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652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533千元增长17.9%[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983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 - 20269千元增长197.9%[1]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 - 9111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 - 74315千元增长22.6%[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 - 9255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 - 118602千元减少22.0%[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 - 0.18元,2023年同期为 - 0.23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3888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2390千元减少14.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083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3894千元减少15.5%[2] - 集团其他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550万元增加17.9%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650万元[23][24]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 - 20269千元变为2024年的19836千元,变动率为 - 197.9%[23]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 - 25035千元变为2024年的 - 23048千元,变动率为 - 7.9%[23]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 - 74315千元变为2024年的 - 91118千元,变动率为22.6%[23]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 - 4372千元变为2024年的 - 3851千元,变动率为 - 11.9%[23]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 - 144千元变为2024年的 - 901千元,变动率为525.7%[23] - 除税前亏损从2023年的 - 118602千元变为2024年的 - 92556千元,变动率为 - 22.0%[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益净额约为人民币1980万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净额约人民币2030万元,实现转亏为盈[25] - 集团行政开支从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2500万元减少7.9%至2024年约人民币2300万元[26] - 集团研发开支从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7430万元增加22.6%至2024年约人民币9110万元,主要因订约成本上涨[27] - 集团财务成本从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440万元减少11.9%至2024年约人民币390万元[29] - 集团除税前亏损从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1.186亿元减少22.0%至2024年约人民币9260万元[3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522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2750万元至2024年6月30日约人民币7960万元[32]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约为人民币1.235亿元[3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514584美元,分为5.14584亿股股份[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股本架构为89.1%负债及10.9%权益,2023年同期为62.6%负债及37.4%权益[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动用所得款项约1.927亿元[38] - 2024年6月30日,EAL®临床试验实际所得款动用时间推移因审批程序延误[3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0.38,较2023年12月31日的0.40减少[40][41] - 2024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0.36,较2023年12月31日的0.39减少[40][41] - 集团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2023年12月31日约1.248亿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约0.657亿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652.6万元,2023年同期为553.3万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983.6万元,2023年同期为 - 2026.9万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2304.8万元,2023年同期为2503.5万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9111.8万元,2023年同期为7431.5万元[4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38,8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2,390千元,较上期减少14.79%[4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0,83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3,894千元,较上期减少15.45%[4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78,20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0,275千元,较上期减少9.82%[4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297,37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316,381千元,较上期增加6.00%[4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41,51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6,009千元,较上期减少23.57%[4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63,17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119千元,较上期增加12.44%[4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8,33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0,890千元,较上期减少54.16%[44]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1,10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616千元,较上期减少53.29%[44]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78,33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0,890千元,较上期减少54.16%[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收益,2023年同期也无收益;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除外)为534,360,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1,596,000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总计6,526千元,2023年同期为5,533千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总计19,836千元,2023年同期为 - 20,269千元[56] - 2022年公司因相关协议录得一项金额为3,000,000美元(相当于19,316,000元)的无形资产,本期许可协议终止,确认无形资产亏损19,316,000元,同时确认预付款减值亏损5,183,000元[56]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基本企业所得税率为25%,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均为0 [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估计未使用税项亏损约为人民币17.0241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94145亿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3.6641亿元,2023年同期为3.8348亿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8938亿元,2023年同期为2.3856亿元[6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2515亿元,2023年同期为11.8114亿元[62]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697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831亿元[63]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6.566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174亿元[64] - 2024年1月1日对绍兴基金投资为4396.9万元,6月赎回2419.5万元,公允值变动386.4万元,6月30日为2363.8万元[66] - 绍兴基金可换股债券公允值折现率为44.42%(2023年12月31日为12.16%或12.86%)[67] - 2024年1月1日对金融产品投资为317.1千美元(2246.1万元),6月赎回170.1千美元(1208.7万元),公允值变动56千美元(499万元),6月30日为152.6千美元(1087.3万元)[6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6238.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691.1万元[69] - 2024年6月30日递延政府补助为655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32.6万元[70] - 2024年6月30日其他金融负债中可换股债券为28579.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683.9万元[71] - 2024年1月1日可换股债券公允值为326,839千元人民币,变动为41,048千元人民币;2024年6月30日为285,791千元人民币[72] - 2024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估值假设:债券到期日1.64年,波动性67.34%,无风险利率1.59%,公司折现率44.71%[72] - 首次全球发售及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278亿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约11.248亿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EAL®临床试验及商业化动用约3.856亿港元,投资CAR - T - 19及TCR - T系列临床试验动用约3.745亿港元,扩大EAL®其他适应症研发开支动用约2.125亿港元,产品管线其他在研产品开发动用约0.958亿港元,营运资金及其他用途动用约0.564亿港元[75] - 公司预计所得款项净额将于2025年年底耗尽[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为6570万元人民币[78] - 2023年集团以自有闲置资金认购民生银行合计1.1亿元人民币本金的存款单,2023 - 2024年分三期出售部分存款单,目前持有3000万元人民币存款单[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雇员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366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3830万元[7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核心在研产品EAL®相关研究始于2006年,计划待临床试验达标后在中国市场商业化[3][4] - 公司产品管线覆盖多种类别细胞免疫治疗产品,主要在研产品有6B11、CAR - T细胞系列及TCR - T细胞系列[4] - EAL®于2023年9月获药品审评中心授予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公司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430名目标患者入组,预计2024年下半年提交NDA,2025年推出产品[6] - 6B11 - OCIK注射液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6名目标患者入组及初步分析和中期结果,将适时开展II期临床试验[7] - CAR - T - 19注射液适用于治疗25岁以下(含25岁)B - ALL患者,公司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25名目标患者入组,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目标患者入组并发布初步分析及结果[8] - 迪诺仑赛注射液于2023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准,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8名目标患者入组,预计2024年底完成目标患者入组,2025年上半年公布初步分析及结果[9] - aT19注射液于2024年2月获药品审评中心I期临床试验IND批准,公司将适时进行I期临床试验[10] - 首款TCR - T - CMV目标于2025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8]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细胞免疫治疗生物医药公司,专注T细胞免疫治疗研发和商业化近18年[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用于治疗癌症的细胞免疫产品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46] - 公司北京研发及生产中心总面积约27,604平方米,利德曼制造车间及北京国盛实验室每年可处理约40,000份样本[13] - 北京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预计投资约12亿元,落成后细胞药物年产量将超200,000批次[13] - 华东地区EAL®生产中心项目总投资额预期约为10亿元,第一阶段建筑工程预计获相关土地权属证书后60个月内完成[14] - 上海松江工业区租赁土地总面积约21,848.6平方米,土地使用权期限为20年[15] - 2021年1月,公司与T - Cure订立许可协议,2022年3月相关技术转让完成,报告期内协议终止[12] - 2021年6月17日,
永泰生物-B(06978)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