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交易 - 公司2018年下半年出售杭州千岛湖房地产项目,2019年1月拟收购深圳龙岗持有物业和土地的公司[11] - 拟出售一家附属公司的60%股权[195] 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益与营业额 - 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收益从2017年约6.289亿港元减少53.3%至2018年约2.936亿港元[16] - 2018年度,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减少至约2.936亿港元,较去年约6.289亿港元减少53.3%[32] 物业销售业务 - 公司物业销售收益约1.919亿港元,主要来自武汉中水龙阳广场及杭州美莱国际中心销售[16] - 2018年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收益约1.919亿港元,较2017年约5.584亿港元减少约65.6%[18] - 2018年公司已售总建筑面积为14494平方米,较2017年35233平方米减少58.9%,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13240港元(2017年:15849港元)[18] - 物业开发收益由2017年约5.584亿港元减至2018年约1.919亿港元,年内已确认总建筑面积14494平方米,较去年35233平方米减少58.9%[32] - 2018年12月31日,美莱国际中心出售的建筑面积剩余约24877平方米[27] 物业租赁业务 - 公司物业租赁收益约3960万港元[16] - 2018年12月31日,未来城出租率超91%,集团持有未来城和美莱国际中心商业部分公平值总额约19.886亿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3960万港元,平均出租率约84.7%[19][20] - 物业租赁收益由2017年约2600万港元增至2018年约3960万港元[32] 酒店业务 - 公司酒店业务收益约3410万港元[16] - 2018年度,未来城大酒店收益约3410万港元,平均入住率约80.0%(2017年:82.6%),千岛湖墅酒店在2018年1月1日至9月30日收益约90万港元[22] - 酒店业务收益由2017年约3620万港元减至2018年约3410万港元[32] 物业管理业务 - 公司物业管理收益约2800万港元[16] - 2018年度,物业管理收益约2800万港元(2017年:830万港元)[23] - 物业管理业务收益由2017年约830万港元增至2018年约2800万港元[32] 公司毛利与毛利率 - 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整体毛利从2017年约8910万港元增加37.1%至2018年约1.222亿港元,毛利率从14.2%增至41.6%[16] - 毛利从2017年约8910万港元增加约3310万港元至2018年约1.222亿港元,2018年毛利率为41.6%,2017年为14.2%,增幅主要因销售美莱国际中心的毛利增加[35] 公司亏损情况 - 2018年公司录得各重估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值约2890万港元及商誉减值亏损3100万港元[16]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49亿港元(2017年:2.869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5.67港仙(2017年:10.80港仙)[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17年约2.869亿港元减至2018年约1.749亿港元,减少主要由于本年度毛利率增加,其他经营开支减少约4680万港元及减少财务费用约4680万港元[45] 股息派发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18年末期股息[16]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18年度股息[80]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18年度股息(2017年:无)[96] 项目信息 - 未来城总占地面积1919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5273平方米;未来公馆总占地面积58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149平方米;中水•龙阳广场地块面积3062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35173平方米;美莱国际中心总地盘面积164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14610平方米[24][26][27] - 集团持有未来城、未来公馆、中水•龙阳广场、美莱国际中心项目权益均为100%,已完成项目地盘面积总计72116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总计437205平方米[31] - 千岛湖墅项目占地面积约44016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3493平方米,于2018年9月30日出售[28] 销售成本 - 销售成本从2017年约5.398亿港元降至2018年约1.714亿港元,主要因2018年已确认的中水•龙阳广场购物商场总建筑面积减少(2018年:1102平方米;2017年:12763平方米)[33] 其他经营收支 - 其他经营收入从2017年约1800万港元增至2018年约4950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中国政府强制收购土地的补偿约2290万港元[36]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17年约8660万港元减至2018年约3980万港元,减少主要是因2018年物业开发业务商誉减值亏损减少约2200万港元及出售投资物业亏损减少约2140万港元[37] 销售及分销费用与行政费用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17年约5810万港元减少6.5%至2018年约5430万港元,主要因物业销售的广告及推广以及佣金开支减少[39] - 行政费用从2017年约1.223亿港元减少31.0%至2018年约8440万港元,减少因为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40] 银行存款及现金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包括抵押银行存款)总额为约5000万港元(2017年12月31日:约6450万港元),较2017年12月31日减少1450万港元[46] 资产负债比率与流动比率 - 资产负债比率于2018年12月31日为73.0%(2017年12月31日:87.7%),下跌主要是由于借款及应付股东附属公司款项下跌约5.08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11(2017年12月31日:1.24)[48] 股份配售 - 集团按每股配售股份0.5港元的价格配售4.6亿股新股份,相当于集团于2018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约14.92%,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97亿港元[51] 担保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无就银行向房地产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向银行作出担保,2017年12月31日约为1260万港元[55] - 2018年12月31日,一间附属公司联合担保本金和利息总额约为人民币1001.5万元(约1138.1万港元),2017年为人民币3401.5万元(约4098.2万港元)[5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已清偿获提供担保的约人民币2400万元(约2727.2万港元)[55] 员工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雇员总人数约为235人,年内员工总成本约为3790万港元[56] - 报告期内集团员工总数为235人,较2017年减少53人;排除相关业务员工后,中国物业和酒店管理服务业务员工人数增加24人或12.5%[164] - 2018年女性员工121人或51.5%(2017年:124人或43.1%),男性员工114人或48.5%(2017年:164人或56.9%)[164] - 员工地区分布为19人或8.1%在香港,216人或91.9%在中国[164] - 报告期内集团为中国管理物业、商场及酒店管理办事处的80名员工提供内部培训课程,共计230小时,每名员工约3小时[171] 股东持股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瓴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6891.2万股已发行股份,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1.70%[6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李朝波先生持有678,992,000股股份,持股量约22.02%;季加铭先生持有100,000,000股股份,持股量约3.24%[10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王坚先生持有相关股份1,400,000股,持股量约0.04%[10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瓴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668,912,000股股份,持股量约21.70%[11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Good Outlook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15,683,681股股份,持股量约7.00%[11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金融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558,735,429股股份,持股量约18.13%[11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金融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汇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96,735,429股股份,持股量均约6.38%[117] 购股权情况 - 2018年,2010年11月3日授出的购股权于12月31日全部失效,数量为12,795,263股[112] - 2018年,2013年5月29日授出的购股权于12月31日剩余3,700,000股,年内失效18,087,228股[112] - 2018年,2015年1月22日授出的购股权于12月31日剩余700,000股,年内失效54,261,684股[11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授出附带认308,227,854股股份权利的购股权,占2017年6月5日已发行股本约10%[113] 可换股票据 - 2016年6月28日,公司向CFIIL发行本金7300万港元可换股票据,换股价每股0.50港元;2017年6月30日,5000万港元部分按换股价0.50港元兑换为1亿股普通股;剩余可换股票据若全部行使换股权,将按每股0.5港元发行4600万股[122] 采购与销售占比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供应商合共及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约38.8%及18.5%[127] - 年内集团五大客户合共应占销售额不足总销售额30%[128] 温室气体排放与用电用水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业务活动自办公室及管理物业等用电间接产生4771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较2017年增加286吨或6.4%[140] - 报告期内公司办公室及管理物业、购物商场及酒店共用电4,785,703.70千瓦,较2017年增加286,920.93千瓦或6.4%[151] - 报告期内公司共使用淡水109,784.34立方米,较2017年增加42,885.62立方米或64%[152] 公司环保措施 - 公司实施环保措施,委任专人检查,投资淡水及节能工具设备,鼓励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148] - 公司实施措施减少纸张及包装材料消耗,报告期内未发现过度消耗情况[155][157] 公司人力资源政策 - 2018年公司继续实施就业政策,提供安全舒适工作环境,采用人性化人力资源政策[160] - 公司遵守中国及香港特区雇佣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未与雇员发生薪酬、假期等争议[161] - 集团严格遵守中国及香港劳动法规,为员工提供法定福利[165][172] - 集团致力于提升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体系,确保安全设备到位并高效运作[167] - 2018年集团物业/商场/酒店管理服务业务为低技术城市及农村工作者提供近200个岗位[190] 公司运营投诉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运营未产生有害气体排放及污染物,无噪声和光污染排放投诉[139][142][143] - 报告期内公司未收到污水排放和废弃物处置的投诉或警告,与2017年一致[144][145] - 报告期内无来自居民、租户、访客及客人的重大投诉,无服务质量警告,与2017年一致[180] - 报告期内无信息泄露报告,与2017年相同[185] - 报告期内无针对集团或其员工的贿赂或腐败案件报告,与2017年一致[189] 公司董事相关 - 王女士于2018年5月31日辞任副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65] - 季先生于2017年7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66] - 张先生于2017年8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68] - 王先生于2011年4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吴先生于2017年3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李朝波自2016年3月31日起任执行董事,月薪25万港元,住房津贴不超5万港元[101] - 季加铭自2017年7月21日起任执行董事,月薪25万港元[101] - 王坚自2017年4月2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两年[101] - 吴志豪自2019年3月16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两年[101] - 季业宏自2017年6月5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两年[102] - 截至2018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