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人民币33.71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31.84亿元增长约5.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人民币7.17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6.43亿元增长约11.4%[1] - 2024年上半年溢利约为人民币3.25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2.93亿元增长约11.0%[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2.65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2.40亿元增长约10.3%[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15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14元[3] - 于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2.8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3.72亿元[4] - 于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55.4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4.57亿元[4] - 于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人民币53.4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2.14亿元[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337102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83694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606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092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即期税项为11407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06752千元人民币[11]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505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40435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235312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181546千元人民币[1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27582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150291千元人民币[16] - 按发票日期,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1年以内为1630808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740692千元人民币[15] - 本期集团收入约33.71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31.84亿元增加约5.9%[46] - 服务成本由2023年同期的约25.404亿元增加至约26.543亿元,增长约4.5%[51] - 集团毛利由2023年同期的约6.433亿元增加至约7.168亿元,增加约11.4%[52] - 集团毛利率为21.3%,较2023年同期的20.2%上升1.1个百分点[53] - 集团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约为0.14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0.506亿元减少约71.1%[53] - 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约为4.179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3.787亿元增加约10.3%[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651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2.404亿元增加约10.3%[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为23.531亿元,较2023年末约21.815亿元有所增加[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0.72%(2023年末:0.86%)[6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49.743亿元,而2023年末约为48.731亿元[6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为人民币383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500万元[7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216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550万元,作为约人民币650万元借款结余的抵押[7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0.0839港元,较2023年同期每股0.045港元增长86.4%[1] - 董事会决议派付每股0.0336港元的特别股息[1]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0914港元,总额约158361000港元;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839港元,特别股息每股0.0336港元[12] - 董事会决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0.0839港元(约1.45亿港元)及特别股息每股0.0336港元(约5810万港元),预期于2024年9月24日派付[82] 业务规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103座城市提供服务,总合约建筑面积约32950万平方米,在管总建筑面积约23630万平方米,服务超106万户家庭[18] - 2024年6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约32950万平方米,合约项目数1731个,较2023年6月30日分别增加约8.3%及10.4%[20] - 2024年6月30日,在管建筑面积约23630万平方米,在管项目数1426个,较2023年6月30日分别增加14.9%及20.4%[20] - 2024年上半年,合约建筑面积期初30826.5万平方米,新增3758.8万平方米,终止1632.3万平方米,期末32953万平方米[21] - 2024年上半年,在管建筑面积期初22140.8万平方米,新增2446.4万平方米,终止952.6万平方米,期末23634.6万平方米[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地理分布覆盖103座城市[23] - 2023年6月30日至2024年6月30日,北部地区收入占比从12.0%降至9.4%[23] - 2023年6月30日至2024年6月30日,西部地区在管建筑面积从2474.6万平方米增至3640.1万平方米[23] - 2024年6月30日,东部地区在管建筑面积12733.4万平方米,收入153083.3万元,占比62.2%[23] - 2024年6月30日总在管建筑面积236346千平方米,2023年为205617千平方米[30]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246248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190093千元人民币[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4.57526亿元,占比59.2%;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0.04957亿元,占比40.8%[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2.50898亿元,占比57.1%;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9.39195亿元,占比42.9%[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包干制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4.60204亿元,占比99.9%;酬金制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279万元,占比0.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包干制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1.87885亿元,占比99.9%;酬金制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208万元,占比0.1%[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3.994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6%[33] - 2024年上半年家居生活服务社区增值服务收入2.21493亿元,占比55.4%;停车位管理及租赁服务收入7615.3万元,占比19.1%;物业经纪服务收入6227万元,占比15.6%;公共区域增值服务收入3948.2万元,占比9.9%[34] - 2023年上半年家居生活服务社区增值服务收入2.1719亿元,占比53.0%;停车位管理及租赁服务收入7018.2万元,占比17.0%;物业经纪服务收入6952.6万元,占比17.0%;公共区域增值服务收入5312.3万元,占比13.0%[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对非业主的增值服务收入约3.566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1%[36] - 2024年上半年协销服务对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1.09069亿元,占比30.6%;额外专项定制服务收入1.51115亿元,占比42.4%;前期规划及设计咨询服务收入1861.5万元,占比5.2%;房修服务收入5863.6万元,占比16.4%;交付前检验服务收入1917.8万元,占比5.4%[37]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4.62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73.1%,较2023年同期增长[46][47]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由约4.1亿元减少至约3.994亿元,轻微减少约2.6%[48] - 对非业主的增值服务收入由约3.717亿元减少约4.1%至约3.566亿元[49] - 城市服务收入约为1.4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2.085亿元减少约28.5%[50]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中,来自旭辉集团的收入占比29.1%,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收入占比70.9%[48]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与旭辉集团按市场化原则进行业务往来,减少负面影响[25] - 公司通过多元化方式开拓第三方市场,本期获得多个优质一手、二手和公建类项目[26] - 公司设立“商用事业部”,本期获得多个商企服务项目[27] - 公司推行市场化拓展,本期外拓合同饱和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7] - 公司战略并购坚持“投前精选目标,投后完善管理”原则[28] - 公司自上市后收购不同类型物业公司,2023年完成对北京航腾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并购[29] - 城市服务定位为城市市政服务管家、城市资产经营助手、城市未来发展的合作伙伴三个方向[39] - 计划增加管理物业数量和建筑面积,聚焦百个城市,扩大业务布局和项目密度[41] - 计划增强前期规划及设计咨询等服务能力,为本地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咨询服务[42] - 持续通过“永动力”校招生计划引入优质年轻人才,优化人才队伍[44] - 2019年成立霖久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加大内部管理系统升级投资[45] 股本及股份交易相关 - 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737452千股,2023年为1749220千股[14]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筹得约6.198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2019年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筹得约632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76]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约55%(约3.756亿港元)用于寻求战略性收购及投资机会,约26%(约1.776亿港元)用于建立智慧社区,约9%(约6150万港元)用于开发平台,约10%(约6830万港元)作一般企业用途及营运资金[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寻求战略性收购及投资机会已动用3.756亿港元,建立智慧社区已动用1.776亿港元,开发平台已动用1030万港元,一般企业用途及营运资金已动用6830万港元[77] - 开发平台尚未动用款项5120万港元,预期于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77] - 2020年配售事项中,1.34亿股现有股份以每股11.78港元配售,较2020年6月3日收市价每股12.66港元折让约6.95%,较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每股12.22港元折让约3.63%,较前1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每股11.85港元折让约0.61%[78] - 2020年认购事项中,Elite Force Development以每股11.78港元认购1.34亿股新股[78] - 2020年配售事项及认购事项分别于2020年6月8日及2020年6月16日完成[78] - 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5.645亿港元,计划用于战略性收购及投资机会(80%,12.516亿港元)、信息技术相关发展(5%,7820万港元)、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5%,2.347亿港元)[79] - 2021年配售及认购事项中,配售及认购股份数均为8352万股,配售价及认购价均为每股15.76港元,较2021年10月22日收市价折让约8.80%,较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4.67%,较前1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2.60%[80] - 2021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3.04亿港元,原计划用于战略性收购及投资机会(65%,8.476亿港元)、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35%,4.564亿港元),后将战略性收购及投资机会未动用的7.965亿港元重新分配至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2020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15.246亿港元,未动用3990万港元;2021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动用[79][81] - 2023年11月20日公司获授权可购回最多174,922,000股股份,占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2024年6月6日再次获授权可购回最多174
旭辉永升服务(01995)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