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江集团控股(02283) - 2020 - 年度财报

财务业绩 - 2020年公司收入为20.33419亿港元,2019年为23.10842亿港元[10]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9687亿港元,2019年为3.01803亿港元[10] - 2020年毛利率为26.2%,2019年为28.9%;2020年净利率为10.3%,2019年为13.1%[10] - 2020年股本回报率为15.0%,2019年为25.3%;2020年资产回报率为8.2%,2019年为13.0%[10] - 2020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05天,2019年为83天;2020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54天,2019年为49天;2020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74天,2019年为65天[10] - 2020年流动资产净值为8.35259亿港元,2019年为6.19628亿港元[11] - 2020年流动比率为182.5%,2019年为170.1%;2020年速动比率为138.3%,2019年为125.2%[11] - 2020年资产负债比率为20.2%,2019年为20.3%;2020年和2019年净资产负债比率均为0%[11] - 2020年模具制作收入为7.00198亿港元,2019年为5.90786亿港元[19] - 2020年注塑组件制造收入为13.33221亿港元,2019年为17.20056亿港元[19] - 2020年公司总收入20.334亿港元,较2019年的23.108亿港元同比减少12.0%[28][31]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2.097亿港元,较2019年的3.018亿港元下降30.5%[28][31] - 2020年公司总收入20.334亿港元,同比下降12.0%[37] - 2020年公司毛利5.326亿港元,同比下降20.2%,毛利率降至26.2%[39][42]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97亿港元,同比下降30.5%,纯利率降至10.3%[40][42] - 2020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增至54天,较中期减少10天[41][43] - 2020年公司现金净额7.86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41][4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销售订单9.252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4.8%[41][43] - 2020年模具制造业务收入约7.002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8.5%,占总收入约34.4%[46] - 2020年模具制造业务毛利率降至27.4%,较2019年下降7.8个百分点[48] - 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模具交付数量增加,收入约增1.086亿港元,同比增长165.5%[48] - 下游行业中,医疗及个人护理、汽车和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年内仍录得增长[37] - 模具制作业务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约为700.2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8.5%,占集团总收入约34.4%[49] - 模具业务年内毛利率同比下跌7.8个百分点至27.4%,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按年增加约108.6百万港元,增长165.5%[50] - 注塑组件制造业务收入约为1333.2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2.5%,占集团总收入约65.6%[52][55] - 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板块收入按年增加3.7%[53][55] - 医疗及个人护理板块收入按年增加7.0%(约16.9百万港元)[54][56] - 智能家居板块收入按年减少43.4%[58] - 商业通讯设备板块收入按年大幅减少69.5%[58] - 注塑业务毛利率稍微下降至25.6%(2019年:26.7%)[58] - 2020年全年收入约20.334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2.774亿港元或12.0%[59][62] - 模具制作分部2020年外界客户收入约7.002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1.094亿港元或18.5%[60][62]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2020年外界客户收入约13.332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3.868亿港元或22.5%[61][62] - 2020年毛利约5.326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1.349亿港元或20.2%,毛利率降至26.2%[65][69] - 模具制作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的35.2%降至2020年的27.4%[66][69] - 注塑组件制造分部毛利率从2019年的26.7%稍降至2020年的25.6%[67][69] - 2020年其他收入约588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870万港元或17.3%[68][70] - 2020年其他亏损净额约308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2500万港元[72][76] - 2020年销售开支约711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960万港元或11.8%[73][77] - 2020年行政开支约2.547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1490万港元或5.5%,占销售百分比升至12.5%[74][78] - 2020年财务收入净额约为500万港元,2019年为财务成本净额约140万港元,主要因银行借款、租赁负债利息支出及利息收入减少[79] - 2020年应占联营公司纯利约为7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30万港元或75.2%[82][86] - 2020年所得税开支约为3090万港元,实际税率12.8%,较2019年下降约3.5个百分点[83][87]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2.097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9210万港元或30.5%[84][88] - 2020年末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8.353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0.69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82.5%[85][89] - 2020年末集团权益总额约为13.946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0.2%,与2019年相若[91] - 2020年集团1年内到期借贷为2.238亿港元,1 - 2年为4836万港元,2 - 5年为1007.5万港元[94] - 2020年集团存货周转天数为105天,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为54天,贸易应付款周转天数为74天[95] - 2020年末集团流动比率较2019年增加12.4个百分点,因疫情下采取审慎现金流管理[104][109] 股息政策 - 公司维持向股东分派不少于溢利30%股息的政策不变[29][32] - 董事会建议2020年派息比率为39.7%,末期股息每股0.08港元,全年共派息每股0.1港元[29][32] 业务发展规划 - 董事会制定集团成立以来首个五年计划,目标是注塑板块业务5年销售翻倍[24] - 公司除维持与现有客户关系争取更大供货比例外,还注重开拓新客户[24] - 公司在越南设立海外注塑厂房计划已执行,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量产[35] - 2021年新客户和新产品订单显著增加,公司计划在三个国内厂房扩产[35] - 公司新开发的电子雾化产品已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2021年开始量产[35] - 董事会制定首个五年计划,目标是注塑业务销售在五年内翻倍[35] - 预计2021年上半年生产线负荷状态大幅改善,订单量将增长[132][134] - 公司重启在越南设注塑生产基地计划,生产线预计2021年三季度完成安装,四季度投产[136] - 公司将在深圳光明区总部、惠州及苏州的三个生产基地扩产,预计自2021年起逐步投入使用[139] - 2021年公司将坚持多元化政策,提升现有生产线智能自动化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138] - 2021年公司将坚持多元化策略,提升现有生产线的智能自动化水平和技术研发[140] 市场环境与业务影响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因供应链中断、消费低迷和物流受限供货困难,下半年恢复稳定量产,业务基本恢复疫前水平[34] - 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手销售订单高于2019年底水平[34] - 2020年全球GDP下降4.2%,中国增速为1.8%,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34] - 市场预期全球经济自2020年衰退中快速回升,但2021年初仍处境艰难[34] - 疫情推动互联网普及,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需求,未来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规模有望带动公司订单[34] 资产收购 - 2021年2月公司与Techco Silicone & Technology Co., Ltd.签署资产收购协议,预计收购其全部资产[34] - 收购将扩充公司硅胶模具与制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及产能,拓宽产品组合并进入新市场[34] - 公司认为此次收购具协同效应,有助于长远发展,巩固全球领先一站式综合注塑解决方案供应商地位[34] - 2021年2月,公司作价1200万元人民币(折合约1437万港元)收购东莞市雅高硅胶制品有限公司全部资产[139] 公司优势与地位 - 公司凭借产品和客户多元化策略、技术工艺优势与产品质量保证,在业内保持领先地位[28][31] - 公司客户主要为欧美知名企业及品牌,行业跨度大[58] - 公司坚守多元化客户策略,有效管理及分散风险[58] 人员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雇员3443名,较2019年的4072名减少;第三方派遣工人636名,较2019年的632名增加[121][125] - 李良耀60岁,201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在注塑模具制作及注塑方面有约37年经验,负责集团采购[149] - 张芳华58岁,201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累积逾30年审计、会计及企业财务经验[152][155] - 钟志平68岁,201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身兼多职且获多项荣誉学位和奖项[153][154][156] - 钟志平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任香港工业总会主席,自2013年7月5日起为该会名誉会长[158][162] - 梁蕴庄40岁,2019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执业大律师近14年[160][162] - 曾华光68岁,201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审计及相关交易支持经验[166] - 钟志平是创科实业联合创始人之一及非执行董事,自2014年4月1日起任富士高实业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7年6月24日起任维他奶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159][162] - 梁蕴庄执业范围涵盖各类民事纠纷诉讼,2007 - 2012年兼职教授公司法课程,是相关刊物特约编辑[161][163] - 张芳华曾任职德勤,历任《FORTUNE》500强及香港和美国上市制造公司财务总监[152][155] - 曾华光是香港和中国普华永道前合伙人,拥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66] - 余耀宗先生54岁,2014年7月加入集团任财务总监,有近29年审计及财务经验[168][170] - 曾华光先生68岁,2013年11月27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审计等经验[167][169] - 卢功善先生41岁,2002年5月加入集团,2013年10月任标准模具业务部总经理[172][173] - 严湛深先生55岁,2017年12月加入集团,2019年1月任注塑组件业务总经理[174][177] - 骆思源先生44岁,2009年8月加入集团,任注塑组件业务部市场总监,有近八年塑料行业经验[175][177] 企业管治 - 公司认为良好企业管治对维持投资者信心和集团可持续发展重要[181][187] - 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14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定期检讨[182][187] - 公司董事认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83][18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2020年遵守该守则[184][188] - 公司制定员工证券交易书面指引,未发现员工违规情况[185] - 公司订有监管雇员证券交易的书面指引,未发现雇员违反情况[189] - 公司若知悉有期限制证券交易,会预先通知董事及相关雇员[190] - 董事会目前有7位成员,含4位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95][196] - 公司按上市规则在公司通讯中披露董事列表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196] - 除李沛良和李良耀为兄弟外,董事会成员彼此无关系[197][200] - 公司支持董事长和行政总裁职责分离,确保权力平衡[198] - 董事长负责集团整体管理、战略规划和董事会有效运作[199] - 行政总裁专注集团日常业务管理及执行董事会批准的目标等[199] 其他事项 - 集团主要运营于中国,面临美元、欧元和港元外汇风险,由CFO管理外汇对冲[105] - 公司资本结构年内无变动,资本包括普通股及其他储备[118] - 公司将按招股章程投资产能扩充及项目,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