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59亿元,同比增长2.60%[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下降7.00%[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下降2.76%[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7亿元,同比下降11.21%[12] - 总资产为63.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8.0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97%[12] 行业发展 - 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空间广阔,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病率提升带动需求[21][22] - 国产医疗器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进口替代加速[23] - 医疗器械电商销售规模持续增长,电商成为行业增长最快的销售渠道[24] -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刚性需求特点[25] - 医疗器械行业没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6] - 医疗器械消费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点[27] - 2023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首次获批上市产品数量大幅增加[23] -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创新医疗器械快速受惠于民[23]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市场持续扩容,电商新模式带来消费场景变化[24] 公司概况 - 公司在国内设有89家子公司、791家分公司,形成较为完善的研发、生产、营销及服务网络[28] - 公司产品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五大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29]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了以自主研发为主、以产学研合作为补充的研发体系[32]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建立了包括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与质量跟踪在内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34][35] - 公司构建了电商平台、连锁药房、自营门店等相融合的立体式营销渠道,形成多样性、多内容、多维度和多触达点的新型经营形态[36] - 公司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长沙市专家工作站,并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3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持有307项有效的国内I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及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7] - 公司正在申请14项医疗器械注册产品和6项国外资质认证[38] - 公司电子血压计、医用电子体温计、血糖尿酸测试条等产品正在进行技术审评[38] - 公司血糖尿酸测试条产品被认定为创新医疗器械[38] - 公司新增/变更11项国内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国外资质认证[4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血压计、血糖尿酸二合一测试仪、强脉冲光治疗仪等[41] - 公司拥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主要品牌包括"可孚""健耳听力""吉芮医疗""背背佳""颜本舒"和"氧立得"等[43] - 公司与行业内知名的连锁药房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培育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忠诚度的用户群体[43] - 公司荣获多项行业荣誉,如"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潜力品牌"、"湖南省最受残疾人欢迎辅具品牌"等[43] 公司战略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组建了多学科、多层次的研发团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技术[1] - 公司已构建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五大领域产品体系,可同时覆盖各年龄层、全部消费群体[2] - 公司致力于打造领先的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了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3][4] - 公司构建了大型电商平台、大型连锁药房、自营门店等相融合的立体式营销渠道,线上线下渠道均展现出优秀的创新思维和执行能力[5][6] - 公司深化落实产品聚焦战略,核心单品收入同比增长超30%,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7] - 公司持续提升新品挖掘能力、技术攻关能力和产品系统优化能力,加快新品上市速度,并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8][9] - 公司加大对智能制造及自动化改革的投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供应链管理[10] 线上业务 - 线上渠道实现收入10.69亿元,其中兴趣电商渠道收入实现快速增长[53] - 公司制定了以品类为核心的电商新战略,通过品类负责人拉通全链路实现高效协同[53] - 公司发力兴趣电商渠道,实现直播常态化和品类垂直化,深入挖掘用户需求[53] - 公司制氧机、血糖仪等多款新品在央视亮相,通过多种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54] 听力业务 - 公司听力业务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33.48%[56] - 公司加强健耳新店管理,提升验配师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56]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15.59亿元,
可孚医疗(301087) - 202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