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航空租赁(02588) - 2019 - 年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实现税前利润7.75亿美元、税后净利润7.02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3%[2][4][7] - 自2016年首次公开发售以来,每股盈利及税后净利润增长了68%[2] - 公司成立26年来累计实现利润44亿美元[2] - 2019年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总额同比增长15%至19.76亿美元[4][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至198亿美元[4][7] - 2019财年股息总额将达到每股0.3541美元,同比增长13%[4] - 2019年公司税前利润7.75亿美元,税后净利润7.02亿美元,均较上一年增长13%;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总额近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资产总额达198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8%[13] - 2019年公司股息总额达每股0.3541美元,较2018年增加13%,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153美元,派息总额不超全年税后净利润的35%[13] - 自2016年首次公开发售以来,公司每股盈利及税后净利润增长了68%[13] - 2019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6.0%,高于去年及2007年以来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1%[16] - 2019年公司每股盈利为1.01美元,比2018年增长13%[16] - 2019年税后净利润增加至7.02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6%[2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增长15亿美元至198亿美元,权益总额增加4亿美元至46亿美元[28] - 2019年负债总额增加超11亿美元[3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税后净利润为7.02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幅度达13.2%[40] - 2019年公司税前利润为7.75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13.1%,收益增长主要来自租赁租金收入增加[40] - 2019年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为20亿美元,较2018年的17亿美元增长14.5%[42] - 2019年租赁租金收入为17亿美元,较2018年的15亿美元上升10.5%[43] - 2019年出售飞机收益净额为1.34亿美元,较2018年的0.91亿美元增长47.9%[44] - 2019年成本及费用为12亿美元,较2018年的10亿美元增长15.4%[45] - 2019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10亿美元,较2018年的5.43亿美元增长12.3%[46] - 2019年财务费用为4.28亿美元,较2018年的3.53亿美元增长21.2%[47] - 2019年人事费用为0.80亿美元,较2018年的0.92亿美元减少12.8%[48] - 2019年税前利润为7.75亿美元,较2018年的6.85亿美元增长13.1%,利润率从39.7%降至39.2%[50] - 2019年所得税费用为0.73亿美元,较2018年的0.65亿美元增加12.2%,实际税率从9.5%降至9.4%[51] - 2019年税后净利润为7.02亿美元,较2018年的6.20亿美元增加13.2%[52]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持作待售资产从2018年的180亿美元增长7.5%至2019年的193亿美元,因2019年净增加14架飞机[55]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损失拨备0.25亿美元后)从2018年的0.08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0.18亿美元,2019年末已逾期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0.43亿美元[56] - 其他资产从2018年的0.15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1.29亿美元,主要因应收一家制造商款项1.03亿美元递延[57] - 现金及短期存款从2018年的2.43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2.87亿美元,因经营、融资及出售飞机所得款项带来的净现金流入高于资本支出流出[58] - 维修储备由2018年的7.32亿美元减少19.1%至2019年的5.93亿美元,因出售旧飞机及支付维修储备报销款[6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18年的1.57亿美元增长31.5%至2019年的2.06亿美元,源于应付维修储备金及应计利息费用增加[61] - 贷款及借贷从2018年的123亿美元增长8.4%至2019年的133亿美元,为增加的资本支出提供资金,2019年偿还20亿美元[62] - 权益总额从2018年的42亿美元增长9.1%至2019年的46亿美元,源于本年净利润部分被派付股息及套期未实现亏损抵销[63] - 截至2019年末,资本负债率为2.9倍,与2018年末的3.0倍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现金及短期存款为2.87亿美元,还有44亿美元未提取、已承诺贷款授信[66] - 2019年12月31日有抵押債務/資產總額為6.7%,2018年12月31日為9.2%;有抵押債務/債項總額2019年12月31日為9.8%,2018年12月31日為13.5%[6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 - 2025年及以後債務償還總計135億美元,其中2020年18億美元、2021年20億美元、2022年21億美元、2023年20億美元、2024年27億美元、2025年及以後29億美元[7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7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生股本变动,独立受托人以约0.734亿港元购入1,119,200股股份[144] - 自2019年1月1日至声明之日,公司维持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25%的指定公众持股量[14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储备金额约为19亿美元[146] 公司资金筹集与使用情况 - 2019年公司筹集资金39亿美元,其中债务资本市场筹集21亿美元[1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现金和未提取信贷额度共计46亿美元,未提取已承诺信贷额度44亿美元[17][19] - 2019年公司根据全球中期票据计划发行21亿美元票据,截至2019年末使用已承诺循环贷款授信项下的6.40亿美元[6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享有70多家金融機構支持,有44億美元未提取的已承諾無抵押貸款授信,其中中國銀行20億美元授信於2022年4月到期[7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预计2020 - 2023年飛機資本支出承諾現金流出總計75億美元,其中2020年49億美元、2021年11億美元、2022年8億美元、2023年7億美元;考慮相關事態發展後,2020年3月11日預計2020 - 2024年現金流出總計110億美元,其中2020年50億美元、2021年29億美元、2022年14億美元、2023年13億美元、2024年4億美元[73][74] - 2019年公司发行优先无抵押票据,金额分别为5亿美元(5年期)、4.5亿港元(7年期)、7.5亿美元(5.5年期)、2亿澳元(10年期)、6.5亿美元(10年期)[174] 飞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机队共有523架自有、代管及已订购的飞机,自有飞机317架[9] - 2019年共交付54架飞机,其中12架由航空公司客户于交付时购买[9] - 2019年飞机利用率达99.6%,现金收款率达96.9%[9] - 2019年公司自有、代管及已订购飞机总数达523架,自有飞机317架,代管飞机40架,已订购飞机166架[10] - 2019年公司宣布额外订购20架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及签约购买22架波音787飞机[11] - 飞机账面净值按区域划分,美洲占6.9%,中东及非洲占12.4%,欧洲占27.1%,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占30.6%,亚太(不含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占23.0%[12] - 2019年公司自有及代管飞机出租予41个国家和地区的93家航空公司,新增8家新客户,机队组合覆盖增加4个国家和地区,自有机队中68%的飞机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公司承租[1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订单簿有166架飞机,占未来资本支出承诺75亿美元[31] - 机队账面价值提高12%至168亿美元,全生命周期当前市值超账面价值约13亿美元,溢价8%[28][30] - 2020年1月6日公司与空客订立协议,购买20架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3月9日订立协议购买22架波音787 - 8飞机;3月16日订立协议购买6架波音777 - 300ER飞机[3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对约90%的错配利率风险敞口实施套期[34] - 基于2019年12月31日的租赁组合等,浮动费率租约等利率每上升25个基点,对年度税后净利润影响少于10万美元[34] - 拥有飞机订单的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数量在过去五年增加22%至22家,空客和波音年度交付流中承诺交付予租赁公司的份额由25%增至28%[3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订单簿包括166架飞机,新技术窄体飞机燃油效率较替换机型超出至少20%[17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自有飞机组合加权平均机龄为3.1年[177] - 2019年公司资产负债表内增加33亿美元最新技术飞机,售出7亿美元老旧机型,截至2019年12月31日,订单簿中全部飞机均为最新技术飞机[180] - 2019年公司自有飞机317架、代管飞机40架、已订购飞机166架,总计523架[181] 航空市场相关数据 - 2019年航空公司平均承载率为82.6%,客运需求增长上升4.2%,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航空公司盈利合计约为260亿美元[16] - 2019年航空公司承载率达平均82.6%,客运需求增长率仅上升4.2%,IATA预测全球净利润达259亿美元[35]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孙煜先生自2019年2月起任公司董事長,47歲,於1998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78] - 张晓路女士自2020年1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1990年获北京联合大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79] - Robert MARTIN先生自1998年起担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拥有超30年飞机及租赁业务经验,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80] - 李芒先生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990年毕业于中国中央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81] - 刘承钢先生自2016年9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麦考瑞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学位[82] - 王志恒先生自2018年10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996年毕业于中国南开大学获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获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83] - 朱林女士自2014年1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994年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84] - 戴德明博士自2016年5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83年毕业于中国湖南财经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中南财经大学,1986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85] - 付舒拉先生自2011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2016年3月续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84年毕业于中国西北工业大学获航空发动机设计硕士学位[86] - Antony Nigel TYLER先生自2016年5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杨贤博士自2016年12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Robert MARTIN先生于2014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89] - Steven TOWNEND先生于2001年1月加入公司,2004年7月出任首席商务官,2006年6月获委任为副总经理[90] - 邓磊先生于2019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首席商务官(亚太及中东地区)[91] - 张燕秋女士于2017年6月1日出任公司公司秘书兼授权代表[92] - 彭添發先生将于2020年9月30日退任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并于2020年第四季度退休,其于1996年加入公司,任职超20年[88] - 董事会负责公司战略领导及控制,授权管理层执行战略,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并向董事会报告[98] - 公司董事长为孙煜先生,首席执行官为Robert Martin先生,二者分工明确[99] - 董事会包括董事长、四名非执行董事、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两名执行董事[100]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决定董事委任及续任时考虑多项因素[101] - 公司采纳董事会提名政策,新委任或重选董事须经提名委员会评估并向董事会建议[102] - 截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