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龙地产(01238) - 2024 - 中期业绩
01238宝龙地产(01238)2024-08-28 18:19

销售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销售额约为73.3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为690,941平方米[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连同联营及共同控制实体合约销售额约7332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17610百万元[4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连同联营及共同控制实体合约销售面积约690941平方米,2023年同期为1135462平方米[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合约销售总面积690,941平方米,总销售金额7,331,579千元,平均售价10,611元/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08,828平方米,销售金额5,486,279千元,平均售价13,420元/平方米[41] 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156.51亿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27.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约为21.7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7.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56.51245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22.99291亿人民币增长27.25%[14][1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开发收入为130.27028亿人民币,物业投资收入为9.73191亿人民币,商业运营及住宅物业管理收入为12.02396亿人民币,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收入为4.4863亿人民币[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约为人民币15,65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27.3%[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13,02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2.6%[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人民币97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4%[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商业运营服务及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净收入约为人民币1,20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0.6%[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及提供商业运营服务及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收入约为人民币2,17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7.2%[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449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1.1%[52] 利润与亏损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亏损约为19.37亿元,由盈转亏[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利润为1.6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9.06亿元大幅减少[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为20.47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2.92亿元[5]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633元,2023年为每股盈利0.023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人民币20.47亿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利润为亏损2.046712亿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291920万人民币[14][1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开发分部业绩为亏损3.0691亿人民币,物业投资分部业绩为盈利2.24164亿人民币,商业运营及住宅物业管理分部业绩为盈利1.4003亿人民币,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分部业绩为亏损1.32297亿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2622869千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94227千元;每股基本亏损63.3分,2023年同期为盈利2.3分[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人民币2,01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43.2%,毛利率为12.9%,较2023年同期下降15.9个百分点[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为人民币729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264百万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用权益法核算之投资之分占税后亏损约为人民币553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税后利润约人民币739百万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2,623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约人民币94百万元[59] 资产状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00.5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83.28亿元略有增加[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63.4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64.78亿元有所减少[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6.402304亿人民币,总负债为153.702569亿人民币[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开发分部资产为100.907684亿人民币,物业投资分部资产为81.164223亿人民币,商业运营及住宅物业管理分部资产为5.454386亿人民币,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分部资产为12.104116亿人民币[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期末金额为80792206千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81107822千元略有下降[2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为183108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01005千元有所减少,亏损拨备为326589千元[21] - 2024年6月30日总借贷为58440551千元,较2023年的29383306千元大幅增加[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为4462829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003157千元有所增加[2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用于投资的物业建筑面积约8,226,773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0.1%[4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合共约为人民币7,640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7.4%[61] - 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58,441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0.6%[62] - 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比率约为96.4%,2023年12月31日约为89.6%[6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649.44亿元的物业及设备等资产抵押获取借款,有抵押的银行及其他借款等总额约357.67亿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788.31亿元和372.88亿元[6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以贸易应收款抵押的资产支持证券为2.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3亿元[6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物业单位买家按揭贷款及共同控制实体等借贷提供担保的账面价值为193.3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1.74亿元[6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开发业务及收购土地使用权的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91.7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99.04亿元[6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非人民币金融资产或负债主要为美元或港元借款,约249.95亿元[71] 成本与开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13,63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55.8%[53] - 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确认为开支为1.57117亿人民币,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为7.28527亿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2.852174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22343亿人民币增长133.13%[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57093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561435千元大幅减少[27]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为761787千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营销成本及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90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14.7%[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1,08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37.5%[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利息开支约为人民币2,01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13.4%,实际利率由6.36%下降至5.85%[64] 业务结构 - 公司分为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商业运营及住宅物业管理、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四大业务分部[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业务主要分布在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商业运营及住宅物业管理和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物业开发是主要收入来源[39] 税务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境外直接控股公司就中国附属公司2008年后利润宣派股息,一般预扣税为10%,符合条件的香港控股公司为5%[29][30] - 中国土地增值税按增值30% - 60%累进税率缴纳,普通住宅物业增值不超20%可获豁免[31] - 公司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京群岛的实体获豁免缴纳当地所得税,香港业务期内无应课税利润未计提利得税[32][33]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37]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5] 债务重组 - 公司已委任海通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为境外债务重组的财务顾问,正与现有贷款人商讨若干借款的续期事宜[11] - 2024年2月23日,公司与范围内债务的持有人特别小组成员签订重组支持协议[11] - 2024年7月18日,持有范围内债务约88%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12] - 截至公布日期,重组尚未生效[12] - 2024年7月18日,持有范围内债务约88%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重组尚未生效[79] 企业运营与发展 - 集团将继续落实措施加速开发中物业和竣工物业的预售及销售,加快收回销售所得款项及其他应收款[11] - 集团将继续寻求合适机会出售若干项目开发公司股权以产生额外现金流入[11] - 集团一直采取措施控制行政费用及避免不必要的资本开支,维持资金流动性[11] - 董事认为以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财务报表乃属适当之举[12] - 首席营运决策者认为公司大部分综合收入及业绩来自中国市场,且综合资产大致位于中国境内,故并无呈报地区资料[13] - 2024年1 - 6月投资物业添置金额为2574628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中,一年以内账龄的为1078408千元,一年以上的为752675千元[2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中,一年以内账龄的为12000911千元,一年以上的为2970725千元[26] - 2024年6月30日借贷中,计入非流动负债的优先票据为1596892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415215千元有所增加[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完成1个新购物中心开业任务,另有1个轻资产项目开业,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及管理的购物中心达61家,另管理9家轻资产购物中心[4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旗下拥有7家国际品牌酒店和11家自创品牌连锁酒店[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的优质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为1856万平方米,其中正在开发建设中的物业约为1517万平方米,持作未来发展物业约为339万平方米,约59.9%分布于长三角地区[44] - 预期2024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将聚焦“稳市场、去库存”,需求端宽松政策将持续加码,企业端合理融资需求将持续细化落实[45] - 集团2024年中提出“再燃激情、滴水穿石”的发展主题,聚焦下半年重点工作“再燃激情、一城一策、全面担当”[46] - 集团将坚持稳健经营,坚守“保交付”底线,聚焦“好房子”建设,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46] - 集团将继续坚持审慎拓展优质土地储备,坚持“1+N”发展战略,深耕长三角,关注和探索其他机会型优质区域[44][46] - 集团会加强区域重点城市的市场跟踪和研究,更精准精细化产品定位,严格遵守价值投资原则获取土地储备[44][46] - 集团旗下宝龙商业管理控股有限公司将深耕长三角,创新招商资源,提升项目运营精细化管理水平[47] - 集团将采取流动性管理措施,回笼销售款和应收账款,延长部分借款债务期限,优化融资结构[47] - 集团将推进人才与企业协同发展,秉承人才战略,搭建人才发展平台[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8488名,2023年12月31日为9234名,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9.47亿元[74] - 截至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