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600万元(含税),占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的21.56%[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600.00万元(含税),占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的21.56%[68] 股本信息 - 截至2024年8月29日,公司总股本1.2亿股[5] 财务数据对比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9.1044470095亿元,上年同期8.4797901245亿元,同比增长7.37%[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96690356亿元,上年同期1.6431146905亿元,同比增长1.62%[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716865226亿元,上年同期1.4829622320亿元,同比增长5.98%[19]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364871912亿元,上年同期1.5317478004亿元,同比增长6.84%[1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4764770771亿元,上年度末22.8211773923亿元,同比增长2.87%[1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9.1249771055亿元,上年度末27.9157923266亿元,同比增长4.33%[1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1.39元/股,上年同期1.37元/股,同比增长1.46%[20]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16%,上年同期7.86%,减少0.70个百分点[20]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51%,上年同期4.22%,增加2.29个百分点[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44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9669亿元,同比增加1.62%[55][58]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927.36万元,同比增长65.61%[5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95%,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及工艺优化降本增效[5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09%,系公司精益管理降费增效所致[59] - 管理费用增加15.68%,因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加大管理成本投入[5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2.41%,主要因报告期内公司分配股利增加[59]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40,871,596.66元,占总资产比例4.84%,较上年期末变动60.68%,主要系票据保证金及外币余额增加所致[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95,671,534.17元,占总资产比例6.72%,较上年期末变动-61.10%,主要系闲置资金所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变化所致[60]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90,960,617.48元,占总资产比例3.12%,较上年期末变动466.28%,主要系公司扩产、增容投资增加所致[60] - 应付票据期末数为188,071,393.58元,占总资产比例6.46%,较上年期末变动88.62%,主要系报告期内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金额增加所致[6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29.1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92亿元增长4.33%[113][114]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10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8.48亿元增长7.37%[115]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6.35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94亿元增长6.95%[115]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927.36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579.00万元增长65.62%[115]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6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4亿元增长1.62%[115]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1.4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766.95万元增长60.69%[112] - 2024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1.9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3亿元减少61.09%[11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5.1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2亿元增长16.44%[112] - 2024年6月30日在建工程9096.06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06.28万元增长466.28%[11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票据1.8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70.92万元增长88.62%[113]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67亿元,2023年同期为1.64亿元[11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39元/股,2023年同期均为1.37元/股[11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48亿元,2023年同期为6.51亿元[11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84亿元,2023年同期为4.97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亿元,2023年同期为1.53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92亿元,2023年同期为5.57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27亿元,2023年同期为6.41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06亿元,2023年同期为0.69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0.27亿元,2023年同期为 - 0.17亿元[118]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较期初增加0.66亿元[120] - 2024年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185102841亿元,期末为21.1442175315亿元,本期增加9591.146905万元[122][12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6431146905亿元,利润分配减少6840万元[122]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和使用均为581.221507万元[12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52.193776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76.111240万元[21]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5076707.31元[22]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008885.76元[22]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165909.07元[22] - 所得税影响额为1736301.00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9798251.30元[22]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先进磁性金属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多领域[23] - 公司非晶合金板块保持国内市场份额领先,布局海外国家和地区[24] - 公司生产的非晶合金薄带厚度可达25±2µm,宽度规格均在100mm以上[25] - 公司单条生产线可连续生产20吨以上非晶合金薄带产品[25] - 公司成功研发非晶立体卷铁心产业化技术,产线已量产,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7] - 纳米晶超薄带宽度可达142mm,厚度达14 - 18µm,自2019年量产以来拓展新兴行业市场[29] - 公司与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合作研发高性能大尺寸液冷磁合金环,打破国外垄断[29] - 公司磁性粉末板块包括雾化粉末、破碎粉末及磁粉芯,雾化粉末含多种类型[30]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33] - 公司采取“以产订采”采购模式,与主要供应商签年度采购框架协议[35] - 公司建立新客户开发流程,与客户签年度框架合同或订单供货[36] - 公司产品定价经多部门核定成本利润,结合多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36] - 公司制定退货管理制度,报告期未发生大规模退换货及因质量问题终止合作情况[36] - 公司以面向订单生产为主,适量预测性备货为辅,主营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37] - 公司目前经营模式综合多因素考量,符合所处行业客观情况[37]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02.48GW,同比增长30.7%,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期约390 - 430GW[40] - 2024年1 -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预测2024年销量达1150万辆[40] - 2024年1 - 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2024年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40] - 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为2407亿元,同比增长26.68%,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3048亿元,同比增长26.63%[40] - 2025年电网企业全面淘汰S7(含S8)型和运行年限超25年且能效达不到准入水平的配电变压器,全社会在运能效节能水平及以上变压器占比较2021年提高超过10%[39] - 2024年4月美国能源部敲定的最新变压器能效标准,非晶配电变压器预计占比到总需求量的25%[39] - 到2030年欧盟的电力消耗预计将增加60%左右,欧盟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5840亿欧元以实现电网现代化[39] - 到2024年将有176GW的光伏逆变器使用寿命超过十年,预计逆变器总更换成本接近12亿美元[40] - 2016 - 2022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从2608亿元增至6500亿元,年均增速超16%,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6821亿元[41] - 预计202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含部分城际铁路)5万公里左右、覆盖95%以上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40] 公司技术成果 - 小流量熔体精密连铸技术实现连续生产10小时以上、连续喷带10万米不断带,单喷合格率达95%以上[42] - 小流量熔体精密连铸技术使带材宽度方向上厚度变化控制在±2µm范围内[42] - 极端冷凝控制技术冷却速率达到10⁶/s,结晶器旋转速度约25m/s[42] - 极端冷凝控制技术可获得厚度25µm左右非晶合金薄带和12 - 20µm纳米晶超薄带,带材宽度方向厚度变化控制在±2µm范围内[42] - 极端冷凝控制技术可连续抓取约10万米以上带材不断裂[42] - 公司依托小流量熔体精密连铸技术建成多条万吨级年产能非晶合金薄带生产线[42] - 小流量熔体精密连铸技术解决小流量熔体连铸过程液态金属粘度对温度影响等问题[42] - 极端冷凝控制技术通过三段冷却结构设计确保带材成材过程横向与纵向厚度和冷却均匀性[42] - 成分设计和系统评价技术形成铁、硅、硼、碳四元系材料量产[42] - 成分设计和系统评价技术应用于新产品研发,可研发不同特性非晶合金薄带及纳米晶超薄带[42] - 公司研发出可量产厚度约12 - 20µm纳米晶超薄带的技术,建立系统性研发过程体系并拓宽制备工艺窗口[43] - 突破关键技术使非晶高温熔体在小流量精密连铸稳定,降低夹杂物尺寸和钢水含氧量,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及效率[43] - 非晶立体卷铁心研发成功,卷绕速度可达300m/min,固化胶强度≥10MPa,空载损耗较非晶平面卷铁心降低20%,噪声降低3 - 5dB [43] - 极限冷却雾化技术研发成功,冷却速率大于106℃/s,适合生产Fe基球形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43] - 新一代一级能效立体卷铁心专用非晶合金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52] - 宽幅超薄铁基纳米晶带材工程化技术开发及应用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52] - 高可靠、高性能非晶合金闭口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52] 公司荣誉与专利 - 公司于2021年度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及铁心制品为单项冠军产品[44] -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9项发明专利,已授权11项发明专利,累计维持有效专利190项,其中发明专利131项[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达167人,维持有效专利190项,其中发明专利131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PCT国际专利及进入海外国家阶段专利申请累计63项,国内申请处于审查阶段专利47项[54][55] 研发投入情况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35790030.10元,研发投入合计59273619.90元,较上年同期变化幅度为61.62% [4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2%,较上年增加2.29个百分点[46]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大幅增加主要系持续加大研发人员、研发材料的投入[47] - 公司多项研发项目处于持续研发阶段,总投入30977.06万元,已投入5927.36万元[48] - 2024年半年度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6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7.57%,薪酬合计16
云路股份(688190) - 202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