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九洲(000801) - 2024 Q2 - 季度财报
000801四川九洲(000801)2024-08-26 19:2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7.57亿元,同比下降8.34%[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75.34万元,同比下降20.76%[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亿元,同比下降24.68%[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62元/股,同比下降20.81%[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8%,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12] - 公司总资产为65.18亿元,同比下降2.93%[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27亿元,同比下降1.10%[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7.57亿元,同比下降8.3%[95] - 营业总成本为16.97亿元,同比下降6.7%[95] - 研发费用为1.79亿元,同比下降7.3%[95] - 营业利润为1.10亿元,同比下降5.7%[95] - 利润总额为1.09亿元,同比下降7.3%[95]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91,651,549.38元,同比下降15.8%[96]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753,367.09元,同比下降20.8%[96]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494,447.64元,同比下降24.7%[10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662元,同比下降20.8%[96] 业务发展 - 公司智能终端业务涵盖数字音视频终端和数据通信终端,产品包括超高清机顶盒、智能融合终端、AI机顶盒、光网络终端等[16] - 公司有线机顶盒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荣获“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多项荣誉[16] - 公司空管产品覆盖飞行器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全过程,拥有6个系列10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18] - 公司是国内唯一“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载体,是C919大型客机一级供应商[18] - 公司微波射频业务主要应用于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国防信息化装备,市场需求迅速攀升[18] - 公司智能终端业务聚焦广电和通信领域,广电业务稳中有进,通信业务加速推进[17] - 公司空管产品采用国际民航组织通用技术标准,拓展了民航、通航、低空、机载、地面等领域[18] - 公司微波射频业务随着国防信息化和5G通信应用落地,市场规模呈现明显增长态势[18] - 公司主要从事微波射频组件、模块、分系统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19] - 公司在微波射频业务领域采取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研发方式包括定制模式、联合开发模式和预研模式[19] - 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根据客户需求确定产品技术方案,部分生产环节采取外协或外包方式完成[20]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并获批多个省级创新实践基地和研究中心[20] - 公司在微波射频领域掌握了多功能芯片集成技术、毫米波大功率空间合成技术等数十项关键技术,多项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22] - 公司重点突破多功能芯片集成技术、超宽带频谱快速扫描技术、自适应频谱处理技术等数项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2] - 公司客户主要为通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军工单位、科研院所、空管单位等大型优质客户,配套产品覆盖多个领域[23] - 公司空管产品业务与微波射频业务参与国内军品市场建设,是国内有影响力的军、民用空管系统及装备科研生产基地[23] - 公司荣获"实施卓越绩效先进组织"称号,获得CMMI2.0三级证书,完成GJB5000B二级换版[23]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政策风险,特别是智能终端业务和空管、微波射频业务,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环境[39] - 公司针对市场竞争风险,将持续推进产品科研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生产供货能力等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建设工作[39] - 空管业务面临传统优势企业和国外资深龙头企业的竞争压力,公司计划加大新领域、新市场、新客户的开拓力度,并持续跟踪行业先进技术,保持产品研发投入[40] - 微波射频业务因国家加快军工电子产业发展政策,公司计划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值及产品利润[40] - 公司受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研发及制造升级投入增大,短期效益不明显[41] - 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较高,部分款项回收周期较长,库存资金占用较高,整体周转效率需提升[41] - 公司计划通过远期结汇和其他套期保值等衍生品业务,降低外汇汇兑损失风险[41]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股份总数为1,022,806,646股,占总股本的100.00%[76] - 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7.61%的股份,共计486,907,288股[76] - 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0.98%的股份,共计10,000,000股,其中5,000,000股被冻结[76]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持有公司0.98%的股份,共计10,000,000股[7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0.93%的股份,共计9,492,542股[78] - 四川九洲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0.97%的股份,共计9,917,800股[78] - 绵阳市九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0.67%的股份,共计6,815,620股[78] - 周勇持有公司0.52%的股份,共计5,320,000股[78]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军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0.47%的股份,共计4,790,200股[78] - 杨捷持有公司0.45%的股份,共计4,596,955股[78]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为49.56亿元,较期初的51.61亿元减少4.0%[8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23.95亿元,较期初的23.69亿元增长1.1%[8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存货为6.85亿元,较期初的6.51亿元增长5.3%[8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5.63亿元,较期初的15.54亿元增长0.5%[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固定资产为7.24亿元,较期初的3.68亿元增长96.8%[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建工程为0.90亿元,较期初的4.73亿元减少80.9%[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为3.96亿元,较期初的5.78亿元减少31.5%[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为14.97亿元,较期初的14.80亿元增长1.2%[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长期借款为2.25亿元,较期初的0.66亿元增长239.3%[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9.27亿元,较期初的29.59亿元减少1.1%[90] 现金流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694,347,747.01元,同比增长25.5%[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3,100,641.14元,同比增长27.8%[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30,442.38元,去年同期为-220,214,548.55元[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772,368.13元,去年同期为253,878,485.63元[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01,696,689.02元,同比增长18.9%[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4,518.78元,去年同期为-12,297,785.58元[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982,539.87元,去年同期为77,345,071.42元[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479,402.62元,去年同期为-1,050,972.24元[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260,813.33元,同比下降90.7%[102]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表 - 公司编制财务报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真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17][120]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121]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22]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九洲(香港)多媒体有限公司采用美元为记账本位币[123] - 公司重要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金额1,000.00万元以上或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5%以上的款项[124] - 公司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125][126] - 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予以确认[127]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127]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控制是指公司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该回报金额[128] - 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确定、计量和列报要求,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反映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29] - 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视同该子公司以及业务自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公司的合并范围[129] - 公司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129] - 公司处置子公司,则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129]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需区分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30] -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公司根据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将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131] - 现金等价物是指公司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32] - 外币交易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记账本位币[133]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3] -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以历史成本计量时,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133]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目下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133] - 现金流量表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134]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13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13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后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136]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36] - 终止确认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136] - 公司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37] - 公司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37] - 公司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按照特定方法进行计量[138] - 公司财务担保合同在初始确认后按照损失准备金额或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138] - 公司权益工具发行、回购、出售或注销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不确认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139] - 公司衍生工具及嵌入衍生工具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9] - 公司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特定条件时予以终止确认,包括合同权利终止或风险和报酬转移[140] - 公司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按照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水平进行确认[140]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包括账面价值和收到的对价[141]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1]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41] - 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公司仅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142] - 公司按照一般方法计量损失准备,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43] - 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43] - 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当前适用的估值技术,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144] - 应收票据的预期信用损失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的差额现值计量[145] - 应收票据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估计预期信用损失[145] - 公司将信用风险特征明显不同的应收票据单独进行减值测试[146] - 公司按照账龄和关联方财务状况划分应收账款组合,分别计提坏账准备[147] - 公司采用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统计并计算应收账款账龄[147] - 公司将信用风险特征明显不同的应收账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147] - 公司按照一般方法确定应收款项融资的预期信用损失,并划分为若干组合进行减值测试[148] - 公司对银行承兑汇票和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凭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承兑人为信用风险较低的银行[149] - 公司按照一般方法确定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并划分为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进行减值测试[150][151] - 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153] - 公司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照单个存货项目或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3][154] - 公司按照一般方法确定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的预期信用损失,并按单项投资计量信用损失[155][156] -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157] -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且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157] -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不能控制或与其他方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157] -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按照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确定[157] - 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当期投资收益[158]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158] - 公司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时,首先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时继续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的账面价值[158] - 公司向合营企业与联营企业投出的资产构成业务的,以投出业务的公允价值作为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9] - 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按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160] - 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改按权益法核算,并按比例结转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161] -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后续支出符合条件时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62] - 投资性房地产用途改变为自用时,按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163] - 固定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164] - 生产及其他用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15-40年,年折旧率为6.47%-2.43%[165] - 构筑物及房屋装修的折旧年限为5-8年,年折旧率为19.40%-12.13%[165] - 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为4-10年,年折旧率为24.25%-9.70%[165] - 运输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年,年折旧率为9.70%-9.50%[165] - 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为4-10年,年折旧率为19.00%-9.50%[165] -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167] -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需满足资产支出已发生、借款费用已发生、购建或生产活动已开始[167] - 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无形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相关税费及其他支出[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