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开曼)(06618)

搜索文档
高盛:上调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规模,看好云计算板块,荐买入滴滴、安踏、京东健康等个股
智通财经· 2025-07-17 22:02
一、宏观经济 估计 6 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上涨 0.29%。6 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 0.23%,略低于共识预 期,而同比涨幅升至 2.93%。6 月酒店价格下降对核心指数造成 5 个基点的拖累,新车和二手车价格下降又 拖累 5 个基点。另一方面,家庭陈设、娱乐商品、服装和汽车零部件价格上涨对核心指数贡献了 8 个基 点,这可能反映了关税提高的影响。根据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的细节,我们估计 6 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 格指数上涨 0.29%(在今日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发布前,我们的预期为 0.25%),对应的同比涨幅为 2.75%。 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高于预期 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略高于共识预期,6 月经济活动数据好坏参半。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 增长 5.2%,略高于市场共识预期,但与我们的预测一致,6 月经济活动数据好坏参半 —— 工业生产(IP) 强劲超出市场预期,而固定资产投资(FAI)和零售额则显著低于共识预期。 我们将 2025/26 年全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机械上调至 4.7%/3.9%(此前为 4.6%/3.8%)。由于上半 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平均增长 5. ...
京东健康携手拜耳深耕消化道健康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7-17 20:30
战略合作 - 京东健康与拜耳健康消费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健康全面负责达喜®乳果糖产品全渠道推广并完成全网独家首发[2] - 双方将携手开拓中国消化健康市场 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便捷的健康解决方案[2] - 京东健康将利用线上渠道优势 通过京东全域数据与精准触达双引擎提升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3] - 双方将拓展线下零售渠道 加速全渠道布局 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增长的新生态[3] 市场背景 - 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及生活节奏加快导致慢性便秘问题日益凸显[2] -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便秘总体患病率为10.9% 2014-2018年成人便秘率高达13.4%[2] - 2017-2022年我国导泻类药物销售额从45.73亿元增长到76.83亿元 需求稳步上升[2] 产品特点 - 达喜®乳果糖口服溶液是拜耳旗下消化道健康新品 具有双重作用于肠道的特点[2] - 产品既能聚集肠道水分润滑软化粪便 又能促进有益菌生长繁殖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2] - 适合长期使用且起效迅速 1~2天即可取得临床效果[2] 合作展望 - 拜耳看重京东健康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优势 期待探索更有效精准的用户触达[3] - 京东健康CEO表示将利用消费者洞察及全渠道优势支持拜耳新品推广[3] - 双方将持续拓展更多消化道健康新品 共同推动中国医药健康行业发展[3]
京东入局医美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7-16 21:43
京东健康进军医美行业 - 京东健康旗下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京东医美(亦庄店)"在北京亦庄开业 选址于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一楼 服务范围涵盖美白嫩肤 水光美塑 除皱瘦脸及光电抗衰四大轻医美项目 [1] - 第二家线下自营医美诊所"国贸店"将于9月30日开业 显示公司加速线下医美业务布局 [1] - 京东医美线上入口已整合至京东App 用户可通过搜索关键词直接访问专属频道及官方旗舰店 同时上线微信小程序实现多渠道触达 [1] 商标布局 - 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京东医美"商标 涉及广告销售 医疗园艺 科学仪器等国际分类 目前多数商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阶段 [4]
高盛:预计京东健康(06618)第二季营收稳健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7:33
公司业绩与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第二季销售额增长约18% 营运利润增长约5% [2] - 2025财年全年利润增长持平的指引已计入下半年显著增加的投资 [2] - 对2025利润的预测比市场共识高6% [2] - 维持2025至2027年营收预测不变 但将净利润预估上调1%至2% [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正迅速在一线城市(如广州 北京)快速建设前置仓 [1] - 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在全国建约40至50个仓库 目标2025年底达约200个 [1] - 配合集团级即时配送计划 [1] - 进入2025年下半年 预计更高的投资和促销力度将推动O2O业务增长 [1] 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 618大促期间持续领先同行 [1] - 第二季度用户活跃度提升有望带动医药类别流量与交易增长 [1] - 药品药物类目较难透过促销快速推动销量 用户更重质量与品类 [1] - 预期消费者购买行为将加速由线下向线上转移 [1] - 将持续在B2C与线下连锁竞争中保持市场份额优势 [1]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反映公司在药房及医疗服务领域的强势地位与营收可见度 [1] -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 但O2O业务在商品交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 [1]
“落子”医美市场,京东商业版图再扩容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16 17:01
京东健康医美业务布局 - 京东健康旗下首家自营医美诊所"京东医美(亦庄店)"于7月14日正式对外营业,位于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亦庄店)1层,提供美白嫩肤、水光美塑、除皱瘦脸和光电抗衰四大轻医美服务 [1] - 该诊所已试营业两个多月,此前主要面向京东内部员工开放,目前已接入京东APP医美频道,并计划于9月或10月在北京国贸万通中心开设第二家自营旗舰店 [1] - 京东在医美领域布局已久,2021年9月京东健康与新氧合作共建医美频道,引入超2000家认证机构,提供线上问诊、方案定制等服务 [2] - 2023年京东健康与艾尔建、华熙生物等上游厂商达成直供合作,产品覆盖鼻部整形、皮肤美容等超万个SKU [2] - 2024年3月京东健康设立子公司北京京东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医疗服务、医疗美容服务等,并申请"京东医美"商标 [2] 京东业务扩张战略 - 京东计划每三年扩张一次业务范围,未来将拓展美容、医美、医院等场景,所有业务都围绕供应链展开,作为中间人连接上下游企业 [3] - 京东近期发布短剧岗位招聘信息,短剧内容策略运营岗位年薪达90-140万元,显示公司正在探索内容领域 [3] 中国医美市场概况 - 中国医美市场快速发展,2021年市场规模达2179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万亿大关 [3] - 美团2024年医美类目GMV突破380亿元,新一线城市贡献率达47% [3] -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医美赛道,阿里健康2017年上线"医美频道",接入线下医美机构提供预约服务 [3]
香港医药ETF(513700)冲击4连阳,首个商保参与制定的创新药目录有望推出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41
截至2025年7月16日 13:16,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强势上涨1.50%,成分股丽珠医药 (01513)上涨11.16%,绿叶制药(02186)上涨8.55%,复星医药(02196)上涨8.08%,康方生物(09926),亚盛 医药-B(06855)等个股跟涨。香港医药ETF(513700)上涨1.72%, 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0.65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信达生物 (01801)、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中国生物制药 (01177)、京东健康(06618)、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阿里健康(002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 占比59.44%。 香港医药ETF(513700),场外联接A:021088;联接C:021089;联接I:02284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前,2025年国家医保局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 ...
天津首店开业!京东健康携医疗级正骨服务“整顿”行业乱像
财经网· 2025-07-16 12:28
公司战略布局 - 京东健康旗下自营中医正骨推拿品牌"之业堂"天津首店开业,落户南开区黄河道,标志着公司线下医疗服务网络的进一步拓展 [1] - 公司通过资质齐全的规范化服务整顿正骨市场,致力于将专业、安全、高品质的中医正骨服务带给更广泛人群 [1] - 天津门店是继北京之后在中医线下服务领域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强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实施 [1] - 计划年内在北京、山西、上海等地陆续开设多家门店,深化线下布局 [8] 技术特色与服务模式 - 采用独创的"之业堂自然联动归位正骨法",融合拔伸、对正、复位等核心手法,精准作用于脊柱关节结构 [2] - 该方法强调医患配合,通过患者主动运动联动错位椎体复位,安全性更高且避免强行复位 [3] - 正骨直击关节错位核心(治本),配合推拿放松肌肉(治标),实现事半功倍效果 [3] - 推出细分服务项目包括【青年】体态脊柱调理、【妈妈】产后疼痛缓解、【长者】筋骨舒缓调理等 [5] - 提供12岁以下青少年免费脊柱调理公益项目,针对生长发育关键期儿童脊柱侧弯问题 [7] 行业痛点与公司解决方案 - 传统正骨行业存在服务标准化缺失、资质混杂、非法行医乱象等问题 [5] - 部分机构将医疗性质正骨包装为保健项目,忽视个体差异和禁忌证,导致安全隐患 [5] - 公司通过卫健委备案的医疗级操作标准、执业医师资质团队(3-6年从业经验)建立服务标杆 [4][5] - 严格筛选专业人员,证件齐全(营业执照、中医诊所备案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等) [4] 生态构建与市场潜力 - 中医正骨作为高频、刚需医疗服务行业具有强劲增长潜力,现代都市人群颈肩腰背痛问题普遍 [2][6]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医疗健康全链路服务",正骨服务与健康商品结合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8] - 传统正骨机构面临地域局限性和专业人才短缺两大瓶颈,公司通过平台号召力与数字化能力整合资源 [10] - 推动行业从"无序竞争"向"规范化服务"转型,填补市场空白 [10]
高盛:京东健康_ 2025 年二季度前瞻_ 营收稳健,支出仍可控;按需投资成关键焦点;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7-16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京东健康国际的评级为买入 [1][21][44][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健康国际股价年初至今上涨60%,跑赢恒生指数、同行及互联网板块 预计二季度营收增长18%,运营利润增长5% 公司在药品销售上持续获得市场份额,且在即时配送业务上取得进展 虽预计下半年有增量支出,但二季度未积极参与价格促销和补贴,集团层面利润率有望保持稳定 与阿里健康相比,京东健康国际销售增长趋势更好、估值更优,维持买入评级 [1][24][27][28][21][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即时配送业务 - 京东健康在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快速建设前置仓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约有40 - 50个仓库/门店开业,管理层目标是2025财年至少扩展至200个 目前竞争和相关支出仍可控,预计下半年随着线下业务增加,将加大投资和促销力度以推动O2O业务增长 [2] 市场份额与GMV增长 - 追踪数据显示京东健康在618节日期间表现优于行业同行,二季度京东集团的高用户参与度有望带动医药品类业务 随着即时配送竞争加剧,市场对医药品类的B2C与O2O竞争讨论增多,但预计购买行为将从线下向线上转变,京东健康将保持市场份额增长 [3][19] 资本配置 - 京东健康净现金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约占市值的50% 公司如何更好地使用资本将是业绩发布季的关注焦点,特别是在母公司集团大力投资的情况下 [20] 财务数据 - **关键数据**:市值1375亿港元/175亿美元,企业价值793亿港元/101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3.841亿港元/4910万美元 [6] - **盈利预测**:2024 - 2027年,预计营收分别为581.599亿元、694.062亿元、782.802亿元和886.388亿元人民币;EBITDA分别为16.842亿元、19.576亿元、26.734亿元和36.013亿元人民币;每股收益分别为1.52元、1.55元、1.84元和2.07元人民币 [6] - **估值指标**:2024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6.2倍、25.7倍、21.8倍和19.3倍;市净率分别为1.4倍、2.1倍、2.0倍和1.8倍 [6] - **价格表现**:截至2025年7月14日收盘,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22.4%、54.0%和92.3%,相对恒生指数的涨幅分别为8.3%、22.3%和45.4% [14]
港股科网股午后持续强势,哔哩哔哩(09626.HK)涨超7%,阿里巴巴(09988.HK)涨超6.8%,腾讯音乐(01698.HK)涨超5%,美团(03690.HK)、快手(01024.HK)均涨近4%,腾讯控股(00700.HK)、京东健康(06618.HK)、百度(09888.HK)均涨超3%。
快讯· 2025-07-15 15:36
港股科网股表现 - 港股科网股午后持续强势,哔哩哔哩(09626 HK)涨超7% [1] - 阿里巴巴(09988 HK)涨超6 8% [1] - 腾讯音乐(01698 HK)涨超5% [1] - 美团(03690 HK)和快手(01024 HK)均涨近4% [1] - 腾讯控股(00700 HK)、京东健康(06618 HK)、百度(09888 HK)均涨超3% [1]
AI医疗系列二暨GenAI系列深度之62:AI医药:智愈未来,技术变革下的生态重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4 1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医疗进入多模态融合和实用化新阶段,临床辅诊与药物研发引领商业化,健康管理潜力待释放,海外巨头加快布局,投资热度上升,国内DeepSeek推动渗透 [3] - 数据壁垒和场景卡位决定价值,不同细分领域有不同重点标的及催化因素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AI医疗趋势:产业和投资热度皆提升 - 技术趋势从单模态单任务到多模融合,大模型使任务能微调适配多任务,可整合多模态数据,降低医疗人员学习成本 [5][7] - 渗透趋势从基础提效到决策深化,技术成熟度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存在高幻觉率等技术瓶颈,全国89%的三级医院部署AI辅助诊断系统 [8] - 2025年海外大厂加快布局AI医疗领域,美股AI医疗公司展现较强上涨趋势,1月多起产业相关融资 [13] - 2025年DeepSeek爆火推动国内AI医疗渗透,其高性能等特点推动院端部署,近90家知名三甲医院有相关应用 [14][17] - 医疗行业需第三方厂商接入,CoT和RAG等技术可降低AI模型幻觉发生率,第三方厂商能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发挥关键作用 [18][23] 2. AI医疗场景渗透:临床辅诊/药物研发/健康管理/AI4S - AI医疗三大场景B端C端有较大开发潜力,辅助诊断成熟度较高,药物研发有较多机会,健康管理处于早期 [32] - AI+临床辅助诊断从单科室到全院流程,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等多环节,商业模式有To医院和To政府两种 [33][35] - AI+药物研发加速创新药发展,临床前渗透较深,AI应用相对成熟,后续有较大潜力,商业模式主要是To药企 [36][38] - AI+健康管理服务处于早期,以药品销售为核心,AI工具可提升用户粘性等,聚合医、药、险生态闭环 [40] - AI4S涉及多领域,核心模式是AI赋能自动数据生成等,目前缺乏数据但有较大潜力 [42] 3. AI临床辅诊重要标的 - Tempus AI积累大量数据,以数据为核心推动AI精准医疗服务,FY25预期上调 [47][50] - 嘉和美康是国内电子病历先行者,大模型融合DeepSeek落地多医院,后续增量受新智慧医疗评级影响 [55] - 卫宁健康是国内医院核心诊疗系统厂商,发布医疗垂类大模型和医生助手,业务布局广泛 [60] - 医渡科技有AI大数据优势和业内领先的AI中台产品,AI中台已部署多家顶级三甲医院 [66] - 讯飞医疗以星火大模型为底座,业务覆盖G/B/C各场景,收入逆势增长,利润持续减亏 [67][73] - 润达医疗联合华为打造医疗垂类大模型体系,25年评测获双冠,预计25年AI收入达2.5亿左右 [74][77] - 金域医学是第三方检验领军,多巨头合作,自动化检验和医检大模型赋能,首批数据资产入表 [78][82] - 迪安诊断是第三方医学诊断领军,具备数据优势,临床科研平台助力学术成果,子公司专注病理AI [86] 4. AI健康管理重要标的 - Doximity是美国医生社区平台,商业模式为向制药品牌收费,GenAI有医生助手和精准营销功能,FY26指引保守 [92][94] - Hims&Hers Health是创新型远程医疗公司,品类聚焦+供应链整合,推出AI临床决策工具,增长逻辑明确,FY25指引保守 [95][101] - 阿里健康受益医药电商稳健增长,创新业务布局云医院和云基建,业绩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102][106] - 京东健康以自营零售为核心,数字化营销收入增加,AI战略聚焦降本、提效、普惠 [110] - 平安好医生从医药电商转型为与平安集团协同,AI推动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提升 [118] - 医脉通是国内领先医师平台,以精准数字营销为核心,推出大模型AI医生赋能各业务线 [122] 5. AI制药+AI4S重要标的 - Recursion合作里程碑和自研管线共同推进,有数据和算力优势,ClinTech战略关注临床中 [134] - 晶泰控股是AI+物理计算+机器人自动化融合的药研平台,业务线不断拓展,各领域有合作进展 [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