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源药业(83273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832735德源药业(832735)2024-08-28 19:43

药品注册与一致性评价 -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非布司他片(规格:40mg)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3] -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3] -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3] -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甲钴胺片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3] - 非布司他片和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分别于2024年2月和5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29] - 甲钴胺片和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分别于2024年6月和4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2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78,245,040股[1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坎地氢噻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3] - 公司控股股东为自然人股东李永安、陈学民、徐根华、范世忠、何建忠[1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股东李永安、陈学民、徐根华、范世忠、何建忠[13] - 公司行业分类为制造业(C)- 医药制造业(C27)-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C2720)[13] - 公司上市时间为2021年11月15日[13] - 公司新的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30.78%的股份[14] - 公司拥有化学药品注册批件24个,另有14个原料药批准在上市制剂中使用[22] - 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21项,包括16项发明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22] - 公司所有在售产品均被列入国家新版医保目录[3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为4.32亿元,同比增长19.35%[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9.41万元,同比增长11.56%[17] - 毛利率为84.59%,较上年同期的82.18%有所提升[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15.31万元,同比下降36.68%[19] - 公司总资产为12.24亿元,同比增长6.09%[18] - 公司负债总计为2.24亿元,同比增长8.6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48.18万元,同比增长19.35%[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019.41万元,同比增长11.56%[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6,485.52万元,同比增长69.74%,占营业收入的15.00%[28] - 公司资产总额122,447.5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09%[27] - 公司负债总额22,362.7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8.66%[27]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0,084.77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54%[27] - 公司2024年1-6月营业总收入为432,481,805.86元,同比增长19.35%[85] - 公司2024年1-6月营业总成本为343,009,605.23元,同比增长20.89%[85] - 公司2024年1-6月研发费用为64,855,171.50元,同比增长69.74%[85] - 公司2024年1-6月净利润为80,194,053.71元,同比增长11.56%[86] - 公司2024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1.03元,同比增长10.75%[8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7,135,702.55元,同比增长54.3%[8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153,121.29元,同比下降36.7%[9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023,587.63元,同比扩大118.8%[91]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964,150.88元,同比改善35.0%[92]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合作,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的创新药临床团队[32] - 公司在研品种20余个,包含创新药,均处于不同研制阶段[54] - 公司推行"以仿为主、仿创结合、以仿养创"的研发策略,逐步从仿制研发向仿创结合转型[54] - 公司已与中国药科大学、上海药物所、药明康德等分别开展技术合作开发[54] -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深耕慢性病、代谢病、老年病领域[55] - 公司将进一步细化细分市场,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55] - 公司积极推进创新药研发工作,实现"仿创结合"的发展战略[5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新的一致行动人李永安、陈学民、徐根华、范世忠与何建忠直接持有公司29.74%的股份,并通过威尔科技间接持有1.05%的股份,合计持有30.78%的股份[66][68] - 公司原一致行动人协议于2024年2月18日到期,新的一致行动人协议自2024年2月19日起生效,至2026年12月1日终止[66][68] - 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或前十名股东间不存在质押、司法冻结股份的情况[68] - 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或前十名股东间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66] - 董事长、总经理陈学民持有5,040,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6.44%,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数量为1,260,000股[72] - 董事、副总经理范世忠持有4,032,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5.15%,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数量为1,008,000股[73] - 监事会主席何建忠持有2,016,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2.58%,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数量为504,000股[73]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王齐兵持有446,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0.57%,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数量为98,000股[73] - 副总经理杨汉跃持有441,6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0.56%,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数量为96,900股[73] - 副总经理张慧持有76,63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0.10%,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数量为19,157股[7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12,052,23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5.40%,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数量为2,986,057股[73]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社会责任支出包括17,611元用于帮扶困境青少年,10,000元用于改善困境儿童居住环境[50] - 公司一工厂COD排放浓度为80.97mg/L,排放总量为0.223285吨,核定排放总量为6.1602吨[51] - 公司一工厂氨氮排放浓度为18.95mg/L,排放总量为0.048513吨,核定排放总量为0.5154吨[51] - 公司一工厂总磷排放浓度为2.12mg/L,排放总量为0.006125吨,核定排放总量为0.02656吨[51] - 公司一工厂总氮排放浓度为33.55mg/L,排放总量为0.094115吨,核定排放总量为0.6514吨[51] - 公司二工厂COD排放浓度为48.3mg/L,排放总量为0.230468吨,核定排放总量为8.065吨[51] - 公司二工厂氨氮排放浓度为0.99mg/L,排放总量为0.003117吨,核定排放总量为0.668吨[51] - 公司二工厂总氮排放浓度为28.68mg/L,排放总量为0.160003吨,核定排放总量为0.9133吨[51] - 公司二工厂总磷排放浓度为0.75mg/L,排放总量为0.003543吨,核定排放总量为0.1024吨[51] - 公司二工厂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7.63mg/Nm³,排放总量为0.356797吨,核定排放总量为1.4211吨[51] - 公司一工厂废气处理设施包括三级除尘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气通过1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51] - 公司危险废物储存能力为225吨,转运周期为2-3个月[52] - 公司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中和曝气池、混凝气浮、催化氧化塔等,处理后废水可稳定达标排放[52] - 公司废气处理工艺包括碱吸收、矿物油吸收、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后废气达标排放[52] -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于2023年2月20日通过专家评审并备案[52] - 公司废气排放口监测频次为1年/次,监测因子包括丙酮和乙醇[52] - 公司废水总排口监测频次为1季/次,监测因子包括总磷、悬浮物、总氮等[52] - 公司厂界噪声监测频率为1季/次[52] - 公司环境监测信息与连云港市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联网[53] - 公司雨水排放口监测频率为1月/次,监测因子包括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5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两款复方产品销售规模稳定增长,新产品销售规模快速扩大[27] - 糖尿病类产品营业收入为294,195,516.0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5%,毛利率提升2.09个百分点[40] - 高血压类产品营业收入为133,496,462.5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89%,毛利率提升1.09个百分点[40] - 公司产品甲钴胺胶囊和安立生坦片销售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92.21万元和75.99万元,增幅均超100%[42] - 华东地区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6.76%,较上年同期降低1.60个百分点[42] 资金与投资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为30,514.62万元,较上年末减少32.74%,主要由于公司利用部分闲置流动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35] - 应收票据期末金额为6,545.4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9.74%,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增长导致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5]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为21,473.7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8.17%,主要由于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综合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及DY1306固体制剂车间扩建改造项目的推进[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16,331.7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13.77%,主要由于公司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增加[35]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金额为2,302.19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6.75%,主要由于年终奖金及季度奖金的计提[35] - 应交税费期末金额为1,850.1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74.82%,主要由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增加[35]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金额为3,199.5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478.61%,主要由于公司购买银行长期大额存单[35] - 公司2024年3月29日对外投资理财产品,金额为392,635,333.33元[59] - 公司2024年3月29日对外投资银行保本型产品,金额为148,000,000.00元[59] - 公司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以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用期限为12个月,资金可滚动使用[60] - 公司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以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银行保本型产品,使用期限为12个月,资金可滚动使用[61] 公司治理与员工 - 公司董事会人数为7人,监事会人数为3人,高级管理人员人数为6人[71] - 董事长、总经理陈学民、董事、副总经理范世忠和监事会主席何建忠是一致行动人关系,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71] - 公司员工总数从期初的917人增加到期末的921人,净增加4人[75] - 核心员工从期初的120人减少到期末的119人,减少1人系个人原因离职[76][77] - 公司已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截至报告披露日已办理第三期解除限售[55] - 公司在南京设立研发子公司,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在人才、信息、资金、交通等优势资源[55] - 公司部分在售产品的原辅料,如甲钴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需要对外采购[55] - 公司预计2024年向中金玛泰采购450万元的药品包装过程中所使用的铝箔等产品[58] 会计政策与财务处理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107] - 公司将在建工程项目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的项目认定为重要的在建工程项目[108] - 公司将账龄超过1年的应付账款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的认定为重要的应付账款[109] - 公司将账龄超过1年的其他应付款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的认定为重要的其他应付款[109] - 公司将被投资单位资产总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0.5%的联营企业确定为重要的联营企业[109] - 公司将承诺事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5%的承诺事项认定为重要承诺事项[109] - 公司将单项金额超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非经常性损益净额10%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认定为重大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109] - 公司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10] - 公司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10] - 公司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财务担保合同及贷款承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四类[111] - 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负债,并在终止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112] - 公司转移金融资产时,若转移了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112] - 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输入值分为三个层次[113]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13] - 公司评估金融工具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以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方法[113] - 公司利用前瞻性信息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和初始确认日的违约风险[113] - 公司以单项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为基础评估预期信用风险和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13] - 公司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其中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15] - 1-2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115] - 2-3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115] - 3-4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115] - 4-5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80%[115] - 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16] - 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116] - 存货的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116]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按照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116]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6]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把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17]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117]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117] - 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17] -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公司结合分步交易的各个步骤的交易协议条款、分别取得的处置对价、出售股权的对象、处置方式、处置时点等信息来判断分步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17] - 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119] - 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20-30年,残值率为5%,年折旧率为3.17-4.75%[120] - 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12年,残值率为5%,年折旧率为7.92-9.50%[120] - 运输工具的折旧年限为4-8年,残值率为5%,年折旧率为11.88-23.75%[120] - 通用设备的折旧年限为4-5年,残值率为5%,年折旧率为19.00-23.75%[120] - 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为50年,采用直线法[124] -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软件和特许权的摊销年限均为10年,采用直线法[124] - 研发支出归集范围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