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健康(06618) - 2020 - 年度财报
06618京东健康(06618)2021-04-23 16: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为19382568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10842140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8169057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5553128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公司毛利为4917298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2812272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978958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1380498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7072141千元人民币,2019年亏损834700千元人民币,2018年盈利306232千元人民币,2017年盈利255979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公司年度亏损17234897千元人民币,2019年亏损971805千元人民币,2018年盈利214927千元人民币,2017年盈利178534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748918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344053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248398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208954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289779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52634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5810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10218千元人民币[6] - 2020年公司流动资产为42704769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8624043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166337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901145千元人民币[6] - 2020年公司资产总额为43994548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8676677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182147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911363千元人民币[6] - 2020年公司归属本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为39250843千元人民币,2019年亏损459031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749221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662624千元人民币[6] - 2020年公司负债总额为4743204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9135708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432926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248739千元人民币[6] - 2020年公司总收入为194亿元,同比增长78.8%[15] - 公司收入由2019年的108亿元增加78.8%至2020年的194亿元,商品收入由94亿元增加77.8%至168亿元,服务收入由14亿元增加85.4%至26亿元[32] - 营业成本由2019年的80亿元增加80.1%至2020年的145亿元[33] - 2019年毛利为28亿元,毛利率为25.9%,2020年毛利为49亿元,毛利率为25.4%[34] - 履约开支由2019年的12亿元增加70.5%至2020年的20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10.8%减至10.3%[35]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由2019年的7.46亿元增加92.3%至2020年的14.346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6.9%增至7.4%[36] - 研发开支由2019年的3.382亿元增加80.1%至2020年的6.09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均为3.1%[37]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19年的1.249亿元增加322.0%至2020年的5.27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1.2%增至2.7%[38] - 财务收入增至2020年的1.491亿元[39] - 2020年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75亿元[39] - 所得税开支由2019年的1.371亿元增加18.7%至2020年的1.628亿元,2019年亏损10亿元,2020年亏损172亿元[40] - 2020年和2019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分别为7.49亿元和3.44亿元人民币[43] - 2020年和2019年年度亏损分别为17.23亿元和9718万元人民币[43] - 2020年和2019年股份支付开支分别为3803万元和527万元人民币[43] - 2020年和2019年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17.54亿元和1.26亿元人民币[43] - 2020年一次性上市开支为637万元人民币[43] - 截至2019年和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50亿元和323亿元人民币[44] - 2020年和2019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37亿元和4.095亿元人民币[45][46] - 2020年和2019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78亿元和14亿元人民币[45][47] - 2020年和2019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320亿元和65亿元人民币[45][4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4月30日,免费问诊服务累计超1000万人次,高峰期1小时接診超1万人次,慢性病患者断药求助登记公益平台帮助近2万名慢病患者[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活跃用户数累计8980万,公司总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78.8%[1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零售药房拥有超2000万种商品(SKU),在线平台有超12000家第三方商家[1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有14个药品专用仓库和超300个非药品仓库,“京东药急送”覆盖超300个城市[10] - 2020年全年,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日均在线问诊量超10万,是2019年的5倍多[10] - 报告期内,公司覆盖超10000家医院,组建超11万名医生的医疗团队[10] - 公司已开设18大专科中心,入驻近百位权威专家和顶级名医[11][12] - “京东家医”可为用户及其家庭提供724小时健康咨询等一系列家庭医生服务,还将针对不同人群迭代产品[12] - 公司与多地政府、卫健委、企业、公立医院合作,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9] - 公司在2020年1月26日上线“防范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平台,2月初上线“慢性病患者断药求助登记”公益平台,4月推出全国首个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线上预约平台,9月与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开启战略合作[8] - 2020年平台活跃用户数增至8980万,相比2019年净增加3370万[15] - 2020年平台日均问诊量超10万,是2019年同期的5倍多[15] - 2020年公司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含已脱贫人口)提供每人每年1000元的购药补助[1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零售药房拥有超2千万个SKU[16] - 2020年公司自营业务收入达168亿元,同比增长77.8%[1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了京东集团全国范围内的14个药品仓库和超300个其他仓库[1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线平台上拥有超12000家第三方商家[1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全渠道布局覆盖中国超300个城市,提供当日达、次日达、30分钟、724快速送达服务[20] - 报告期内,公司组建超11万名自有和外部合作医生及医疗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覆盖超10000家医院[22] - 2020年全年,公司日均在线问诊量超10万,是2019年全年的5倍多[22] - 报告期内开设18大专科中心,入驻近百位权威专家和顶级名医[23] - 报告期内上线“京东健康中医院和中医会诊中心”,聘请多位国家级名老中医担任重要职位[23] - 报告期内推出家庭医生服务“京东家医”,针对不同细分人群打磨产品迭代[24] - 与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湖北样本”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将在全国更多地区推广[25] - 报告期内开展全矩阵患者教育,触达超4.7亿年活跃用户[25] - 2020年4月上线“新冠核酸检测在线预约平台”,成为中国第一家提供在线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预约服务的公司[26] - 平台可查询28个省市、共78个城市的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并为部分城市提供预约指引[26] - 报告期内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互联网+疾病预防”解决方案[26] - 公司发布专为医药零售终端打造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数字智能管理平台药京通,可优化采购系统功能,帮助门店实现智能采购[27] - 公司与天津市南开医院合作搭建“南开京东互联网医院”,构建“互联网 + 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提供在线复诊等服务,还打通线上复诊、用药处方的在线基本医保支付[27] - 公司与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合作推进湖北省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项目,助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医疗健康相关产业[28] - 公司帮助北海市提升区域卫生信息化水平,完成“智慧健康北海”建设第一阶段7个信息化项目上线启用或试点应用[28] - 2019年7月公司开始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师团队携手研发人工智能药学知识图谱[29] - 公司与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打造区域AI审方中心,实现区域内药学服务、药品信息标准化,保障患者用药安全[29]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加强零售药房供应链能力,与京东物流合作扩大医药物流网络,提高履约能力[30] - 公司将加强互联网医院服务并深化专科中心,链接更多顶级专家,建设更多专科中心覆盖更多治疗领域[30] - 公司计划为平台用户引入更全面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带动产品和服务交叉增长[30] - 公司将建立医生端线上交流区,完善其功能,为医生交流提供即时开放平台[30]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员工总数2099人,其中采购1306人占比62.2%,销售及市场推广295人占比14.0%,研发440人占比21.0%,一般及行政58人占比2.8%[5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薪酬开支总额(包括股份支付开支)为人民币1000.3百万元,较2019年的人民币272.0百万元同比增加267.7%[51] 公司或有负债及借款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或担保[5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无未偿还借款[54]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情况 - 自招股章程日期起至本年度报告日期,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五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辛利军47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业务方向[55][57] - 刘强东48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提名委员会主席,自JD.com创立以来一直担任该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55][59] - 徐雷46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JD.com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负责线上及线下零售业务的发展、运营及战略[55][59] - 许冉44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兼审计委员会成员,自2020年6月起担任JD.com首席财务官[55][60] - 张雱32岁,2011年7月加入京东集团,2020年12月起任京东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2011年6月获中央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学士学位,2020年6月获清华 — 康奈尔金融MBA学位[61] - 李娅云40岁,2021年3月29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兼薪酬委员会成员,2007年12月加入JD.com任首席合规官,2021年1月起任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2006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18年11月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61] - Qingqing Yi49岁,任非执行董事,为高瓴资本合伙人,2005年起负责高瓴医疗健康领域投资,2014年10月起任百济神州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12月起任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8年12月3日起任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1995年7月获上海海事大学工程学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5月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61][62] - 陈兴垚46岁,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计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2011年11月 - 2017年1月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3年5月 - 2017年1月任该公司副总裁,2015年3月起任新希望慧农(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96年7月及1999年3月分别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2005年7月获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2011年7月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62][63] - 李玲59岁,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兼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2015年6月起任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7月起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及教授,2019年3月获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独立董事资格证书,2019年6月起任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82年8月获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9月及1994年8月分别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硕士及博士学位[63] - 张吉豫39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计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兼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2004年获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学双学士学位,2011年获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理学博士学位[63][64] - 黄文文艺49岁,2021年3月29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计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1993年7月及1996年1月分别获吉林大学经济法法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65] -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