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17,9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0,294千港元;期内亏损为217,0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588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4.07港仙,2023年同期为4.64港仙[4]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517,9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0,294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发展收益477,51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8,619千港元[13][1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17,1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794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银行结余及已抵押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87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待售物业暂时租金收入5,3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729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8,5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469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收益7,0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861千港元[13][17] - 2024年上半年葡萄酒业务收益7,26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14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借贷成本总额为8336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185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计算中,董事酬金及其他员工成本薪金及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分别为13045千港元和600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6537千港元和687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13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1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185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737千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添置及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6621000港元及8000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722000港元及246000港元[27] - 集团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5.1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576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85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2970万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销售物业单位毛损约5120万港元,去年同期毛利约90万港元;撇减待售物业6480万港元,去年同期无;融资成本增加约7590万港元至约8340万港元[53] - 期内每股基本亏损约34.07港仙,去年同期每股亏损约4.64港仙[53] - 物业发展业务2024年上半年确认收益约4.77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186亿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虹方销售竣工单位及确认暂时租金收入分别约为2110万港元及500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约为750万港元及630万港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云之端无单位销售,2023年同期销售40个单位,收入1.112亿港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雨后项目交付73个住宅单位,确认收益约4.564亿港元,2023年同期无[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业务确认收益约21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轻微减少约20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管理服务业务确认收益约7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因雨后物业管理服务费增加[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融资业务产生收益约1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0万港元,因应收贷款余额减少[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及装修工程业务产生收益约3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0万港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葡萄酒业务确认收益约73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60万港元,因葡萄酒销售收益下降[62]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61,16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5,100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534,1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57,104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066,97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26,350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67,2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0,754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2,207,0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07,928千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88,35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14,276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综合总资产3,395,36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22,204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综合总负债2,207,0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07,928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6128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139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7742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31] - 2024年6月30日非上市参与式票据的公平值为1519000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3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38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888千港元有所增加;租赁应收款项为2121千港元,较2023年的2361千港元有所减少[3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73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05千港元[34][3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21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06千港元有所减少[3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保留金为2567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281千港元[37][39] - 2024年6月30日借贷即期部分为167999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68927千港元[41][42] - 2024年6月30日金融机构借贷为124232千港元,银行借贷为155576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金融机构借贷为183728千港元,银行借贷为1885199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借贷一年內计划偿还1553507千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超两年为106519千港元,超过两年但不超五年为936千港元,超过五年为8862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925116千港元、87340千港元、42399千港元、13349千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浮息借贷一年內为1499449千港元,超过一年但不超两年为106519千港元,超过两年但不超五年为936千港元,超过五年为8862千港元;定息借贷为1615766千港元,一年內为64232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不同[44] - 2024年6月30日定息借贷实际利率为18%,浮息借贷实际利率范围为5.11%-9.50%;2023年定息借贷实际利率为18%,浮息借贷实际利率范围为4.81%-10.79%[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3910000港元,按0.003%年利率计息,须每月分期偿还直至2032年11月[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由待售物业、投资物业和已抵押银行存款担保,总额为303089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52447千港元有所减少[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4.209亿港元银行借贷违反一项财务比率,该借贷被分类为流动负债[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权益约为11.88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143亿港元有所下降[67]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6.3%下跌至2024年6月30日的约141.4%,净债务对权益比率由约143.0%减少至约139.6%[68] - 2024年6月30日,境外借贷为约18亿韩元(约102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亿韩元(约70万港元)大幅增加[71] - 2024年6月30日,该等银行借贷的利率为每年5.9%,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每年6.2%[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待售物业及已质押银行存款账面价值分别约为7.258亿港元、22.951亿港元及1000万港元[72] 会计政策与估计 - 本集团于当前会计期间首次生效若干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采纳该等修订本对财务报表并无重大影响[9][10] - 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时,管理层应用会计政策作出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来源与2023年度财务报表相同[12] 基金投资 - 集团认购非上市私募股权基金成本5000000港元,占总基金规模的10%[32] - 集团基金投资账面总额约为520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65]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以及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无末期股息[77] 公司股本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金额为1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6.41498亿股,金额为6415万港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本无变动[66] 项目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三项竣工项目和两项待发展项目[54] - 韩国首尔Big Triangle项目建设工程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工[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雨后”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成功销售大量住宅单位,预计完成剩余单位销售[76] 公司运营与管理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有124名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名有所减少,董事数量维持7名[74] - 集团计划设立及管理房地产基金以筹集更多资金,拓宽融资来源并扩大物业发展业务市场份额[65]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事项,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73]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守则,报告期内无董事违约事件[78] - 2020 - 2023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有多笔循环贷款协议,涉及金额从3000万港元到3.5亿港元不等,陈文辉持股比例有相应要求[79] - 2024年6月30日,陈文辉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4.407108亿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68.70%[80]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81] - 公司认为面临市场、业务、行业、监管等多种潜在风险,已设风险控制委员会应对[75] - 公司未来对香港物业长期价值乐观,将积极寻求日本及韩国等亚洲其他地区物业及相关发展机会[76]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未遵守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须由不同人士担任的规定,陈文辉担任该两职[82] - 公司认为现有架构能应对权力集中问题,将两职能集中于一人利于业务发展,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82]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遵守上市规则,其主要职责为审阅及监察集团财务报告程序及内部监控系统[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华敏女士为主席[83]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同意会计原则及常规[84] - 公司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84]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两位执行董事、两位非执行董事、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85] 市场环境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面临通胀压力及高利率,消费者和企业态度谨慎,但物业市场有复苏迹象[76]
星星集团(01560)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