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龙化成(03759) - 2020 - 年度财报
03759康龙化成(03759)2021-04-28 17:3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拥有11000多名员工,在中国、美国、英国开展运营,为北美、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合作伙伴提供研发解决方案[4] - 公司是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将拓展下游服务及加快大分子药物等研发服务能力建设[21] - 公司在中美英拥有16家工厂,超11000名员工,其中超9800名为研发、生产技术和临床服务人员,为超1500家客户提供服务[24] - 公司国外临床研究服务在美国马里兰州拥有96个床位的独立早期临床研发中心和分析中心[2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人数11000人,其中研发、生产技术和临床服务人员超9800人,占比89%[28] - 公司拥有实验室化学研究员近4,000人,是全球规模和经验领先的实验室化学服务队伍[30] - 生物科学服务拥有科研人员1600多人,2020年实验室服务收入中生物科学服务占比提升至41.3%[3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实验室服务业务员工数量为5685人,相比2019年12月31日增加1384人[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CMC(小分子CDMO)服务员工数量为1934人,相比2019年12月31日增加390人[3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英国及美国有超9800名研发、生产技术和临床服务人员[48] - 公司为超过1500家客户提供服务,包括全球前二十大医药公司及众多生物科技公司[4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数量为11,012名,2019年12月31日为7,393名[62]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6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133.6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6%[8] - 2020年公司实现毛利人民币1916.1百万元,毛利率达到37.3%[8] - 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172.4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3%[8] - 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64.0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8%[8] - 2020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648.6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6%[8] - 2020年公司收益为5133.6百万元,较2019年增加1376.4百万元,增幅36.6%[13] - 2020年公司毛利为1916.1百万元,较2019年增加43.9%[13] - 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172.4百万元,较2019年增加114.3%[13][14] - 2020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648.6百万元,较2019年增加75.6%[13][14]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0年末期股息,每10股股份人民币3.0元(含税),合共约238.3百万元[14] - 2020年公司收益为5,133,597千元人民币,较2016年的1,634,239千元人民币增长显著[15] - 2020年公司毛利为1,916,113千元人民币,毛利率达37.3%,2016年毛利为497,906千元人民币,毛利率30.5%[15] - 2020年公司年内利润为1,146,992千元人民币,年内利润率22.3%,2016年年内利润171,334千元人民币,利润率10.5%[15] - 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172,383千元人民币,2016年为171,334千元人民币[15] - 2020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4825元人民币,摊薄每股盈利为1.4781元人民币[15] - 2020年公司总资产为11,908,792千元人民币,较2016年的2,912,771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6] - 2020年公司总负债为2,975,053千元人民币,杠杆比率为25.0%,2016年总负债1,153,146千元人民币,杠杆比率39.6%[16] - 2020年非控股权益为63,420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12,618千元人民币[16] - 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870,319千元人民币,2016年为1,759,625千元人民币[16] - 公司2020年总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133.6百万元,同比增长36.6%[27] - 公司2020年实现毛利人民币1916.1百万元,毛利率为37.3%[27] - 公司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1172.4百万元,同比增长114.3%[27] - 公司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64.0百万元,同比增长93.8%[27] - 实验室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2.627亿元,同比增长37.1%,毛利率42.6%,较去年同期提高2.4%[30] - 2020年CMC(小分子CDMO)服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2.22亿元,相比2019年度增长35.5%,毛利率32.6%,较去年提高4.9%[33] - 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6.294亿元,同比增长37.9%,毛利率18.8%[35] - CMC(小分子CDMO)服务毛利从2.497亿元增至3.98亿元,毛利率从27.7%增至32.6%[35] - 实验室服务毛利从9.561亿元增至13.891亿元,毛利率从40.2%增至42.6%[35] - 其他收入及收益约4.93亿元,较2019年增加约602.8%或4.229亿元[35] - 其他开支约1.438亿元,较2019年增加约1122.8%或1.321亿元[36] - 所得税开支约1.724亿元,较2019年增加69.2%或约7050万元[36] - 销售开支约9260万元,较2019年增加约26.9%或约1970万元[36] - 行政开支约6.847亿元,占收益比例从14.0%降至13.3%[36] - 研发成本约1.053亿元,较2019年增加约67.6%或约4250万元[36] - 财务成本约2390万元,较2019年减少约71.1%或5860万元[36] - 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1.72383亿元,2019年为5.4719亿元;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10.64029亿元,2019年为5.49133亿元[37] - 2020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6.486亿元,较2019年增加7.1亿元或75.6%;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3.711亿元,较2019年增加23.258亿元或222.5%;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802亿元[3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9.351亿元,流动资产总值约为55.404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9.818亿元,流动比率约为2.8;2019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约为59.445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2.697亿元,流动比率约为4.7[3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7.81亿元,其中3.861亿元将一年内到期,3.948亿元将一年后到期;杠杆比率为25.0%,2019年12月31日为21.1%[4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为4.056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13.332亿元;抵押的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约为1.805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0.817亿元;为出具信用证及环保抵押存款约为0.073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0.176亿元[40] - 2020年审计服务收费4300000元人民币[106] - 2020年非审计服务收费2628300元人民币[106] - 2020年外聘核数师收费总计6928300元人民币[10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新增客户721家,为15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参与58个国内医药及生物技术公司的IND或NDA申报工作,其中多国同时申报项目46个[9] - 2020年药物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涉及药物分子或中间体739个,其中临床前项目487个,临床I - II期202个,临床III期47个,商业化阶段3个[9] - 药物发现阶段的体内外生物科学服务超80%收入源于实验室化学客户,约77%的CMC收入源于药物发现服务现有客户[9] - 2020年公司新增客户721家,超90%的收入来自重复客户[28] - 2020年药物发现阶段的体内外生物科学超80%的收入来源于实验室化学的现有客户[28] - 2020年77%的CMC(小分子CDMO)收入来源于药物发现服务的现有客户[28] - 2020年公司在药物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上涉及药物分子或中间体739个,其中临床前项目487个,临床I - II期202个,临床III期47个,商业化阶段3个[28] - 2020年公司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5篇,获得19项国内外专利发明权[28] - 2020年体外DMPK/ADME服务团队新开发近20个非常规体外药物代谢实验[31] - 报告期内完成包括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在内的客户55次QA审计,全部获得通过[34] - 化学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涉及药物分子或中间体739个,其中临床前项目487个,临床I - II期202个,临床III期47个,商业化阶段3个[34] - 2020年药物制剂开发团队完成26个GMP项目[34] 公司设施建设情况 - 北京地区增加22500平方米实验室服务设施,完成天津工厂三期建设[9] - 报告期内北京增加22,500平方米实验室服务设施,天津工厂三期40,000平米工程基本完成,预计2021年一季度投入使用[29] - 宁波园区二期第一部分120,000平方米实验室建设基本完成,预计2021年一季度投入使用,第二部分42,000平方米建设已开始,计划2021年完成主体结构建设[29] - 绍兴工厂一期81,000平方米工程推进建设,完成后增加化学反应釜容量600立方米,200立方米预计2021年下半年交付,400立方米2022年交付[29] - 宁波杭州湾第二园区一期70,000平方米项目土建基本完成,计划2021年6月内部安装,预计2022年下半年承接大分子GMP生产服务[29] 公司收购情况 - 2020年11月公司成功收购美国Absorption Systems LLC及其子公司[10] - 2020年11月完成对美国Absorption Systems的收购,加强全球服务网络和DMPK一体化服务平台领先地位[30] - 报告期内完成北京联斯达控股,收购北京松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及法薈(北京)醫療技有限公司[30] - 公司预计以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76556亿元)现金对价收购Allergan Biologics Limited 100%股权,收购预计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63] 公司技术研发情况 - 2020年高通量化学反应筛选平台协助解决近2,000个化学反应难点,流体化学团队完成五十多个流體反应课题,最大规模达140kg[29] - 2020年生物催化部门为不同有机合成反应开发出近千个生物催化酶[29] - 2020年高通量化学反应筛选平台协助化学部门成功解决近2000个化学反应难点[46] - 流体化学团队完成五十多个不同种类的流体化反应课题,最大规模量达140千克[46] - 2020年公司正式组建生物催化部门,为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开发出近千个生物催化酶[46]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为客户提供药物研究、开发与生产及临床CRO + CDMO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在业务模式、研发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竞争优势[42] - 公司拥有成熟的小分子创新药物发现阶段研发服务平台,将专业能力扩展到药物开发等各阶段,构建三个研发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43] - 公司掌握研发阶段专业知识,与顶级医药及生物科技公司建立牢固伙伴关系,能缩短药物发现及开发周期并降低风险,为客户创造价值[43] - 公司拥有完整全面的化学技术平台,涵盖化合物设计、化合物库设计与合成等多个领域[44] - 公司提供覆盖药物发现到开发全流程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发服务,美国临床中心2018年初取得放射性同位素使用许可证[45] - 公司通过Absorption Systems并购,加强在DMPK/ADME方面的全球服务网络[45] - 公司在全球有16座实验室、临床及生产设施,其中8处运营设施位于海外[45] - 公司每次国际化收并购围绕建设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核心战略展开[46]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柏良博士拥有逾30年医药行业经验,高级管理团队在公司均有超10年工作经验[48] - 公司拥有近百名学科带头人,其中入选国家级人才的3人、北京市级人才的15人[48] - 公司拥有近2000名技术主管及高端科研人才组成的中层管理队伍[48]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2020年全球药物CRO+CMO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为999亿美元,预计至2024年增长至1498亿美元,2020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10.7%[50] - 2020年中国药物CRO+CMO服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