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2017年为490.06亿港元[3] - 2018年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2017年为341.03亿港元[3] - 2018年年度溢利为325.84亿港元,2017年为293.07亿港元[3]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266港元,2017年为2.7026港元[3] - 2018年资产总额为29529.03亿港元,2017年为26510.86亿港元[3] - 2018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6%,2017年为1.24%[3] - 2018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2017年为13.15%[3] - 2018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2017年为28.26%[3] - 2018年贷存比率为66.82%,2017年为64.48%[3] - 2018年总资本比率为23.10%,2017年为20.39%[3]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较2017年的490.06亿港元增长约11.03%[4] - 2018年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较2017年的341.03亿港元增长约11.41%[4] - 2018年年度溢利为325.84亿港元,较2017年的293.07亿港元增长约11.18%[4] - 2018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20亿港元,较2017年的285.74亿港元增长约11.99%[4]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266港元,较2017年的2.7026港元增长约12.00%[4] - 2018年资产总额为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的2651.086亿港元增长约11.38%[4] - 2018年客户存款为1895.556亿港元,较2017年的1777.874亿港元增长约6.61%[4] - 2018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6%,较2017年的1.24%有所下降[4] - 2018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较2017年的28.26%有所下降[4] - 2018年贷存比率为66.82%,较2017年的64.48%有所上升[4]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达320.00亿港元,较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增长12.0%[9][10] - 截至2018年末,总资产为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11.4%[10] - 2018年末客户存款余额为18,955.56亿港元,客户贷款余额为12,667.05亿港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6%和10.5%[10]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比上年提升0.73个百分点[10] - 买卖货币、代理保险、信托及托管服务和证券经纪手续费收入分别上升36.3%、16.6%、14.1%和5.5%[10] - 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成本收入比率为27.90%,均优于市场平均水平[10]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320.00亿元,按年上升2.7%,较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之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2.0%[17] - 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在持续经营业务下,按年上升0.73个百分点[17] - 净息差为1.62%,按年上升5个基点;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净息差为1.63%,上升19个基点[18] - 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按年下降0.36个百分点[19] - 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19] - 总资本比率为23.10%,一级资本比率为19.76%,较2017年末上升3.24个百分点[20]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20.00亿港元,按年增加8.37亿港元或2.7%,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2.0%[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按年上升54.05亿港元或11.0%[26] - 2018年经营支出为151.80亿港元,按年上升9.6%[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经营溢利为392.31亿港元,按年上升11.6%[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后之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按年上升11.4%[26]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389.88亿港元,按年上升10.2%[26]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减少7.03亿港元或2.6%[27]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减少30.56亿港元或17.4%[27] - 2018年净利息收入为393.94亿港元,按年上升45.76亿港元或13.1%[28] - 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2127.08亿港元或9.6%[29] - 净息差为1.62%,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为1.63%,按年上升19个基点[29] - 下半年净利息收入较上半年增加24.14亿港元或13.1%,净息差为1.70%[32] - 2018年净服务及佣金收入为113.07亿港元,按年减少2.94亿港元或2.5%[33] - 贷款佣金按年减少27.6%,证券经纪及保险佣金收入按年分别增长5.5%和16.6%[33] - 信用卡佣金收入上升7.5%,买卖货币佣金收入上升36.3%,信托及托管收入上升14.1%[33] - 下半年净服务及佣金收入较上半年下降16.41亿港元或25.3%[34] - 下半年证券经纪、保险及基金分销服务及佣金收入回落[34] - 服务及佣金支出按年上升7.9%,下半年因部分业务支出下降而减少[33][34] - 净交易性收益为30.78亿港元,按年上升17.10亿港元或125.0%,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按年下降31.4%[35]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净交易性收益下跌10.10亿港元或49.4%,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较上半年下跌41.0%[36] - 2018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录得净亏损12.82亿港元,2017年为净收益21.81亿港元[37] - 下半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净亏损1.00亿港元,较上半年亏损减少10.82亿港元[38] - 经营支出总额按年增加13.32亿港元或9.6%,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按年下降0.36个百分点[40] - 全职员工数目从2017年的13,212人增至2018年的14,046人,增长6.3%[40] - 与2018年上半年比较,下半年总经营支出增加11.80亿港元或16.9%[41] - 2018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11.78亿港元,2017年为10.46亿港元,增长12.6%[4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贷款减值准备对客户贷款比率为0.43%,2017年末为0.36%[43]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增加6.50亿港元[44] - 201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3018.17亿港元或11.4%[46][47] - 证券投资及其他债务工具上升1877.91亿港元或26.4%,主要因增持高质量企业债券及其他债务工具[47] - 贷款及其他账项上升909.18亿港元或7.6%,其中客户贷款增长1202.79亿港元或10.5%,贸易票据减少256.14亿港元或59.6%[47] - 2018年客户贷款增长1202.79亿港元或10.5%至12667.05亿港元,增幅优于市场[48] - 在香港使用之贷款上升826.82亿港元或10.9%,其中工商金融业贷款增加559.58亿港元或12.8%,个人贷款上升267.24亿港元或8.3%,贸易融资下跌127.59亿港元或16.3%[49] - 2018年末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特定分类或减值之客户贷款余额上升3.04亿港元至23.83亿港元[51] - 2018年末住宅按揭贷款拖欠及经重组贷款比率为0.01%,信用卡贷款撇账比率为1.40%,按年下降0.11个百分点[51] - 2018年末客户存款总额达18955.56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1176.82亿港元或6.6%[52] - 2018年即期及往来存款增长1.9%,储蓄存款下降6.7%,定期、短期及通知存款上升26.6%[5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总额为港币2570.70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港币130.52亿元或5.3%[53] - 2018年留存盈利较上年末上升11.3%,房产重估储备上升5.0%,监管储备上升2.7%,换算储备下降17.2%[53] - 2018年末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及一级资本比率分别为17.48%及19.76%,较2017年末分别上升0.96和3.24个百分点,总资本比率为23.10%[55] - 2018年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增长6.0%,一级资本增长19.8%,风险加权资产增幅控制在0.2%[55] - 2018年集团除税前溢利总额为港币389.88亿元,较2017年增长10.2%[59] - 2018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02.69亿元,按年上升港币18.66亿元或22.2%[60] - 2018年个人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17.3%,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长8.0%,经营支出增长10.2%[60] - 2018年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较2017年下降2.1%,财资业务增长24.8%,保险业务下降33.1%,其他业务增长9.5%[59] - 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140.87亿港元,按年减少3.05亿港元或2.1%[69] - 企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增加11.4%,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减少21.1%,净交易性收益上升13.2%,提取减值准备净拨备为7.84亿港元[69]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18.84亿港元,按年上升23.59亿港元或24.8%[75] - 财资业务净利息收入增长4.7%,2018年录得净交易性收益,上年为净亏损[75] - 2018年集团保险业务新造标准保费达92.40亿港元,按年上升8.2%,新造业务价值为11.61亿港元,按年上升36.4%[82] - 2018年集团保险业务除税前溢利按年下跌33.1%至9.37亿港元[82] - 2018年东南亚机构提取减值准备前净经营收入为22.87亿港元,按年上升27.6%[89] - 截至2018年末,客户存款余额为453.98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17.1%;客户贷款余额为391.98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20.0%[89] - 2018年末不良贷款比率为1.14%,较2017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89] 业务发展 - 公司东南亚机构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存贷款规模稳健增长,人民币业务维持领先地位[7] - 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版图已扩展至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7] - 2018年公司推出中银双币卡“大湾区一卡通”等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7] - 2018年公司新版手机银行顺利发布,同步推出“转数快”服务[7] - 公司协助企业发行多笔绿色债券,占绿色债券在港发行总金额近三成[8] - 2018年成功发行30亿美元额外一级资本票据(AT1),并收购及赎回8.77亿美元次级票据[10] - 卡通银联双币信用卡发卡量超20万张,BoC Pay支持大湾区60万家活跃商户消费支付及民生缴费[12] - 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比上年末增加超6成,年轻客群(18 - 35岁)增长超7成[12] - 2018年完成收购中国银行越南业务及菲律宾业务的交割[16] - 公司连续14年保持港澳银团市场最大安排行地位,私人住宅按揭、安老按揭等业务领先市场[48] - 2018年公司中高端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7.5%,私人银行客户较2017年末增长27.3%[61] - 小企“商业理财账户”客户数目增长15.7%[63] - 大湾区双币信用卡发卡量20.8万张,跨境客户增长22.6%[64] - 截至2018年末,个人客户存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
中银香港(02388)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