7%),年内完成扩充30%产能[73][75] - 模具制作分部2018年外界客户收入约为692.4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42.6百万港元或6.6%[79][82]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2018年外界客户收入约为1606.2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395.1百万港元或32.6%[80][82] - 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保持在37.4%,与去年一致,2018年新增3条智能柔性生产线,共4条[86][88]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毛利率从2017年的31.7%降至2018年的29.0%[87][88] 公司业务发展与运营 - 2018年公司获多家客户授予奖项,包括飞利浦、英华达、和硕等公司奖项[29][30] - 2018年公司为车间购置大量新设备,新租用惠州约1.5万平方米厂房将于2019年一季度启用[31][33] - 2018年公司投资约5000万港元设立三条柔性生产线并改进智能化操作程序[36] - 2018年在硅谷成立技术服务中心,获客户正面反馈,一家智能家居龙头品牌与其开展业务[73][75] - 2018年12月31日止销售主要为出口销售,客户主要为欧美知名企业及品牌[74][76] - 公司于2013年12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首次公开售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68亿港元,包括2014年1月15日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净额[130][13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售股所得款项已动用2.549亿港元,占比100%,未动用1310万港元[134] - 2014年1月15日行使超额配股权,发行2660万股每股面值0.1港元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3240万港元按比例调整分配,使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从2.356亿港元增至2.68亿港元[135][1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有全职雇员3564名(2017年12月31日为3726名),第三方派遣工人665名(2017年12月31日为520名)[141][146] - 2018年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44][14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45][148] 公司未来展望与策略 - 公司认为2019年充满挑战,但有能力应对市场困难并继续发展[19][37] - 展望2019年,因中美贸易战、金融市场波动和国际政治局势不稳定,公司认为下一年更具挑战性[152] - 公司确认多个车间扩建和升级项目,惠州新租赁约1.5万平方米厂房将于2019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营[153] - 公司将在周边地区寻找合适场地扩大塑料组件生产产能,并在东南亚积极寻找资源建厂[153] - 公司专业研发团队将紧跟新产品和行业趋势,开拓优质客户和项目,挖掘现有客户潜力[154] - 2019年公司认为经营考验更严峻,贸易战对公司直接影响小,但已间接感受到客户成本压力[155] - 公司落实多项厂房车间扩充及升级项目,新租用的惠州厂房(占地约1.5万平方米)将于2019年第一季度启用[155] - 公司专业研发团队将追踪新兴产品及行业趋势,深挖现有客户潜力争取更大供货占比[156] - 公司持守客户多元化经营理念,成为硅谷高科技创新企业首选注塑方案解决供应商及国际知名消费品品牌业务翘楚最信赖的合作伙伴[156] 公司人员与治理 - 李沛良先生59岁,为集团主席,于201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及策略规划[166] - 李沛良先生与李良耀先生于1983年在香港成立东江机械制模厂,1992年将集团模具制作业务扩展至中国深圳[166] - 李沛良先生于2003年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2004年获“深圳机械行业杰出人物”奖项,2013年获“深圳2013年度人物”称号[166] - 翁建翔57岁,有30年注塑模具及注塑经验,2013年3月28日任执行董事,负责业务计划制定与执行[168][170] - 李良耀58岁,有35年注塑模具及注塑经验,2013年3月28日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采购[169][171] - 张芳华56岁,2013年11月27日任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有31年审计、会计及企业财务经验[174][177] - 钟志平66岁,2013年11月27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6月30日获金紫荆星章,2011年7月1日获铜紫荆星章,2005年7月1日任太平绅士[175][176][178] - 钟志平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任香港工业总会主席,2013年7月5日起任荣誉会长,2018年1月起任职业训练局主席[180] - 钟志平自2014年4月1日起任富士高工业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7年6月24日起任维他奶国际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81] - 何启忠53岁,2013年11月27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8年9月获特许金融分析师称号[182] - 何启忠于1988年5月获悉尼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1年4月获新南威尔士大学金融专业商学硕士学位[182] - 何启忠2004年11月加入汇丰集团,2008年6月任汇丰中国研究主管,2013年1月任汇丰香港中国股票销售总监[182] - 翁建翔、李良耀为集东有限公司股东及董事,翁建翔为兴邦发展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及董事,李良耀为适时国际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及董事[168][169][170][171] - 何啟忠先生53歲,於2013年11月27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自2014年10月10日起任BBI生命科學獨立非執行董事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