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底捞(06862) - 2018 - 年度财报
06862海底捞(06862)2019-04-23 17:40

公司注册与成立 - 公司于2015年7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有限责任公司[3]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Hai Di Lao Holdings Pte. Ltd.于2013年2月28日在新加坡注册成立[4] - 公司与中国大陆的关联公司扎鲁特旗海底捞食品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28日注册成立[4] - 公司与中国大陆的关联公司简阳市静海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11日注册成立[4] 股东与控股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包括张先生、舒女士、NP United Holding Ltd、ZY NP Ltd及SP NP Ltd[3] - 公司创始人张勇持有简阳市静远投资有限公司52%的股份[5] - 上海乐达海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由张勇、舒萍及其孩子控制的公司持有62.696%的股份[5] - 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由乐达海生持有50%的股份[7] -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由静远投资持有50%的股份[7] - 公司通过Rose Trust设立全权信托,受益人为张勇和舒萍[6] - 公司创始人舒萍与张勇为配偶关系[6] 公司财务与审计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4] - 公司2018年收入为169.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5%[15] - 公司2018年净利润为16.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15] - 公司2018年非流动资产为62.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2%[16] - 公司2018年总资产为119.4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7%[16] - 公司2018年归属于股东的权益为86.2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2.0%[16] - 公司2018年流动负债为33.0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16] - 公司2018年总负债为33.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16] - 公司2018年权益及负债总额为119.4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7%[16] - 公司2018年支付给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880万元,其中610万元为上市审计费用[152] - 公司2018年支付给外部审计师的非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50万元,主要用于提供咨询服务[152]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使用颐海集团供应的火锅底料及中式复合调味品,采用公司拥有的配方[4] - 公司2018年新开设200家餐厅,全球餐厅总数从2017年底的273家增至2018年底的466家[20] - 公司2018年底在中国大陆109个城市拥有430家餐厅,在台湾、香港及海外拥有36家餐厅[20] - 2018年公司服务超过1.6亿人次顾客,全年平均翻台率为5.0次/天[21][22] - 2018年公司会员数量超过3600万[21][22] - 2018年公司新开业200家餐厅,全球门店总数从273家增至466家[22] - 2018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9.5%,达到169.691亿元人民币[25][26][33] - 2018年公司餐厅层面经营毛利率为21.2%,同店销售额增长6.2%[25][26] - 2018年公司首家智能餐厅在北京开业,采用机器人上菜和自动化配锅技术[23][25] - 2018年公司推出海底捞品牌啤酒和乳酸菌饮料,丰富产品选择[24][25] - 2018年公司餐厅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97.2%,同比增长58.8%至164.912亿元人民币[36] - 2018年公司平均每位顾客消费从97.7元人民币增至101.1元人民币[36] - 公司计划继续战略性地扩展餐厅网络,并投资于智能餐厅技术[27][30] - 公司外卖业务收入从2017年的2.188亿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3.236亿人民币,增长47.9%,主要由于外卖订单数量从703,245单增加到1,086,705单[37] - 公司餐厅经营收入从2017年的103.881亿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164.912亿人民币,增长58.8%,主要由于2018年新开业200间餐厅产生总收入29.187亿人民币[37] - 公司同店销售从2017年的76.3亿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81.065亿人民币,增长6.2%[37] - 公司顾客人均消费从2017年的97.7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101.1元人民币[37] - 公司一线城市顾客人均消费从2017年的98.3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106.1元人民币[39] - 公司二线城市顾客人均消费从2017年的92.6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94.8元人民币[39] - 公司三线及以下城市顾客人均消费从2017年的94.5元人民币下降到2018年的92.1元人民币[39] - 公司中国大陆以外地区顾客人均消费从2017年的179.6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199.3元人民币[39] - 公司一线城市同店销售增长11.7%,二线城市增长4.3%,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10.6%,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下降8.5%[42] - 公司整体同店销售增长6.2%,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从2017年的144.8万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154.0万人民币[42] - 2018年公司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的餐厅数量从65家增加到106家,收入从29.6亿人民币增长到4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4%[45] - 2018年公司在中国大陆二线城市的餐厅数量从120家增加到207家,收入从52.3亿人民币增长到7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2%[45] - 2018年公司在中国大陆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餐厅数量从69家增加到117家,收入从15.2亿人民币增长到3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4%[45] - 2018年公司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43.1亿人民币增长到6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8%,主要由于食材成本增加25.1亿人民币[48] - 2018年公司员工成本从31.2亿人民币增长到5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8%,主要由于新开200家餐厅及员工薪酬水平提升[48] - 2018年公司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4.1亿人民币增长到6.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5.1%,主要由于新开200家餐厅[48] - 2018年公司水电开支从3.5亿人民币增长到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6%,主要由于新开200家餐厅[48] - 2018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从3.6亿人民币增长到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1.6%,主要由于新开200家餐厅及相关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49] - 2018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利润从50万人民币增长到2770万人民币,主要由于联营公司馥海的业务扩张[56] - 公司年內利潤從2017年的人民幣1,194.3百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人民幣1,648.8百萬元,增長了38.1%[57] - 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17年的人民幣282.0百萬元顯著上升到2018年的人民幣4,118.6百萬元,主要由於2018年首次公開發售籌集的款項[58] - 公司存貨從2017年的人民幣95.1百萬元上升到2018年的人民幣457.1百萬元,主要由於2018年新開餐廳200家及採購安排改變[60] - 公司貿易應收款項從2017年的人民幣173.0百萬元減少到2018年的人民幣150.1百萬元,週轉天數從4.1天下降到3.5天[60] - 公司貿易應付款項從2017年的人民幣168.7百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人民幣729.3百萬元,週轉天數從27.5天增長到37.3天[61] - 公司財務成本從2017年的人民幣8.6百萬元上升到2018年的人民幣31.2百萬元,增長了262.6%,主要由於借款增加[57] - 公司所得稅開支從2017年的人民幣430.7百萬元上升到2018年的人民幣613.0百萬元,增加了42.3%,實際稅率從26.5%上升到27.1%[57] - 公司於2018年12月31日的銀行借款為人民幣410.4百萬元,資本負債比率為4.76%[61] - 公司主要在中國大陸運營,大多數交易以人民幣列值及結算,但面臨外匯匯兌風險,目前未對沖外匯風險[6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69,056名員工,其中66,219名在中國大陸,2,837名在海外,員工總成本為50.163億元人民幣[62] - 公司於2019年3月26日收購北京優鼎優餐飲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總代價為2.0408億元人民幣[62]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未有重大收購或處置[62] - 公司目前無其他重大投資或增加重大資本資產的計劃[6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于2019年5月27日在北京中奥马哥孛罗大酒店举行[2] - 公司致力于实现高标准的公司治理,以保障股东利益并提高企业价值和问责性[89] - 公司已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治理守则的原则及企业治理报告[89] - 公司董事会负责领导和控制公司,并负责通过指导和监督公司事务来促进公司成功[91] - 董事会负责批准和监督集团的所有主要政策、整体战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93] - 董事会负责提名董事和联席公司秘书,以及其他重大财务和运营事项[93] - 所有董事均有权在适当情况下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93]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6][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已根据上市规则要求进行书面确认[100] - 所有董事均需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董事会有权随时委任新董事填补空缺[104] - 新委任董事将接受正式、全面及特设的就任导引,以确保其了解公司业务及职责[105][106] - 董事持续获得法律、监管制度及市场环境最新发展的信息,以协助履行职责[10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均参加了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持续义务及上市规则更新[108][109] - 公司董事会自上市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共召开一次会议,全体董事均出席了2019年3月26日的董事会会议[111][113] - 公司董事会会议通知须在会议前至少14天送达所有董事,董事会文件在会议前至少3天送达全体董事[112][114] - 公司高级管理层出席所有定期董事会会议,并在必要时出席其他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提供业务发展、财务及会计事项等方面的意见[115][117] - 公司董事会主席张勇先生同时担任首席执行官,董事认为这有利于集团的业务运营及管理[116][118]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大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9][121]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齐大庆先生和许廷芳先生,以及非执行董事舒萍女士,齐大庆先生担任主席[120][122] -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监督公司内部及外部审计人员,审核财务信息及其披露,以及审查公司的财务控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123] - 公司股份于2018年9月2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审计委员会在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召开任何会议[124] - 2019年3月26日召开了一次审计委员会会议,审查年度财务业绩及报告、主要内部审计事项、外部审计人员的续聘事宜及持续关连交易[124]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许廷芳先生、蔡新民医生及执行董事张勇先生,许廷芳先生担任主席[125] - 薪酬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董事及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定及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及建议[125] - 2019年3月26日召开了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审议并向董事会建议公司向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支付的薪酬及其他福利[129]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包括主席张勇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许廷芳先生和齐大庆先生,张勇先生担任主席[131] - 提名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选择及建议候选人、制定委任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成员的选择标准及程序[131] - 提名委员会对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成员的技能、知识及经验进行综合评估,并审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31]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3月26日批准并采纳了提名政策,用于评估和甄选董事候选人,考虑标准包括品格诚信、资格、技能、经验、独立性及多元化[132] - 提名委员会在2019年3月26日召开会议,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建议重选退任董事[132] - 公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实现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考虑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种族、专业经验、技能、知识及服务任期[138] - 公司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按等级列示,2018年薪酬范围为1-10,000,000人民币及>10,000,000人民币[142] - 公司自上市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及可能掌握内幕消息的雇员均遵守了证券交易的模型守则,未发现违规事件[143] - 公司已根据组织章程细则采纳股息政策,股息可来自公司已变现或未变现利润,或由利润拨备的任何储备中拨付[146][148] - 股息可按股份实缴股款比例宣派及派付,且可根据股份在派息期间的实缴股款按比例分配[149] - 董事会可向股东派付中期股息,前提是董事会认为公司利润足以支持派息[149] - 未认领的股息或花红在宣派后一年内可由董事会用于投资或其他用途,收益归公司所有[149] - 自宣派日期起六年后未认领的股息或花红将被没收并归公司所有[149] - 董事会可决议以分派特定资产(如已缴足股份、债权证或认股权证)的方式支付股息[150][151] - 董事会可决定不向特定地区的股东分派资产,仅以现金支付股息[151] - 公司2018年派发末期股息总额约为4.03627亿港元(相当于3.45亿元人民币),每股0.076港元(相当于0.065元人民币)[183] - 公司2018年部分资金用于偿还招商银行香港分行8.5亿元人民币贷款融资及花旗银行北京分行4000万美元信贷融资[178]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采用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并依据ISO 31000:2009建立了一套涵盖设计、实施、监控、评估及持续改进的风险管理体系[157] - 公司采用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建立了财务、运营和合规控制的内部控制系统及机制[158] - 公司管理层评估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有效性,未发现任何重大缺陷[160] - 公司建立了内部监控缺陷整改机制,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内部监控缺陷负有明确整改责任[162] - 公司制定了内幕消息政策,并定期提醒董事及雇员遵守所有内幕消息政策[162] - 公司设立了公开渠道以处理及讨论关于财务、内部控制及欺诈等方面的内外部举报[162] - 公司认为与股东的有效沟通对于增强投资者关系及投资者对公司业务表现和策略的理解至关重要[164] 公司资本运作与融资 - 公司资本化发行1,542,130,000股股份,资本化部分来自股份溢价账户[2] - 公司于2018年9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5]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2.993亿港元,将用于扩张计划、新技术开发、贷款偿还及营运资金[173][17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19.3%,其中2.8%用于2018年扩张计划[173][175] - 15.0%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于部分偿还中国招商银行香港分行的8.5亿元人民币贷款及花旗银行北京分行的4000万美元信贷[176] - 1.5%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76]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2.993亿港元[200] - 公司2018年银行借款总额为4.104亿元人民币,其中无抵押借款8140万元人民币,由公司和Haidilao Singapore共同担保;无担保借款3.29亿元人民币,由上海新派和四川新派的股权抵押[193] - 公司2018年末可供分派的储备总额为64.747亿元人民币[192] 公司高管与董事会成员 - 邵志东先生于2014年7月9日被任命为公司创新中心总监,主要负责集团的技术创新与开发,拥有近20年的信息技术经验[71] - 佟晓峰先生于2017年7月13日被任命为公司财务总监,主要负责集团的财务及投资管理及监督,拥有超过20年的财务会计经验[71] - 邵志东先生于2018年1月17日被任命为董事,并于2018年5月2日调任执行董事[71] - 佟晓峰先生于2018年1月17日被任命为董事,并于2018年5月2日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