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icon
搜索文档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44
年 報 2024 Annual Report 2024 Annual Report 年報 2024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乃為較聯交所上市之其他公司可能帶有較高投資風險之中小型公司而設之市場。有意投資之人士應瞭解投資 於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僅應經過審慎周詳之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一般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較大之市場波動風險, 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量之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 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之規定提供有關首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資 料。本公司董事(「董事」)願共同及個別對此負全責。董事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彼等所深知及確信,本報告 所載資料在各重大方面均屬準確完整,且無誤導或欺詐成分,本報告亦無遺漏任何其他事實,致使本報告所載任何 聲明產生誤導。 1 首都金融控股有限 ...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8,863千港元,较2023年的36,233千港元下降47.94%[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6,753千港元,2023年为1,617千港元,亏损大幅增加[5] - 2024年年内亏损为19,786千港元,较2023年的9,196千港元增长115.16%[5]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18.63港仙,摊薄亏损为20.06港仙,2023年均为12.18港仙[5] - 2024年全面开支总额为20,967千港元,2023年为16,502千港元[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17,753千港元,较2023年的183,950千港元下降36.09%[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74,666千港元,2023年为127,570千港元[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72,148千港元,较2023年的89,512千港元下降19.40%[8] - 2024年已发行股本为938千港元,2023年为782千港元[8] - 2023年初已发行股本为58,091千港元,2023年末为782千港元[9] - 2023年年内亏损8,819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15,030千港元[9] - 2024年初已发行股本为782千港元,2024年末为938千港元[10] - 2024年年内亏损16,905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16,871千港元[10] - 2024年收益18,063千港元,2023年为36,233千港元;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5,177千港元,2023年为10,017千港元[29]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经扣除财务成本8,148千港元、员工成本13,643千港元等项目达成;2023年经扣除财务成本15,491千港元、员工成本14,176千港元等项目达成[30]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033千港元,2023年为7579千港元[31]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6753千港元,2023年为1617千港元[35]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6905千港元,2023年为8819千港元[39] - 2024年计算每股摊薄亏损所用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8389千港元,2023年为8819千港元[39]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90722千股,2023年为72432千股[39] - 2024年计算每股摊薄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91666千股,2023年为72432千股[39] - 2024年总收益约1886.3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623.3万港元减少约1737万港元[42] - 2024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为517.7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001.7万港元减少约484万港元[42] - 2024年行政及其他开支约2317.2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930.2万港元减少约613万港元[43] - 2024年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提拨约525.7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60.7万港元增加约265万港元[43] - 2024年注销一间附属公司产生一次性累计汇兑亏损约406.4万港元,2023年无此类亏损[44] - 2024年财务成本约814.8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549.1万港元减少约734.3万港元[44] 公司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7,892千港元,2023年为35,303千港元[7] - 2024年物业装修、傢俬装置及办公室设备、汽车成本总计1827千港元,2023年为2329千港元[40] - 2024年物业装修、傢俬装置及办公室设备、汽车累计折旧总计908千港元,2023年为1406千港元[40] - 2024年物业装修、傢俬装置及办公室设备、汽车账面净值总计919千港元,2023年为923千港元[40] 公司海外业务相关数据 - 2023年因海外业务财务报表换算产生汇兑差额为 - 6,215千港元[9] - 2024年因海外业务财务报表换算产生汇兑差额为 - 4,034千港元[10] 公司配售及权益相关数据 - 2023年配售时发行新股份增加4,119千港元权益[9] - 2024年配售时发行新股份增加7,511千港元权益[10] 公司经营地点及业务范围 - 公司自2024年11月22日起主要营业地点变更为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33号中港城第一座15楼2室[11]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2] - 公司仅一个经营分部,即提供短期融资服务[27] 公司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采纳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16][18][20][22][24] - 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将分别于2025、2026、2027年生效或待厘定生效日期,公司正评估潜在影响[25][26] 公司业务线客户收益相关数据 - 2024年来自外界客户收益为18,863千港元,2023年为36,233千港元;2024年指定非流动资为6,813千港元,2023年为7,394千港元[28] - 2024年客户D收益8,900千港元,占比近47%;2023年客户A、B、C收益共14,899千港元,占比超41%[28] - 2024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9,163千港元,2023年为36,233千港元;2024年分类为客户贷款的不良债权资产结算收益8,900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29] - 2024年财务咨询收入800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29] 公司利息开支相关数据 - 2024年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5,130千港元,2023年为15,320千港元;2024年承兑票据实际利息开支2,919千港元,2023年为21千港元[30] 公司税务相关规定 - 外资企业于中国赚取溢利分派股息须按10%税率缴付预扣所得税[34] 公司客户贷款相关数据 - 2024年客户贷款总额为153,890千港元,较2023年的199,439千港元有所下降;客户贷款净额为48,784千港元,较2023年的89,833千港元下降[41] 公司短期融资服务业务数据 - 2024年短期融资服务收益约为1886.3万港元,经营业绩除所得税前溢利约501.5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105.6万港元下滑[46] 公司债务及现金相关数据 - 2024年其他债务(承兑票据)约为7380.4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224.3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9,债务比率约为0.54 [48]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拟寻求潜在合作,开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转型,升级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寻求新商业机会[47] 公司银行借贷及票据发行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尚未偿还银行借贷[51] - 2024年发行多笔承兑票据,如8月5日发行本金672万港元(年利率8%)、6366.465万港元(年利率8%),12月23日发行本金200万港元(年利率7%)[53] 公司可换股债券赎回情况 - 2024年到期的2022年7月21日发行的可换股债券本金1.01273亿港元已全部赎回或到期,无尚未偿还本金[56] 公司配售资金使用情况 - 2024年3月14日完成配售1564万股,所得款项总额约780万港元,净额约750万港元,用于清偿短期负债及作营运资金[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751.1万港元已全部用于清偿公司未偿还短期负债[59] 公司投资及资产抵押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的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62] 公司外汇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外汇风险甚微,无外汇对冲政策及相关财务安排[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4] 公司员工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39名,截至该日止年度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约1364.3万港元[65] 公司物业出售及票据赎回情况 - 2025年2月2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北京住宅物业,总代价为人民币192万元(约205万港元),物业公平值为人民币192万元(约204.3万港元),无重大收益或亏损[66] - 2025年3月26日,公司提早赎回本金额为406万港元的承兑票据,代价406万港元,赎回后余下未偿还本金额为5960.465万港元,结算收益约16.7万港元[67] 公司证券交易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69]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标准守则规定准则[7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提推荐意见[71] - 富睿玛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核对本公布所载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关报表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整个年度,公司已发行股份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充足公众持股量[73] 公司人员及公布信息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张伟、李巍及王明辉,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轶华、陈毅奋及张彦文[74] - 本公布将自刊发日期起最少连续七日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4]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30 17:14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96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1466千港元下降72.11%[2] - 期内亏损13206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溢利3623千港元[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29.53港仙,2023年同期盈利4.24港仙[2]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733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981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5,215,其他全面开支为2,115[5]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7,981,其他全面开支为1,061[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8707亿港元,2023年为0.9939亿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0,2023年为0.2375亿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689亿港元,2023年为3.5508亿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0.2982亿港元,2023年为2.3194亿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25亿港元,2023年为7.8503亿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为0.5968亿港元,2023年为2.1466亿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为0.5168亿港元,2023年为2.1466亿港元;香港地区收益为0.08亿港元,2023年为0[12] - 2024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0.5168亿港元,2023年为2.1466亿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财务咨询收入为0.08亿港元,2023年为0[1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0.382亿港元,2023年为0.4485亿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4321千港元,2023年为8546千港元;承兑票据实际利息开支269千港元,2023年无;租赁负债实际利息开支53千港元,2023年为85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6313千港元,2023年为7743千港元;核数师酬金569千港元,2023年为552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5千港元,2023年为16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543千港元,2023年为739千港元;短期或低价值租赁付款75千港元,2023年为421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3427千港元,2023年为5860千港元,其中即期所得税880千港元(中国期内即期税项支出836千港元、过往期间拨备不足44千港元),2023年为3997千港元;股息预扣税1629千港元,2023年无;递延税项开支918千港元,2023年为1863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2030千港元,2023年为溢利2822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40733千股,2023年为66568千股[20]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中期期间派付股息,2023年同样未派付[18] - 中期总收益约596.8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549.8万港元[54] - 中期行政及其他开支减少约265.8万港元至约1246.4万港元[54] - 中期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提拨约24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991.2万港元[54] - 中期财务成本减少约398.8万港元至约464.3万港元[54] - 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0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约282.2万港元[54]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234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303千港元下降8.37%[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423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3950千港元下降21.59%[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724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7570千港元下降23.77%[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698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6380千港元下降16.67%[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74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512千港元下降13.49%[4]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117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136千港元下降19.48%[4]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1,173[5]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507[6]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投资物业报告期末值为2,212,000港元,2023年为2,269,000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抵债资产估计市值约为91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54,000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客户贷款总额为158,05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9,439,000港元;客户贷款净额为54,735,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9,833,000港元[24] - 2024年6月30日尚未逾期或信贷减值的客户贷款为39,537,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603,000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逾期超过90天的客户贷款为111,332,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435,000港元[26]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报告期末值为103,320,000港元,2023年为109,606,000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占全部客户贷款账面总额约65.4%,2023年12月31日约为55.0%[28]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承兑票据报告期初账面值为1366万港元,期末为523.9万港元,面值期末为523.4万港元[30] - 2024年通过现金结算代价841.6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总额841.6万港元的承兑票据,赎回后剩余未偿还本金额为523.4万港元,提早赎回收益约9.1万港元[31]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按摊销成本基准入账列作流动负债,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322.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136亿港元[37][39][42] - 2024年1 - 6月权益部分报告期末为851万港元,2023年报告期末为1076.9万港元[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债务约8846.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82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1,债务比率约为0.56 [58] 股本与股权 - 2024年1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782[5] - 2023年1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58,091[6] - 2023年1月1日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分为200亿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普通股;2023年2月23日股本重组后,法定股本仍为10亿港元,分为10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44][45] - 2023年1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116182.9万股,金额为5809.1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9384.1万股,金额为938万港元[44] - 2023年1月31日,本金额5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每股0.05港元转换为1亿股新普通股(股本重组前)[45] - 2023年4月13日,本金额5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每股1港元转换为500万股新普通股(股本重组后)[45] - 2023年5月24日,配售1011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新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24.6万港元[45] - 2024年3月14日,配售1564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新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82万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张伟、李巍、孟常崇分别持有626.8896万股、353.264万股、1300万股,占股权约6.68%、3.76%、13.85%[68] - 2024年6月30日,Exuberant Global Limited、戴迪先生、朱俊杰先生分别拥有7363.3万股、7363.3万股、787.15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8.46%、78.46%、8.38%[70] 可换股债券相关 - 公司曾发行本金额4.202亿港元的二零一九年可换股债券和2.36亿港元的二零二零年可换股债券[31] - 2015年4月13日,二零一九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3300万港元债券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2017年1月9日,二零二零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4200万港元债券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31] - 2019年修改可换股债券到期日,二零一九年可换股债券延至2022年6月24日,二零二零年可换股债券延至2023年2月5日,转换价由每股0.35港元调至1.75港元[32] - 2022年6月24日,本金总额9984万港元及应计利息约499.2万港元的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重新分类为应付债券[32]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发行本金额9984万港元的新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和1.854亿港元的新二零二三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均为每股0.05港元[33] - 新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和新二零二三年可换股债券用于清偿旧债券,发行后相关合约责任解除[33] - 因新条款现金流量贴现现值与金融负债剩余现金流量贴现现值有超10%差别,抵销售构成重大修改[34]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在损益中确认应付债券及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终止之收益约2694.4万港元,发行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当日于权益中确认视作注资约1300.6万港元[35] - 2023年可换股债券的可换股债券储备结余约414.1万港元由可换股债券储备转拨至累计亏损[35] - 确认新2022年及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分别于可换股债券储备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入账约3335.7万及约2.48648亿港元,终止应付债券及2023年可换股债券导致抵销应付债券及2023年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分别约1.04832亿及约1.83766亿港元[35] - 2022 - 2024年期间,部分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不同时间和转换价格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如2022年12月22日以每股0.05港元转换750万港元本金为1.5亿股[35] - 2023年公司与部分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约6554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分别为3033.4万及3796.2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赎回收益分别于损益及权益中确认[36] - 2023年12月24日,未偿还本金1300万港元及赎回溢价65万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通过发行本金为1365万港元的承兑票据清偿,确认收益约1.1万港元[37] - 2023年11月17日,公司与一名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约2039.1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为2124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赎回后剩余未偿还本金为8003.3万港元[37]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初步确认时的实际利率及利息开支采用10.67% - 10.95%的实际年利率计算[40] - 2024年8月5日,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到期,公司偿还部分本金1300万港元及相应赎回溢价65万港元,剩余部分通过发行本金额为7038.465万港元的承兑票据清偿,确认收益约99.2万港元[53] - 归於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的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9:4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96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1466千港元下降72.11%[4] - 期内亏损13206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溢利3623千港元[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29.53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4.24港仙[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203亿港元,权益总额减少1.3206亿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溢利2822万港元,权益总额增加3623万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5968千港元,较2023年的21466千港元下降72.1%,其中中国市场收益为5168千港元,较2023年的21466千港元下降75.9%,香港市场收益为800千港元,2023年为0[1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3820千港元,较2023年的4485千港元下降14.8%[1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4643千港元,较2023年的8631千港元下降46.2%[19]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6313千港元,较2023年的7743千港元下降18.5%[2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3427千港元,较2023年的5860千港元下降41.5%[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2030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2822千港元[24] - 中期期间集团总收益约596.8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549.8万港元[54] - 中期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03万港元,2023年为盈利约282.2万港元[54]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234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303千港元下降8.37%[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423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3950千港元下降21.59%[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724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7570千港元下降23.77%[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698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6380千港元下降16.67%[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74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512千港元下降13.49%[7]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投资物业报告期末值为2212千港元,2023年报告期末值为2269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抵债资产估计市值约为91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954000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客户贷款总额为15805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9439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客户贷款净额为547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9833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客户贷款(除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总额为158,05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9,439千港元[32]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于报告期末为103,320千港元,2023年为109,606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占全部客户贷款之账面总额约65.4%,2023年12月31日约为55.0%[34]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承兑票据于报告期末之账面价值为5,239千港元,2023年为13,660千港元[36]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承兑票据于报告期末之面值为5,234千港元,2023年为13,650千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债务约8846.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13796亿港元有所下降[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82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318.3万港元有所下降[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1,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2有所下降;债务比率约为0.56,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0.59有所下降[58] - 2024年6月30日,承兑票据尚未偿还本金额为523.4万港元,年利率7%[61] - 2024年6月30日,零息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额为8003.3万港元,悉数转换后将发行股份8003.3万股[62] 现金流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8707亿港元,投资活动无现金变动,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689亿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9939万港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2375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508亿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982万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25亿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3194亿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503亿港元[11] 融资与股本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配售时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为7511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以现金赎回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金额为2259千港元[8] - 2024年1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1136亿港元,权益总额为8.9512亿港元[9] - 2023年1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025亿港元,权益总额为10.1315亿港元[10] - 公司曾发行本金额为420,200,000港元之二零一九年可换股债券及236,000,000港元之二零二零年可换股债券[38] - 2015年4月13日,二零一九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本金额为33,000,000港元之债券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38] - 2017年1月9日,2020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本金4200万港元零息可换股债券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39] - 2019年2月20日,公司签订修订契据,将2019年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至2022年6月24日,2020年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至2023年2月5日[39] - 可换股债券转换价由每股0.35港元调整至每股1.75港元(计及2020年4月8日股份合并影响后)[39] - 2022年6月24日,本金总额9984万港元及应计利息约499.2万港元的2022年可换股债券重新分类为应付债券[39]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发行本金9984万港元于2023年12月24日到期和本金18540万港元于2024年8月5日到期的零息可换股债券[40]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在损益中确认应付债券及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终止之收益约2694.4万港元[41] - 2022年12月22日至2023年4月13日,部分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不同转换价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41] - 经计及2023年2月23日股本重组项下股份合并影响后,新2022年及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由每股0.05港元调整至每股1.00港元[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约6554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分别为3033.4万港元及3796.2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42] - 赎回时,提早赎回收益约918.4万港元及分配至权益部分之赎回价格约786.9万港元分别于损益及权益中确认[42] - 2023年12月24日,本金1300万港元及赎回溢价65万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通过发行1365万港元承兑票据清偿,确认收益约1.1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储备剩余约177.6万港元转拨至累计亏损[43] - 2023年11月17日公司与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提前赎回2124万港元零息可换股债券,2024年完成赎回后剩余未偿还本金8003.3万港元,确认收益约309.9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储备剩余31港元转拨至累计亏损[43] - 2024年6月30日,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为0,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为8003.3万港元[43]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实际年利率介于10.67%至10.95%[44]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可换股债券权益部分期初为1076.9万港元,期末为851万港元[45] - 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期初为10013.6万港元,期末为8322.6万港元,期末面值为8003.3万港元[46] -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从每股面值0.05港元、20000000千股变为每股面值0.01港元、100000000千股[47] -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从每股面值0.05港元、1161829千股变为每股面值0.01港元、93841千股[47] - 2022年12月19日董事会建议实施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和股份拆细[47] - 经2023年2月23日股本重组股份合并影响,新2022年和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从每股0.05港元调整至1.00港元[43] - 2023年2月21日公司建议股本重组获股东通过,法定股本不变,已发行股份相应变动,股本削减进账约6246万港元转至缴入盈余账户[48] - 2023年1月31日和4月13日,分别有本金5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按不同换股价转换为新普通股[48] - 2023年5月和2024年3月,公司分别配售1011万股和1564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424.6万和782万港元[48] - 2024年2月28日,公司配售最多1564万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780万港元,净额约750万港元,已悉数据用于清偿短期负债及作一般营运资金[63]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2] - 公司仅一个经营分部,即向客户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6] - 授予客户的贷款期限主要介乎一个月至一年,短期客户贷款亏损拨备通常按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款项计量[30][31] 会计政策与准则 - 中期财务报表按与年报一致会计政策编制,采纳新准则无重大影响,董事正评估未生效准则影响[15] 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股息[2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82] 税务政策 - 部分中国附属公司符合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应课税收入有减免[22] 物业与设备 - 中期期间公司未产生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2023年约29000港元;未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约42000港元[26] - 中期期间公司未添置使用权资产,2023年无;租赁现金流出总额约455000港元,2023年约1093000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3.63%,2023年12月31日为3.25%[27] 公平值计量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平值计量金融工具归入不同公平值层级,第一级与二级无转移,三级无转入转出[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第一级公平值计量中上市投资期初57.5万港元,期末为0[51] - 报告期末,集团按成本或摊销成本列账金融工具账面价值与公平值无重大差异[52] 未来展望 - 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和不明朗,中国及香港短期融资经营环境仍具挑战[55] - 集团将保持灵活借贷策略,提升竞争力,降低获客成本,加强风控,清收贷款,开拓新业务渠道和市场[55] - 集团将继续探索新商机,积极在中国及/或香港寻求合适潜在并购项目[55] - 集团可能调整股息金额、发行新股或出售资产以维持或调整股本架构[58] 外汇与抵押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大部分业务交易、资产及负债以人民币计值,外汇风险甚微,无外汇对冲政策[65]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0
全球经济环境及中国经济形势 - 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依然动荡,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俄乌冲突持续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障碍[7] - 疫情期间供应链中断导致成本增加、资源受限和通胀加剧,持续给经济复苏带来挑战[7] - 中国国内经济复苏及增长不及市场预期,消费者信心仍然疲弱[7] - 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构成压力[8] 公司经营情况 - 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持续面临挑战,公司主要客户群体[8] - 商业银行和同业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下降,公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8] - 公司利用自身在短期融资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优势,维持现有客户并积极拓展新客户[9] - 公司不断加强贷后管理和调整抵押品组合,优化业务模式,增强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9] - 公司继续专注于降低成本和开支、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10] - 预期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公司将保持快速灵活的借贷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风险管控,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和市场[11] - 集团将继续探索新的商机,并将積極於中國及╱或香港尋求合適的潛在併購項目[12] - 集團錄得總收益約36,233,000港元,較去年減少約10,250,000港元[15] - 集團從短期融資服務產生的不良債權資產結算收益約9,392,000港元[15] - 集團行政及其他開支由約35,767,000港元減少至約29,302,000港元[15] - 集團錄得客戶貸款之預期信貸虧損的虧損撥備提撥約2,607,000港元,較二零二二年減少約3,474,000港元[16] - 集團錄得透過損益按公平值列賬之金融資產之公平值虧損約190,000港元[17] - 集團財務成本由約25,678,000港元減少至約15,491,000港元[18] - 短期融資服務的收益約為36,233,000港元,經營業績錄得除所得稅前溢利約21,056,000港元[19] - 集團將努力提升市場競爭力,降低獲客成本,提升行業資訊化水平,加強風險管控,加快現有貸款清收,開拓新的業務渠道及市場[21] - 集團將繼續探索新的商機,並將積極於中國及╱或香港尋求合適的潛在併購項目,以擴闊及多元化收入來源[22] 财务状况 - 集團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幣計值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93,183,000港元[23] - 集團的資產負債比率約為2.2,債務比率約為0.59[23] - 集團可能會調整付予股東的股息金額、發行新股份或出售資產以減少債務[24] - 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發行了本金額為13,650,000港元的新承兌票據以清償到期之可換股債券[26] - 集團持有兩個系列之已發行免息可換股債券,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尚未償還本金額合共為101,273,000港元[27] - 集團於二零二三年五月完成根據一般授權配售10,11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項淨額約為4,119,000港元,已用於清償未償還短期負債[29][30][31] - 出售位于北京的住宅物业,总代价为人民币2,050,000元(约2,343,000港元)[32] - 该物业的公平值为人民幣2,320,000元(約2,625,000港元),出售該物業導致出售事項虧損約339,000港元[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出售该物业外,集团并无进行其他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33] - 集团目前并无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明确意向或具体计划[34] - 集团於2023年12月31日並無任何資產抵押[35] - 集团大部分业务交易、资产及负债主要以人民币计值,外汇风险较小[36,37,38] 人力资源管理 - 集团於2023年12月31日共有39名員工,員工成本約14,176,000港元[41] - 集团正考虑採納新的購股權計劃,以激勵參與者及提升表現[42] - 集团已於2023年2月23日完成股本重組,以提高集資活動的靈活性[43,44,45] - 根據一般授權配售新股,所得款項淨額約7,400,000港元,擬用於清償未償還短期負債及集團一般營運資金[48] 环境、社会及管治 - 本集團的環境目標包括在日常服務及營運中增添環保元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善用能源及資源、改善廢物管理[60] - 本集團的社會目標包括尊重僱員權益、確保職業安全健康、恪守商業道德操守、宣揚服務社會[60] - 本集團通過將環境社會目標納入業務流程、建立相關政策、遵守法規、披露績效指標等方式執行環境社會策略[60] - 董事會負責評估及釐定本集團環境社會風險,確保設立合適有效的環境社會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56] - 本環境社會管治報告已於2024年3月21日經董事會批准[56] 企业管治 - 公司持续改善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推行高水平企业管治[141] - 公司一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第C部分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未予区分外[141,142,143] - 公司已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采纳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22:1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自2009年11月30日起由开曼群岛迁册至百慕达,股份于联交所GEM上市[15]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6]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综合财务报表按港元呈列,以最接近千元折合,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规定[16][17]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采纳均未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0] - 公司董事正评估日后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潜在影响,尚未能合理估计[34] - 部分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定[3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要求披露重大会计政策资料,未影响报表计量等[21] 经营分部与收益情况 - 集团仅一个经营分部,即提供短期融资服务,按客户所在地计算地区分部及收益[35][36] - 2023年来自外界客户收益为36,233千港元,2022年为46,483千港元,主要来自中国[36] - 2023年指定非流动资为7,394千港元,2022年为11,802千港元,主要在中国[36] - 2023年客户B、C、D收益分别为5,853千、4,734千、4,312千港元,2022年客户A收益为7,963千港元[36] - 2023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36,233千港元,2022年为36,900千港元;2023年短期融资服务收入为36,233千港元,2022年为46,483千港元[37]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778千港元,2022年为1,512千港元;2023年提前赎回可换股债券之收益为9,184千港元,2022年为5,190千港元[37] - 2023年总收益约36233000港元,2022年约46483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0250000港元[53] - 2023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为10017000港元,2022年约9097000港元,较2022年轻微增加约920000港元[53] - 2023年短期融资服务收益约为3623.3万港元,2022年约为3690万港元;经营业绩除所得税前溢利约2105.6万港元,2022年约为2429.8万港元[58]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为15,320千港元,2022年为25,485千港元;2023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14,176千港元,2022年为19,363千港元[39] - 2023年中国年内即期税项支出为6,396千港元,2022年为3,980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7,579千港元,2022年为2,996千港元[41]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617千港元,2022年为1,285千港元[4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于中国成立的部分附属公司应课税收入低于300万元人民币,不超100万元部分2023年减至原应课税收入总额的25%(2022年:12.5%),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 [43] - 2008年1月1日后,以外资企业于中国赚取的溢利分派的股息须按10%(2022年:10%)的税率缴付预扣所得税[45] - 2023年行政及其他开支约29302000港元,2022年约35767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53] - 2023年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提拨约2607000港元,2022年约6081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474000港元[54] - 2023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约190000港元,2022年未变现公平值亏损约8562000港元[56] - 2022年终止应付债券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有一次性收益约26944000港元,2023年无此收益[56] - 2023年财务成本约15491000港元,2022年约25678000港元,减少约10187000港元[56] 亏损与每股亏损情况 - 2023年收益为36,233千港元,2022年为46,483千港元[5] - 2023年年内亏损为9,196千港元,2022年为4,281千港元[5]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12.18),2022年为(15.01)[5]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7626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30194千港元[11]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8819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15030千港元[13]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等(2022年:相等)[4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819千港元,2022年为7626千港元;2023年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72432338股,2022年为50796941股(经调整)[49] - 2023年总收益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025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略微增加[57]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5,303千港元,2022年为39,373千港元[8]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83,950千港元,2022年为255,487千港元[8]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27,570千港元,2022年为65,371千港元[8]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56,380千港元,2022年为190,116千港元[8] - 2023年资产净值为89,512千港元,2022年为101,315千港元[9] - 2023年已发行股本为782千港元,2022年为58,091千港元[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债务约为1.13796亿港元,2022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约为1.74987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318.3万港元,2022年约为1.05158亿港元[6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2,2022年约为2.9;债务比率约为0.59,2022年约为0.66[62] - 2023年12月31日,无尚未偿还银行借贷[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和重大或然负债[79][82]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2329千港元,2022年为4467千港元;2023年累计折旧为1406千港元,2022年为3123千港元[50] - 2023年客户贷款总额199439千港元,2022年为258619千港元;2023年客户贷款净额89833千港元,2022年为148655千港元[51] 权益变动情况 - 2022年与拥有人交易使权益增加15442千港元[11] - 2023年与拥有人交易使权益增加5916千港元[13] - 2022年末权益总额为101315千港元[11] - 2023年末权益总额为89512千港元[13] - 2023年配售时发行新股份使权益增加4119千港元[13] - 2023年新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转换使权益增加9666千港元[13] - 2022年新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转换使权益增加7094千港元[11]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2023年并无派付或宣派股息,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无)[47] 业务展望 - 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和不明朗,短期融资经营环境也充满挑战,公司将保持灵活借贷策略,探索新商机并寻求潜在并购项目[59] 融资与交易事项 - 2023年12月24日,公司发行本金额为1365万港元的新承兑票据,年利率7%,用于清偿到期可换股债券[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两个系列已发行免息可换股债券,其中一个系列已无尚未偿还本金,另一个系列尚未偿还本金为1.01273亿港元[68] - 2023年5月5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代理按尽力基准促使不少于六名承配人认购最多1011万股普通股股份,配售价为每股0.42港元[70] - 2023年5月24日配售事项完成,所得款项总额约420万港元,净额约410万港元,用于清偿短期负债和作营运资金[72] - 2023年5月5日配售1011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11.9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全部用于清偿短期负债[74] - 2023年3月27日出售北京密云住宅物业,总代价约234.3万港元,亏损约33.9万港元,所得款项用作营运资金[75][77] - 2024年1月23日及3月18日完成赎回后,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剩余未偿还本金额为80,033,000港元,提早赎回收益约3,099,000港元于损益确认,约2,259,000港元于权益确认[89] - 2024年3月14日完成配售15,640,000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7,800,000港元,净额约7,400,000港元,拟用于清偿短期负债及作营运资金[90] - 2024年2月6日完成赎回承兑票据后,剩余未偿还本金额为7,082,000港元,结算收益约51,000港元计入损益[91] 股本重组情况 - 2023年2月23日股本重组生效,公司有6309.1461万股已发行合并股份,法定股本仍为10亿港元[86] - 可换股债券换股价及新股份数目自2023年2月23日起按规定调整[86] - 股本重组后,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后将配发48,334,000股新股份,经调整换股价为1.0港元;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后将配发139,235,000股新股份,经调整换股价为1.0港元[87]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39名,较2022年减少10名,员工成本约1417.6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518.7万港元[83] 激励计划 - 公司考虑采纳新购股计划激励参与者[8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3] 企业管治情况 - 2023年11月17日孟常乐先生调任董事会主席,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94]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5]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3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提推荐意见[97] - 核数师已核对本公布所载集团2023年度综合报表数字与经审核报表金额一致[98] 公众持股量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发行股份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99] 外汇风险情况 - 集团外汇风险甚微,无外汇对冲政策和相关财务安排,将密切监控风险[80] 投资与资产计划情况 - 除已披露事项,集团目前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明确意向和具体计划[78]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18:08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420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6657千港元;九个月收益为2566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1215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5662千港元,去年同期溢利22421千港元;九个月亏损2039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953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5092千港元,去年同期溢利24076千港元;九个月溢利4391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24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6.77港仙,去年同期盈利43.22港仙;九个月亏损3.51港仙,去年同期亏损13.90港仙[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6882千港元,去年同期收入4065千港元;九个月开支14863千港元,去年同期开支34736千港元[5]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7.3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703万港元有所减少[36][42] - 2023年前三季度总收益约2566.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54.9万港元[38]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约465.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12.9万港元[38] - 2023年前三季度行政及其他开支约2057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20.1万港元[38] - 2023年前三季度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亏损拨备拨回约702.8万港元,2022年为提拨约499.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202万港元[39] - 2023年前三季度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已变现亏损约1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846.6万港元[39] - 2023年前三季度财务成本约1220.2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801.7万港元[40]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29.5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2752.9万港元[35] 权益变动 - 2023年1 - 9月,公司已发行股本从58091千港元变为782千港元,股份溢价从686772千港元变为696772千港元[7] - 2023年1 - 9月,公司可换股债券储备从22093千港元变为16094千港元,累计亏损从1095958千港元变为1098236千港元[7] - 2023年1 - 9月,公司进行了配售发行新股份、赎回可换股债券、可换股债券转换、股本削减等与拥有人交易事项[7] - 2023年1 - 9月,公司非控股权益股息宣派1225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94574千港元[7] - 2022年1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75,002千港元,权益总额为117,864千港元[9] - 2022年前九个月期内亏损7,030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35,312千港元[9] - 2022年前九个月因换算合营企业及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产生汇兑差额分别为557千港元和28,926千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2,538千港元,权益总额为94,115千港元[9]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2年发行新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本金99840000港元,新二零二三年可换股债券本金185400000港元[23] - 2022年到期的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本金99840000港元及应计利息约4992000港元重新分类为应付债券[24] - 新二零二二年和新二零二三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均为每股普通股0.05港元[23] - 新二零二二年和新二零二三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实际年利率介乎10.67%至10.95%[24] - 2023年与新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订立协议,现金结算约37711000港元提早赎回本金分别为13061000港元及26786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21] - 2023年提早赎回新可换股债券结算收益分配至负债部分约4714000港元,分配至权益部分约4438000港元[21]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在损益中确认应付债券及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终止之收益约2694.4万港元,在权益中确认视作注资约1300.6万港元[25] - 2023年可换股债券的可换股债券储备结余约414.1万港元由可换股债券储备转拨至累计亏损[25] - 新2022年和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分别于可换股债券储备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入账约3335.7万港元及2.48648亿港元,终止应付债券及2023年可换股债券导致抵销应付债券及2023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分别约为1.04832亿港元及1.83766亿港元[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九个月,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分别为353.6万港元和1208.2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66.6万港元和2006.8万港元[28]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 - 公司自2009年11月30日起在百慕达存续为获豁免有限公司,股份在联交所GEM上市[12] - 本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2] - 集团仅一个经营分部,即提供短期融资服务,所有收益均在中国产生[18][19] 财务报表编制与审核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按香港公司条例及GEM上市规则适用披露规定编制,以港元呈列[13]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独立核数师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6]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23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编制合规且披露充分[64] 收入与成本费用 - 2023年第三季度客户贷款利息收入4200千港元,2022年为6630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5666千港元,2022年为21451千港元[21] - 2023年第三季度短期融资服务收入4200千港元,2022年为6657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5666千港元,2022年为31215千港元[21] - 2023年前三季度提早赎回可换股债券收益4714千港元,2022年为303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员工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950.8万港元,退休金计划供款为88.3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088万港元和138.7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得税开支为6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9万港元[30] - 集团在中国成立的附属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部分符合小微优惠政策,不超100万元应税收入部分减至原应税收入总额25%(2022年:12.5%),100 - 300万元部分减至25%(2022年:25%),适用税率20%[31] 股息与股本相关 - 董事不建议就本期派付股息(2022年:无)[32] - 2022年12月19日董事会建议实施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拆细等,于2023年2月23日生效,法定股本仍为10亿港元,分为100亿股普通股[47][48][49] - 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前将予配发及发行现有股份9.6668亿股,换股价格0.05港元,换股后将予配发及发行新股份4833.4万股,经调整换股价格1.0港元;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前将予配发及发行现有股份27.847亿股,换股价格0.05港元,换股后将予配发及发行新股份1.39235亿股,经调整换股价格1.0港元[50] - 2023年5月5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最多1011万股配售股份,配售价格每股0.42港元,于5月24日完成,所得款项总额约420万港元,净额约410万港元,用于清偿短期负债及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1] - 2023年5月5日配售1011万股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411.9万港元,截至9月30日已全部用于清偿公司未偿还短期负债[54] 股份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张伟、李巍、孟常乐分别持有公司6,268,896股、3,532,640股、13,000,000股普通股,占比分别为8.01%、4.51%、16.62%[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Exuberant Global Limited、戴迪先生拥有权益股份数为106,049,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135.60%[5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Bustling Capital Limited、靳宇女士、戴皓先生拥有权益股份数为30,273,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38.71%[5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周洪燊先生、朱俊杰先生分别拥有权益股份数为5,000,000股、7,871,500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分别为6.39%、10.06%[58] 股份相关安排与合规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未参与使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获利益的股份或债务证券收购安排[57] - 2023年第三季度,董事、其配偶或未满十八周岁子女无认购公司证券权利及行使情况[57] - 公司已采纳不宽松于GEM上市规则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规定标准[61]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董事、控股股东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业务或利益冲突情况[62]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63] 其他事项 - 公司预计中国经济环境改善将对本年度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将采取灵活营销战略,拓宽及多元化收入来源,精简运营并降低成本[43] - 2023年3月2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物业,总代价为205万元人民币(约234.3万港元),预计录得亏损约32.5万港元,所得款项用作一般营运资金[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以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等[33] - 计算2023年前三季度每股基本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7048.8万股,2022年为5059.1万股[36] - 计算2023年第三季度每股基本(亏损)/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7820.1万股,2022年为5059.1万股[35]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9 19:04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42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65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256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215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5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55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64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829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5662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2242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内亏损20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953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全面开支6882千港元,2022年同期收入4065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内全面开支14863千港元,2022年同期开支34736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为7028千港元,2022年同期拨回4992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为1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656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财务成本为43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4千港元[2] - 2023年9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3.51港仙,2022年同期为13.90港仙[2] - 2023年9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摊薄亏损为3.51港仙,2022年同期为13.90港仙[2]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分别为4200千港元和6657千港元,九个月收益分别为25666千港元和31215千港元[17]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分别为 - 44千港元和 - 465千港元,九个月分别为 - 399千港元和 - 833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九个月,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分别为3536千港元和1.2082亿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666千港元和2.0068亿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5295千港元和未提及,2022年同期溢利分别为2.1863亿港元和未提及[25][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九个月,中国即期所得税分别为679千港元和448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061千港元和2903千港元[26]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7.3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703万港元减少[32][37] - 2023年前三季度总收益约2566.6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3121.5万港元减少约554.9万港元[36]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约465.9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53万港元大幅增加约312.9万港元[36] - 2023年前三季度行政及其他开支减少约420.1万港元至约2057万港元[36] - 2023年前三季度客户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拨回约702.8万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拨备提拨约499.2万港元减少约1202万港元[36] - 2023年前三季度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的已变现亏损约19万港元,较2022年的未变现亏损约865.6万港元减少约846.6万港元[36] - 2023年前三季度财务成本减少约801.7万港元至约1220.2万港元[37] 公司权益情况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01315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94574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九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94,115千港元[6] - 2022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公司累计亏损为1,094,230千港元[6] 可换股债券相关 - 2022年8月16日,公司以现金结算约35,496,000港元提早赎回本金额为39,006,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6] - 赎回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时,视作注资约4,742,000港元,分配至权益部分赎回价格约4,655,000港元于权益中确认[6] - 赎回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后,可换股债券储备剩余金额约675,000港元由累计亏损转入[6] - 2022年公司与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860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800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结算收益约30.3万港元[18] - 本期公司与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约3771.1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分别为1306.1万港元及2678.6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结算收益约471.4万港元[19]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发行两个系列零息可换股债券,本金分别为9984万港元和1.854亿港元,换股价均为每股普通股0.05港元[19] - 2022年可换股债券到期后,本金总额9984万港元及应计利息约49.92万港元重新分类为应付债券,可换股债券储备剩余金额约171.3万港元转拨至累计亏损[20] - 董事认为抵销售构成重大修改,入账列为终止应付债券及2023年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负债部分实际年利率介乎10.67%至10.95%[21]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在损益中确认应付债券及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终止之收益约2694.4万港元,于权益中确认视作注资约1300.6万港元[22] - 2023年可换股债券的可换股债券储备结余约414.1万港元由可换股债券储备转拨至累计亏损[22] - 确认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和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分别于可换股债券储备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入账约3335.7万港元及2.48648亿港元[23] - 股本重组后,新二零二二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后新股份数为4833.4万,经调整换股价为1港元;新二零二三年可换股债券换股后新股份数为1.39235亿,经调整换股价为1港元[48]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8] - 全球经济环境因通胀和地缘政治紧张充满挑战,但中国经济环境因疫情限制放宽有改善迹象,预计对公司业务产生积极影响[38] - 公司将采取灵活营销策略保持短期融资业务竞争力,探索新商机拓宽收入来源,精简运营并降低成本[39] 财务报表编制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根据香港公司条例及GEM上市规则适用披露规定编制[8] - 除投资物业及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平值列账外,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9]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所有数值已凑整至最接近千元[9]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独立核数师审核,但已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2] - 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65] 税收情况 - 集团于中国成立之附属公司一般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部分符合政策的附属公司有税收优惠[26] - 2008年1月1日后,以外资企业于中国赚取的溢利分派的股息须按10%的税率缴纳预扣所得税[26]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本期间派付股息(2022年:无)[27] 股份相关 - 2023年3月27日,公司附属公司出售物业,总代价为205万元人民币(约234.3万港元),预计录得亏损约32.5万港元[41][42] - 2022年12月19日,董事会建议实施股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股本削减、拆细等,2023年2月21日获股东通过,2月23日起生效[46][48] - 2023年5月5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最多1011万股,配售价为每股0.42港元[49] - 2023年5月24日,配售事项完成,所得款项总额约420万港元,净配售价约每股0.41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10万港元[51] - 2023年5月5日配售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411.9万港元,至9月30日已全部用于清偿公司未偿还短期负债[52] - 现有股份收市价长期低于面值,股本重组可降低每股股份面值,为集资提供更大灵活性,产生的缴入盈余可抵销累计亏损[46][47] - 配售股份根据2022年5月6日股东大会授予董事的一般授权配發及发行,无需再获股东批准[5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张伟、李巍、孟常乐分别持有公司6,268,896股(8.01%)、3,532,640股(4.51%)、13,000,000股(16.62%)股份[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Exuberant Global Limited、戴迪先生、Bustling Capital Limited、靳宇女士、戴皓先生、周洪燊先生、朱俊杰先生分别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135.60%、135.60%、38.71%、38.71%、38.71%、6.39%、10.06%的权益[56] 合规与操守 - 期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参与使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获利益的安排,董事等无认购公司证券权利及行使记录[55] - 公司已采纳不宽松于GEM上市规则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规定标准[62] - 期间内,公司董事、控股股东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利益冲突情况[63] - 期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4] 其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内,集团所有收益均在中国产生[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等[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7048.8万股[33] - 除已披露事项外,集团目前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确实意向或具体计划[45] - 除已披露的物业出售外,本期集团无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的其他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44]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16:33
收益与溢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4,51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6,551千港元;六个月收益为21,46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4,558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36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887千港元;六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为9,483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4,200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4,97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899千港元;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623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4,374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6.82港仙(三个月)和4.24港仙(六个月),去年同期分别亏损6.52港仙和57.11港仙[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3623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282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801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7981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692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1061千港元[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24374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2889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4519千港元[1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38801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4135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2552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214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821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短期融资服务收入为214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558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44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7千港元[20] - 中期集团总收益约2146.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9.2万港元[68] - 中期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448.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大幅增加约387.8万港元[68] - 中期行政及其他开支减少约280.1万港元至约1512.2万港元[69] - 中期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约16.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827.2万港元[69] - 中期财务成本减少约587.4万港元至约863.1万港元[69] - 中期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拨回约745.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483.2万港元[69] - 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282.2万港元,2022年为应占亏损约2889.3万港元[7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3,386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39,373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0,569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255,487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3,823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65,371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76,746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90,116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08,695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28,174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1,437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01,315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01437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6267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8760千港元[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76925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3340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43521千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债务(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约为1.358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74987亿港元)[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850.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05158亿港元)[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2(2022年12月31日约为2.9),债务比率约为0.60(2022年12月31日约为0.66)[78]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99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511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3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48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5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12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785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735千港元[11]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从事在中国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2] - 集团仅存在一个经营分部,即向客户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内,集团所有收益均于中国产生[18] 成本与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为41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39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为854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402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42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10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70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10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3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88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5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千港元[26] 每股盈利计算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8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300千港元;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0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300千港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71654千股,2022年同期为50591千股;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245341千股,2022年同期为50591千股[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8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8893千港元;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8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8893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66,568千股,2022年同期为50,591千股[32] 资产变动情况 - 中期期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约29,000港元,2022年约71,000港元;已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42,000港元,2022年无[33] - 中期期间,集团未添置使用权资产,2022年约1,506,000港元[35] - 中期期间,租赁总现金流出约672,000港元,2022年约779,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3.48厘,2022年12月31日为3.59厘[36]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投资物业报告期初为5,240千港元,期末为2,494千港元;2022年报告期初为6,824千港元,期末为5,240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抵债资产账面价值为923千港元,估计市值约为972,000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中上市股权投资为4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5千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客户贷款总额为238,23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8,619千港元;客户贷款净额为140,4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655千港元[41] - 2023年6月30日,尚未逾期或信贷减值的客户贷款为105,52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920千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逾期超过90天且已信贷减值的客户贷款为115,0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361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期初为109,964千港元,期末为97,812千港元,计入损益为-7,452千港元,汇兑调整为-4,700千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占给予客户全部贷款之账面总额约41.1%,2022年12月31日约为42.5%[45]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14年公司发行本金额为420,200,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2015年发行本金额为236,000,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48] - 2015年4月13日,本金额为33,000,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2017年1月9日,本金额为42,000,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48] - 可换股债券转换价由每股普通股0.35港元调整至每股普通股1.75港元(计及2020年4月8日股份合并影响后)[50] - 2022年1月6日,公司以现金结算8,000,000港元提早赎回本金额为8,600,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赎回结算收益约303,000港元于损益确认,约245,000港元于权益确认,约52,000港元转拨至累计亏损[51] - 2022年6月24日,本金总额99,840,000港元及应计利息约4,992,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重新分类为应付债券,约1,713,000港元转拨至累计亏损[51]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发行本金额为99,840,000港元于2023年12月24日到期和本金额为185,400,000港元于2024年8月5日到期的零息可换股债券,换股价均为每股普通股0.05港元[52] - 公司董事认为抵销构成重大修改,2022年7月21日确认应付债券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终止收益约2694.4万港元,发行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当日确认视作注资约1300.6万港元,2023年可换股债券储备结余约414.1万港元转拨至累计亏损[53] - 确认新2022年及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分别入账约3335.7万及约24864.8万港元,终止应付债券及2023年可换股债券抵销负债部分分别约10483.2万及约18376.6万港元[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订立赎回协议,以约7612.2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分别为3900.6万及4616.5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确认视作注资及提早赎回收益分别约474.2万及约488.7万港元,权益确认赎回价约915.5万港元,赎回后可换股债券储备余额约108.4万港元自累计亏损转拨[55] - 2022年12月22日、2023年1月31日和4月13日,分别以每股0.05港元和1港元的转换价格,将本金为750万、500万和500万港元的部分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转换为1.5亿、1亿和500万股公司新普通股[55][56] - 2023年2月23日股本重组后,新2022年及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由每股0.05港元调整至每股1.00港元[56] - 中期期间,公司订立赎回协议,以约3771.1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分别为1306.1万及2678.6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确认视作注资及提早赎回收益分别约183.9万及约287.5万港元,权益确认赎回价约4
首都金融控股(0823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1 20: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9年11月30日起在联交所GEM上市,注册地由开曼群岛迁至百慕达[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9]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集团主要在中国及香港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0] - 集团仅一个经营分部,即向客户提供短期融资服务[1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146.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55.8万港元下降12.59%[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58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7.4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362.3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437.4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4.24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57.11港仙[2] - 2023年上半年客户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74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提拨738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16.7万港元,2022年同期收益843.9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9,9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511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3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48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5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12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8,5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735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配售时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为4,246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已付非控股权益股息为1,2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93千港元[6][7][8] - 2023年上半年赎回可换股债券金额为37,7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00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内,集团所有收益均于中国产生[17]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4,5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51千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1,4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558千港元[18]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财务成本为4,2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88千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8,6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505千港元[19]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计算时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4,2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10千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7,0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10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3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88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5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8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300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8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8893千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71654千股,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为245341千股[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均为66568千股[29] - 中期期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约29,000港元(2022年约71,000港元),已出售约42,000港元(2022年无)[32] - 中期期间,集团未添置使用权资产(2022年约1,506,000港元),租赁总现金流出约672,000港元(2022年约779,000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3.48厘(2022年12月31日为3.59厘)[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集团获2022年1 - 6月中国租赁六个月免租期,确认租金减免金额约115,000港元[33][3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为4,688千港元(年初5,240千港元),抵債資產估計市值約972,000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上市股权投资为4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5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客户贷款总额为238,23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8,619千港元),净额为140,4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655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未逾期或信贷减值客户贷款为105,52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920千港元),逾期超90天为115,0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361千港元)[39]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亏损拨备为109,964千港元,2022年全年为112,656千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占给予客户全部贷款之账面总额约41.1%,2022年12月31日约为42.5%[42] - 中期期间,集团总收益约2146.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455.8万港元减少约309.2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448.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60.7万港元大幅增加约387.8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行政及其他开支减少约280.1万港元至约1512.2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集团录得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约16.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827.2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财务成本减少约587.4万港元至约863.1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集团录得客户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拨回约745.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拨备提拨减少约1483.2万港元[74] - 中期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282.2万港元,2022年为应占亏损约2889.3万港元[7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728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996亿港元有所下降[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056.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548.7万港元有所下降[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674.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011.6万港元有所下降[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143.7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10131.5万港元基本持平[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01,437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76,925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为408000港元,均属第一级;2022年12月31日,透过其他全面收入按公平值列账的非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为0,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为575000港元,均属第一级[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债务(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约为1.358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4987亿港元有所减少[8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850.3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5158亿港元有所减少[8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2,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有所降低;债务比率约为0.60,较2022年12月31日的0.66有所降低[84]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尚未偿还银行借贷[9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大部分业务交易、资产及负债以人民币计值,外汇风险甚微,且无外汇对冲政策[97][98]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任何资产抵押[10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04]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14年公司发行本金额为420,200,000港元之零息可换股债券,2015年发行本金额为236,000,000港元之零息可换股债券[43] - 2015年4月13日,2019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本金额为33,000,000港元债券转换为新普通股;2017年1月9日,2020年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本金额为42,000,000港元债券转换为新普通股[44] - 可换股债券转换价由每股普通股0.35港元调整至每股普通股1.75港元(计及2020年4月8日股份合并影响后)[46] - 2022年1月6日,公司以8,600,000港元现金提早赎回本金额为8,000,000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赎回结算收益约303,000港元[47] - 2022年6月24日,本金总额99,840,000港元及应计利息约4,992,000港元的2022年可换股债券重新分类为应付债券[48]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发行本金额为99,840,000港元的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和本金额为185,400,000港元的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均为每股0.05港元[49] - 因新条款现金流量贴现现值与金融负债剩余现金流量贴现现值差别超10%,抵销售构成重大修改[50] - 2022年7月21日公司在损益中确认应付债券及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终止收益约2694.4万港元,在权益中确认视作注资约1300.6万港元[51] - 2023年可换股债券的可换股债券储备结余约414.1万港元由可换股债券储备转拨至累计亏损[51] - 确认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及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分别于可换股债券储备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入账约3335.7万港元及约2.48648亿港元[52] - 2022年公司与部分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约7612.2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额分别为3900.6万港元及4616.5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53] - 2022年12月22日、2023年1月31日和4月13日,分别有本金为7500万港元、5000万港元和5000万港元的部分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不同转换价格转换为公司新普通股[53][54][55] - 中期期间公司与部分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订立赎回协议,以现金结算约3771.1万港元提早赎回本金额分别为1306.1万港元及2678.6万港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新2022年可换股债券和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两个系列零息可换股债券尚未偿还,未偿还本金额分别为3027.3万港元和1.12449亿港元[57] - 经2023年2月23日股本重组股份合并影响后,新2022年及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换股价由每股0.05港元调整至每股1.00港元[55][57]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按摊销成本基准入账列作流动及非流动负债,直至转换或赎回时撇销[59] - 负债部分初步确认实际利率及新2022年和新2023年可换股债券利息开支其后计量采用10.67厘至10.95厘实际年利率[60] - 2023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权益部分为22,093千港元,负债部分为174,98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权益部分为6,047千港元,负债部分为281,198千港元[61] - 2023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流动负债为30,233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为105,647千港元;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