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542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730万元或2.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人民币662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1.206亿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人民币467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4250万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628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6860万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由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092亿元转为盈利人民币1570万元[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54,165千元,2023年同期为261,474千元[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72,029千元,2023年同期为153,437千元[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15,699千元,2023年同期亏损209,226千元[4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13,82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2,212千元[4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18,27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29,787千元[4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13,19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0,338千元[4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505,07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9,449千元[4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51,24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4,831千元[4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67,65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6,830千元[4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基本和摊薄均为0.01元,2023年同期亏损0.17元[44] - 2024年上半年药品销售收入为118,279千元,较2023年的246,855千元下降[55] - 2024年上半年授权费收入为122,567千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5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不包括香港及台湾)收入为232,106千元,较2023年的258,145千元下降[57]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为7,439千元,较2023年的15,387千元下降[58]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收入为525千元,较2023年的5,825千元下降[58] - 2024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为3,235千元,较2023年的24,613千元下降[59]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盈利为15,699千元,2023年为亏损209,226千元[62] - 报告期末,集团应收账款为179,094千元,较之前的172,438千元增加[63]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01,41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5,106千元下降[64]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及应计款项为359,42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5,065千元下降[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542亿元,同比减少730万元或2.8%,授权费收入增加1.226亿元抵销药品销售收入减少1.286亿元[66] - 其他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2580万元减少1100万元至2024年的1480万元,主要因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减少[67]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同期的2480万元减少1190万元至2024年的1290万元,主要因汇率相对稳定使汇兑收益净额减少[67] - 研发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1.868亿元减少1.206亿元至2024年的6620万元,主要因临床试验里程碑费用及第三方合约成本、雇员成本减少[6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8920万元减少4250万元至2024年的4670万元,主要因雇员成本减少3780万元[68]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1.314亿元减少6860万元至2024年的6280万元,主要因雇员成本减少5880万元[69] - 融资成本从2023年同期的590万元增加240万元至2024年的830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增加[70] - 期内溢利为1569.9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2.09226亿元[66] - 期内经调整溢利为1081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83038亿元[66] - 期内经调整研发开支为7101.8万元,2023年同期为1.98147亿元[7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销售以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为1.09441亿元和2.20634亿元,经调整开支分别为1.0956亿元和1.83069亿元[7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为8.13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267亿元[7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69.5%,2023年12月31日为72.5%[78] - 2024年6月30日抵押资产金额为6332.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1936亿元[79]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3.06422亿元,均以人民币计值[82] 产品研发进展 - 2024年7月,舒格利单抗欧盟获批,联合含铂化疗用于特定肺癌治疗[6] - 2024年5月,公司与Ewopharma达成舒格利单抗商业化合作,最高获5130万美元首付款及后续付款[6] - 2024年3月,舒格利单抗在中国获批第五项适应症,用于特定胃癌一线治疗[6] - 2024年3月,nofazinlimab联合用药全球III期试验完成预设期中分析,无新增或意外安全信号[8] - CS5001全球首次人体试验进行中,已递增至第10剂量水平,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8] - 公司已成功上市4款创新药,获涵盖9个适应症的15项NDA批准,当前研发管线有16款候选药物[16] - 2024年4月,普吉华®境内生产药品上市注册申请获CDE受理,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12][14] - 2024年6月和8月,泰吉华®300mg和100mg境内生产药品上市注册申请分别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3] - 舒格利单抗预计2024下半年在英国获一线治疗IV期NSCLC的MAA正式批准,2025年初全球上市[14] - CS5001预计2024下半年在ASH披露临床数据,启动1b期试验,2024或2025达成BD合作[14] - CS2009预计2024或2025提交IND申请[9][14] - CS5006、CS5005、CS2011/CS5007预计2025提交IND申请[10][14] - Nofazinlimab预计2025上半年完成OS最终分析,寻求中国以外合作伙伴[14] - 公司产品管线中有普拉替尼、阿伐替尼、舒格利单抗等多种候选药物,涉及二線NSCLC、一線MTC/TC等多种适应症,POC在美国进行,在中国尚未开展临床试验,在大中华区共同开发[17] - 公司还有CS5001、CS2009等多种候选解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部分有合作伙伴[18] - CS5001在霍奇金淋巴瘤第5 - 9剂量水平9名可评估患者中ORR为55.6%,DLBCL第7 - 9剂量水平6名可评估患者中ORR为50.0%[24] - 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NSCLC于2024年7月获欧盟正式批准[27] - 舒格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C/GEJC (CPS≥5)患者于2024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NDA批准[28] - 2024年2月注册性GEMSTONE - 304研究的PFS最终分析结果及OS期中分析结果刊于《Nature Medicine》[29] - 2024年3月完成nofazinlimab联合LENVIMA®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的全球III期试验预设期中分析[29] - 2024年基石药业及辉瑞正与药审中心讨论在中国提交ROS1阳性晚期NSCLC的pre - NDA/NDA[30] - 2024年2月RET突变的MTC中国患者的I/II期ARROW试验结果发表于《Endocrine - Related Cancer》[31] - 2024年6月完成艾伏尼布用于治疗R/R AML的国家药监局GCP核查[32] - 2024年6月IDH1突变R/R AML中国患者的注册性I期试验结果发表于《Blood Science》[32] - 免疫肿瘤三特异性分子CS2009预计2024或2025年提交IND申请[33] - ADC项目CS5006、CS5005、CS5007预计2025年提交IND申请[33] - 自身免疫双特异性分子CS2013预计2024年底前确定先导分子[33] 商业合作情况 - 2024年5月,公司与Ewopharma达成舒格利单抗商业化合作,最高获5130万美元首付款及后续付款[6] - 2024年7月,公司与恒瑞建立商业合作,将泰吉华®大陆独家推广权授予恒瑞,获3500万元首付款[13] - 公司与Ewopharma达成战略合作,将最高获5130万美元首付款及后续里程碑付款[22] - 2024年5月公司与Ewopharma达成合作,公司最高获5130万美元首付款及后续里程碑付款[35] - 2024年7月公司与恒瑞达成合作,公司获高达3500万元人民币首付款[36] - 公司与恒瑞合作,除两位数特许权使用费外,公司最多获2亿美元额外里程碑付款[36] - 2023年11月公司与三生制药达成合作,公司获6000万元人民币首付款,约1亿元人民币研发及注册里程碑付款[37] - 2023年11月公司与艾力斯建立合作,艾力斯获普拉替尼在中国大陆推广独家权利[38] - 2023年12月公司将艾伏尼布在大中华区和新加坡的权利转让给施维雅,转让价最多5000万美元,含4400万美元首付款[39] - 公司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收到艾伏尼布转让完成里程碑付款[39] 人员结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人员88人占比53.66%,销售、一般及行政人员76人占比46.34%,总人数164人[75]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9年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1.4629476亿港元计入股本,20.9016亿元计入股份溢价账;2020年辉瑞认购所得款项约2亿美元(约13.559亿元);2023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8907亿港元(约3.3812亿元)[77] - 2020年辉瑞认购所得款项约2亿美元(约13.559亿元)用于资助合作协议项下开发活动,使用与计划相符[86] - 为合作协议项下开发活动提供资金所得款项为13.559亿人民币,使用百分比100%,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4.093亿人民币[87] - 2023年2月公司配售8480万股,每股4.633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8907亿港元(约3.3812亿人民币)[88] - 商业化及上市产品适应症拓展等计划使用所得款项6762万人民币,占比20% [89] - 开发管线产品计划使用所得款项1.6906亿人民币,占比50%,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3133万人民币[89] - 开展商务拓展活动计划使用所得款项6762万人民币,占比20%,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4613万人民币[89] - 一般公司用途计划使用所得款项3382万人民币,占比10%,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463万人民币[89] - 配售所得款项总计3.3812亿人民币,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9209万人民币[89] 合规与审核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事项,无重大或然负债,无库存股份,无重大诉讼或仲裁[80][82][84][85]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证券交易守则,未注意到员工未遵守标准守则事件,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83][84]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认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业绩符合相关准则并已适当披露[90] - 公司独立核数师已审阅中期财务资料,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就会计原则、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事宜进行讨论[9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2]
基石药业-B(02616)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