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0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74亿港元,2019年为584.44亿港元[5] - 2020年年度溢利为284.68亿港元,2019年为340.74亿港元[5]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5052港元,2019年为3.0440港元[5] - 2020年每股股息为1.242港元,2019年为1.537港元[5] - 2020年末资产总额为33209.81亿港元,2019年末为30260.56亿港元[5] - 2020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86%,2019年为1.15%[5] - 2020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9.05%,2019年为11.51%[5] - 2020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30.01%,2019年为28.52%[5] - 2020年贷存比率为68.59%,2019年为69.47%[5] - 2020年实现税后利润港币284.68亿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币0.795元,全年每股股息达港币1.242元,派息比率为49.6%[17] - 2020年集团总资33209.81亿港元,较2019年末增长9.7%[25] - 2020年客户存款总额21837.09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8.7%;客户贷款总额14978.64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7.3%[25] - 2020年低无付息支储存较上年末增长31.8%,占比达66.8%[25] - 2020年集团年度溢利284.68亿港元,按年下降16.5%[25] - 2020年集团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9.05%;调整掉期因素后净息差为1.33%,按年下降36个基点[25] - 2020年集团成本对收入比率为30.01%;总资本比率为22.10%,一级资本比率为19.67%;流动性覆盖比率平均值为136.39%,年末稳定资金净额比率为125.31%;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27%[26] - 2020年年度溢利为港币284.68亿元,按年回落16.5%[36] - 2020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9.05%及0.86%[36]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2.5052元,每股股息为港币1.2420元[36] - 净息差为1.27%,调整后净息差为1.33%,按年下降36个基点[40] - 成本对收入比率为30.01%,处于本地银行业较佳水平[41] - 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27%,持续低于市场平均水平[42] - 一级资本比率为19.67%,总资本比率为22.10%[45] - 2020年各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平均值及稳定资金净额比率季度终结值均高于监管要求[46] - 2020年年度溢利为284.68亿港元,按年减少56.06亿港元或16.5%;股东应占溢利为264.87亿港元,按年减少56.97亿港元或17.7%[55] - 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74亿港元,按年减少39.70亿港元或6.8%;经营支出按年下跌1.9%[55] - 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减少30.12亿港元或10.5%,除税后溢利减少38.54亿港元或23.8%[56] - 2020年净利息收入为347.38亿港元,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为363.74亿港元,按年下降15.6%[58] - 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1864.38亿港元或7.3%,客户贷款在客户存款上升带动下录得增长[58] - 净息差为1.27%,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为1.33%,按年下降36个基点[58] - 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净利息收入下降32.62亿港元或16.5%,净息差收窄34个基点至1.16%[62] - 2020年利息收入499.28亿港元,按年下降26.3%;利息支出151.90亿港元,按年下降44.3%[57] - 2020年客户贷款及其他账项平均余额1518.25亿港元,平均收益率2.08%,2019年分别为1345.06亿港元和3.06%[61] - 2020年往来、储蓄及定期存款平均余额2082.31亿港元,平均利率0.65%,2019年分别为1865.18亿港元和1.26%[61] - 2020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108.42亿港元,按年减少0.77亿港元或0.7%,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上升68.8%,买卖货币、信用卡业务及汇票佣金收入分别下降62.3%、37.5%及15.6%[63] - 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下降0.28亿港元或0.5%,主要因贷款、保险及买卖货币佣金收入下降[64] - 2020年净交易性收益为51.74亿港元,按年上升3.74亿港元或7.8%,剔除外汇掉期合约的资金收入或成本后净交易性收益按年增加58.2%[66] - 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净交易性收益上升5.14亿港元或22.1%,剔除外汇掉期合约的资金收入或成本后净交易性收益较上半年上升108.2%[67] - 2020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净收益按年减少12.84亿港元或39.6%,主要因中银人寿债券相关投资市场划价收益减少[68] - 2020年下半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净收益较上半年增加15.55亿港元,主要因市场回稳带动中银人寿股票和债券基金相关投资收益上升[69] - 2020年经营支出为163.47亿港元,按年下降3.20亿港元或1.9%,成本对收入比率为30.01%[70] - 人事费用按年增长1.0%,房屋及设备支出下降19.9%,折旧增长5.5%,其他经营支出下降9.3%[70][71] - 与2020年上半年比较,经营支出增加11.69亿港元或15.4%,主要因人事费用、资讯科技投入等增加[72] - 2020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24.89亿港元,按年增加34.4%[74] - 2020年集团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24.89亿港元,按年增加6.37亿港元或34.4%[7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总贷款减值准备对客户贷款比率为0.61%,2019年为0.50%[75] - 2020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33209.81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2949.25亿港元或9.7%[79] - 2020年客户贷款增长1019.81亿港元或7.3%至14978.64亿港元[81] - 在香港使用之贷款上升667.23亿港元或7.2%,其中个人贷款上升426.38亿港元或10.4%[82] - 贸易融资下降92.67亿港元或12.2%[82] - 在香港以外使用之贷款增加445.25亿港元或11.3%[8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特定分类或减值之客户贷款余额为39.94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7.77亿港元[84] - 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27%,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84] - 信用卡贷款撇账比率为1.91%,按年上升0.51个百分点[84] - 2020年末客户存款总额达21837.09亿港元,较去年末增加1744.36亿港元或8.7%,即期及往来存款增49.9%,储蓄存款升27.7%,定期等存款降19.7%[8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总额为2903.02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115.19亿港元或4.1%[88] - 2020年末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及一级资本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1.0%及9.8%,总资本增长7.2%,风险加权资产增长11.1%[90] - 2020年4个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平均值及稳定资金净额比率季度终结值均高于监管要求[91] - 2020年除税前溢利总额为335.83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40.088亿港元或16.2%[94] - 2020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110.17亿港元,按年减少2.17亿港元或1.9%[95] - 2020年个人银行净利息收入下降2.5%,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微升0.2%,净交易性收益增加27.2%,经营支出减少1.4%[95] - 2020年个人银行提取减值准备净拨备为4.21亿港元,按年增加0.70亿港元[95] - 公司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30.35亿元,按年减少港币22.74亿元或14.9%[103] - 公司企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下降8.5%,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下降10.6%[103] - 公司企业银行减值准备净拨备为港币18.77亿元,按年增加港币4.92亿元[103]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93.61亿港元,按年减少27.03亿港元或22.4%,净利息收入下降55.8%[112] - 2020年末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总资产规模较2019年末增加46%[116] - 2020年集团保险业务毛保费收入达280.13亿港元,按年上升10.4%[118] - 2020年集团新造标准保费按年下跌17.8%至113.44亿港元,新造业务价值按年下跌12.8%至11.15亿港元[118] - 集团保险业务除税前溢利按年上升21.8%至8.54亿港元[118] 股权结构 - 中国银行透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中银香港(BVI)有限公司持有公司约66.06%权益[1] 业务发展 - 2020年客户贷款增长7.3%至港币14,978.64亿元,客户存款增长8.7%至港币21,837.09亿元,在港市场份额持续上升[16] - 2020年新造按揭、港澳银团贷款安排行、IPO主收款行、资金池等业务保持市场首位[17] - 2020年东南亚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加强集团联动,完善大湾区“开户易”等重点产品服务,筹备“跨境理财通”落地实施[18] - 2020年离岸人民币清算额达282万亿人民币,占全球的75%[18] - 与怡和集团、京东科技合资成立的虚拟银行livi正式开业[20] - 2020年公司绿色贷款较上年末增长逾6成[27] - 2020年公司个人中高端客户数目保持双位数增长[27] - 2020年公司新造按揭宗数市占率排名市场第一[27] - 手机银行客户数目较上年末增长近3成,BoC Pay及BoC Bill客户数目均较上年末分别增长8成,转数快客户规模按年增长逾7成[29] - 2020年东南亚机构整体存、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2%和7.4%[29] - “开户易”累计开户近1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0%[30] - 公司持续深耕香港核心市场,紧抓大湾区机遇,发挥东南亚协同效应,深化生态圈应用,优化ESG架构[93] - 公司全港169家分行配合特区政府“现金发放计划”供市民登记,且是唯一提供支票兑付服务的银行[96] - 公司181家分行设立eZone电子体验区,部分分行试点引入“智能柜台”[97] - 截至2020年末,公司私人银行管理资产总值较上年末上升14.3%[98] - 2020年,公司手机银行交易笔数按年显著上升逾七成,线上按揭月均申请笔数按年增长逾一倍[100] - 公司推出开发者网站及逾90项开放API[100] - 公司扩展海外见证开立中银香港账户服务,覆盖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及文莱等东南亚国家[102] - 集团连续16年保持港澳地区银团贷款市场安排行首位,按主板上市项目数量计,新股上市主收款行业务维持市场最大份额[104] - iGTB环球交易银行平台已陆续在东南亚机构推广,中银泰国首创集团内支持第三方支付工具业务新模式,万象分行落地首个银企直连项目[107] - 集团连续7年获“香港最佳本地现金管理银行”,连续2年获“香港最佳本地贸易融资银行”,获《亚洲银行家》五项大奖[108] - 2020年末,集团整体托管资产总值逾港币13,718亿元,较上年末上升8.3%,“债券通”总客户数量全球排名居前列[109] - 2020年末,中银保诚信托强积金资产管理规模较去年末增加15%,稳居强积金市场前列[110] - 集团推出企业金融e+系列产品,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向东南亚地区推广和延伸[108] - 集团推出“中银保诚MPF e - Form”应用程式,推动一站式网上强积金服务[110] - 集团与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及悉尼分行建立亚太区域业务协同合作机制并开展合作[107] - 集团持续深化与中国银行在大湾区内机构合作,加强跨境业务联动[107] - 集团积极发展线上业务,提升服务能力,代客业务和利率、贵金属交易业务表现良好[113] - 集团对重要交易系统升级改造,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内控机制,管控风险[113] - 中银马来西亚续任马来西亚人民币清算行和当地人民币结算行,叙做试点政策下内地首笔人民币同业融资和贸易融资跨境转账业务[11
中银香港(02388)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