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财年总派息5.07亿澳元,派息率约60%,含除税后纯利40%(3.41亿澳元)和特别股息19.5%(1.66亿澳元)[6] - 截至2019年2月26日,自2017年9月1日完成收购以来,公司已减少总债务负债14亿美元[6] - 公司总经营EBITDA达21.80亿澳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92亿澳元[6] - 公司总经营EBIT达16.57亿澳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25亿澳元[6] - 2018年公司收益48.50亿澳元(2017年:26.01亿澳元),除税后溢利8.52亿澳元(2017年:2.29亿澳元)[7] - 动力煤产品平均价格123澳元(2017年:102澳元),冶金煤产品平均价格为182澳元(2017年:165澳元),总体平均价格为132澳元(2017年:114澳元)[7] - 2018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为48.50亿澳元,较2017年的26.01亿澳元增长[9] - 2018年经营EBITDA为21.8亿澳元,是2017年9.88亿澳元的两倍以上[9] - 2018年税后溢利为8.52亿澳元,2017年为2.29亿澳元[9] - 2018年经营现金流量为17.47亿澳元,2017年为4.08亿澳元[10] - 2018年净债务为30.93亿澳元,资产负债率为35%,杠杆率为1.4倍;2017年净债务为45.16亿澳元,资产负债率为43%,杠杆率为4.6倍[10] - 2018年FOB现金成本(不计政府特许权使用费)为63澳元/吨,较2017年增长2%;获得的价格为132澳元/吨,较2017年增长16%[11] - 2018年公司总派息金额为5.07亿澳元,派息率约为60%,其中除税后纯利占40%(3.41亿澳元),特别股息占19.5%(1.66亿澳元),2019年目标派息率为除税后纯利的50%[17][22] - 2018年公司年末获得10.31亿澳元现金,用于支付末期股息和偿还5亿美元债务[17] - 自2017年9月1日完成收购联合煤炭以来,公司总债务负债减少14亿美元[17] - 2018年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全球发售中筹集资金2.68亿澳元,用于偿还债务等[17] - 2018年公司经营所得现金升至17.5亿澳元,比2017年增长四倍[20] - 预计2019年公司资本和可持续支出为2.85亿澳元,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21] - 自2017年底联合煤炭交易以来,公司提前偿还14亿美元债务,使12月底资产负债率降至35%,杠杆率降至1.4倍[23] - 公司总收益从2017年的2601百万澳元增加86%至2018年的4891百万澳元,销量增长68%及平均售价上升16%带动收益表现[32] - 折旧及摊销费用从2017年的256百万澳元增加104%至2018年的523百万澳元,按每吨基准,从14澳元/吨增加至16澳元/吨[32] - 经营现金成本增加少于2%至63澳元/吨,总生产成本增加少于5%至89澳元/吨,平均售价为132澳元/吨[32] - 经营EBITDA从2017年的988百万澳元增加121%至2018年的2180百万澳元,利润率从36%增加至45%[32] - 除所得税后溢利从2017年的229百万澳元增加272%至2018年的852百万澳元,2018年所得税开支为320百万澳元,实际税率为27.3%[32] - 经营现金流入净额增加328%至1747百万澳元,投资现金流出净额为55百万澳元,融资现金流出净额为904百万澳元,净现金头寸上升824百万澳元至1031百万澳元[33]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17年12月31日的47%减少至2018年12月31日的35%,负债净额减少14亿澳元[34] - 2019年2月25日宣派末期股息377百万澳元,将进一步提前偿还贷款500百万美元,债务负债总额减少14亿美元[35] - 2018年动力煤平均售价为123澳元/吨,较2017年增加21%,冶金煤平均售价为182澳元/吨,较2017年增加10%[37] - 2018年动力煤销量占离矿销量的85%,较2017年的80%有所增加,所有应占煤炭销量平均价格增加16%至132澳元/吨[37] - 2018年各项业务经营中的播种及种植面积为217公顷,新增干扰区总面积为242公顷,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在53%的干扰区进行播种及种植[43] -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期间的第1类及第2类总排放合计1.96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增长不足1%[45] - 2016 - 2017年第1类排放1.60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第2类排放0.34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第1类及第2类排放1.94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7 - 2018年第1类排放1.63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第2类排放0.33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第1类及第2类排放1.96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第1类排放变动百分比为1.8%,第2类排放变动百分比为 - 3.8%,第1类及第2类排放变动百分比为0.9%[46] - 2018年公司社区支持计划于澳大利亚地方计划投资超80万澳元[47] - 公司三年内拨出60万澳元支持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癌症及老龄化研究计划[48] - 公司第二年完成与克隆塔夫基金的三年合作,每年提供10万澳元支持新南威尔士及西澳大利亚地区的土著青年教育服务[48] - 公司与Rockhampton Leagues Club CQ Capras合作为Central Queensland Rugby League的超8000名运动员提供支持培训及发展机会[48] - 2018年公司录得创纪录50.0百万吨可售煤炭(100%基准),同比增加59%,莫拉本煤炭综合项目全年总可售煤炭产量16.5百万吨,同比增加33%[29] - 2018年公司总销量3710万吨,同比增长68%,高于2017年的2210万吨[17] - 2018年公司可记录总受伤事故次数从2017年的10.43降至7.74[17] - 2018年,澳思达及艾诗顿的Watagan合并资产TRIFR由2017年的33.54减少至23.04,公司运营中可记录总受伤事故次数从去年10.43下降至7.74[27] - 2018年公司动力煤销量同比增加88%,2018年为29.9百万吨,2017年为15.9百万吨[30] - 公司冶金煤总销量7.2百万吨,较2017年的6.2百万吨增加16%[30] - 三项一级资产令公司应占煤炭总销量同比增加68%,总销量由2017年的22.1百万吨升至2018年37.1百万吨[30] - 2018年收益48.5亿澳元、其他收入1.5亿澳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80%、1600%[96] - 2018年成品及在制品库存变动3100万澳元,较2017年增长343%[96] - 2018年EBITDA为21.8亿澳元,较2017年的9.88亿澳元增长121%[96] - 2018年EBIT为16.57亿澳元,较2017年的7.32亿澳元增长126%[96] - 2018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1.72亿澳元,较2017年的3.11亿澳元增长277%[96] - 2018年除所得税后溢利为8.52亿澳元,较2017年的2.29亿澳元增长272%[96][98] - 2018年兖煤股东应占溢利8.52亿澳元,受多个非经营项目影响,包括出售HVO合营企业16.6%权益收益7800万澳元等[98] - 总收益从2017年的27.16亿澳元增加80%至2018年的48.91亿澳元,主要因煤炭销售收益从2017年的26.23亿澳元增加81%至2018年的47.4亿澳元[100] - 坑口煤炭销量从2017年的1930万吨上升74%至2018年的3350万吨,主要因联合煤炭收购事项、其他收购及出售事项和莫拉本扩张[101][102] - 集团煤炭整体平均售价从2017年的每吨114澳元上升16%至2018年的每吨132澳元,动力煤平均售价从每吨102澳元升至123澳元,冶金煤从每吨165澳元升至182澳元[101] - 坑口动力煤销量占比从2017年的80%升至2018年的85%,冶金煤占比从20%降至15%[101] - 动力煤平均售价从2017年的每吨102澳元上升21%至2018年的每吨123澳元,销量从1550万吨增加83%至2840万吨,收益从15.85亿澳元增加120%至34.84亿澳元[101] - 冶金煤平均售价从2017年的每吨165澳元上升10%至2018年的每吨182澳元,销量从380万吨增加37%至510万吨,收益从6.19亿澳元增加51%至9.32亿澳元[101] - 各主要地区市场中,日本收益从4.89亿澳元增加至10.55亿澳元,新加坡从3.37亿澳元增加至8.61亿澳元,韩国从4.15亿澳元增加至6.64亿澳元,台湾从1.31亿澳元增加至5.18亿澳元[103][104] - 其他收入从2017年的400万澳元增加1600%至2018年的6800万澳元,主要因外汇收益净额6100万澳元[105] - 成品及在制品库存变动从2017年的3100万澳元减少至2018年的700万澳元[106] - 所用原材料及耗材由2017年的3.49亿澳元增加92%至2018年的6.69亿澳元,每坑口销量公吨由18澳元升至20澳元[109] - 雇员福利开支由2017年的3.02亿澳元增加72%至2018年的5.18亿澳元,每坑口销量公吨持平于16澳元[110] - 运输成本由2017年的3.12亿澳元增加72%至2018年的5.37亿澳元,每坑口销量公吨持平于16澳元[111] - 合约服务及厂房租赁由2017年的2.41亿澳元增加61%至2018年的3.89亿澳元,每坑口销量公吨由12澳元降至11澳元[113] - 折旧及摊销开支由2017年的2.56亿澳元增加104%至2018年的5.23亿澳元,每坑口销量公吨由14澳元升至16澳元[113] - 政府特许权使用费开支由2017年的1.73亿澳元增加101%至2018年的3.47亿澳元,每坑口销量公吨由9澳元升至10澳元[113] - 经营EBIT由2017年的7.32亿澳元增加126%至2018年的16.57亿澳元,利润率由27%升至34%[114] - 融资成本净额由2017年的2.82亿澳元减少4%至2018年的2.7亿澳元,占经营收益百分比由9%减至6%[114] - 所得税开支由2017年的0.82亿澳元增加290%至2018年的3.2亿澳元,2017年和2018年实际税率分别为26.4%和27.3%[115] - 除所得税后溢利由2017年的2.29亿澳元增加272%至2018年的8.52亿澳元,利润率由8%升至17%[116] - 2018年出售合营企业权益收益7800万澳元,为出售HVO合营企业16.6%权益给Glencore的一次性收益[117] - 2018年收回对冲储备的公允价值亏损1.6亿澳元(2017年为2.29亿澳元),因美元兑澳元汇率变动致集团美元计值贷款重新换算亏损[118] -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3.39亿澳元(328%)至17.47亿澳元,受煤炭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119][120] - 2018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减少33.31亿澳元(98%)至5500万澳元,与集团收购及出售事项有关[119][121] - 2018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增加39.03亿澳元(130%)至9.04亿澳元,包括自愿债务还款等[119][122] - 2018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增加3.33亿澳元至10.09亿澳元,因年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强劲[123] - 2018年12月31日,总权益增加8.12亿澳元至58.38亿澳元,主要因年内除所得税后溢利8.5
兖煤澳大利亚(03668)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