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19 - 年度财报

公司收购情况 - 公司于2019年收购北京华园四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50%权益[9] - 2019年12月6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3050万元人民币(约3408万港元)现金代价收购北京华园四方50%股权,收购于12月30日完成[28] 集团总收益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约6255万港元,2018年约8572.1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317.1万港元[13] - 2019年总收益减少主要因财务咨询服务业务收入大幅减少及短期融资服务利息收入轻微减少[13] - 完成收购北京华园四方使集团扩宽收入来源,来自其分类为客户贷款的不良债权资产之结算收益令总收益增加约155.3万港元[13] 集团业务范围 - 集团主要从事中国及香港的短期融资服务[13] - 集团主要从事短期融资服务,于中国及香港营运[46] 集团业务稳定性及风险管理 - 集团典当贷款、小额融资及委托贷款业务2019年均维持相对稳定[8] - 集团积极管理客户贷款的信贷风险敞口,强化信贷风险管理[8] 公司未来展望 - 展望2020年,新收购业务将助集团分散业务风险及创造协同效应[9] - 集团将继续寻求新投资机会以扩宽及分散收入来源[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39[7] 集团财务指标变化 - 2019年行政及其他开支约4137.2万港元,较2018年约3788.2万港元轻微增加[14] - 2019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约187.5万港元,较2018年约1806.5万港元减少约1619万港元[14] - 2019年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拨回约301万港元,2018年为亏损拨备提拨约4106.9万港元[14]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684.9万港元,较2018年约2962.5万港元增加[15] - 2019年集团其他负债约48130.4万港元,较2018年约59371.5万港元减少[20] - 2019年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3807.6万港元,较2018年约19340.6万港元增加[20] - 2019年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正22.5,2018年约为负6.6;债务比率约为0.88,2018年约为1.14[20] 短期融资服务业务数据 - 2019年短期融资服务收益约6099.7万港元,较2018年约8572.1万港元减少约2472.4万港元[18] - 2019年短期融资服务经营业绩除所得税前溢利约4163万港元,较2018年约3041.1万港元大幅增加[18] 公司债券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两次免息可换股债券,本金分别为38720万港元和19400万港元[26] 集团资产抵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18年:无)[2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18年:零)[31] 集团雇员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75名(2018年:77名),截至该日止年度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约1918.9万港元(2018年:约1806.1万港元)[3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5名雇员,2018年为77名[100] - 2019年女性雇员39名,男性雇员36名;2018年女性雇员39名,男性雇员38名[101] - 2019年30岁以下雇员17名,30至49岁雇员49名,50岁或以上雇员9名;2018年对应分别为19名、48名、10名[101] - 2019年香港地区雇员5名,中国内地雇员70名;2018年对应分别为5名、72名[101] - 2019年全职雇员70名,临时/兼职雇员5名;2018年对应分别为72名、5名[101] - 2019年女性雇员流失2名,男性雇员流失6名;2018年对应分别为5名、6名[102] - 2019年30岁以下雇员流失3名,30至49岁雇员流失4名,50岁或以上雇员流失1名;2018年对应分别为5名、4名、2名[102] - 2019年香港地区雇员流失1名,中国内地雇员流失7名;2018年对应分别为1名、10名[102] - 2019年全职雇员流失7名,临时/兼职雇员流失1名;2018年对应分别为9名、2名[102] 2020年公司资金运作情况 - 2020年1月30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2月17日配售1.05264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940万港元,用于清偿短期负债[35] - 2020年2月5日结算本金500万港元承兑票据一,2月21日结算两份本金各500万港元承兑票据二及三,同时结算未偿还利息80万港元[37] - 2020年2月21日,公司将本金500万港元承兑票据四到期日延长一年至2021年2月6日,按8厘年利率计息,结算未偿还利息40万港元[37] 公司股份合并情况 - 公司拟实行股份合并,每5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待股份合并生效后,每手买卖单位由2000股现有股份改为10000股合并股份[40] - 2020年3月9日,联交所就股份合并授出有条件上市批准,公司将于4月6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股份合并生效日期预期为4月8日[40]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于2020年3月24日经董事会批准[45] 集团环境目标 - 集团环境目标包括增添环保元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49] 集团社会目标 - 集团社会目标包括尊重雇员权益、确保职业安全等[51] 集团环境排放数据 - 2019年汽车氮氧化物排放1244克,2018年为1642克[59] - 2019年中国业务二氧化硫排放82克,2018年为115克[59] - 2019年颗粒物排放340克,2018年为383克[59] - 2019年中国业务碳氢化合物排放3528克,2018年为4279克[59] - 2019年中国业务一氧化碳排放30178克,2018年为37525克[5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48吨,2018年为172吨[5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温室气体密度为每名雇员1.97吨,2018年为每名雇员2.23吨[59] - 2019年范围2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20,225千克,2018年为146,814千克[62] - 2019年香港办事处弃置到堆填区的废纸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为804千克,2018年为864千克[67] - 2019年政府部门处理食水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为3千克,2018年为4千克;处理污水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2019年和2018年均为2千克[67] - 2019年雇员业务差旅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为13,962千克,2018年为6,709千克;温室气体总排放量2019年为14,771千克,2018年为7,579千克[6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营运弃置的废纸总量为118千克,2018年为370千克[67] - 2019年产生无害废弃物 - 堆填为1.25吨,2018年为1.70吨;堆填或焚化为1.18吨,2018年为1.73吨;回收为0.20吨,2018年为0.34吨;总量为2.63吨,2018年为3.77吨[74] - 2019年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35吨/每名雇员,2018年为0.049吨/每名雇员[74] - 2019年按类型划分的直接能源耗量中,不可再生燃料消耗为55千个千瓦 时,2018年为76千个千瓦 时;外购电力为128千个千瓦 时,2018年为156千个千瓦 时;能源消耗总量为183千个千瓦 时,2018年为232千个千瓦 时[83] - 2019年总能源消耗密度为2.44千个千瓦 时/每名雇员,2018年为3.01千个千瓦 时/每名雇员[83] - 2019年年度耗水量为634立方米,较2018年的1022立方米减少;2019年耗水密度为8.45立方米/每名雇员,较2018年的13.27立方米/每名雇员降低[85] 集团环境及劳工合规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没有与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对水土排污以及产生有害废物及无害废物相关并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已确认违规事件或申诉[7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薪酬、解雇、招聘等劳工常规相关重大违规事件或申诉[10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安全工作环境及职业危害相关重大违规事件或申诉[11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童工或强制劳动相关重大违规事件或申诉[12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产品与服务健康安全等相关违规事件或申诉[1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贿赂等相关违规事件或申诉[130] 集团员工培训及社区贡献情况 - 2019年雇员获得总培训时数755.5小时,2018年为832.5小时[115] - 2019年内部培训663.5小时,2018年为812.0小时;2019年外部培训92.0小时,2018年为20.5小时[115] - 2019年公司向社区贡献约36小时,2018年为27小时[13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张伟51岁,于金融管理领域拥有逾26年经验[139] - 李巍43岁,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大学的管理学硕士学位[140] - 臧伟43岁,拥有超18年法律实务经验[141] - 陈轶华46岁,在国际快递物流业有19年管理经验[142] - 杜辉46岁,在中国财务管理累积超15年经验[145] - 王永权68岁,拥有25年的会计经验[146] - 王博士担任6家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还担任中国万桐园(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2019年12月转往联交所主板上市[147] - 林菲萃女士41岁,2015年7月加入集团,在港及中国有超15年会计等经验,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及授权代表[14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企业管治守则,仅在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上有偏离[150]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相当于GEM上市规则第5.48至第5.67条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2019年遵守规定准则[151] - 年报日期,董事会有6名董事,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2] - 全体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为期一年,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告退,可重选连任[156] - 执行董事故负责监督特定业务范围运作及实施董事会策略政策[157]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订策略、监督风险管理等多项事务[158]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独立身份,董事会认为其与偏离GEM上市规则情况无关[159] - 张伟先生认同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二者职责已清楚界定[160] - 薪酬委员会于2006年3月20日成立,2019年举行四次会议并通过一项书面决议案[16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薪酬100.0001万港元至15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成员有1人[164] - 公司自2012年起采纳一项购股计划[164]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2月1日成立,2019年举行四次会议并通过一项书面决议案[165][166] - 公司于2018年12月31日书面采纳董事提名政策[167] - 审核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19年举行五次会议[172] - 薪酬委员会由大多数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杜辉先生[161] - 提名委员会主要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轶华先生[165]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王永权博士[172] - 公司要求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集团投入双方同意所需的时间[16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173] - 董事会每年最少举行四次会议,可因业务需要增加次数[175] - 2019年董事会会议举行11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举行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举行4次,提名委员会会议举行4次,股东周年大会举行2次[179] - 张伟先生出席11次董事会会议、4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次股东周年大会[179] - 李巍女士自2019年9月21日起任职,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179][180] - 杨波先生自2019年12月19日起辞任,出席10次董事会会议、2次股东周年大会[179][180] - 2019年董事接受阅读报刊等书面培训或参加课程等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