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浦兰钧(00666) - 2024 - 中期业绩
00666瑞浦兰钧(00666)2024-08-23 20:1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人民币7,596.7百万元,同比上涨15.2%[1] - 同期,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72.4百万元,同比上涨1.9%[1] - 该期间内,公司亏损为人民币658.2百万元,同比下降28.4%[1]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期内亏损为人民币0.19元,2023年同期亏损人民币0.33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759200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5922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16%[15] - 2024年上半年动力锂电池产品销售客户行业指定收入为285842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24779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29.1%[15] - 2024年上半年储能电池产品销售客户行业指定收入为320778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32052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5.75%[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益及得益总计28058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59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26.3%[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收益为12075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71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9.78%[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增值税附加扣除为8665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经扣除已售存货成本及服务成本6168749千元人民币等得出[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减值拨备净额为10364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4910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8.39%[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减值(拨回)/拨备为 - 13176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64692千元人民币[17]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税项开支总额分别为32千元及1,628千元[20]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442,973千元及710,215千元,对应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2,276,874,000股及2,160,804,000股[21]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2] - 公司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65.95亿元上涨15.2%至2024年上半年的75.97亿元,主要因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品销量上升[53][55] - 动力及储能电池2024年上半年销量高于2023年同期,动力电池装机量7.58GWh,同比上涨316.5%;储能电池出货量8.60GWh,同比上涨44.5%[55] - 动力电池产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2.48亿元上涨129.1%至2024年上半年的28.58亿元;储能电池产品收入从43.21亿元下降25.8%至32.08亿元[55]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0.27亿元上涨49.1%至2024年上半年的15.31亿元,因电池组件受认可销量增长[55][56]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63.28亿元上升15.8%至2024年上半年的73.24亿元,因电池产品销量增加[53][57]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26.72亿元上涨1.9%至2024年上半年的27.24亿元,毛利率从4.1%下降至3.6%[53][58] - 其他收益及得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8599万元上涨226.3%至2024年上半年的2.81亿元[53] - 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5.05亿元下降19.6%至2024年上半年的4.06亿元[53] - 亏损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2.49亿元下降58.4%至2024年上半年的1.04亿元[53]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0.33元下降42.4%至2024年上半年的0.19元[54] - 动力电池由2023年上半年毛损3210万元转为2024年上半年毛利3100万元,储能电池毛利由2023年上半年2.801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1.017亿元,降幅63.7%,毛利率由6.5%降至3.2%[59] - 其他业务毛利由2023年上半年1920万元涨至2024年上半年1.397亿元,涨幅627.9%,毛利率由1.9%涨至9.2%[60] - 其他收益及得益由2023年上半年8600万元涨至2024年上半年2.806亿元,涨幅226.3%[61]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1.577亿元涨至2024年上半年2.243亿元,涨幅42.2%;行政开支由2.397亿元涨至3.007亿元,涨幅25.5%;金融成本由1.131亿元涨至1.704亿元,涨幅50.7%[62][63][67] - 研发开支由2023年上半年5.052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4.063亿元,降幅19.6%;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由24910万元降至10360万元,降幅58.4%;其他开支由580万元降至100万元,降幅83.0%;所得税开支由160万元降至3.2万元,降幅98.0%[64][65][66][68] - 公司期内亏损由2023年上半年9.197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6.582亿元,降幅28.4%[6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7,296,90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6,712,399千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21,386,17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9,308,383千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8,629,57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045,047千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756,59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263,336千元[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094,41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433,288千元[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0,959,08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542,447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3,566,544,000元及3,736,054,000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质押,2024年上半年购买资产成本1,211,727,000元,处置资产账面净值2,201,000元,产生处置亏损净额859,000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分别为4,789,030千元及3,808,957千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617,404,000元及726,233,000元的应收票据已质押[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按发票日期扣除亏损拨备后应收贸易账款总额分别为2,967,737千元及2,237,307千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分别为10,491,137千元及7,252,393千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386.831亿元,同比增加约7.4%;净资产为109.591亿元,同比减少约5.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3.7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795亿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98.68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96.278亿元[7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资产净值109.591亿元,包括流动资产213.862亿元、非流动资产172.969亿元、流动负债186.296亿元及非流动负债90.944亿元[7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抵押总额约为37.36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6951亿元[79] 业务范围与产品 - 公司出于管理目的被组织为一个单一业务单位,即动力锂电池产品、储能电池产品、废弃物、电池组件及研发服务销售[13] - 公司主要从事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相关业务,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3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电池组件[34]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28]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03.3GWh,同比增长33.7%[28]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将达1750万辆,同比增长27%[29] - 2024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为364.6GWh,同比增长22.3%[29] - 2024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达114.5GWh,同比增长33.6%[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电力储能同比增速达43%,市场占比提升至89%[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并网项目达到486个,用户侧项目数量超280个,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已达2023年全年的69%[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28.3GW,同比增长26.5%[31] 业务发展成果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共销售16.18GWh锂电池产品,同比增长约108%,其中储能电池出货8.60GWh,同比增长约45%;动力电池出货7.58GWh,同比增长约316%[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电池组件销售12.973亿元,同比增长约55.8%;温州基地已实现盈利[3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新增乘用车车型定点13余款,与多家国内外车企建立合作关系[3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在商用车等新业务领域新增44款车型公告,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37]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储能业务与Powin签署框采订单,中标央国企储能电芯年度采购需求[37] - 集团荣获彭博新能源财经一级储能厂商名单等多项荣誉[38] - 集团的问顶电池实现规模化量产,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将持续增加产能[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在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小储电芯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二等[35] 技术研发情况 - 动力锂电池电芯量产质量能量密度:磷酸铁锂180 - 200Wh/kg,三元锂245 - 260Wh/kg;样品质量能量密度:磷酸铁锂200 - 230Wh/kg,高镍锂300 - 320Wh/kg以上,磷酸锰铁锂复合体系205 - 240Wh/kg[40] - 动力锂电池产品体积能量密度:磷酸铁锂可达450Wh/L,三元电池可达650Wh/L;2024年上半年纯磷酸铁锂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至460Wh/L[40][41] - 快充技术量产产品可10 - 15分钟快充,在研产品可9 - 12分钟快充;2024年上半年5C快充磷酸铁锂电芯送样测试获几家客户样品定点,8 - 10分钟三元快充体系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41] - 高功率技术脉冲放电能力达10C,可20分钟内快充,推出148/194/220Ah系列宽度PHEV电芯产品获多家车企定点[41] - 高安全电芯技术研发新一代半固态电芯,质量能量密度达300Wh/kg,已对国内外主流车企送样测试[41] - 商用储能电芯基于280Ah开发314/320Ah产品,通过“问顶”技术提高内部空间利用率4%,减低交流内阻10%以上;开发345Ah产品,质量能量密度提至185Wh/kg,能效96%(0.25P)以上,循环寿命达10,000次以上[42] - 商用车动力电芯228Ah产品设计寿命提升至15 - 20年,324Ah实现6,000 - 8,000次以上长寿命、190Wh/kg高能量密度,324Ah商储共用电池系统已批量交付[43] - 户用储能电芯72/100Ah能量密度超165Wh/kg,寿命6,000次以上,可支持零下10℃快速充电[43] - 集成化快充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集成效率可达80%,结构性能提升10%以上,单包成本相对传统方案降低2%以上,能实现10 - 15分钟快充[44][45] - 直流侧储能系统今年上半年发布5.11MWh和5.51MWh储能系统,较上一代3.72MWh系统全面升级,达到业内最高体积能量密度[46] - 公司在上海、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