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工导航(688282) - 2024 Q2 - 季度财报
688282理工导航(688282)2024-08-29 19:2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北京理工导航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理工导航[15]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ST导航,代码688282,变更前简称理工导航[18]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卫婵、马吉生[19]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人为石一杰、严焱辉,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3月18日至2025年12月31日[19]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昌平路97号7幢101室,办公地址为北京市大兴区瑞合东一路1号[15] - 董事会秘书为沈军,证券事务代表为国辉,联系电话和传真均为010 - 69731598,电子信箱为bnct@bitnavi.cn[16]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为www.sse.com.cn[17]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瑞合东一路1号[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汪渤[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2.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13.18%[3]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5.0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254.9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为 - 4416.12万元[6] - 2024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2.6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060.5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为 - 3244.28万元[6]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3,226,646.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13%[20][2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605,500.3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3.18%[2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4,302,132.1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9.17%[2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79,214,980.64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36%[20]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16,527,528.43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9%[20]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0.36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325.00%[21]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 -0.36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325.00%[2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42%,较上年同期减少3.36个百分点[2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2.64%,较上年同期增加0.37个百分点[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37,291.70元[2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26,646.39元,同比增长52.13%[70]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0,605,500.36元,同比下降313.18%[70]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2,442,792.06元,同比下降[70]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4,302,132.13元,同比下降419.17%[70] - 2024年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2.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13.18%[7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小,原因是上级配套单位采购需求下降和在研产品未批量销售[71] - 营业收入为13,226,646.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13%[88] - 营业成本为11,304,340.6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71%[88] - 销售费用为2,521,610.5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84%[88] - 管理费用为16,405,190.1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18%[88] - 研发费用为21,512,124.6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49%[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4,302,132.1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9.17%[8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3,708,905.0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4.17%[88]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591,154,357.29元,占总资产比例36.57%,较上年期末下降29.86%[91] - 存货期末数为138,844,699.70元,占总资产比例8.59%,较上年期末增长141.44%[92] - 报告期投资额为146,5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9.44%[9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其他资产期初数为5724.84666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06.260016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73亿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1.7306260016亿元,期末数为5924.846667万元[97] - 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5466.666667万元,本期变动200万元,期末数为5666.666667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258.18万元[98] -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七星恒盛总资产为3.5343504455亿元,净资产为2.7269165901亿元,净利润为 - 675.575697万元;宇讯电子总资产为1.3616817175亿元,净资产为8552.090839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115.286723万元,净利润为 - 235.874527万元[99]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591,154,357.29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42,786,886.94元减少[16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03,752,561.2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6,059,600.82元增加[162]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138,844,699.7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7,506,298.11元增加[16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996,315,506.39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1,271,630.34元减少[16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620,212,022.04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4,706,031.81元增加[16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616,527,528.4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35,977,662.15元减少[163]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为83,984,964.75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578,685.45元减少[163]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负债为13,977,237.34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39,321.64元增加[163]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合计291,790,346.6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5,182,368.01元增长14.34%[164] - 2024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324,737,181.7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80,795,294.14元下降4.06%[16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537,604,394.7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19,661,709.30元下降5.06%[16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913,713,522.3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56,042,138.02元下降20.96%[16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623,890,872.4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3,619,571.28元增长34.57%[16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90,864,100.4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1,998,471.24元下降0.60%[16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38,914,084.3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155,139.28元增长48.78%[166]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558,382,470.7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4,657,421.25元下降33.09%[16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132,285,914.28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6,059,600.82元下降24.86%[165] - 2024年6月30日存货96,147,126.9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7,430,831.01元增长67.41%[165] 业务合同与收入预测 - 2024年6月公司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A签署金额为10446.408万元的某型惯导装置销售合同,预计2024年第三、四季度完成交付、验收并确认收入[6] - 公司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4500.00万元[6] - 2024年6月公司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单位A签署10446.408万元销售合同,预计2024年三、四季度交付确认收入[75] - 公司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4500.00万元[75] - 2024年6月公司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A签订“某型惯导装置”订货合同,金额10446.408万元,预计2024年第三、四季度交付验收并确认收入[135] 核心业务相关 - 公司已定型的**51、51A和51B型惯性导航系统均为相关配套装备的唯一供应商[4]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核心部件、电动舵机系统、射频微波组件和微波模块[27][28][29] - 公司主营业务模式分为惯性导航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相关业务模式与射频微波组件和微波模块相关业务模式[29] - 公司盈利主要通过销售惯性导航系统等产品及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收入[29] - 公司军品项目研发及与下游客户合作关系确定方式有军方委托研发和参与军方招标[31] - 公司建立完善采购管理制度,采用“供应商甄选→技术沟通/质量确认→市场询价/比价→签订采购合同→验收入库”采购流程[3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订单安排采购、生产工作[32] - 公司产品配套武器装备在陆军战区演习等军事任务中获优异表现[26] - 公司主营业务为惯性导航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属于制造业(C)—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36] - 公司主要产品为四个型号惯性导航系统及其核心部件,销售规模较大的主要为两个型号[79] - 公司已定型产品主要客户为兵器集团,占比集中度较高[80] 行业技术与市场情况 - 我国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已自主开发出性能稳定的0.01°/h级光纤惯性系统和0.001°/h级激光惯性系统,而转子式陀螺及MEMS惯性仪表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39] - 惯性仪表与惯性系统技术主要向高性能、低成本和小型化方向发展,高性能体现在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民用产品低成本、小型化及大批量生产主要通过MEMS惯性导航技术实现[39] - 目前大部分惯性导航核心部件已国产化,供给充足、价格稳定,少部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我国与外国顶尖产品技术差距不断缩小[39] - 民用惯性技术市场格局分散、竞争激烈,军用市场格局相对集中,装备主要由军工集团旗下科研院所研制生产[40] - 解放军军费开支保持增长态势,军工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近年来国防预算增速虽下滑但仍高于GDP增速[40] - 我国国防支出占GDP比例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明显偏低,有合理快速增长空间[41] - 我国惯性导航技术已有近60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液浮陀螺,70年代成功研制平台式惯导系统,80年代末研制成功捷联式惯导系统,90年代开始研制基于光纤、激光陀螺的惯性导航系统,2000年后逐步开始MEMS陀螺及其惯导系统的研制工作[41] - 美国第二代超声速战斗机F104在20世纪60年代装备平台式液浮陀螺仪惯性导航系统,70年代第三代战斗机大多装备动力调谐陀螺仪惯性导航系统,现役主流战机F - 22和F - 35等基本采用环形激光陀螺仪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42] - 我国舰船惯性导航系统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基于传统机电陀螺仪的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为代表[45] - 惯性基石油测斜仪能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