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泽丰(01282) - 2024 - 中期业绩
01282中泽丰(01282)2024-08-30 12:21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收益为379,435千港元,毛利为122,814千港元[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期内亏损为143,219千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627,684千港元[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每股基本亏损为2.98港仙,去年同期每股盈利为37.22港仙[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益为384,41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8,373千港元增长13.6%[1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所得稅前虧損为162,657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溢利651,561千港元[1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分配的其他虧損淨額为60,107千港元,未分配的其他收入为75千港元,未分配的行政費用为9,216千港元,未分配的財務成本淨額为28,427千港元[1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佔聯營公司業績为(31,347)千港元,金融資產及合約資產的未分配減值虧損撥備淨額为(68,995)千港元[11] - 财务收入从20,405千港元增加到53,946千港元,增长164.4%[1] - 财务成本从51,359千港元增加到65,047千港元,增长26.7%[1] - 每股基本亏损为79,768千港元,而去年同期盈利为648,690千港元[19] - 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从1,742,707千股增加到2,680,000千股,增长53.8%[19]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38,076千港元减少到34,021千港元,减少10.7%[21] - 贷款及垫款从802,190千港元减少到764,977千港元,减少4.6%[23] - 应收孖展贷款从51,761千港元增加到60,038千港元,增长16%[23] - 应收贸易账款从93,591千港元增加到308,039千港元,增长228.6%[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036,043千港元,应付票据为25,201千港元[29] - 毛利增加133.9%至12280万港元,毛利率从15.7%上升至32.4%[56] - 其他亏损净额为6010万港元,去年同期其他收益净额为270万港元[57] - 分销成本减少27.0%至890万港元,占收益的2.3%[59] - 行政费用减少14.6%至7250万港元[60] - 财务成本净额为11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100万港元[61] - 所得税抵免约为19.4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所得税开支23.9百万港元有所减少[62] - 公司录得亏损约79.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648.7百万港元[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约608.2百万港元,流动资产净额增加至约2,131.4百万港元,流动比率提升至1.7[64] - 借贷总额减少,包括企业债券约290百万港元、银行贷款约452.3百万港元及其他贷款约795.4百万港元[65] - 资产抵押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18.4百万港元,投资物业约2,120.7百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237.8百万港元[66] - 资本及其他承担减少,涉及联营公司投资、投资物业及物物业发展支出,以及汕头市泰盛股权的第二阶段收购款项[6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050,960千港元,流动资产总额为5,241,812千港元[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3,110,444千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2,131,368千港元[5] 业务分部收益 - 自動化分部收益为229,568千港元,金融服務分部收益为26,351千港元,物業投資及發展分部收益为126,444千港元,證券投資分部收益为2,051千港元[11] - 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线的收益中,商品销售收益为218,445千港元,物業銷售收益为43,464千港元,安裝及維護收入为3,072千港元,佣金及經紀收入为2,803千港元,管理費及績效費收入为1,493千港元[1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證券投資收益为17,215千港元,利息收入为5,663千港元,租金收入为83,921千港元[13] - 自動化分部收益增加至228.4百万港元,佔總收益的60.2%[32] - 物業投資及發展分部收益減少至124.1百万港元,佔總收益的32.7%[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服务业净收益约为24.8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约6.5%[38] - 证券投资业务收益为21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640万港元[46] - 金融服务业收益为24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060万港元,下降19.0%[55] - 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收益为124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4670万港元,下降15.4%[55] - 自动化业务收益为228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1300万港元,增长7.2%[55] 业务分部经营情况 - 自動化分部經營溢利增加24.4%至16.8百万港元[32] - 物業投資及發展分部經營虧損減少至54.5百万港元[34] 业务分部客户与市场 - 佳力科技的客戶主要為通訊、電腦、汽車電子等知名製造企業[32] - 佳力科技代理的品牌在中國銷量領先[32] - 佳力科技計劃於越南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設立服務網路[33] - 邦凱科技園出租率達93.96%,位於深圳光明區域產業園區的頂尖水準[35] - 邦凱科技園三期預計最早將於2025年投入使用[35] 物业投资与发展 - 公司在江西省赣州市持有超过100,000平方米的酒店、写字楼、集中商业项目等商业物业[36] - 赣州两个酒店通过公开拍卖实现成交,写字楼以整体打包销售的方式实现交易[36] - 赣州项目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集团负债,为主业发展储备现金[36] - 汕头项目租赁情况稳定,出租率达到70%以上,但物业销售较为惨淡[37] 金融服务业 - 证券经纪业务收益较去年同期下跌,主要受投资市场不确定性影响[39] - 资产管理业务在管资产总额约为105百万港元[40] - 放贷业务整体加权平均贷款价值比率为65.4%[41] - 宝新信贷主要提供股份按揭贷款及物业按揭贷款,股份按揭贷款利率介乎13.2%至18.0%,物業按揭貸款利率介乎8.00%至8.00%[43] - 宝新信贷严格遵守相关法例及规例,包括放债人条例及打擊洗錢條例[42] 投资与合作 - 公司持有云能国际控股集团32%的股权,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47]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从12,495千港元减少到149千港元,减少98.8%[17] - 中国企业所得税从10,481千港元减少到2,275千港元,减少78.3%[17] 成本与费用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無形資產攤銷为24千港元,確認為開支的存貨及物業存貨成本为232,466千港元,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为9,965千港元,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之酬金为2,060千港元,僱員福利開支为34,693千港元[1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外匯收益淨額为(4,453)千港元,短期租賃費用为2,621千港元,金融資產的減值虧損(撥回)╱撥備淨額为68,995千港元[15] 收益确认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確認時間中,於某一時間點確認的收益为268,071千港元,隨時間轉移確認的收益为4,565千港元[14]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行业风险,包括金融服务业需遵守多项监管规定,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受市况波动和政府政策限制,自动化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77] - 证券投资业务对市场情况及证券价格波动敏感,市场衰退可能影响证券投资市值[78] - 公司面临财务风险,包括市场、流动性和信用风险,货币环境和利率周期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79] - 公司面临人力及自留风险,人力资源竞争可能导致无法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80] - 公司面临业务风险,未能正确解读市场趋势及调整策略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1] 融资与资本 - 2019年7月股份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999.4百万港元,用于提供经纪服务及企业融资、资产管理业务拓展、借貸业务拓展和一般营运资金[82] - 2023年4月股份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224.7百万港元,其中约90%用于偿还到期债务,余款用作一般营运资金[84] 股息与证券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中期股息:零港元)[8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本期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86]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黄万胜先生担任,与企业管治守则有所偏差,但公司认为此架构有利于业务前景[88]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為守則[89] - 审核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检讨及监督公司的财务申报事宜、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程序[90] - 中期业绩公告将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寄发予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载[91] - 董事会包括两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93] 员工与薪酬 - 员工人数减少至306名全职员工,薪酬根据责任、才干、技能、经验及表现以及市场薪酬水平确定[71] 收购与投资 - 第二阶段收购汕头市泰盛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由49%缩减至42.33%,代价由人民币1,129.45百万元下调至人民币975.69百万元[73] - 收购应收债务总额约人民币78.346百万元,用于抵销第二阶段泰盛收购事项的部分代价[74] 货币风险管理 - 货币风险管理方面,公司主要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进行收款和付款,并密切监控人民币汇率波动[68]