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最初名为S.A.L.E.,由新加坡航空公司与美国租赁公司按50:50比例持股[20][24] - 1997年Temasek及GIC入股,各持股14.5%[28] - 2006年12月,中国银行收购公司全部股份,公司更名为中银航空租赁,2016年6月上市后公众投资者持有30%股权[20] - 2008年税后净利润超1.00亿美元,2014年超3.00亿美元,2018年超6.00亿美元[25][32][27] - 2009年自有机队飞机数量超100架,资产达50亿美元[25] - 2013年资产总额超100亿美元,自有机队飞机数量首次超200架[32] - 2016年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首次公开发售,设立15亿美元首笔银团循环贷款授信[34] - 2017年交付首架空客A320NEO飞机,交付74架飞机创纪录,发行首只10亿美元两期债券[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税前利润增长24%至6.85亿美元,税后利润达6.20亿美元[4] - 2018年公司税前利润增长24%至6.85亿美元,税后利润达6.20亿美元,累计税后净利润超37亿美元[35] - 2018年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总额同比增长23%至17.26亿美元[6] - 2018年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总额升至17亿美元,资产总额超18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14%[3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 - 2018年公司募集新资金27亿美元,年末资本负债率为3.0倍[6]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0.1845美元,2018年股息总额将达到每股0.3129美元[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达51亿美元,自成立以来创造税后净利润37亿美元,向股东派息逾6.70亿美元[20][22] - 首次公开发售前实缴股本为6.08亿美元,2016年募集新股本5.50亿美元,自中国银行收购以来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达15%[22] - 2018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5.5%,高于12年平均的15%[40] - 2018年底资本支出承诺达92亿美元,较2017年增加17%,2019年已签订34亿美元资本投资[40] - 2018年公司筹集资金超27亿美元,其中债务资本市场筹集17亿美元,现金和未提取信贷额度共38亿美元[42] - 2018年净租赁收益率稳定在8.3%,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42] - 2018年公司平均债务成本为3.3%,较2017年的2.8%有所上涨[45][5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6亿美元未提取已承诺信贷额度,自2007年1月1日起已筹集近250亿美元债务融资[45] - 2018年公司收益增加至6.20亿美元,实现25年持续盈利,实际税率从2017年的10.1%下降至9.5%[62] - 公司资产总额增长23亿美元至183亿美元,自有机队净增加16架飞机,机队账面价值提高9%至150亿美元[65][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使权益总额增加超3.80亿美元至42亿美元,资本负债率提高至3.0倍,净资产收益率为15.5%[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税后净利润为6.20亿美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5.8%;税前利润为6.85亿美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24.3%[81] - 2018年租赁租金收入为15.43亿美元,较2017年的12.84亿美元增长20.2%[82] - 2018年利息及手续费收入为8075.3万美元,较2017年的2962.2万美元增长172.6%[82] - 2018年出售飞机收益净额为9082.2万美元,较2017年的7775.4万美元增长16.8%[82] - 2018年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总额为17.26亿美元,较2017年的14.01亿美元增长23.2%[8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飞机账面浮值达150亿美元,较2017年底增长9.4%[83] - 2018年成本及费用总额为10.40亿美元,较2017年的8.50亿美元增长22.5%[82] - 2018年利息及手续费收入为0.81亿美元,较2017年的0.30亿美元增加不止一倍[84] - 2018年出售飞机收益净额为0.91亿美元,较2017年的0.78亿美元上升16.8% [84] - 2018年机器及设备折旧为5.43亿美元,较2017年的4.60亿美元增长17.9% [85] - 2018年财务费用为3.53亿美元,较2017年的2.60亿美元增长35.9% [88] - 2018年人事费用为0.92亿美元,比2017年的0.72亿美元增加26.7% [88] - 2018年其他经营成本及费用为0.53亿美元,比2017年的0.47亿美元增长13.9% [89] - 2018年税前利润为6.85亿美元,比2017年的5.51亿美元增长24.3%,利润率从39.3%上升至39.7% [89] - 2018年税后利润为6.20亿美元,较2017年的5.87亿美元增加5.8% [90] - 2018年资产总额为183亿美元,较2017年的160亿美元增长13.8% [91] - 2018年机器及设备以及持作待售资产为180亿美元,较2017年的157亿美元增长14.7% [94] - 2018年公司筹集27亿美元新增债务,2017年为29亿美元[9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债务总额124.76亿美元,2017年为109.39亿美元;权益总额41.99亿美元,2017年为38.19亿美元;资本负债率3.0倍,2017年为2.9倍[9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现金及短期存款2.43亿美元,未提取、已承诺贷款授信36亿美元[9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有抵押债务总额16.87亿美元,2017年为23.32亿美元;无抵押债务总额107.89亿美元,2017年为86.07亿美元[10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固定利率债务金额76亿美元,2017年为51亿美元[100] - 2018年有抵押债务/资产总额为9.2%,2017年为14.5%;有抵押债务/债项总额为13.5%,2017年为21.3%[10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预计2019 - 2023年及以后债务偿还金额分别为15亿美元、20亿美元、26亿美元、21亿美元、21亿美元、22亿美元,总计125亿美元[10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预计2019 - 2021年飞机资本支出承诺现金流出分别为34亿美元、30亿美元、28亿美元,总计92亿美元[105] - 董事会建议按35%派息目标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845美元,2018年股息总额达每股0.3129美元,较2017年增加6%[35] - 2018年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284美元,2018年支付股息总额为每股0.3129美元,向股东分派合计约2.172亿美元[170]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0.1845美元,金额约为1.280亿美元,须待股东批准[170] 机队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机队共有511架自有、代管及已订购的飞机,其中自有飞机303架[11] - 2018年公司共交付55架飞机,其中5架飞机由航空公司客户于交付时购买[11] - 2018年公司交付55架飞机,出售34架飞机,年末自有飞机303架,净增长16架[40] - 五位独立评估师对机队总值平均估值为166亿美元,较账面净值150亿美元有11%的溢价[40] - 自成立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购买和承诺购买逾800架飞机,总购买价超440亿美元,与160多家航空公司签署超860份租约,售出330架自有和代管飞机[45] - 按独立评估师平均估值,公司机队全生命周期当前市值超账面价值16亿美元,溢价11%[6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订单簿有183架飞机,占未来资本支出承诺逾92亿美元[71] 行业相关数据 - 2018年载客需求增长6.5%,行业载客率高达81.9%,IATA预计2019年行业税后净利润将增长至355亿美元[40] - 2018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客运营运增长率为6.5%,高于长期平均增长率5.0%,预期2019年客运营运增长率也将高于平均水平,全球净利润达323亿美元[78] - 拥有飞机订单的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数量在过去五年中增加了24%至26家,空客和波音年度交付流中承诺交付予租赁公司的份额由15%增至21%[80] - 波音和空客2019年商业总产量预计将共计增加约10%[80]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第D.3.1条所列职能[128] - 董事会审查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实践等多方面情况[128] - 董事会负责公司战略领导及控制,授权管理层执行战略,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并向董事会报告[132]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订长远策略、审核业务规划和预算等多项内容[132] - 董事会制订书面指引明确管理层需汇报并获批准事项,且定期审核授权及指引[132] - 公司董事长为孙煜,负责领导董事会;行政总裁为Robert Martin,负责执行战略和日常运营[133] - 董事会包括董事长、4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2名执行董事[134]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纳董事会提名政策[13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第3.10条规定,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独立性指引[136] - 2018年3月16日陈四清辞任,刘强获委任;2018年9月18日刘强辞任;2018年10月22日高兆刚辞任,王志恒获委任;2019年2月27日孙煜获委任[138] - 全体现任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固定任期约为3年[140] - 孙煜和王志恒任期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届满,均愿连任[140] - Robert James Martin、刘承钢、付舒拉及杨贤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轮值退任,均愿连任[141] - 公司2018年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定期会议通知提前14天发送,议程及材料提前3天发送[142] - 董事长应每年至少在董事会定期会议召开前与非执行董事进行一次会面[142] - 陈四清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1)[143] - 刘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2/2),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143] - 高兆刚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67%(2/3),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0%(0/1),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0/1)[143] - 董事会平均出席率96%,审计委员会平均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平均出席率67%[143] - 提名委员会平均出席率100%,战略及预算委员会平均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平均出席率91%[143] - 所有董事接受董事职责培训并收到相关指引[144][145] - 审计委员会代表董事会监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46] - 公司向新员工提供行为守则,员工每年确认合规情况并接受定期培训[146] - 公司围绕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设立明确组织架构,2018年评估显示该系统有效完善[148] - 审计部定期审查主要风险领域,监控会计、财务及运营程序合规情况[149] - 董事负责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制定和维护内部会计控制系统[150] - 行政总裁负责实施战略目标和日常管理,管理委员会可批准符合特定标准新交易[151] - 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风险和战略及预算五个常设委员会[152] - 截至2019年3月13日,各董事会委员会有明确主席及成员[153] - 审计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4] - 审计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两次会议,开展多项审查工作[154]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5]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核董事等的遴选提名等事项[155] - 提名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1次会议,处理董事辞任及委任等事宜[156]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2018年举行1次会议,向董事会提议人事费用预算等[157] - 风险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2018年举行4次会议,对公司整体风险状况等进行季度审查[158] - 战略及预算委员会由6名成员组成,2018年举行4次会议,考虑并建议董事会批准股息、预算等[160] - 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高级管理层6名成员及首席风险官,经授权可对符合要求的交易作决策[161] -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查影响公司资产负债表两端的风险因素等[161] - 运营委员会负责公司主要业务职能,成员涉及多个部门[161] - 财务委员会由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担任主席,负责监督和协调财务等事宜[161] - 投资委员会负责评估潜在飞机购置等活动[161] - 收益委员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