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龙化成(03759) - 2019 - 年度财报
03759康龙化成(03759)2020-04-23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4年,在中国、美国和英国拥有7000多名员工[4] - 公司是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18] - 公司将拓展下游业务至临床后期开发及商业化生产服务[18] - 公司为超1000家客户提供服务,包括全球前二十大医药公司及众多生物科技公司[33] - 公司提供覆盖药物发现到开发全流程的DMPK/ADME服务[32] - 公司可结合化合物合成工艺研发与制剂开发服务,满足客户新药研发各阶段需求[31] - 公司能为候选新药的IND申请提供完整研发服务,支持中美欧的IND申请[31] - 公司通过中美英的实验室、临床及生产设施开展全球业务[32] - 公司建有化学性蛋白质体平台,在药物研发中有多种应用[32] - 公司技术平台利用放射性标记测试结合微放射自显影及免疫组化,助于了解作用机制[32] - 美国临床药理学团队与中国团队无缝合作,便于中国团队提交临床批件申请后在美国进行首次人体实验研究[33] - 公司可让客户在中国、美国或欧洲并行提交候选药物的IND申请,提升申报效率[33] - 公司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医药研发服务,可在药物开发及早期临床阶段拓展新服务[33] 公司上市信息 - 2019年1月28日,公司成功完成以人民币计价的普通股(A股)的首次公开发售,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7] - 2019年11月28日,公司以港元计价的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7] - 2019年1月28日,公司成功发行6563万股A股,每股7.66元;11月28日,发行1.340165亿股H股,每股39.50港元[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7.5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2%[7] - 2019年公司实现毛利人民币13.3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5%[7] - 2019年公司毛利率为35.4%[7] - 2019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人民币5.472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62.8%[7] - 2019年总收益约人民币3757.2百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人民币849.0百万元或29.2%[10] - 2019年毛利约为人民币1331.7百万元,毛利率自2018年的32.6%上涨至35.4%[11] - 2019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547.2百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62.8%[11] - 2019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549.1百万元,较2018年增加75.3%[11] - 2016 - 2019年收益分别为1634239千元、2294118千元、2908123千元、3757160千元[12] - 2016 - 2019年毛利分别为497906千元、774465千元、948050千元、1331701千元[12] - 2016 - 2019年年内利润分别为171334千元、218664千元、335843千元、530672千元[12] - 2016 - 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30.5%、33.8%、32.6%、35.4%[12] - 2016 - 2019年年内利润率分别为10.5%、9.5%、11.5%、14.1%[12] - 2016 - 2019年总资产分别为2912771千元、4143664千元、4802079千元、9935037千元[13] - 2016 - 2019年总负债分别为1153146千元、2145560千元、2475508千元、2097019千元[13] - 2016 - 2019年杠杆比率分别为39.6%、51.8%、51.6%、21.1%[13] - 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37572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9.2%;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约为54910万元,较2018年增加7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86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 - 实验室服务毛利从2018年的7.096亿元增至2019年的9.561亿元,毛利率从37.4%增至40.2%[23] - CMC服务毛利从2018年的1.398亿元增至2019年的2.497亿元,毛利率从21.7%增至27.7%[23] - 临床研究服务毛利从2018年的0.886亿元增至2019年的1.139亿元,毛利率从25.5%微降至25.0%[23] - 公司毛利从2018年的9.481亿元增至2019年的13.317亿元,毛利率从32.6%涨至35.4%[23] - 其他收入及收益约7.02亿元,较2018年增加30.5%或1.64亿元[24] - 财务成本约8.25亿元,较2018年轻微增加0.1%或0.01亿元[24] - 所得税开支约10.19亿元,较2018年增加69.5%或4.18亿元[2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5.472亿元,较2018年的3.36亿元增加62.8%[24] - 销售开支约7.3亿元,较2018年增加33.6%或1.83亿元[24] - 研发成本约6.29亿元,较2018年增加98.9%或3.13亿元[2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9.386亿元,较2018年增加1.478亿元或18.7%[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0.452亿元,较2018年增加3.306亿元或46.3%[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2.459亿元,主要源于A股及H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2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4.422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为9.386亿元[2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为59.445亿元(2018年约为12.761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2.697亿元(2018年约为13.08亿元),流动比率约为4.7(2018年约为1.0)[2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8.444亿元,其中3.007亿元将在一年内到期,5.438亿元将在一年后到期[2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杠杆比率为21.1%,2018年12月31日为51.6%[29]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权总额约为77.671亿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23.136亿元[29] - 2019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本开支约为7.546亿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6.41亿元)[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新药研发服务平台为1038家客户提供服务,其中新增客户192家[8] - 2019年为国内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完成29项研究性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21项在多个司法权区申请[8] - 2019年药物安全性评价与CMC业务的客户重叠率增长至68%[8] - 2019年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服务新增3500平方米的动物实验设施[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7393人,其中实验室服务业务员工4301人,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595人;CMC服务员工1544人,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198人[1],[2] - 2019年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23795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5.5%[2] - 2019年CMC服务实现收入90160万元,相比2018年度增长39.6%[2] - 2019年临床研究服务实现收入4563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1.3%[2] - 2019年公司完成59次QA审计及5次EHS审计[2] - 公司中国团队有568个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CMC服务项目,英国团队于2019年实施了20项临床前及早期临床阶段的项目[2] 员工相关信息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达到7393人[9] - 截至2019年12月,康龙学院博士班累计毕业85人,硕士班累计毕业77人[9] - 公司拥有3200多名实验室化学研究员,是全球规模最大、经验最为丰富的化学合成服务队伍之一[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数量为7393名,2018年12月31日为6171名[46] 市场规模与预测 - 2019年全球药物临床研究服务市场规模为406亿美元,预计2024年增至602亿美元,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8.2%[37] - 2019年中国药物临床研究服务市场规模达3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8.9%,预计2024年增至120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7.0%[37]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0年公司将加强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和全球化布局,纵向加强不同学科在新药研发同一阶段协同合作,横向加强同一学科在新药研发不同阶段协同效应[38] - 2020年公司将通过实验室化学服务经验带动生物科学业务增长,打造为实验室服务下一个业务亮点[38] - 2020年公司将加强药物开发阶段的CMC以及临床研究能力,提高宁波及天津等地设施生产能力并完善服务质量体系[38] - 公司将投资新技术与创新,建设高产量有机反应系统、扩大DNA编码库容量等,升级药物研发服务平台技术[39] - 公司将扩大生物制剂领域服务范围,2020年招募更多科学家及技术人员,建立生物制剂开发及制造能力[39] - 公司将通过多维度及综合在职学习平台开发科研及管理人才,储备各层次员工团队[39] - 公司针对国内市场优化服务产品、拓宽营销渠道和开展市场推广,针对海外市场深化与现有客户关系并吸引新客户[39] - 公司将扩大服务范围,拓展下游业务服务能力,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品牌知名度[39]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均超十年,公司将优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41] - 公司未来将完善保密政策及软硬件设施,对员工进行内部培训[41] - 公司过往在重大方面均通过监管机构检查,若未来不满足要求可能被取消从业资格[41] - 若环保政策趋严,公司环保合规成本将增加,公司已建立相关管理体系[42] - 公司需取得多项批准、执照、许可证开展业务,将跟进法规实施并加强与政府沟通[43] -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客户收入占比远高于国内客户,部分收入以美元计价[44] -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会使公司以美元计价的营业收入折算成人民币金额减少[44] - 公司通过开展套期保值交易降低汇率波动风险[45] - 创新药全球药物研发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将强化自身抵御市场竞争风险能力[45] - 公司将投入人力和资本开发新技术,考虑收购新技术标的公司[45] 公司股权收购信息 - 2020年2月公司以6000万元现金代价收购联营公司联斯达额外20%股权,完成后将持有68%股权[47] - 2020年3月康龙(香港)同意购买及认购占AccuGen集团50%股权(按摊薄基准)的股份[47] - 公司于2020年1月20日成立宁波康君宁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7]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任职信息 - 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50] - 楼柏良博士等12人于不同时间获委任为董事[49] - 杨珂新博士等3人于不同时间获委任为监事[50] - 楼柏良博士56岁,2004年7月参与创办集团,在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行业有逾25年经验[51] - 楼小强先生51岁,2004年7月参与创办集团,曾任职的三家中国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52] - 郑北女士52岁,2004年7月参与创办集团,曾任职的两家中国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52] - 陈平进先生49岁,2017年10月13日加入集团,自2016年4月起任金石投资副总经理[53] - 胡柏风先生38岁,2016年10月27日加入集团,2016 - 2017年任监事,自2018年3月起任荷兰Ampleon Cooperatief UA董事[53] - 李家庆先生46岁,2007年3月12日加入集团,2007 - 2016年任Pharmaron Holdings Limited董事,自2007年出任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53] - 周宏斌先生46岁,2016年10月27日加入集团,自2015年9月起任密尔克卫化工供应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55] - 楼柏良博士于1986年5月及1989年5月获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科学硕士、博士学位[51] - 楼小强先生于1990年7月及1993年3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2009年9月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商业管理硕士学位[52] - 郑北女士于1992年7月获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52] - 戴立信先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发布著作11本,获批中国专利13项,先后担任38名博士生和3名硕士生的导师[56] - 杨珂新博士于2004年7月1日加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